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 >

第98章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第98章

小说: 最强猛将之宇文成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把就接过士兵递来的红薯大口大口的吃着。脸色平静如水的注视着城下五、六里之外冒起的浓烟。

    “知道,大草原上爆发了疾病大部分牛病倒病死,他们失去了过冬粮食,只能拼命一博。”郭嘉刚到不久,还没经历此战,但从表面看上去除了没有其他人身上些污秽物之外,也显得非常疲惫。

    他就这样,身体素质是众人中最差的。本就自小多病还特么的嗜酒如命,宇文承都怕他如再次英年早逝都动用拳头逼迫他戒酒了。

    可惜他的那无往不利的拳头对于郭嘉这种酒鬼来说效果不大。无奈之下宇文承都只能用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限制着饮酒数量和强迫着他锻炼身体。

    “那你可知道契丹人为何要将那些战死的人和马的尸体拉回营寨中吗?”徐茂公狼吞虎咽的将一块足有两个拳头大小的红薯吃了个精光。将手中最后一口放进嘴巴囫囵吞枣的了咽下去,他拍拍圆鼓鼓的肚子,打了个饱嗝,露出满足的笑容。

    “它可真是个好东西啊。”说着,徐茂公又拿起一块较小的红薯,风卷残云的又是一顿狂吃。

    尽管他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但是想吃就吃么,辽柠郡又不是没有粮食。

    “是啊,没有它我们恐怕也和那些契丹人差不多吧。”郭嘉何等聪慧?都不用思索就知道契丹人收拢尸体是要干什么。

    听到徐茂公的感叹,他也跟着露出几分庆幸的笑容。

    不用挨饿是所有人毕生中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追求。

    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有心思、有能力去干其他的。

    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粮食是所有动力的源泉,

    当一个人挨饿的时候,除了想办法获取食物他绝对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就连想都不会想。

    我特么在和你说如何才能吃饱。

    我都吃不饱饭了,你跟我谈什么贸易与建设与博弈?

    和徐茂公、郭嘉两人相同,周围那些守城将士也都是心怀感激的抱着或大或小的红薯,风卷残云的啃着,每人手边还有一大碗也不知道什么材料做成的热菜。

    就是从地里找些吃不死人的野菜,放点调味料用水煮熟的那种。绝对不会有多好吃,但在场所有人却像在吃什么山珍海味一般。

    表情都是享受的。

    郭嘉和徐茂公也不例外。

    “茂公、奉孝,我同鹏举两人已经准备好了,事不宜迟那我们就且先出发了,”刚刚放下碗筷,就见全副武装的岳飞和陈庆之两人一前一后走了上来。

    “呼……不管怎样契丹援兵都有十万之众,十万人啊,哪怕都是些老弱病残也万万不能较敌。”徐茂公看着神情疲惫的两人,重重的呼出一口气。顿了顿又从怀中拿出一副简陋至极的地图伸手指着其中一处说道“饭前我同奉孝两人商议了一番此次的计划。你们两个带着各自的精锐骑兵从南门出城往右侧行出百里躲过敌军探子,之后要向着契丹境内深入百里。”

    “那里有一处地势险要的峡谷,极为适合伏击敌军。但你们不要在那里埋伏而是再深入十里,那里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地带,也只有在辽阔的平坦地带你们的精骑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敌人援军还需十日左右才能到达,你们先去一步有充足的时间作准备。此战必然要一举定胜负,你们切记在大战的时候要一直向着契丹内部冲锋,决不能掉头迂回。”

    “因为等时机差不多之后,我会将你们前去伏击契丹援军的消息散布出去。如此城外的契丹大军必然想要来个里应外合的反包围伏击,将你们一举歼灭。”

    “所以为了避免被契丹大军前后杂击你们只能向着北方全力冲杀绝对不能掉头迂回。”

    “而我和子龙他们则会带着主力大军跟随在契丹人后面,上演一出伏击与反伏击与再伏击的戏码,再加上有着峡谷地势的便利,必然能够重创甚至是全歼契丹贼军。”

第221章 221时代限制() 
四人围在一起,徐茂公指着简陋地图大致的讲解着。

    “此计甚妙!绝对能够重创契丹大军。”岳飞和陈庆之听后两人皆是眼神一亮,顿时焕发出几分神采。不禁出生感叹着。

    “妙则妙矣,但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一些,免得出现什么纰漏。”这个计谋徐茂公和郭嘉两人已经分析了无数次,只要不出现告密的叛徒,其中的可成性是非常高的。

    有人告密基本是不可能的。知道这个计划的也就赵云、陈庆之、冉闵这几个核心将领。其他人就连定廷平也被蒙在了鼓里。

    这些人自然不会反叛。

    “军师放心,我等知晓。”岳飞两人听后郑重的点点头,事不宜迟,我们就先出发了。”

    “好,保重。”

    他们走后,徐茂公和郭嘉两人再度陷入了沉思中。俱是如同老僧入定般呆靠城墙上一动不动,眼眸微微睐起,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寂寥的燥风吹在血与肉筑就的城楼上,整个天地间都弥漫着令人作呕昏厥的腥臭。

    战争如同狂风暴雨来临前的黑云一样盘旋在柠夏城上空,经久不散。黑云压城城欲摧,压抑、悲观、痛苦、哀嚎充斥在烈火的坟墓上,让任何一个人都提不是半点笑容。入眼看去城中粮仓有堆积如山根本吃不完的粮食,但却没有半掉笑颜。如同个压抑的鬼城。

    “承都此战所谋甚大啊。”不知何为,冷风凌冽的萧索中传说徐茂公沉闷的声音。说的话是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又是一局蛇吞象,象吞山,唯恐反受其乱啊。”

    “也不知道大师兄哪来的信心总想着以小博大。事实上,上一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我就很想劝阻,不过我知道大师兄是不可能因为我的劝说就退缩的。”郭嘉煞有其事的点头赞同。随后眉头紧锁又开始沉思,再之后又是莫名其妙的苦笑不已,“可能是运气吧,不然的话五千人马怎么可能将突厥耍的团团转?三万人马又怎么可能将整个高句丽推平?这一次虽说又是局蛇吞象,但比起前两次还是有些不足,我相信大师兄不会无的放矢做出那些不自量力的事情。”

    “奉孝,你说的不错,我也相信承都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很疑惑他到底是怎么考虑的?竟然想要以辽柠一郡之力就踏平契丹、霫部落、奚部落?想想这三个部落中哪个不能集结出十万大军?”徐茂公一脸匪夷所思,哪怕他绞尽脑汁以和方式、从各种角度分析此战的胜率,都是渺茫至极的。

    可怪就怪在了这里。

    如此渺茫的胜率?为何还要不遗余力的去尝试?

    先不说人家三个部落的兵力,就说如此远距离跋山涉水的作战就足以将将士们的战斗力压制一半。

    “我也不知道,很奇怪大师兄的思考方式。但不管怎样,他已经用两次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帮助他。”郭嘉也是满脸的无奈,根本就无法理解宇文承都的判断方式,“可能这就是我们同大师兄的差距吧。差距太远我们无法理解。”

    “差距太大了吗?有那么大?”徐茂公听后将信将疑的呢喃自语几句。刚开始觉得似乎还真是这么个礼,但想想又觉得有些荒唐。

    怎么可能差距大到了这种地步?

    他徐茂公自认为饱诗书、学富五车,才智在整个大隋少有人及。

    其实怎么说呢?

    非是宇文承都已经聪慧到了徐茂公和郭嘉两人难望项背的地步。

    只能说是时代所致吧。

    1400多年的限制。

    这确实很难以让人置信。有些时候宇文承都的所做所为在别人看来根本就等同于疯子。

    就比如说他哪来的勇气屡次上演蛇吞象的戏码?难道就不怕谋划不成,反受其难吗?

    想突厥是什么样的存在?

    曾经一度横推天下,打的北面的铁勒、阿尔泰、西域三十六国生活都不能自理。

    何以在双方紧绷着神经大战的时候就带着五千人马就深入境内烧杀抢略?

    完全是蝼蚁和大象的差距。

    这不是傻子吗?

    其实则不然。

    突厥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同大隋在通海关、雁门关大战,再加上为了防守四面八方的敌人不得不安扎下重兵。那个时候的突厥其实没有了多少可用之兵,所以宇文承都才敢那样作死。

    还有就是,在外人看来他自腰包免入城税、人口税之类等繁多的税收,以及将土地无偿分发给百姓全都是傻猪一样的行为。

    那么多项税收都被废除,郡中何来的收入,没有了收入拿什么养兵?拿什么建设?

    其实对于此,宇文承都也是有苦说不出。

    当初了辽柠那是有多穷?广阔千里沃土却尽皆荒废,外族频繁的侵扰往往使得老百姓一年的劳动颗粒无收。没有保障百姓们如何有心思耕种牧养?

    这种地方完全就是个累赘。想要以此为根基积粮囤兵、待日后天下大乱之时重整旧山何?做梦!无疑是痴人做梦。

    可他偏偏就只能以此为根基积蓄力量。

    这样的话还能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发展!

    改革创新搞经济,给房子、给土地就为了让更多人来居住。免入城税、人头税、商业税、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吸引更多的资本入住促发更多的商业往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是第一源动力。

    当然了,其实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多的付出。就比如取消了入城税这一点,想想一个外人进来干什么?作生意?有关税,进来玩,你不得吃喝住?都得小钱钱。

    换汤不换药罢了。

    辽柠郡目前的收入并不是赤字,虽说跟投入依旧相差巨大。但却也在稳步提升,抛开兴建城镇、打造海军这种巨大的投入。光养郡中总计二十万大军,还有小部分剩余。

    这都是眼见的问题,时代所限制。宇文承都某些看似疯狂到堪称猪猡一样的做法,其实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值得冒险一试。

第222章 222古木比()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室韦部落迎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

    室韦牙帐中,大帅古木比听到守卫禀报说有自西南方来的契丹使者前来拜访,当场就愣神了。

    自己的室韦和契丹可以说是邻居,两家紧挨在一起。往年的时候既没有什么摩擦和战争,也很少来往。最近的一次还是七、八年前接受大隋皇帝杨坚的邀请,在皇宫大宴会上交谈了几句。

    “他们来该干什么?”虽然很好奇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的契丹怎么突然来拜访自己,但做一国领袖该做的礼数必须要作的齐全。

    就像隋皇帝杨坚那样,只要有其他国家或者部族的人携带政治目的来拜访的时候,总是会摆上宴席广招朝中重臣前来接待。哪怕是对方再弱小也一样不会轻松。

    他在少年时也接受过大隋皇帝的接见,不得不说当时那个威严正直鼎盛恢宏、气吞万里如虎的男人给他的心神打下了极大的震撼。

    也可是因为那时候他还年少,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

    但不管怎样,时至今日他依旧非常崇拜隋帝杨坚。以杨坚为榜样励精图治,下定决心要将室韦发展的像大隋一样强盛、繁荣。

    可惜,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头脑一热就立下鸿浩之志的少年朗了。经过多年的尝试、拼搏和学习他认清楚了很多现实………

    就是那些很想改变却根本无可奈何还偏偏至关重要的现实。

    就比如说他的室韦的地势,西边事荒漠戈壁,东面是陡峭山脉,北面又是冰天雪地,也仅仅南面和中部一些地方能够良好的利用。

    但仅仅是环境限制就让他无法复制大隋的成功。更不要说族中多是牧民、多数是目不识丁之辈又如何去发展农耕?

    没有大隋那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哪怕他再努力改革部落也依旧是效果不大,甚至是无济于事。

    当然了,成效还是有的。最让他骄傲自满的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农耕,自己的室韦南面和北面种植不少的农作物,可以收货一些粮食。

    虽说不及大隋的百分之一,但只要节省一下还是能够让所有室韦人安然无恙的度过今年的饥荒。

    想起这些成果,古木比心中就窃喜不已。今年的牛病灾自己的族人能够幸免于难,而隔壁的靺鞨、契丹、霫部落甚至是北方霸主突厥也要难护本部周全。

    这可都是他英明神武的功劳。

    不过,每当想起自己在拜见隋皇帝杨坚时候的场景他就感觉到无比的气馁和低落。

    大隋太强盛、太繁荣了。

    别的不说,他当初见杨坚穿着金黄色龙袍感觉十分威武神气,想着回去也让人做一件穿穿。

    但怎么做却不知道,不过他知道杨坚穿了这么多年的龙袍肯定知道怎么制作,所以就开口寻问。

    然而刚表达出自己也要做件龙袍穿穿的想法就,杨坚神色一怨,虎目一瞪,金口一开,他差点没被三十多个大汉给砍死。

    原因很牛逼,非常让人佩服。

    气急却哑口无言。

    理由:龙袍是中原帝国皇帝的专属衣服,只有天子才配。你室韦人也想穿?配吗?

    穿个试试?打到你亡国。

    穿的起吗?

    知道头发丝粗细的金缕丝怎么做吗?知道真龙怎么绣吗?不卖三千匹马连材料你都凑不齐。

    他听后当场刘懵逼了。

    卧槽一件衣服就要三千匹马?

    穿不起,穿不起。三千匹马我训练一下就是三千精锐骑兵。

    不愧是中原帝国,有钱!

    现在想想真的是遥不可及啊。一匹普通的战马饱受估计十两银子,十两银就是一两黄金。

    尼玛的丧心病狂、壕无人性。三千两黄金一件衣服。这真是个毕生追求却永远不可达成的梦。

    很羡慕,很无奈,很酸楚。

    命人整理了一番乱七八糟的牙帐,设宴摆上精美的酒肉吃食,又将部落中几个位高权重的老族长请来入住,古木比按照着当初在大隋的所闻嘱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