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陈国我为王 >

第93章

陈国我为王-第93章

小说: 陈国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扶着脑袋多说一句:“不让再送几船物资过去?”

    陈百川摇摇头,说道:“这种天气下,海路倒是勉强能走,就怕河流被大雪封住了,船只能把东西送到海岸边。到了那里再用民夫搬运的话,距离要更远。”

    “那直接征集民夫,或者叫官兵护送?”

    陈百川给出的回答依旧是摇头,他叹了一口长气,说道:“本来陆路就不太畅通,眼下冰天雪地,要是走陆路的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东西送到。兵贵神速啊,到时都不知道多少战士冻伤了。”

    吴大头有些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信,难道我们要看着弟兄们受寒?”

    陈百川目前还没有头绪,只能说到:“容我再想想。值得庆幸的是,那群庆国的兵崽子,比起我们的子弟,肯定要更加怕冷。就是不知道庆国这次的将领是谁,带够衣物没有。”

    两个担忧的家伙呆在一间屋子中,还分享着彼此的担忧,结局当然是更加担忧了。

    只是他们终究是棋外之人,正处在两兵交战这个大棋盘上的陈百里,心中的担忧是更甚。

    这场大雪让安陵省本就不乐观的局面,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士兵们已经换上民夫押运来的棉衣,但是煤油、柴火这些寒冬中的大量消耗品,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头绪。

    这不是他第一次带兵在雪天里作战,只是之前的规模远没有这次大,而且在他的预计之中,这次和庆国的交锋,估计要拖上三年五载都有可能。

    他看过书中记载的前辈的做法,用四个字概括说,就是“置之不理”。

    或者应该说,他们都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只能由着士兵打完一场战,回到营中还要住在冰冷漏风的屋子中,吃着干巴巴的冷食。

    陈百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几乎万能的弟弟身上,他修书一封,命送信信使千里加急。

    “天寒冰坚,燃油殆尽。营帐如露天,手指不得屈伸。”(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冰屋与雪橇() 
第二百二十六章冰屋与雪橇

    深更半夜,灯盏已经熄灭了。不过房间中还有暗暗的火光,那是小火炉在烧着煤炭。陈百川不想在半夜忽然煤炭中毒,他在火炉上接了一条小铜管作为烟囱,把煤炭烧出来的黑烟往屋外排。

    火炉烤着,身上盖着暖和柔软的被子,冬夜中,这样一间屋子无疑让人舒坦得大步不迈出门一步。

    按理说,冬天里的温暖总叫人舒适得昏昏欲睡。

    但明明已经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刻,窝在被褥之中的陈百川依旧没有半分半毫的睡意,侧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他心中还挂念着安陵的情况。

    到底用什么办法,能把煤油等物资运送到前线上?距离大凌省的第一场雪已经过去两天时间了,但天气依旧没有回暖的迹象。大凌尚且如此,安陵的情况可想而知。

    令他更加担心的是,今晚他收到关于前线情况的线报。

    庆国这次派来的兵力,多达二十万之巨。最令他惊讶的是,统军将领,竟然是刘听风!

    名将刘听风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陈百川深知,在这个辛辣之余不失谨慎的老头面前,无往不利的陈百里说不定讨不到好处。尤其目前在许多方面,陈百里都属于劣势,不论是兵力,还是背后的国力。

    这场名将之间的交锋,对陈百里有着很大的不公平。

    不过史书上对失败者的描写,大概只会是,“人屠陈百里于此地败北”。历史长河上,他们还只是蝼蚁,一经失败,休想占据多大的篇章。

    刘听风啊刘听风……

    口中把这个名字念叨几次之后,陈百川终于明白庆国的意图。

    说明白了,他们和大衡这只庞然大物耗不起。一旦与大衡之间的战争僵持到一定时间,不管大衡是否败北,庆蛮两国国力说不定被拖成半残。到时候赢了还能借着大衡留下的遗产蹦跶,若是平手或是失败,等待庆蛮的结局说不定是万劫不复。

    大概在庆国眼中,陈国的军队相对而言是软柿子,在这边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柿子要挑软的捏?”陈百川冷笑一声,“这次要叫你们崩掉大牙。”

    不过陈国确实是软柿子,在大衡面前,庆蛮国力是羸弱,那陈国大概是不堪入目。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叫庆国崩掉大牙的话,陈国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至少是半残。

    脑中灵光一闪,陈百川一拍脑袋。

    他一直想着,要用那种方式把物资输运过去。这实际上限制住他的思维,脱开这个禁锢之后,几个想法的雏形在他脑中形成。

    他想起爱斯基摩人的冰屋,虽然那个冰雪砌成的半球形建筑,外边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冷。不过据陈百川记忆中所知,冰屋结实而不透风,只要在门口处挂上一块兽皮或者麻布,就能把寒风拒之门外。

    而且冰是热量的不良导体,能防止屋内的热量流失出去。

    不过冰屋大概能把温度维持在一个对人类来说还是不好受的温度,比起房屋来说还是太冷。只是眼下没有嫌弃的余地,只要冰屋这个设想能叫前线处于冰天雪地士兵日子好过点,那就是万幸了。

    接着另一个想法是雪橇。

    漫天白芒,四只或者六只雪橇犬拉着雪橇,在白雪地上疾奔,拉出一条长线。

    这是个浪漫的场景,这也是陈百川解决运输问题的关键。既然大雪天气之中,车马不便造成陆路不畅,那就换种交通工具。

    雪橇的制作并不难,但比起马车牛车,它的确更适合这等大雪埋地的状况。

    ……

    这些主意,大概不是大半夜能够尝试的,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头,陈百川终于感受到睡意。他开始发困,终于睡去了。

    ………………

    ………………

    陈百川今早叫人把水冻出一块块冰砖,然后搭成半球体的模样。冰砖之间只要浇上一点水,就成了最好的粘合物,很快,一个坚固,御风的冰屋就在他面前成形。

    吴大头气急的说道:“你这家伙,一大早把我拉起来,就是让我跟你看冰屋字?那我还不如回去睡觉!”

    陈百川站在搭好的冰屋门口,说道:“你进来试试就知道了。”

    吴大头有些疑虑,莫非一夜之间,这家伙被冻得脑子发烧了。不过陈百川一向的聪明在他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吃一线长一智,他不信陈百川这时犯傻了。

    有了,吴大头机智说道:“你这是要建几个冰屋子来贮存肉对不对,不过大冬天不用建冰屋子,肉也不会坏啊。”

    陈大人深深看了他一眼,有种看傻逼的既视感。他只说到:“你就进来看看就知道了,还在外边磨磨蹭蹭,难道这屋子还能吃了你不成,还是说你怕我害了你?”

    果然脑回路简单的家伙,总容易被激将。陈百川话音刚落,吴大头就气愤的从小门钻进冰屋,然后说道:“不就是个冰屋子,刀山火海我都去过,还会怕这个?”

    陈百川已经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他有些兴奋的问道:“吴大头,吴大头,你感受到不同了么?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吴大头疑虑的说道:“这里面就是暗乎乎一片啊,哪有什么不同。要我看到不同,你也得点个灯啊。”

    陈百川这才想起密不透光的冰屋里,这时黑乎乎的。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他引导道:“难道你没发现温度变了?”

    “没什么变化啊,就是这里没外面那么冷。”吴大头想问题有些直,他大大咧咧的说出口,然后才意识到什么。

    他惊讶道:“这里比外面变暖和了!”

    和陈百川一样,他这几天也挂念着前线战士的寒冷问题。他就是脑回路慢了一点,还不至于到蠢的地步,这时经过陈百川的引导,他也发现这冰屋的作用了。

    吴大头说道:“这冰屋建起来麻烦吗?”

    陈百川如实的回答:“就连我都能建……”

    吴大头心想,连陈百川都能建成的冰屋子,那铁定前线战士都能建啊!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茅台的另一个用处() 
第二百二十七章茅台的另一个用处

    翌日上午,陈百川正吩咐府内仆人抬出地窟中的藏酒。在诸人痛惜的眼神中,这堆价值连城的‘茅台’装箱打包,准备随其他物资一起送去安陵。

    陈百川窥见酒窟中的空荡,心底也有些不是滋味。他这次真下了血本,不顾众人劝解,所有茅台一扫而空,只剩下月光酿的孤苦伶仃。

    吴大头在各个嗜酒如命的武将教唆下,问一旁暗自神伤的陈百川道:“你既然如此舍不得这些酒,干嘛还送到安陵去。如今冰天雪地,士兵喝酒喝多了血气上涌,说不定就活活冷死了。”

    陈百川抬起头来,也问道:“你以为这些酒是奖赏给将士的?”

    “难道不是么?如此名贵好酒,只消奖励将士一小杯,都能激励起他们的勇气。不过就算茅台酒这些用处,但是完全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比如说金银珠玉,田地爵位。”吴大头难得的口吐莲花,有条有理的回答道。

    陈百川白了他一眼,以他对吴大头的了解,这些话绝对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依吴大头不学无术的程度,他要是能说出这些话,眼前庭院里的树上应该有母猪正在努力攀爬才对。

    联想到麾下文官饮酒乐甚的坏毛病,幕后主使者呼之欲出。看来这出千里送茅台,引起了好大一群爱酒人士的反对。

    陈百川对吴大头解释道:“你不知道的是,茅台除了饮用,却还有更为重要的用处。那就是消毒,两军交战间有多少战士要身负刀伤,随军医师虽会救治他们,但往往只能止血。随后并发的发炎、化脓等症状,一时就束手无策了。但只要消了毒,就有极大地可能不会发炎化脓!”

    听陈百川说到这里,吴大头眼圈发红,他伸出手臂搭在陈百川的肩膀上,大力摇晃。

    他问道:“你是说茅台能够减少伤病死亡?你是说茅台能活人性命?有这样的良方,为什么等到现在才说出来,为什么等到已经开战才把茅台送过去?”

    陈百川心里清楚,吴大头想知道的是,自己是否早就知道高度酒能消毒的事情。要是陈百川回答他早就知道的话,那么他在吴大头心中,绝对会沦为拿着士兵性命安危来谋求暴利的黑心商贾。

    实际上陈百川之前一直没想起着高度酒的这一个作用,直到今日清晨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府中一直藏着这等救死扶伤的利器。在这样的时代,能起到消毒作用的酒精,称之为神药也不为过。

    陈百川可不想自己的好兄弟因此与自己生了隔阂,他说道:“我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一妙用的。”

    吴大头叹了一口气,悲伤的说道:“若是你早点发现,那么多好弟兄都不会活活痛死了。”

    四肢发达的家伙往往是感性动物,吴大头正好在此列中。他前些年随着家中兄长南征北战过,那时候估计是看过伤兵的惨状。

    陈百川心中也有愧疚,若他不执迷对茅台的口舌之欲,大概早就想起它救人的功效。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把心中愧疚悔恨化作一声长叹,拍拍吴大头的肩膀,安慰红着眼圈的他,也安慰自己的内心。

    吴大头口中还念叨着“我竟然把这种救死扶伤的东西吃进肚子”的时候,林九忽然满脸着急的奔这边跑过来。

    见到陈百川正在此处,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喘着粗气说道:“这是安陵传回来的信,据说大将军吩咐了要千里加急。”

    陈百川听到是兄长传来的,也有些着急,撕开信封看了起来。

    只见:

    “天寒冰坚,燃油殆尽。营帐如露天,手指不得屈伸。”

    白纸上写着几排字,陈百川这次没心思领悟书法笔走龙蛇之势,只从字里行间看出,安陵形势迫在眉睫!

    试问手指不得屈伸了,士兵们如何握住冰冷冷的兵器。泼天大雪之中,恐怕安陵兵士战斗力已经大大被削减。而在这次与庆国的战端之中,陈国兵力国力本就处在危险的境地,这下因为天气问题,恐怕更是险象环生。

    尽管庆国人对冰天雪地绝对没有陈国子弟兵那样熟悉,但还是那句话,庆国国力强。撑过一开始的艰苦难捱之后,本就有准备的庆国,绝对会又一下子窜回优势地位。

    要是对方将领还换成以往那些,陈百川还能考虑是否叫兄长冒点险,争取在庆国难捱的这段日子里把他们解决了。

    但陈国这次的敌人的刘听风,这样一个名将,手中怎么可能会没有几把刷子。就算跟陈百里比起行兵来,年老的刘听风会有所不如,但至多也沦落成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地步。

    幸好他在陈百里命人千里加急送到这份告急信之前,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雪橇已经吩咐有物资的各省加快制造,而大凌省的物资也整装待发。

    陈百川对林九吩咐道:“送信来的信使赶紧在府中找处地方给他休息,然后好吃好喝的招待。告诉他,明天一早他就得恢复元气,我有一封十万火急的信需要他送回去。”

    这个信使一路奔波而来,已经有了经验,对路上的情况肯定更了解。与其再找一人,还不如等他半天一晚上。

    陈百川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往书房直直而去。路上见到探头探脑、躲躲藏藏的文官武将,他也权当空气,这群家伙一定是等着听茅台的下场。而这些,吴大头自然会气氛的向他们解释。

    到了书房,他拿出一张信纸摊在桌面上,笔酣墨饱后,在上边写了冰屋的制造方法,外加即将送去的茅台的妙用,格外还加了几句宽慰的话。

    不比陈百里的惜字如金,陈百川从来是不惜笔墨的,力求能把事情记载得清清楚楚。等他意尽,纸上洋洋洒洒一大篇。

    趁着墨迹未干的时候,他再认真审查一遍,发觉没有遗漏错误的地方,才拿出另一张纸,一字不落的复制过去。

    写字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