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76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76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架……

    架……

    二人争先恐后的驰骋。

    “这边。”刘永大叫。林花郎便跟着。

    “那边。”

    林花郎再跟着。

    “诶,我说哥哥啊,你一会儿这边,一会那边的怎么比赛啊?”林花郎大叫。

    “跟我来。”刘永猛夹马肚子,向远处的马群飞驰而去。林花郎身后紧紧的跟着,不敢落后。

    到了距离马群十几米处,刘永猛然勒住缰绳,那白马前蹄腾空,口中一阵破空的嘶鸣。林花郎跟着停住马。

    “哥哥,怎么不跑了啊?”他问刘永。

    “花郎哥,你看前面马群能有多少匹马?”刘永嘴角行带着激动地笑。

    林花郎大概看了看,说道:“差不多有个三四百匹吧。哥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走,我们近些,你再看看这些马的质量怎么样。”刘永叫着林花郎一起走近马群。

    放马的是老者的小儿子,十五六岁的样子。见到刘永二人过来,赶紧上来问好。

    “好马啊。我们只是随便看看。”刘永笑道。

    “官人请便。”小儿子说道。

    刘永便和林花郎绕着马群缓缓行走。

    “怎么样花郎哥,这些马能不能做战马?”刘永忽然问道。

    “什么?做战马?”林花郎怔了怔。

    “嗯,作战马。”刘永很肯定。

    “能,怎么不能?你看这些马身材不高,头大颈短,但是体魄强健。再看他长长的马鬃,一看就是蒙古马,有劲儿,有耐力。”林花郎夸夸其谈,显得对马很有研究。

    “蒙古马?这么说是能做战马了?”刘永有些兴奋。

    “而且还最好的战马。”林花郎指点道。

    “好,跟我去问问价格去。”刘永兴奋的脸上,像展开了花朵一般。

第153章 交换() 
老人正在自己的帐篷前转悠,看到刘永来了立刻迎上去。

    “二位睡的可好?”老人礼节性的问道。

    “很好,这草原上很静。”刘永拱拱手笑道。

    “是啊,有时候老朽都嫌太静了。”老人家人叹道。随即又笑了笑,“不过,我儿女众多,还有这些牲畜,也不算寂寞了。二位包里请坐吧。”老人掀开了帐篷帘子。

    刘永和林花郎低头而入。

    老人的老伴儿一阵惶恐之后,立刻给刘永和林花郎烧制奶茶。

    “大婶不必忙活了,我们来是和老伯说说话的。”刘永客气道。

    “没事的,请喝茶吧。”那大婶在忙碌中平静了惶恐的心绪。

    刘永喝了一口,很香,是奶和茶叶的完美结合。

    “老伯,我看您养了不少的马啊。”刘永揭开了话题。

    “是啊,最近这马价大跌,我也舍得买,只好养着,再加上这两年的繁殖,所以就越来越多了。”老人家摆摆手请刘永喝茶。脸上的皱纹随着笑容舒展开来。

    “马价大跌?那是为什么呢?”刘永有些不解,因为在大宋这马可是希有的很啊。

    “这一来呢我们这西夏国牧民比较多,尤其是西部和北部那就更多了。家家养马,户户放牧。这二来呢,这两年来西夏国和周围的国家很少起战事。朝廷也就不用那么多的战马了。第三就是北面的蒙古的牧民也来我们西夏卖马。有了这三点,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境地了。所以啊,这一匹马的价格,还不及一只羊的价格。”老人一面说,一面很无奈啊。

    刘永心里可就高兴了。忙问道:“那现在一匹马多少钱?”

    “多少钱?一匹马就十贯钱。官人你说便宜不便宜?”老人一面说,一面摇头。

    “是便宜啊。”刘永点点头。“那老伯,你现在一共有多少匹马?”他又问道。

    “嗯,有四百五十匹吧。这还不算老马。老马也有二十几匹吧。”老人说道。

    刘永心里大概算了一下,“一匹吗十贯钱,四百五十匹也就是四千五百贯,也不是个小数目。自己的货加牛车不过一千多贯。如果……”

    想到这里,刘永开门见山问道:“老伯,你想不想卖掉这些马?”

    老人家闻听,一愣,随即叹了口气说道:“咋不想卖啊,可是没人买啊。”说话间又露出了愁容。

    “我买。”刘永说道。

    这一句话让老人家和一旁收拾帐篷的大婶都怔了怔。就连林花郎也怔住了,他想:“此时此刻是要把货拉到兴庆府卖钱才好。钱到手才是真的。他这是要搞什么幺蛾子?”

    “官人此话当真?”老人有些疑惑。

    刘永淡淡一笑,不急不徐的喝了一口茶,沉吟片刻,才说道:“老伯,你说我用我的货还你那四百六十匹马怎么样?”

    “什么?”老人家大惊失色,“官人,你,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你那些货拉倒兴庆府那可是很值钱的啊。”

    刘永却在心里早把账算好了。到了兴庆府,这些货的顶多翻五倍的价钱。也就值五千多贯钱,撑死六千贯。关键还要自己拉去,人生地不熟的定会耽误一些时日不说,这一行人的吃喝拉撒就得不少钱。

    一旁的大婶立刻停住手里的活,眼睛跟着亮起来。

    反观林花郎却有些急了。急忙问道:“哥哥,你糊说什么呢?你脑袋发烧呢吧?”

    刘永对他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老伯,你看怎么样?”刘永问道。

    老人家似乎很是犹豫,但这种犹豫不是因为交不交换的问题,而是因为占了人家刘永的便宜让他很不好意思,故而犹豫。要知道,他的马是积压产品,根本就没人要的。而刘永的货却是紧俏的东西。而且价值也要高于自己的马。这样看起来,刘永分明是吃亏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万万不可错过。那大婶看到自己老伴儿犹豫不决,赶紧过去给刘永倒茶,一面说道:“既然官人愿意的话,我们是没有意见的。”又对着老伴儿挤眼睛,“是吧,他爹!”

    老人家一个激灵,忙道:“是是是。”

    刘永一看成了,心中喜出望外,就像彩票中奖一样。

    “好,那我们这就去交货。”刘永起身说道。

    那大婶看起来比刘永还要高兴,但看到老伴儿傻傻的坐着不动,就伸手去拉。说道:“我说他爹啊,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和官人交接他的货去?”

    “哦,是是是。”老人赶紧起身和刘永出去了,那大婶自然也跟着,转着一对儿精明的眼珠儿,准备查看刘永的货。

    刘永让林花郎把货打开让老人家去验货。

    林花郎很不情愿,这些货就经历了生死,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来,还没见到钱就换成了马。俗话说道的好,家财万贯们,带毛的不算。但他还是乖乖的让小厮们照着刘永的意思去做。

    那大婶和两个女儿并一个儿子仔仔细细的验起货来,看他们的脸色都很高兴。

    小女儿高兴的拍手叫道:“好啊,我们终于有盐吃了。”

    “一边儿去,这些都是拿去卖的。”大婶打了女儿手一下,女儿立刻撅起嘴来。大婶忙又去哄,“我们还是要留些自己吃的。”女儿立刻又绽开笑脸儿。

    “官人,货没问题,我们去看马吧。”老人家一面说,一面骑上马和刘永并肩而行。刘永让林花郎叫上所有的人,一起去了围马的简易栅栏。

    老人的小儿子先来一步通知了两个放马的哥哥。老人吩咐道:“大哥,二哥,你二人去帮着官人把马数一下。”

    两个儿子都知道马已经被老爹换了货物,二话没说,带着林花郎和几个小厮进了栅栏。

    不到半个时辰就数完了,不算老马,数量和老人家说的一模一样。

    “老伯,请让令郎帮我把这些马拴在一起。路上方便。”刘永说道。

    “好的没问题。”老人道,立刻吩咐儿子们去办。

    “老伯,还请需给我一辆车和一匹老马。路上好拉帐篷粮食等。”虽然自己有两匹老马,可刘永还是要了一匹。现在,马在他眼里就是金子。老人家倒是很大方,不仅给了刘永一匹老马,还给了他五只羊,用作路上的伙食。刘永十分感谢。

第154章 归途() 
交易完毕,林花郎始终是不高兴。刘强等人也颇有微词,虽然大宋比较缺马,但是这么多马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卖的出去的。时间长了有个闪失岂不是血本儿无归?但是他们是刘永请来的保镖,虽然已经决定跟着刘永干了,但是关于经营上的事,他们还是不好看口的。

    “花郎哥,你怎么不高兴?”在回帐篷的路上刘永问道。

    “哥哥,我不知道你咋想的。再往北走百十里路就到兴庆府了,买了货就能换回钱了。可你非要这些马做什么?”林花郎吊着脸说道。

    “大宋缺马难道你花郎哥不知道?”刘永笑笑,心里却想,“只你爹就问我要五千贯,卖的钱还不够打发你爹的呢。”

    “我知道,可一般人家谁买马做什么?那么贵。”林花郎说的水浒也挺有道理。

    “呵呵,你也知道大宋的马贵?”刘永笑道。

    “就是因为知道,才清楚你这些马不好卖吗。我这可是替着急。”林花郎说道。

    “好了,哥哥我心里有数。”下马之后,刘永拍拍林花郎的肩膀,安抚他激动的心情。接着就看到马妙珍从帐篷里跑出来,欢欢喜喜的奔向刘永。

    林花郎翻了白眼儿走开了。

    马妙珍挎住刘永的胳膊蹦蹦跳跳的笑问:“永哥哥,我们今天就可以回家了?”

    “你听谁说的?”刘永笑问。

    “一个小厮说的啊,他说你把货都换成了马是吗?”马妙珍欢快的问,不失小女儿调皮的本性。

    “你的消息够灵通的吗。”刘永笑道。

    “我吃过饭还不见你就问问啊?”马妙珍歪起脑袋,撒着女孩子特有的娇气。

    刘永点点头,又笑道:“我看你是想家了吧。”

    马妙珍立刻撅起嘴,有些眼泪汪汪了。二个多月了,这还是她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其实她早就想家了。

    刘永心里也一酸。人家可是一位富家小娘子,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此刻却跟在自己身边受苦遭罪。他情愫微动,不由得把马妙珍揽在怀里。

    就在这时候,苏二娘从帐篷里出来,二人抱在一起正被她看个清楚。

    刘永慌忙松开,立刻红了脸。马妙珍也是羞答答的低着头,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苏二娘觉得尴尬,也红了脸,但又不好走开,硬着头皮走到刘永身前都不知道自己问的什么话。

    “哦,我还没吃饭呢。”刘永回道。

    “那刘兄……弟,就快去吃吧。”苏二娘说完又逃似的急匆匆的转回帐篷里。

    刘永无奈的笑笑。

    “永哥哥,你还没吃饭呢?”马妙珍惊奇的问道。

    “嗯,我不饿。”人的心情好,也就不觉得饿。刘永做成了这笔生意心情自然不错。

    “小厮们热了昨天的烤肉呢。我带你去吃。”马妙珍拉着刘永就走。

    帐篷帘子的缝隙处,苏二娘的一只眼睛目送着刘永和马妙珍的背影,满是羡慕。

    刘永简单的吃了一口,太阳已经斜在东方了。赶紧去看看人马准备好了吗。林花郎的办事效率还真是高。就在刘永吃饭的间歇,早已经准备好了。帐篷拆了装车,锅灶也拆了装车。这回,有了马就每人分了一匹骑上,让小厮们欢喜了一场。一切准备妥当,就等刘永一声令下了。

    刘永和牧民一家告了别,一声令下:“出——发!”

    人马浩浩荡荡的原路返回。

    没有了牛车的羁绊,所有的人都骑了马,行进的速度比来时快了几倍。只十几天的时间就到了混塔山。

    就在这刘永走后的一个多月里,混塔山在江恒的管理下已经是焕然一新,井井有条。还招来了一百多新人训练。

    看到士兵增多,刘永十分欣喜。但他就在山寨停留了一个晚上就要走,因为他急着回去卖掉这些马。

    临行前,刘永对江恒说道:“以后有事,就差人去眉州城找我。山寨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

    江恒点头,然后互相拜别。

    途中,刘永和苏二娘二人单独去了鹅头山的清风寨。这里由范起权权管理。看到师妹和刘永并肩而来,酸的心痛。

    不过对于刘永说来,清风寨虽然没有混塔山管理的好,但是也很有新气象。显然这是江恒的授意。

    范起象征性的拜了大王,就拉着苏二娘说悄悄话。刘永也不打扰他们,和一群新来的士兵说话。他们大多都是边界人,生活疾苦,有的是遭了灾的,还有的是作奸犯科的,但犯的都是些小事,刘永也不在意。便对他们讲诉了自己的意图,大家听了都很高兴。

    范起依依不舍的看着师妹和苏二娘消失在山下。顿时仰天一声长叹,“老天啊,我就这样失去我的师妹了吗?”

    ……

    刘永带着人马继续他们的归途。

    终于到了边界上的那个有着奇怪村规的李家村。

    老村保立刻出迎,欢欢喜喜的把刘永迎进曾住过的屋子里。然后叫人把刘永的人马安排好。

    刘永和老村保寒暄了几句后,便进入了正题。

    “老人家,我想请求村里帮在下一个忙。”刘永说道。

    “官人但是无妨。”老村保说道。

    “我想把这四百多匹马暂时寄养在你们村里。”刘永说着,话锋一转,又道:“当然了,我会派人在这里的。”

    “这个小问题还值得说请求二字?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就让这些马先留在村里就是。村周围有很多草,我会让村民割草喂养你的马。”老村保说道。

    “那便多谢了。在下还有急事就不在此耽搁了,这就上路。”刘永起身拱拱手。

    “好,那老朽等着官人再次光临。”老村保也拱拱手。

    刘永只留下十个人,便辞行而去。

    林花郎不明白刘永为什么得了马却又不赶到大宋的集市上去卖,反而留在这里让养着。虽然一头雾水,但这次他没有问。因为问了也是白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