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7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7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泪水瞬间便如泉涌,而那远行的客车就模糊在了他朦胧的泪眼里。之所以哭的伤心,是因为他知道,今生今世很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女神了。

    此时,刘永只想尽快的结束这令人纠结的一幕。他让吴押司写好了文书,一式两份,看到内容无误,又让吴押司做了担保人,保证李心娘和云儿的安全。而先前的那一份文书也就算是作废了。

    马达也没有异议,双方便签了姓名,按了手印儿。就在这一刻,是堂堂正正有尊严的活着,还是做妾做奴卑躬屈膝的活着,李心娘和云儿的命运就交在了刘永的手中。刘永收好文书,对着吴押司深深的一鞠躬。吴押司跟着还礼。刘永又叮嘱马达,说李心娘和云儿现在已经是他的人了,不可怠慢。马达自然也是信誓旦旦。

    看来,英英是要跟着刘永了,李心娘也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便让刘永带她去眉州的姨娘家。此时,李心娘忍住不哭,只对英英说让她听话,自己要和云儿姐姐到大官人家住上一段时间。时候到了就让叔父领着她来见面。

    英英虽然年幼,但是也能听明白一些事情。她知道自己将要和母亲分开了。她看到母亲没有哭,她也忍着不哭,她怕一哭,母亲就跟着哭了。她不仅没哭,还在笑,笑的很苦涩。一个苦涩的笑容,多难为孩子啊!

    刘永却看得心酸,要知道,英英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是一个最恋母的年纪。

    王二光开始催促刘永走。刘永拉起了英英的小手,李心娘让刘永带上整理好的衣物,告诉他哪一些可以卖掉,哪一些是给她姐姐的。并告诉了她姐姐的住址。李心娘也知道,半年拿出五百一十多贯钱是非常困难的。她便叮嘱刘永尽力而为就是了,千万不要为难自己。只说人的命天注定,是福是祸听天由命吧。云儿也是抹着眼泪不忍离别,千万的叮嘱刘永保重身体。

    刘永背起包袱,拉着听话的小英英就要走,却被马达叫住了。马达只说这宅子里的一切,哪怕是一跟细草都是他的,不允许刘永把包袱拿走。尽管李心娘一再坚持这些东西都是她成亲时娘家的嫁妆,但是,马达只管把一双小眼睛竖起来,充耳不闻。

    王二光更是上前抢过刘永手里的包袱。刘永没有坚持什么,他已经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了。他也曾想直接加倍还钱让马达放过李心娘和云儿,但他认为马达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没有钱他是不会放人的。便只好用一个迂回的战术,把马达绕进了文书里。同时也把自己绕进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里。

    这时,他对着李心娘笑了笑,心里有些苦涩。然后领着英英就要走。但是又被马达叫住了。他让王二光来搜刘永的身,说是怕刘永带走属于他的金银钱财。刘永忍着奇耻大辱让王二光搜身,结果什么也没有。刘永刚刚醒来,本就是一无所有。

    没想到,王二光搜完了刘永又要去摸英英。却被刘永一把抓住了手。刘永只凝视着王二光,一句话也不说,吓的王二光喉结滚动,大口的咽唾沫。马达看刘永较真儿,就把王二光叫了回来。

    刘永要走,就听李心娘求马达让刘永带上自己做的烙饼。而马达竟然让王二光把李心娘辛辛苦苦做的饼去喂狗。这一点,就连吴押司也看不过去了,但他又不好说什么,毕竟这座宅子已经是人家马大官人的了。

    刘永回头看了马达一眼,这次他没有笑,目光是冷冷的。马达笑吟吟的,充满了蔑视。在他心里巴不得刘永死了才好,这样才好人财两收。

    刘永默默转回头,心里只有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他发誓,今天失去的东西,日后一定要找回来。他平复一下心情,牵起小英英的手。这孩子是那样的听话,什么也不说就跟着刘永走。刘永斜眼看了英英一眼,发现英英那胖乎乎的脸颊上正滚动着晶莹的泪水。

    这孩子真懂事啊,她为了不让母亲难过,竟然是忍着不哭出声。刘永心里一阵酸痛,他停住了脚,他想让孩子和母亲做一个道别。

    他轻轻的对英英说了,英英回身看向李心娘。母子俩凄然对视。

    “娘,你要保重,英英会想娘的。”英英仍旧是只流眼泪,不哭出声。

    孩子忍住了,可是母亲忍不住了。李心娘大叫一声英英,扑过来一把抱住英英。母子俩顿时相拥而泣。

    这一幕,看的吴押司和两个衙役的眼睛都湿润了。就连马达带来的两个奴仆也都不忍再看,默默低下了头。马达和王二光僵硬的脸上也都泛起了哀伤之色。云儿哭出了声,悄悄的抹眼泪。刘永更是泪流满面,重生到这里,她们就是他的亲人了。

    这凄凄离别之情被王二光打断了:“好了别哭了,我都快哭了。”

    李心娘轻轻的推开英英,给她擦着眼泪,面带微笑,道:“英英,路上听叔父的话,带娘问姨娘好。”

    小英英也给李心娘擦眼泪,一面点头。

    刘永知道,这道别就算是完事了。她母子俩也算是把胸中离别之苦倾泻出来了。他悄悄的擦了眼泪,走过去拉起了英英沾满李心娘眼泪的小手。英英一面走,一面回头看着对她微笑却泪流不止的母亲。

    下道屋前的第三级台阶,刘永忽然感到身子一软,险些歪倒,是英英撑住了他。身后的李心娘和云儿吃了一惊。

    其实,刘永的身体现在还十分的羸弱,毕竟是一具活生生的躺了两年的躯体。刚才的一场没有硝烟的争斗又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此时,少一放松竟然浑身散架,差一点歪倒。

    英英惊愕的看着刘永,刘永却对英英眨了一下眼睛,嘴角勾出毫不在乎的微笑。英英也跟着笑了。

    刘永直起身来,牵着英英的手向院子的垂花门走去。听到身后王二光笑道:“就凭这样一个病秧子的废物,也想在半年内拿出五百一十多贯钱?我看他半辈子恐怕也拿不出来。”接着便是马达和两个奴仆的笑声。

    刘永牵着英英走出了前大门,笑声便关在了身后的这所大宅子里。刘永回身看看,门牌上刻着两个烫金的大字:‘刘宅。’

    他凝视这那红色的牌匾,心里涌动出无限的激情,这所宅子他是一定要买回来的。小英英也跟着刘永一起仰头观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这两个字是那样的熟悉,但她却不知道,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它就会被摘下来,换成别的名字。

    村头站满了村民,他们是来看热闹的。看看一个大富之家是怎么落魄的,落魄的甚至不如他们。有些人感到惋惜,但更多的人则是幸灾乐祸,看到刘永和英英孤独的身影,有些人竟然笑出了声。

    刘永扫了一眼看笑话的人群,咬了咬牙,望望天空涌动的云彩,和乍现乍隐的阳光,拉起小英英的手,迈出了他穿越到大宋的第一步。

第10章 北上() 
天上的浓云渐渐散去,隐藏了一天一夜的太阳终于舍得现身了。清晨的大地立时光芒万丈,让春寒的料峭不再峥嵘。

    此时,夜晚铺满大地的白雪融化成斑驳的片段。而点缀其中的点点青绿,就像是平缓乐曲里跳动的音符,抒发着对春天姗姗而来的欢愉之情。

    远处通往眉州城的官道上有两个孤零零的黑点儿,一大一小,向北方缓慢蠕动。在这白绿相间辽阔的平原的衬托下,这两个黑点显得异常渺小和孤独。

    两个黑点的确是在蠕动,因为刘永牵着英英的手走的很慢。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走的快一些,而是因为刘永的身体和英英的弱小。此时,他们叔侄俩已经把青神县抛在身后了。刘永压根儿就没有想进青神县去看看,因为他没有了生前的记忆,青神县对他来说就是个陌生的地方。

    此时,由于春雪初融,让官道变的泥泞,走起路来就更加吃力了。但是英英很坚强,从刘宅走到现在,她没有喊累,刘永走的很慢,她就慢慢的跟着,紧紧的攥着刘永的手。在她幼小的心里,此时唯一让她感到安全的就是刘永了。她不知道要去的眉州城有多远,更不知道要走多久。

    这一点,刘永也不知道。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二百多里路,也就是一百多公里,虽然不算远途,但肯定是要坐车的。但是在古代,这已经算是长途旅行了。出行的人们至少要坐辆马车的。

    李心娘打算的马车,刘永连对马达提也没提,一个连烙饼都不给他的人,更何况一辆马车?李心娘可能是和刘永的想法一样,也没有提。

    按照刘永的想法,在路上遇到一辆去眉州方向的马车,顺便搭一下。但是想法丰满,现实骨感,走了已经快一个时辰了,别说是马车,连个行人都没看到。刘永侧头看看升起老高的太阳估摸着时间,看样子大概上午的九点左右。他有些累了,气喘的厉害。便问英英累不累,小英英迟疑了一会儿,摇摇头。

    刘永知道英英在撒谎,走了将近一个时辰,那也就是将近两个小时,尽管走的很慢,至少也走出八九里路了。作为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儿,怎么能不累呢?刘永看着英英乌溜溜的大眼睛笑了笑,又抬头遥望杳渺的北方,那天地相连之处,对他和英英来说将是一次艰难的考验。

    只是走路也就罢了,刘永更为担心的是自己和英英的吃饭问题。自己身无分文,又是荒郊野外,就算是要饭都没处要去。好在天气晴好,阳光温暖和煦,要是凄风冷雨那可就难以行路了。

    刘永看到前方不远的路边有一棵歪脖子树,旁边还有一个树桩,他决定去那里休息。

    坐到树桩上,他让英英坐到他腿上。因为还在服孝期间,英英穿了一条黑色的棉裙,一双黑色的布鞋,鞋底占了厚厚的泥巴。

    英英坐到刘永的腿上就含胸塌背了,细嫩的耳鬓处挂着汗渍,很显然这个小丫头儿是累了。刘永看着这样小的孩子,二百多里路,真的没有把握说她能走过去。尽管自己的身子羸弱,但是刘永还是决定下一段路要背着英英走。

    刘永觉得有些口渴,以这样的一种几乎是被赶走的方式出行,没有带水也就很自然了。但苦的却是行人。他看到英英红红的嘴唇也有些发干就问她渴不渴。英英还是摇头,刘永清楚,这孩子只是不想让他担忧而已。

    看到这样听话的孩子,刘永禁不住把英英紧紧的搂在自己的胸口。心想:“无论如何我要把她带到眉州城交给她姨娘。希望老天爷开眼,不要让我叔侄俩死在这迢迢大路上。”他看了看四周,想找一处溪水,以解口渴之急。

    两个人歇了大概一顿饭的功夫,就又出发了,目的地是对于他们遥远而艰难的眉州城。

    刘永背上英英之前,小姑娘还不干,说自己能走,刘永知道她是怕他累着。小姑娘懂事的很,知道自己的叔父刚醒来,身体很弱。

    刘永好歹把英英哄到了背上,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但他仅仅走出十几米就两腿发软,气喘吁吁了。他极力的掩藏自己的虚弱,和英英说笑话。英英毕竟是个小孩子,只顾着高兴好玩儿,就忘记心疼叔父了。

    刘永不在乎,大不了走的慢些,只是不能让小孩子受累。眼下他最期盼的就是能经过一辆马车,哪怕是牛车也好。

    刘永说了一会笑话,大多还都是现代,英英本来就小,也听不懂,后来也只是配合着笑,她也知道,叔父的笑话讲的并不容易。因为她听到了刘永沉重的喘息声。

    “叔父,我们歇息一会儿好吗?”英英娇滴滴的问。

    “是英英累了吗?”刘永气喘吁吁的问,语气却是轻松的。在这空旷的平原上行走,能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小姑娘陪伴也是惬意的。

    “是叔父累了,我听到叔父喘气喘的急呢!”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总是暖人心的。

    “嗯,叔父是有些累了。”刘永一面说,一面看看天,差不多日上三竿了。是该吃午饭的时候了。就问英英饿了吗!英英先是说不饿,随即又改口说饿了。但她还是表示自己很坚强,就是饿也不怕。他还安慰刘永,说她听母亲说过,穷人家中午都是不吃饭的。刘永笑了笑,但他知道,饥饿是很难捱的,尤其是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但是,眼下还得先解决口渴的问题,找一条小河或者小溪是十分必要的。

    于是,他又坚持着向前走,东张西望的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转过个山丘,便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就在山丘的对面。刘永发足脚力奔了过去,果然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二人趴在河边喝饱了水,喜的小英英咯咯的笑。一个孩子,只要吃饱喝足了,她就没有烦心事了。便坐到河边的石头上休息。笑着笑着,小英英脸又沉下去了。刘永问她怎么了。

    “叔父,我还能见到我娘是吗?”英英期盼的看着刘永。

    刘永一面笑,一面点头。得到了肯定的回应,小英英又展开了笑脸,看向波光粼粼的水面。忽然一个黑影在水底闪过去。

    “叔父,有鱼。”小英英跳了起来。

    “鱼?”刘永跟着起身看。果然是有鱼,而且还是半尺多长的大鱼。刘永心里不禁感叹,这样的小河里竟然有这样大的鱼,他仔细看了看,单单这一片就有五六条在游弋窜梭。他看看周围,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鱼多也就正常了。但是他却不知道,这条小河可是西面的思蒙水分出的一条最小的支流,有大鱼也不奇怪。

    刘永想,看来午饭和晚饭都有着落了。抓鱼可是他的强项,小时候农村姥姥家的大河小溪里都有他的身影。只是要下到冰冷的河水里,不知道自己孱弱的身体能不能挺住。但此时他也没得选择了,把长袍的前后襟掖在腰带里,挽起裤腿就轻轻的下了河。

    “英英等着啊,看叔父给你抓鱼吃。”

    看到刘永下了河,英英就着急了,蹦着高也要下河。刘永只好骗她说河里有水蛇咬人才把英英给吓住。

    刘永抓鱼根本不用什么工具,他直只把水下的小腿并拢,再把两只手放在小腿两边形成半包围的网等着鱼儿闯进来。在鱼多多时候,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