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古一臣 >

第31章

千古一臣-第31章

小说: 千古一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鳌拜惨叫着连退七八步,想用手捂又不敢捂,右眼已彻底变成一个血窟窿,血如泉涌般将半张脸都染红,啊啊大叫不止。

    陈近南情况也不乐观,在半空中已连喷三口鲜血,摔在地上后又是一大口血吐出来,身前的衣服早已红透。

    他将全身仅有的内气集中在右手激发出去,再没有一丝内力护住五脏六腑,是以鳌拜那一掌的力道一点也没有浪费,被五脏六腑照单全收。

    鳌拜哇哇怪叫着狂舞双手在身前乱抓,右眼的失去让他心神大乱,气门被破令他武功全失,苦练数十年的真气好像打破缸中的水,从右眼的窟窿疯狂涌出。

    “我要杀了你!”鳌拜逐渐平静下来,表面平静但内心已经绝望,现在自己这个情况别说去杀康熙,就是能逃出皇宫都成问题。先前虽说被康熙跑了,但他还有足够的信心杀出皇宫,只要回去集合兵马,照样可以直捣黄龙,取代康熙,可是现在……

    他恨,恨康熙,恨孝庄,恨李力事,恨陈恂,恨多隆,恨黑衣人,恨大内侍卫,甚至恨班布尔善,恨遏必隆,他恨所有人,但现在他最恨的就是陈近南,不管怎样,他都要先杀了陈近南。

    绝望的人是可怕的,鳌拜努力睁着左眼一步步朝陈近南走去,虽然他的武功尽废,但**的力量还在,尽管他腿上和胸前的伤口已经开始汩汩流血,但多年习武气血旺盛让他还能坚持,即使他的腹内又开始如喝下滚油般灼痛,但绝望和怨恨在支撑着他。

    陈近南手里还有剑,可他再无力提起,他试着想要坐起来,却又吐了一口血,他放弃了,虽然不甘也只有放弃,他不再看向鳌拜,望着大殿屋顶,想起儿时在父母边承欢,想起幼时随师父学艺,想起初出师门时的意气风发,想起创建天地会时的雄心壮志,他又想起陈恂,如果他此时在这里自己一定将总舵主之位传给他,自己一生很少服人,除了师父以外连师兄都没放在眼里,陈恂却让他心服,甚至让他嫉妒、忌惮,如果由他带领天地会,也许会比自己强。

    咦,我是要死了吗?为什么出现了幻觉,这幻觉是死前的征兆吗?

    一张算不上英俊但总能让人记住的脸出现在陈近南的眼前,这张脸没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人记住的是脸上挂着的那种自信,那种洒脱,那种风清云淡,那种成竹在胸让人生狠的神情。

    “陈大哥,你怎么样了?”陈恂关切的看着陈近南。

    “兄弟,真的是你?你没有走?”陈近南原本暗淡的双眼一亮,他挣扎着抬头朝鳌拜看去,对方还在一瘸一拐往这里蹭着,唯一剩下的左眼好像受伤的孤狼,闪烁着残暴的凶光。“他武功尽废,快杀了他为双儿,为李……”

    “砰!”陈近南的话刚说一半就被一声巨响打断,鳌拜全身一震停下脚步,独眼中的凶光蓦然消失,张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又扑通一声直直倒下。

    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长啸,如龙吟九天,由远而近。

    陈近南脸色陡变,挣扎着抓住陈恂的手。“兄弟,你不用管我,去把他的头割下来,带回天……”

    “大哥,不要多说话,护住心脉,我自有办法救你出去!告诉我哪里有人接应你。”陈恂一把捂住陈近南的嘴低声说道。

    陈近南看着陈恂真诚的脸点点头,说出一个地址,如果能活下来谁又想死?

    殿外的啸声越来越近,一道身影如大地长虹从门外扑进来,停在殿中间,现出一名身穿普通太监服饰,须发皆白却红光满面的老者,老者的目光如利剑般在殿内扫视一圈,最终落在陈恂和陈近南身上,他上下打量一番陈近南,面无表情看向陈恂。“陈大人,他是何人?为什么我从未见过?”

    陈恂没见过这位老者,但从刚才陈近南的反应和老者尖细的说话声猜出,对方肯定是负责守卫皇宫的那位高手,而对方能认识他到也不奇怪,这几年他进出皇宫的次数自己都数不清。

    陈恂站起身朝老者拱拱手。“阁下必是三大影卫之一,这位是我的朋友,今日进宫是为帮皇上擒杀鳌拜。”

    “可有进宫手谕?”老者淡淡的追问道。

    “擒杀鳌拜之事本就十分隐秘,绝不能露出半点风声,所以皇上只是下了口谕。”陈恂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胡说着。

    老者沉吟着没有说话,看来还是有些怀疑。

    陈恂从腰间摘下御赐金牌捧在手中。“这是在下的进宫腰牌,如果阁下不信,我愿将腰牌作为抵押,如果有任何差错,我愿承担一切后果。”

    老者抬手虚空抓向陈恂手中的金牌,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细线连着一般,金牌直直飞进老者手中。

    “陈大人的腰牌我先暂时保管,此间事了定然原物奉还。”老者点点头将金牌收入怀中,不再理会陈恂,身形一闪出现在一名黑衣人的尸首旁边,蹲下身子揭开对方的面罩,又在身上摸索起来。

    门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一群少年和大内侍卫出现在门口,跑在最前头多隆一眼找到陈恂,原本焦急的脸上露出惊喜,快步跑过来。“兄弟,你没事太好了,鳌拜呢?”

    “哥哥,你先带几个人帮忙把这位朋友送去医治!”陈恂朝多隆使个眼色。

    多隆虽然大条但并不傻,自然听出陈恂的话不对劲,陈恂说得是带几个人而不是找几个人,那意思就是要自己亲自去办,再看陈恂朝自己连使眼色,立刻蹲下身子假装查看陈近南的伤势,耳朵却凑到陈恂嘴边。

    “天桥……”陈恂以极低的声音说出一个地址后站起身朝正查看黑衣人的老者走去。

    多隆没有找大内侍卫,而是叫来两名少年,三人抬着陈近南快速跑出殿门。

    陈恂余光看到三人消失在大门外轻松一口气,他朝老者走来就是怕老者怀疑不让陈近南离开,自己也好用黑衣人的身份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不过现在看来是多此一举了。

    老者听到身后有人朝自己走来回头看去,陈恂却目不斜视从他身边走过停在鳌拜身前。“来人啊,把鳌拜押入天牢,听候皇上发落。”

第四十六章 双儿出走(一)() 
鳌拜没有死,并不是陈恂的枪法不准,他那一枪是故意打在鳌拜的另一腿上,这也是他为什么接二连三打断陈近南说话的原因。

    鳌拜死对陈恂来说有诸多好处,光是双儿做牛做马这一条他就该死,但陈恂还是没有杀他,因为他想从鳌拜嘴中知道黑衣人的来历。

    从六岁开始,整整九年时间,陈恂早已习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在他身边出现的人,发生的事他都能提前预知,这种感觉让他有一种安全感,虽然他手上只有缚鸡之力,但他从来没担心过自己的性命,直到这些黑衣人的出现。

    日语他能听懂,对方是日本人他也知道,可是自己的记忆中并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从那名头领与鳌拜的对话中他可以猜到,这些黑衣人有组织有预谋,他们的势力和野心也很大,如果自己不闻不问不搞清楚,冒冒失失杀死鳌拜,他们会不会因为计划被破坏迁怒自己,会不会派杀手来暗杀自己?

    看他们的身手,假如真有这么十几个人来杀自己,凭双儿一个人是保不住他的,所以陈恂不能杀鳌拜,就算从对方嘴中问不出黑衣人的消息,杀鳌拜大英雄这个称号他也不能要,还是让康熙去当吧,反正他能活到六十九岁!

    皇宫内的叛乱已经结束,第一当事人康熙却一直没有出现,他并不是像鹌鹑一样躲起来,而是正在处理鳌拜的余党。

    最先嗅出风声不对的遏必隆得知自己派出去的人已经被灭口,明白大势已去,他在通知黑衣人作出最后的努力后,开始扮演起一个事不关己的良臣模样,所以康熙第一时间并没有动他,而他也如愿以偿等到那份“从者无罪”的旨意。

    只可惜他忽视了康熙要杀他的决心,不管是走狗烹也好,还是罪不容赦也罢,康熙并不想放过遏必隆,三日后,潜入皇宫协助鳌拜的黑衣人身份揭晓,他们是遏必隆秘密训练的死士,首犯遏必隆获罪诛连,他在临死前一直杜鹃泣血般喊着冤枉。

    一些大臣都为遏必隆的演技暗翘大拇指,真不愧是实力派的演员,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演艺生涯,他们却不知道,遏必隆是真的冤啊,那些黑衣人明明是日本人。

    班布尔善是第三个知道消息的人,当他从黑衣人口中得到消息后,连衣服都连不及换,收拾些细软便想逃往镶黄旗大营,只是他才走到府门,就被冲进来的官兵堵住,领队正是代理九门提督吴六奇。

    班布尔善看看被官兵押在后面依然气焰嚣张的哈三,这回他没有再骂自己这个门人窝囊,此时的哈三虽然被绑着,但依然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另一个重要之人是最悲惨的,到死也没搞清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是镶黄旗都统穆里玛,同时他还有一个致命的身份,鳌拜的弟弟。

    六名神秘人在光天化日下直闯镶黄旗大营,在大多数士兵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时,已经摘下他们都统的首级飘然而去,真可称得上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三个人的倒台直接导致鳌拜集团的崩溃,树倒猢狲散,破鼓乱人捶,七天内,弹劾鳌拜,遏必隆,班布尔善的奏折如雪片般纷纷落在康熙的书案上,堆积如山。

    朝堂上未等康熙开口,一众大臣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组团进谏,强烈要求将鳌拜正法,赐死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从剥皮到凌迟,从车裂到活埋,从灌铅到梳洗……

    下面大臣每说出一种方法,康熙都要问问伺候在身边的黄静,黄静也颇具说评书的潜力,只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康熙听得是既胆寒又刺激,整张小脸一直惨白到退朝。

    鳌拜最终没有被处死,康熙似乎对十几名黑衣人很有兴趣,鳌拜因为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没有供出黑衣人的来历,所以康熙就留着他,等着黑衣人来搭救他或杀人灭口。

    抄家这份美差没有落在陈恂身上,因为康熙还不想把陈恂的身份曝光,陈恂也没什么怨言,黑衣人的底细没有探清,他还是离鳌拜事件越远越好。

    多隆的身份浮出水面,被康熙赐与御前带刀侍卫首领兼善扑营统领,官居三品,成了皇城内名符其实的实力派,手握皇城数千兵马。

    多隆被授与负责鳌拜抄家事宜。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兄弟,不但将贪来的百万两银子分了一半,还连同一件金蚕丝甲送给陈恂。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多隆其实不想贪,毕竟新官上任,但他又不得不贪,这就是时下的为官之道,你不贪别人怎么贪?你不贪上百万两,别人怎好拿十几万两?说白了吧,你如果想做个人缘好,口碑好的清官,就必须要贪,你不贪又怎么好意思和其他官员打招呼?

    陈恂没把这几十万两银子放在眼里,他家的钱庄已经是京城第一号钱庄,虽没有日进斗金,但也是日进斗银,再加上表哥陈廷敬已经被加封为左都御使兼管户部钱法,陈家已彻底从一介商贾转变成官商勾结。

    康熙八年十一月,京城,花街柳巷,眠月楼。

    夜晚的冬天是贼冷的,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好像鹅毛一样的雪片打着旋儿飘落在地上,大街上连条狗都没有,一片死气沉沉。但就在这萧条冷落的冰天雪地中,偏偏就有几座灯火通明的阁楼驱散了寒冷,那温暖的色调,那欢声笑语,让人一望之下从心底就升起暖的感觉,嗯,是芙蓉帐暖的暖!

    眠月楼,京城三大青楼之一,楼高三层,层高两丈,取三心二意之说,是啊,能来眠月楼的人,哪个不是三心二意?楼中姑娘百人,意喻百花齐放,花魁一名,又名百里挑一,头牌三名,清倌四名,喻为三妻四妾,日接客数十人,进楼之客先交十两白银为定钱,可从十位姑娘中挑选心仪之人,如不满意再交十两定钱,又换十位姑娘,这就是十全十美,一直到交够百两白银,才能见到那传说中的百里挑一。

    能排上京城三大青楼的哪个没有官家的背景,楼中姑娘多是犯官的妻女,个个本是大家闺秀,自幼习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学问之高不亚于进京科考的秀才,是以大多数来青楼的客人,玩得并不是那**一刻,而是情调,尤其是能排进前十的姑娘,就算你肯出银子,人家要不肯,你也一样进不了闺房,上不了绣床,当然如果你的学问不够大,银子够大也是有得商量的。

    此时眠月楼的桃花阁里,就有几个银子够大的客人,这几个客人的文采好不好并不知道,但形象却是有些不敢恭维,除了两人外,剩下的都是带伤之人,有的包扎着手脚,有的脑袋肿得好像猪头,有的面色腊黄,好在他们年纪不大,银子够大,不然姑娘们是绝不会来的,这哪是寻欢作乐啊,简直就是在照顾病人。

    看那两个脑袋好像猪头的人,嘴歪得直淌口水,还非要喝酒,一杯酒喝下去,多一半顺着嘴角便宜了衣服。

    再看那个手被缠成馒头的人,只有食指和中指露出来,也要用两根手指夹着酒杯喝,十杯倒洒了七八杯。

    最恐怖的就是看起来全身完好无损,只是脸色腊黄的人,喝一杯酒吐半口血,为了不浪费,把吐出的血混着下一杯酒又喝回去,不知道的还以为看见僵尸了呢。

    陈恂和多隆对视一眼,无奈的摇摇头,原本多隆说要带陈恂见见世面,其实也是自己想见见世面,消息却被走漏,这几个当初武英殿一起擒鳌拜,侥幸没死的纨绔子弟死活也要跟来,并美名其曰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话都讲到这份上还有什么说的,如果不带他们来,岂不是要成了那种有福我享,有难你当的不义之人。

    陈恂并不是不讲义气,多隆分给他的五十万两白银,他已经按功劳大小分发给善扑营的兄弟,实在是带着这几位来,连劝酒的兴趣都没有,他真怕哪位突然病发喝死在酒桌上。

    “公子,你怎么不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