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奸臣 >

第12章

大汉奸臣-第12章

小说: 大汉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一旁,其他九个女孩,则聚在一起瞪大眼睛“观战”,时不时还会小声嘀咕几句,见到段增等人来了后,这些女孩顿时一哄而散。

    段增暗骂一声,走上前大声呵斥道:“都在干什么?吃饱了闲着是吧?”

    别看段增现在年纪还小,在场这些少年的年龄基本都比他大,但对于这个收留他们,并派人教导他们读书识字的恩人,众少年心中却是又敬又畏。

    所以见到段增后,正相互厮打的众人顿时停下来。

    “见过小公子!”

    段增冷哼一声,对众人道:“说说吧,为何打架?”

    “是他先动手的!”段增的话音刚落,吴坛便迫不及待的道。

    王珪顿时急了,他连忙解释道:“小公子,别听他胡说,是他先惹到我,我才打他的。”

    这些少年中,那身材较为高大的少年便是王珪,他今年十二岁,是众少年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平时虽然不善言辞,但为人诚恳老实,对其他年龄小的孩子较为照顾,所以在众少年中较有人缘。

    而吴坛则是一个十分机灵的少年,年龄只比王珪小几个月,平时话语最多,性格也最是调皮。

    听了二人的对话,段增当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是这吴坛先招惹王珪,然后两人就打了起来。

    只不过让他感到疑惑的是,这王珪的性格较为温顺老实,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居然会引得王珪发怒打人。

    此外,既然一开始只是王珪和吴坛二人之间的纷争,那么为何最后会演变成九个人的乱战呢?

    段增狠狠瞪了吴坛一眼,然后对王珪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先说!”

    “是!”王珪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和身上的衣服,这才道:“回禀小公子,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今天上课的时候,坐在王珪后面的吴坛趁着王珪不注意,用毛笔在他后颈上画了只乌龟,当时王珪正在认真听讲,根本没有留意。

    等到下课后,众少年少女们都指着他发笑,他这才反应过来。

    王珪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以前父母给他取的小名叫“二鳖”。

    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他父母相信取一个低贱的名字更好养活。

    后来段增给他取了现在这个名字,但“珪”字与“龟”同音,再加上他以前的小名,结果经常被人笑话。

    这一次吴坛在他后颈上画了一只乌龟,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尤其是当时还有许多女孩子在,这就彻底惹怒了他。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少年,哪一个不是自尊心极强,而且又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丑,即便王珪是个老实孩子也忍不住动怒,当场就与吴坛打了起来。

    段增眯着眼睛看向吴坛,沉声询问道:“他所说的属实吗?”

    吴坛见段增语气不善,顿时就急了。

    “小公子,他没有乱说,不过,我虽然有错在先,但我立即就向他认错赔礼了。正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明明已经认错了,但他依旧打我,这就是他不对了。小公子,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王珪急忙道:“小公子,我并没有听到他对我赔礼。诸位,你们之前有谁听到他向我赔礼吗?”

    众少年一片沉默,却有三个少年先后站出来道:“小公子,我听到了,吴坛的确向他赔过礼,但是声音比较小,可能王珪当时没有听到吧。”

    段增听了哪里还不明白,这吴坛简直是贼溜得很,他一方面装作向王珪赔礼道歉,但另一方面却故意只用很小的声音,让王珪听不到。

    这样一来,等到两人发生冲突后,他就有理可说了,至少也能将局势搅乱。

    若非段增对王珪较为了解,知道这是一个老实孩子,只怕都会被吴坛给骗过去。

    他冷哼一声,接着对王珪道:“那么之后呢?为何你们九个人都会打起来?”

    王珪听了伸手抓了抓后脑勺,憨厚的道:“我和吴坛打起来后,对于后来的事情就不怎么清楚了。”

    段增听了顿时扶额长叹,这家伙难道打起来后对于其他事情就一点都不关注吗?果然是一根筋。

    这时,另一个少年站出来,大声道:“小公子,当时吴坛和王珪两个打起来后,我便上去劝架,谁知道刚走上去,便挨了吴坛一拳,接着又被王珪踢了一脚,然后……”

    “然后你就加入了战斗,是不是?”段增听了一脸黑线。

    这个少年名为高冉,性格非常火爆,平时没少和其他人争吵,这次他上去劝架,却反而遭到两人的攻击,段增可以想象,以高冉的火爆性格,肯定会立即加入战团。

    而有了高冉的加入后,局势就变得愈发混乱,之后慢慢的,其他六个少年也都先后加入进去,最终九个人便展开了一场混战。

    听完整个经过后,段增心道,这完全就是一笔烂账嘛。

    吴坛毫无疑问是首祸之人,今日的事情全都因他而起,不过看他现在鼻青脸肿的样子,显然已经受到足够教训。

    而王珪虽然是率先打人的,但段增却理解他,毕竟当众出丑的滋味显然不好过,王珪一时发怒打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在出手打人后,王珪却仿佛彻底失去理智一般,连过来劝架的高冉一起打,这就太不像话了。

    当然,脾气火爆的高冉也有责任,他虽然挨了两下,但若是换一个冷静的人,也不至于将事情闹得这么大。

    总之,今天的事情,在段增看来就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少年在吃饱喝足之后,闲得蛋疼闹出来的。

    这些少年的年龄都不大,放在后世那绝对是一个个标准的熊孩子。

    以前他们吃不饱饭的时候还好,但现在每天能吃饱饭,能穿上舒适的衣服,还能有温暖的房间供他们读书识字,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顿时就开始忘形了。

    “看来,还真不能让他们过得太闲,必须得找点事情给他们做才行。”段增心中想到。

    既然打算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官甚至是合格的将领,那么不妨从现在就开始吧。

第十八章点明() 
心中有了决定,段增当即对众少年道:“尔等如今能安然在此读书识字,却不趁此时机好好学习,反倒是斗殴生事,浪费光阴,对得起你们失去的家人吗?”

    众少年都是些孤儿,在逃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家人死去,所以在听到段增提起他们的家人时,一个个都低下头,脸上露出羞愧之色。

    其实段增也不想提起这么沉重的话题,不过他更知道,这些孩子正是贪玩的年纪,若是不敲打一二,难以让他们收心。

    敲打了一句后,段增大声道:“两件事!第一,王珪的名字是我给他取的,尔等笑话他,那就是笑话我。至于他的小名,你们中哪一个当初的小名不是如此,又何必笑话他人?”

    吴坛听了脸色一红,站出来大声道:“小公子,这件事是我错了,我不应该捉弄王珪,从而惹出了今天的乱子,给小公子添麻烦了,还请小公子原谅。”

    段增听了点了点头,这家伙能够虽然很皮,但他对段增却很尊重,对于段增说的话也很尊崇。

    他敢于捉弄王珪,但对于段增他就不敢了。

    “不是向我道歉,而是王珪。”段增道。

    “是。”吴坛转而向王珪躬身一拜,道:“王珪,我不该捉弄你的,这件事我做错了,我向你道歉。”

    王珪毕竟是个厚道人,被吴坛这一通道歉顿时弄得不知所措,他捏捏诺诺的道:“那个,我、我也向你道歉,我不该打你的,之前我下手很重,肯定打得你很疼吧?”

    段增听了顿时想发笑,这老实孩子,若不是知道他的性子,只怕听了他的话还会以为他是在故意炫耀。

    处理完王珪和吴坛二人之间的纷争后,段增接着看向高冉道:“高冉,你的性格也太冲动了些,既然是去劝架的,怎么能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高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个、这个……”

    段增摆了摆手,道:“好了,此事到此为止,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二件事。”

    说到这里,段增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郑重的看了看周围,此时出了众少年和顾岚、顾景、苏则三人外,并无他人在场。

    “尔等虽说被我段家收留,不过我段家从来都没有把你们当下人。”

    吴坛大声道:“小公子对我等的恩德,我等永远铭记在心。”

    其他少年虽然没有开口,不过从他们的眼神中却显露出相同的意思。

    段增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显摆恩德,我的意思是想要告诉你们,若是你们将来有了出息,还能再立门户,甚至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不是不可能。”

    “光宗耀祖”,一听到这个词,众少年便眼神一亮。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即便是出身小门小户的人,心中也会有光耀门楣的渴望,这一点谁都不能免俗。

    只听段增接着道:“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们将来要有出息才行,那么我就要在此问一句了,你们对自己的将来到底有没有清醒的打算?”

    人生规划,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在场的众人年龄大的也就十一二岁,小的不过五六岁,现在谈这么大的话题似乎太早了。

    但这些少年一个个都经历过朝不保夕的艰难日子,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所以现在提这个话题也不算早。

    被段增询问后,众少年一个个都低头沉声起来,便是顾岚、顾景和苏则三人也都低头思考起来。

    “我是小公子的侍女,小公子对我姐弟有大恩德,我这一辈子只要能服侍小公子就够了;至于光耀门楣,这件事就让小弟去做吧。”这是顾岚的想法。

    而顾景则想到:“小公子这么有才能,他又是段公之子,将来定然是要出仕为官的。那么我呢?像我这种出身的人,想要做官只怕很难,还是老老实实追随小公子吧!”

    至于苏则,他的年龄毕竟要大一些,而且出身大家族,对自己的将来早就有过规划,那就是出仕为官。

    当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具体将来如何还不好说。

    相比于顾岚三人,其他少年对于自己的将来却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该干什么。

    出仕做官?以他们的身份和学识,想要被举荐做官可没那么容易。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科举盛行的时代,此时代想要做官,必须要有人举荐才行;然而能否得到举荐,又往往与家世有着密切关系。

    像弘农杨家,汝南袁家那种豪门大世家的子弟,出仕做官真的不难。

    而像段家、苏家这种家族的子弟,想要出仕的难度就大了不少,但比起那些出身更加普通的子弟还是要容易许多,比如段增的族叔段煨,大哥段塘,此时都已为官多年。

    而对于众少年这种出身的人来说,即便他们有足够才学,只怕也难以得到举荐。

    吴坛、高冉等少数几个年长的少年,此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心情都很沉重。

    而像王珪这种脑子反应慢的,以及其他一些年龄还小的少年,此时却还有些迷糊。

    段增干脆将个中情形跟他们讲明白,最后道:“以你们的身份,将来若是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到沙场上去建立功业,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沙场立功?”众少年听了顿时神情一振。

    “对啊,像我们这种出身的人,除了到战场上去建功立业外,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其实,走武将之路,通过沙场立功来得到富贵,这也算是众多寒门子弟的首选之路,甚至对段家的子弟来说也是如此。

    或者更严格的说,段家其实也只是寒门,算不上士族。

    所谓寒门,并不是指那些贫寒的家族,而是指的那些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又被称为庶族,一般都是普通中小地主。

    段家以前也只能算寒门,不过如今的段家有段颎在,与普通寒门毕竟还是不同,至少在家族子弟出仕方面还是有很大便利的。

    当然这种便利也主要集中在武将之路上,若是走文官之路,想要得到升迁可就难了,比如段增的大哥段塘,他出仕十多年了,还有段颎照顾,但直到现在也才做到县丞,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第十九章分组() 
“想要光耀门楣,得享富贵,唯有去沙场上拼杀,才有希望。尔等可想好了吗?”场地里,段增大声说着。

    “小公子,我等都将来都愿意去沙场立功。”众少年一起答道。

    “很好,尔等若是有这想法,那从明天起,就要按照我的要求来进行训练。不过我可把话说在前头,我的训练要求将会非常严格,你们若真想好了走这条路,那就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

    “小公子,我等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不管训练有多艰难,我们都会坚持下来的。”吴坛大声答道。

    段增听了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小公子,你说的训练,到底会训练什么?是不是要教我们骑马射箭的本事?”高冉则眼神一亮,带着一丝期待的问道。

    “骑马射箭?不,这些东西以后会有人来教导你们,而我要教导你们的乃是纪律!”

    “纪律?小公子是要我们学习军纪吗?”高冉询问道。

    这些少年经过这三个月的学习,早不是当初什么都不知道的乡野小子,他们对于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有一些了解,所以段增不必再给他们过多解释。

    “不错,不过不仅是要你们学习军纪,更重要的是要让你们养成遵守军纪的习惯!具体的,你们将来就会知道。”

    其实,对于汉朝军队具体有哪些军纪,这个段增还真不清楚,好在段家毕竟是武将世家,尤其是段颎还是一代名将,麾下武将众多,要找到相关的知识对段增来说并不难。

    不过作为后世之人,除了要参考汉朝本身就有的军纪条例外,他当然也要结合后世的一些内容来进行改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