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80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80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你是苏二娘?”那人惊声道。

    “怎么?不认识你们苏奶奶?”苏二娘一声娇叱。

    刘永差一点儿没笑出来,还苏奶奶,好笑。他接着来了一句:“还有你们苏爷爷,我。”

    刘永的话音儿刚落,只听扑通一声,那说话的黑衣人已经跪下。接着,其余的人跟着跪下。那人道:“苏奶奶,苏爷爷,饶了小的们吧,小的们家里遭了灾,没了活路,这才冒充二位老人家拦路抢劫。白天不敢,怕人家认出来,只好晚上来抢。我们几个也是刚到这里就遇到了二位爷爷奶奶。不想竟然冲撞了大驾,还请恕罪啊。”

    刘永心道:“你奶奶的,原来是李鬼撞见了李逵。看来这鹅头山还是很有名气的,不然他们怎么会冒充?”

    刷拉一声脆响,苏二娘收起了龙泉宝剑。

    “你们是真的遭灾的还是些不务正业之徒?”苏二娘厉声问道,俨然正派女侠。

    那人说道:“小的们是南方六十里外的郝家村人,只因那思蒙水因暴雨泛滥,冲走了家人老小和房屋,这才流浪至此。我等均知那鹅头山的好汉们喜欢打家劫舍,尤其是那苏大郎甚是骁勇,故而便想借着威名打劫些盘缠。”

    苏二娘听完,看看刘永。刘永说道:“你们所言可是实情?”

    “是是是。小的们绝无半句假话。”那人及其余几人纷纷说道。

    “那好,念在你们有错能改的份儿上,我给你们指个去处吧。”刘永说道。

    那几人立刻磕头。

    “你们就去鹅头山吧,找范起,你们就说是苏二娘让你们去投奔的,准保收留你们。”刘永朗声说道。

    “好好。多谢二位奶奶爷爷。”几人又一起磕头。

    “好了,你们去吧,我和二妹还有要事要办。二妹,我们走。架……”刘永纵马而去。苏二娘紧跟其后。

    跑了一段儿刘永降下速度和森并肩而行。

    “我是奶奶,你是爷爷。呵呵,想想那些人就好玩儿。”苏二娘笑道。

    “苏姐姐,你真的愿意做奶奶啊?”刘永笑问。

    “啐,人家猜才不想呢,奶奶,奶奶的,我是老太婆啊?”苏二娘嘴上这样说,不过就在那些人左一个奶奶,右一个爷爷的,好像她和刘永是一家的。心里还美滋滋的。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这奶奶还是蛮好听的。

    刘永哈哈大笑,又听苏二娘说道:“那你喜欢被人叫爷爷了?”

    “那是自然,那多有身份啊,不是吗?”刘永笑道。

    “什么身份?几个小毛贼而已。”苏二娘顿了顿,又道:“不过,二娘我还是佩服兄弟你啊。”

    “什么?”刘永问道。

    “你看,你只动动嘴皮子就把这些毛贼给拆穿,也免得我乱杀无辜了。”苏二娘说的真心话。不然,那几个人最少有两三个要死在她剑下的。

    “我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刘永故意调高嗓门儿。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苏二娘笑道。

    “嘿嘿,难道不是吗?”

    二人的话渐渐消散在茫茫黑夜里。

    ……

    到今夜里,刘永突然发现和苏二娘在一起很舒服。和她说话,就像和自己的好哥们儿说话一样的随心所欲。

    当第二天的早上到达李家村的时候,他和苏二娘之间似乎连一层窗户纸都不相隔了。原来,苏二娘竟是一个既活泼又幽默的女孩子。只是之前她父亲哥哥离去而悲伤的缘故,始终显得死气沉沉的,总有一股忧郁之气挂在她即英挺又娇媚的脸上。

    其实仔细想想便知道了,她一个从小就被父亲和哥哥们还有师兄溺爱的一个小丫头,怎么会满怀忧郁呢?那个应该是林青柔。

    反之,也是刘永在她身旁的缘故,才会让她这么快的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

    路上时,刘永曾问道:“苏姐姐,我拿过的丝帕你真的不要吗?”

    苏二娘沉默了。

    忽然——

    “我要……”她的马已经飞快的跑到了刘永前面。

第162章 有功() 
客厅里,刘永正在感谢老村保,感谢他让村民帮着照顾这些马。刘永答应老村保过几天让人送些茶和盐来,算是感谢。

    马匹都拴好了,由那十个小厮牵引着,拥在村口,等着了刘永发令。

    只见刘永一挥手,在小厮们的指引下,马群山洪般涌出村口,涌向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

    “老人家请回吧。过些日子我还会来的。你们也不能总待在这村里,出去走走也是好的。还有,我对你们的甜菜很感兴趣。今后还希望老人家能帮忙啊!”刘永拱拱手。

    “官人请放心,等你走了,我就让村民多种一些,以供官人使用。”老村保说道。

    刘永笑了笑,说道:“到时候,恐怕是你们全村不种别的,只种这甜菜也不够我用的啊!”老村保闻言一怔,随即笑道:“看来官人是个做大事的人啊。”

    “好了,老人家,刘某这就告辞了。”刘永翻身上马再次拱拱手。老人家微微颔首还了礼。与此同时苏二娘也翻身上马对着老村保拱拱手。

    刘永又对众位村民拱拱手,打马转身飞驰而去。

    村民们在老村保的带领下目送着刘永和苏二娘,都是满眼的期待。他们大多在这里死气沉沉的生活了几十年。刘永这个外人对他们来说似乎就是一位远来的亲人。

    ……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刘永并没有把马群引进眉州城里,而是让一个小厮去通知张都监。

    张都监几乎是两夜未睡,就等着刘永的好消息呢。此刻他正在花厅里焦急的来回踱步。忽见自己的小奴仆跑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相公,外面有个小厮说要面见相公。”

    张都监一惊,忙问道:“说是谁派来的吗?”

    “说是刘永的人。”

    “啊?那还不快快有请。”张都监瞪大了眼珠子。

    “是。”

    不一会儿,刘永差来的小厮进来如实禀报了来意。

    张都监听的是张口结舌,忽然一拍手,无比兴奋的说道:“快快给我更换官服。”

    那奴仆得令而去。

    “慢着,赏这位小哥五两银子。”来了大喜事,张都监也变得大方起来。

    那奴仆微微迟疑,心道:“相公赏自家人也不曾这样大方过。”

    “还不快去。”张都监冷声道。

    小奴仆一溜烟儿跑了。片刻间就拿来官服和五两银子。

    张都监换好官府,先到府衙里带上众衙役又叫人去知府衙门去请通判大人,这次征马就是由通判大人并知州大人统领,由张都监实施的一次朝廷任务。

    一行人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往城外去。

    城外,正有一群布衣闲汉在看马。这些人也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马,个个抻着脖子看热闹。直听到鸣锣开道的声音,方才散开。刘永赶紧迎上去。

    张都监下马来,先是握了刘永的手,然后远远的看着这些马,激动的竟然说不出话来。这时候,通纳大人下得轿来,正了正乌沙。便看到了这群壮实的蒙古战马。不禁在心中叹道:“真是好马啊!”

    看到通判大人走来,张都监赶紧介绍。

    “通判大人,这位就是为我们买马的刘永,刘大官人。”

    张都监热心的介绍,竟然在通判大人面前称呼刘永为大官人,这让刘永感到有些意外。不过自己为州府办了如此的大事,让他们叫一声大官人又如何?刘永看看这位通判大人,五十多岁,三捋胡须有些灰白,四方脸盘儿,倒是个有几分英姿的人物。

    “刘兄弟,这位就是本州的通判,赵大人。”张都监又给刘永介绍道。

    刘永赶紧拱拱手,拜道:“小人见过赵大人。”

    赵通判赶紧扶着刘永笑道:“免礼,免礼。如今刘大官人为我们州府解了燃煤之急,本官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为官府做事,是我们小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边关告急,急需战马。恰巧吐蕃我有一好友刚从蒙古买了这数百匹马,有这样的机会,小人定当为我大宋出一份子力的。”刘永侃侃而谈,话语间的分寸掌握的恰如其分。即为自己邀了功,又露出了自己为国为民的好思想。

    “哈哈,刘大官人真乃我眉州的青年才俊啊。本官前个儿就听说你在这眉州城里可谓是名声在外啊。哈哈。”赵通判十分的高兴。毕竟战马到了,他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大人谬赞了。小人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刘永很谦虚的说道。

    “哎呀,刘大官人,你做的这些可不是什么小事啊。等我禀明了知州大人,定会重赏你的。”赵通判笑道。

    “大人那里话,我刘永为朝廷做事,也不是为了封赏的。只要能为边关的战事进一点儿绵薄之力,在下也就心满意足了。”刘永拱拱手。

    “好好,我们先看看马。”赵通判握住刘永的手腕子,一起向马群走去。

    这时候,张都监正在和几个衙役验马。看到通判大人和刘永走来,立刻笑道:“赵大人,这些都是正经八百的蒙古马啊,而且正是当打之年。放到边关就能用啊。”一面说,一面摸着一匹马的马鬃。

    看到这些马,赵通判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他松开刘永的手,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摸摸这匹,再拍拍那匹,高兴的合不拢嘴。

    就在时候,忽然闯进一个小衙役。

    “报,知州大人到。”

    “快快有请。”通判大人说完就做好了迎接知州大人的架势。

    这通判一职属于州府的二把手,是朝廷直接委派的,协助和监督一州的政务,有直接向朝廷上报的权利。实际权力不亚于知州大人。

    只见,一身红色官服的人走来,刘永一看正是那天在朝堂上的知州大人。将近五十岁的年纪,三捋须髯飘飘洒洒。面庞白皙,细长眼睛,周身散发着一股书香之气。

    赵通判赶紧上前拱手拜见,张都监跟在后面参拜。刘永亦是跟在身后参拜。

    那知州大人赶紧和通判大人回了礼。

    “大人,你看,这些战马。”通判大人忘记了介绍刘永,只顾着让知州大人看马。而知州大人就是为了战马而来,自然也先去看马。张都监和刘永在身后跟着。

    “嗯,好马,好马。我们超额完成了任务,也算是对朝廷有所交代了。”知州大人心里的一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刘永没想到这趟生意,不禁自己赚到了来大宋的第一桶金,而且还成了三位高官眼里的有功之人。

第163章 愿意() 
看过马后,张都监这才向知州大人介绍刘永。

    知州大人笑呵呵的看着刘永,说道:“你不用介绍。他叫刘永是吧?”

    张都监一怔,问道:“怎么?大人和刘兄弟认识?”说完又看看刘永,刘永正笑着。

    “本官曾经为他升过堂,怎么会不认识?”知州大人看着刘永,眼神里颇有些亲切之意。

    张都监不明白了,什么升堂不升堂的,难道刘永曾经犯过事,或者去州衙告过状?

    看到张都监满脸的蒙圈,知州大人也不理会,直接对刘永说道:“刘永啊。”

    “小人在。”刘永赶紧深施一礼。

    “今番你替州府买来这么多的战马,你可是立下了大功了。”知州大人说道。

    “哪里,小人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而已。”刘永很谦虚的说道。

    “呵呵,你这绵薄之力可是解了州府的燃煤之急啊!”知州大人说的很真诚。

    “能为大人效劳,小人自当荣幸。”刘永又拱拱手。

    “诶?”知州大人摇摇手说道:“你这不是为我效劳啊,你这可是为了朝廷效劳了。如今这北边的战事已经绵延千里,战马奇缺。你买来的这四百多匹战马送到前线那可是大振军心啊。等转运使一到,我定会向其禀明你的功劳。”

    “小人不敢当。”刘永拱拱手说道。

    “刘永啊,那天在堂上我就看你不寻常。那天你完全能让郑家兄弟受刑的,可你却饶恕了他们。看出来,你这个年轻人的胸怀还是很宽阔的吗。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知州大人说着,又笑对张都监和赵通判二人,笑道:“你们二位可是不知道啊,咱们城里最大的地痞叫做花郎哥的家伙,已经成功被刘永改造成好青年了。三个多月前的矮树山的山贼就是那花郎哥引着吴都头去一举拿下的。”

    那二人频频点头。

    刘永一皱眉,方想起了那次事件,于是说道:“那次我听吴都头说是要去剿灭山贼。我就让花郎哥跟着去帮忙了。他对那里的地势比较熟悉。同时也是一个戴罪立功的好机会不是。说来说去,还是知州大人您运筹帷幄,才让吴都头一举剿灭了那伙儿山贼。”

    “呵呵。”知州大人听完就笑了,心里暗道:“刘永这青年的确不错,说话得体,不贪功自傲。只可惜啊,他不是一个文生。不然定会是朝廷一栋梁啊。”

    他满意的看着刘永,越看越喜欢。刘永和他的儿子年龄差不多,都是杰出的有为青年。他的儿子如今已进京殿试,来年的这个时候将会是金榜题名之时。

    “各位同僚,这月的初六,也就是后天,是小女的十六岁生日,这二八之年也算是成人了。本官有意为小女办一次成人礼,也算是生日宴了。到时候还请各位大驾光临啊。”知州大人款款说道。

    “即是令嫒的生日,那我等必定到场的。”

    张都监和赵通判纷纷答应。

    可刘永却没有答应,这一来自己身份地位低微,这二来,人家女儿的生日宴,自己又不是人家亲戚,况且年龄还相仿。去了恐怕也不太妥当。

    正想着,知州大人说道:“刘永啊,到时候你也要来啊!”

    闻言,刘永一愣。

    “怎么?不给本官面子么?”知州大人见刘永迟疑,故意冷着脸子说道。

    “哦,不是,小人怎么敢,后天小人定当前去恭贺令嫒的生日。”刘永赶紧拱拱手。

    知州大人哈哈大笑道:“这就对了了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