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扶摇公子传 >

第9章

扶摇公子传-第9章

小说: 扶摇公子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兀自回到车上,缰绳一抖八马迈开蹄子,轰然而动,动静将愣在当场的王卷大夫骇得一跳。

    “子欢公子且慢,子欢公子”王卷呼唤无果,急急返回自己车上,拍着车轼呵斥御者:“还不快给我追!”追?哪有那么容易?那可是八匹马呀!

    赵欢坐于车上,犹自觉得怒气难消。他的前世本是宅男,一直秉持“与人为善”的处事哲学,可是自打来到这个时代,无端经历了暗杀、陷害,真是佛也发火,现在已然到了临淄,却仍然有人百般阻挠。安安静静地做个人质真的就这么难吗?

    其实他不知道,更加重要的是,在他接管这具躯体的那一霎那,他也接过了这具身体所承担的一切;当他成为长安君赵欢的那一刻起,他已经不能再以旁观者的超然身份来看待这个时代了。他有了国家,有了天然的立场,也有了身份,有了需要承担的责任。

    现在,他的国家正在面临危亡,而他要救它。

    临淄的主干道修建得极为宽阔,可容纳六辆马车并道而驰,但赵欢的马车行于其上还是分外醒目。车马行至一个叉口,只见街市上有一群人围在一处,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情。

    赵欢眼珠微转,向吕不韦道:“吕兄,那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且去看看。”

    吕不韦与他眼神一碰,心下了然,驱车停到人群近前。二人居高,只见人群中围着的是一座颇为体面的大户宅院,宅院门墙瓦顶却尽是四处喷溅的鲜血,正门檐上悬挂着十几个血肉模糊的人头,空气里尚且弥漫着化不开的腥气。

    几名军役守在现场,不断斥退站得过近的人群,人群中不时有人对着大门指指点点。一个半大的泼皮小孩挤到近前,脆生生道:“王大贾为富不仁,鱼肉乡里,死了也是活该。”“小要饭的懂得什么,别瞎胡说。”“连小孩子都这么说,看来这王大贾死的不冤。”“天下席从来拿钱办事,哪个管你冤与不冤?”“一十六颗人头啊,啧啧”

    众人七嘴八舌,赵欢本是一个随意提议,现在却真的好奇起来,与吕不韦一同跳下车乘道:“这户人家不知是得罪了什么人,仇家的手段竟然如此狠辣。”

    吕不韦道:“与何人结仇我是不知,不过看杀人的手段,十之八丨九出自‘天下席’之手。”

    “噢?这天下席又是何方神圣?”赵欢问道。

    吕不韦道:“子欢久居王城,对江湖之事可能所知不多。这天下席,是近十年来崛起于燕齐与三晋大地上的一个杀手组织,号称‘以天下为席,无人不可入宴’,素来以要价高昂,出手狠辣闻名。其中佣金最高的赤夔、鬼牙、割月、鲧、九凤、司马来、巴公子、莫玉妆八大杀手,更是横行无忌,黑白两道莫不闻之变色。燕赵之间就有童谣云:

    太行东,天席盟,

    哪怕高城深九重。

    千金贾来青云爵,

    一觉醒来项上空。”

    “吕兄似乎知道的颇为详细。”赵欢道。

    吕不韦一贯轻佻的面色露出难得一现的冷峻刚毅:“行商走贾少不得要打打交道。”

    赵欢道:“以天下为席,无人不可入宴,当真好大的口气。难道就没人管吗?”

    “管?怎么管?燕赵之地多是任侠之辈,天下席的杀手个个武艺高强,就算派出大军追索又能如何?况且诸国自管相互攻讦征伐,谁人有空理会这个?”

    赵欢心想是了,此时不比后世天下一统。谁人在这国杀了人、犯了案也只须往他国一避,又没有引渡协议,能拿他能有什么办法?更不消说那些高来高去的杀手了。

    正思想间,王卷大夫的车驾终于追到。

    还未及下车就是九转回肠的一声遥呼,走到近前躬身低语:“子欢公子,你且听我一言。非是下官有意刁难,实在是方才人多耳杂,我们移步馆驿,下官所知自当悉数告知。”

    王卷又是作揖又是道歉,公子赵欢终于“不情不愿”地接受了。

    吕不韦附耳暗语:“子欢好生狡猾,你可是早已料到王卷定会追来?”

    赵欢笑答:“对,却也不对。他若当真不来,我便当真的闹到王殿上去,又能如何?”

    吕不韦一时语塞,竟不知该接什么才好,心中却道:“这位公子实在有趣,有时候心机深重得让人齿冷,有时又偏偏冲动执拗,像个孩子。”

第14章 煮酒定谋() 
临淄是东方首屈一指的大城,城池既深又高,分为内外两重。赵欢坐在车上,一路上不时见到许多双层、三层的高大建筑,勾心斗角,飞檐反宇,檐角下面饰挂的精致铜铃迎风轻荡。

    接待外臣的馆驿区自成一闾,前世的老齐王为彰显大国气象,命人在夯土路面上铺满大小如一的白色圆石,又反复压嵌打磨平整,车马一过,隆隆动听。

    王卷命御者将轺车停在一座卫士把守的宅院门口,先行落车,引着赵欢二人进入正厅,又屏退左右,询问的眼神看向吕不韦。赵欢道:“吕兄乃我信赖之人。”

    王卷轻轻点头,亲自将两人让进了一间偏室。

    合拢房门,三人分宾主落座,王卷欠身道:“此处虽然简陋,但是说话方便,怠慢公子。”

    赵欢道:“无妨无妨,我到齐国本就为质,所求乃是国安,非是一己的锦衣玉食。”

    王卷道:“公子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感佩。王某先前并非故意刁难公子,实在是为了公子好啊。”

    “噢?为了我好,此话怎讲?”

    “公子且听王某道来。”于是将今日议事大殿上的争论简明扼要地向二人复述了一遍。

    王卷说道:“现今我王对援赵之事悬而未决,想必是心思摇摆,公子若贸贸然前去,先是自己乱了阵脚;国舅太史高、上大夫后胜都是口若悬河的强辩之辈,到时候占不去便宜不说,说不定王上反而会被他们说动。倒不如从长计议,静待时机。”

    赵欢听到齐国君臣尚未有所决断,心下稍安,作势抚掌大呼道:“哎呀,亏得是王大夫相劝,不然我非要坏了大事不可。大夫何不早说与我听,也少了许多麻烦。”

    “诶,人多耳杂我如何说得?”王卷表情真挚地说道,看起来倒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的推心置腹。

    “王卷大夫高义,看来大夫是有意助我赵国,我替赵国上下谢过大夫。”赵欢挺直腰背,向着王卷郑重一拜。

    王卷笑呵呵受了赵欢一拜:“哪里哪里。”

    心道这位赵国公子到底还是年轻,正得意间,忽然有些回过味来:“相助赵国?不好,竟着了这小子的道。”于是赶忙正襟危坐,仰头向天作一揖道:“王某身为齐国臣子,所作所为只是为国君尽本分罢了。”

    赵欢倒也不与他纠缠,接着说道:“如此,子欢还有一事相求。”

    王卷闻言面色一紧,却知道这公子欢是个愣头青,嘴上无奈应承道:“王某小小一个中大夫,若真有能帮上忙的地方,定然尽全力相助。”

    赵欢道:“大夫宽心,不过是一桩小事。”

    “那么公子请讲。”

    赵欢道:“情势紧急,先前我离队先行,随行的扈从还有吕兄的一队人马尚在历下邑中,此时也不知行到了何处,王大夫可否派几人去接应一下?”

    王卷如蒙大赦,自无不应,执礼告辞,不知何时人已站到了门外。

    赵欢道:“大夫且慢,我还有一问。”

    王卷本来还欲说上几句告辞的场面话,闻言便是一个转圆,踉跄了一下,溜之乎也:“子欢公子好生歇息,王某还有些急事,明日再来拜会。”

    赵欢在后高呼:“不知那秦国使团住在何处?”

    “出门左拐,巷口处便是了”

    听着王大夫的声音杳杳而远,赵吕二人相望,哑然失笑。

    吕不韦道:“子欢的心情似乎不错,难道不担心么?”

    赵欢起身离席活动了一下腰身:“朝堂之事未决,担心又有何用?既然无用,又何必担心?”

    “子欢真如此想么?”

    “哈哈,吕兄好毒的眼力,只不过我还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现在,却正有更重要的事做。”

    “何事?”吕不韦问。

    赵欢很认真道:“洗,澡!”

    香汤木桶,水汽氤氲。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一天的旅途劳累,没什么能比泡个热水澡更美的了。赵欢沐浴完毕,换上馆驿中准备好的软衣大氅,头发随意一系,打开房门,却见廊上置了一张小案,上摆陶罐酒爵,旁边是一盏红泥小炉,吕不韦斜倚一旁,正在煮酒自酌。

    赵欢坐到小案一侧:“吕兄不去歇息,一个人喝什么闷酒?”

    吕不韦面色微红,喝的已有三分醉意:“天赐佳酿,怎能说是闷酒?当罚!”说着为赵欢斟了满满一爵。

    那时的酒度数较低,赵欢接过一饮而尽,只觉得入口甘甜,果真没有什么劲道,问吕不韦道:“这是什么酒?”

    吕不韦道:“你的那爵是齐酒,我的这爵乃是卫酒。”

    “吕兄倒分得清楚,于我左右不过都是浇愁下菜的黄汤。”

    “此言大谬!”吕不韦扶墙站起,侃侃而语,“子欢岂不闻,酒之味道犹如人之秉性,乃一方水土养就,风物不同而酒味迥异。所以秦酒强横,赵酒雄冽,魏酒醇美,韩酒直厚,燕酒慷慨,楚酒瑰奇,齐酒味甘而不实也。”

    赵欢听了大感有趣,又问:“那么卫酒如何?”

    “卫酒?卫酒自成风景,可携不韦神驰物外。”吕不韦又浮一爵,拿一酒匙敲起节拍,浅吟低唱: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说着说着,夜已深了。

    吕不韦双手枕于脑下,仰面躺在席上,遥看星汉,一声喟叹:“世人皆道无奸不商,哪个知道贾人的难处?想我十五岁随老父经商,从那时候起便再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惭愧惭愧,倒不似子欢心怀宽广,成败关头,还能洗澡。”

    赵欢躺在酒案的另一侧,正用一根手指比着天空描画星斗:“吕兄有所不知,这是我以前在在老家时的经验。沐浴不但能洗去疲顿,更加能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思考,对想问题很是有益。”

    “那你可有想到什么好主意吗?”吕不韦问。

    “办法还没到,倒想起了一个故事。”

    “噢?说来听听。”

    “从前,有一个商贾喂,你别看我呀,我不是说你,我的故事里便真的有个商贾。”

    “好好,我的错,你继续。”

    赵欢重新调整状态:“从前,在遥远的国度有一个大商贾,他得到了两块天下最珍贵的美玉,这时候来了一个巨富,想用每块一万金的价格向他买过来。”

    吕不韦道:“万金买玉,当真价值连城,和氏之璧也不过如此了。”

    赵欢继续道:“可是商人却仍嫌出价太低,说至少要每块两万金才肯出让。双方各执己见,总是不能达成一致。”

    吕不韦道:“此举不智,玉乃死物,不似盐铁粮食布匹,守死物而让活利,非贾人所为。”

    赵欢实未想到大名鼎鼎的吕不韦竟有插话的毛病,无奈继续说道:“吕兄,若你是这个商人,要在不降价的前提下卖出美玉,你会怎么做呢?”

    “先前说不是我,这不还是应在我的身上?”吕不韦气鼓鼓道,引得赵欢一阵无语。

    “会怎么做?既然这个人不想出大价钱,自是只好卖给他人。”吕不韦道。

    “我故事里的商贾却不这样想,他拿起了其中一块美玉,当着巨富的面一下摔得粉碎,然后剩下的那块出价五万金。巨富最后却把它便买下了。”

    “为什么?”吕不韦问。

    “只因这块美玉从此天下独一,再无可比肩者。”

    听到回答,吕不韦眼神中一阵明灭,陷入到深深的冥思,一时间竟然无法回神。他生于商贾之家,从小便显示出非凡的商人天赋,自诩深谙经营投机之道,今天赵欢的故事却似让他豁然开朗,从繁芜丛杂中破开一道口子,迎面而来的是之前从未遇到的风景,一时胸中燃起了多年不曾有过的澎湃火焰。

    忽而飘丝样的思绪蓦然汇于一线,他一把拉住赵欢的衣袖道:“你要作甚?可是要玉碎求全?”

    赵欢道:“非也非也,只是觉得齐王的选择实在太多了些,他既难以选择,不妨我替他选。”

    这时天边泛白,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叫喊:“公子!”

    赵欢一笑,长身而起:“吕兄,我的办法到了。”

第15章 赳赳大夫() 
赵欢与吕不韦围炉夜话,煮酒纵论,是又说又唱,横倚坐卧放浪形骸。不知不觉雄鸡叫晓,天际泛白,忽然馆驿外头有人高呼“公子”。赵欢细一分辨,识出是他的扈从卫离,忙亲自迎了出去。

    赵欢还未出门,遥遥便看到一队车马,心中欢喜,旁边那个独立寒秋的清矍老者,不是公孙伏英又是哪个?走到近前一看,却是一惊,怎地许多人身上都有打斗的痕迹?好几个护卫都缠着手臂,一个脸上尚有未擦干净的血痕。尤其是公孙伏英,一贯好洁的他弄得风尘仆仆不说,一条大袖子还碎成了布条,露着半截老骨嶙峋的胳膊。

    公孙大夫傲立风中,面色微寒,直肠子的卫离倒是直朝赵欢挤眉弄眼。赵欢不动声色,将所有人都收拢到了内院,下令护卫严守。

    赵欢与公孙伏英入得内厅,问道:“公孙大夫,如何弄得这般模样?”

    公孙伏英一甩大袖,啊不,一甩布条道:“我赵国诚心定盟,齐国简直是欺人太甚了!我到了齐宫,非要当面问问田法章,齐国既然惧怕秦国至此,是不是要缩进东海里去做鱼鳖,老夫也好将那龟壳借他。啊呸!老夫哪有龟壳?”

    赵欢袖手站在一旁,实在没能忍住“咕”地一笑。

    “公孙大夫先消一消气。据我所知,下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