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公子 >

第35章

民国公子-第35章

小说: 民国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瘾大,不是错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一说,做为前清进士,翰林编修,现在有财神之称的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有资格,有底气说自己是够格的,能胜任的。

    看着众人的各式嘴脸,梁士诒都静静地坐在那将这一幕幕扫记在心里,好坏一区分,谁和自己是一心,谁又可以拉拢一下,他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那些直接和间接与自己唱反调的人,梁士诒在心里哼哼的暗道,反对我就是反对大总统,反对的下场那就是……嘿嘿。

    想到这,梁士诒不由自主的神色微微一凛,冷冷的笑了笑。

    “咳咳咳”

    感觉下面吵闹的时间够长的了,梁士诒干咳了数声,而后从座椅上站起身上。

    两手前伸,手掌朝下,做下压动作。

    “诸位,诸位,请静一静,士诒有两句话要说。”

    梁士诒环视了遍四周,面目和煦的说着。

    “士诒此次邀请诸位前来一聚,所要做的事情,大家刚刚也有讨论过,士诒在这里想再说两句,一,这中天商行来路不正,大家都有所耳闻,是为我等之辈说不耻;

    二,他们不安本分,试图掌控国家命脉,而且和奉天那边的军阀坑瀣一气,互为表里,大总统不愿看到百姓因为战火而流离失所,或家中有人披麻戴孝,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所以一直以来,大总统都将此事归于政治,能不动兵戈就不举兵……”

    一通话说下来后,梁士诒很是满意自己刚刚的临场发挥,再看看众人的表现,也很是满意。

    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梁士诒继续说:“中天商行的宋兴,仗着手里有枪杆子,仗着在国家危难时借款给国家,就此要挟国家,向国家索要一系列共属于全体国民共有的权益,诸君以为这可是爱国商人所为?”

    用得着你的时候,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用不着你的时候,白的就可以是黑的。

    政治就是这样子,没有是非对错,只有利益永恒。

    虽然梁士诒说的很是冠冕堂皇,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是那愚笨之人。

    都能在各行各业里打下一片天地的人,又有几个不是那狡猾的如狐狸般的人?!

    明白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一回事,装糊涂那更是另一回事了。

    在场的人里,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虽说想法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两边互不得罪。

    谁都知道现在中天商行势头正盛,就算是想将他绊倒,那也不是自己这个小身板能做的事情,而且,这类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交给别人做就成了,自己这个时候站在后面摇旗呐喊,助助威就行了。

    中天商行这边惹不起,梁士诒身后的大总统及其势力,那更是惹不起的了。

    人家要官有官,要枪有枪,要钱有钱,要什么有什么,反观自己等人,除了口袋里有些银元外,也就在官场上认识一二个人罢了,这一二个人还是受命与大总统的,事情来了,谁管你交情不交情的。

    大难临头了,夫妻还各自飞呢,何况自己和他们也仅仅是钱权交易的盟友而已,又不是什么生死之交。

    众人心里明亮的跟面镜子一样,但场面上你得混过去不是。

    当然了,人一多,想法必然也会多。

    既然有人反对,有人摇摆不定,有人直接就高举中立的牌子,那肯定也有人是死忠,对于梁士诒所说的话是无条件执行的。

    “梁次长所言甚是,老朽早就不满中天商行这等奸商在商界玷污我等清白之誉了。既然梁次长牵头,先锋官算老朽一个。”

    说话的是一个胡须都尽白,脸上的褶子就跟包子上的褶子一般深,而且还多,站都站不稳当,摇摇晃晃的,除了那双时不时闪烁着精光的眼睛外,让人看到他都会以为他的寿命不长了,即将离开人世。

    这老人说话也是有想法的,他已经八十有五了,就算让他长命百岁,那也只能再活十几年而已,他现在是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分钟就是赚一分钟。

    但他的子孙可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老人这是在为子孙铺路。

    子孙中,多庸辈,顶多做个守业之人,而壮大不了祖宗之业。

    他现在也算是够拼了,先前接到梁士诒派人送来的请柬,二话不说,便决定亲自前来。

    没曾想,这次还真来对了,也来错了。

    这是一次赌博,胜负不明,五五开。

    但做生意的人,谁不是在赌博,今朝能赚万贯家产,明日就有可能倾家荡产。

    若是有两成获利的可能,商人就会伸手去做这比生意,有些人甚至还会去做连一成获利的可能都没有的生意。

    生意就是拼胆子的地方,商场和战场没什么两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都有五成的可能了,老人不得不拼一下。

    一旦成功了,自然少不了他和他的家族的首功,到时候,就算自己去了,子孙们若是实在愚笨,也可以躺在这功劳簿上吃上一辈子。

    有第一个人出头,那必然就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表态。

    然后就是一阵呼声盲从。

    跟风随大流,每个时代都少不了的恶习。

    倒不是说众人没有主见,没有自我的想法,而是在某种环境下,个人是无法做出一个很理智的决定的。

    人因为有感情故而是为人。

    若是没有情感,那和畜生又有和区别。

    理智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人又不能完全的理智,因为人总会在某些时候收到情绪等控制。

    不一会儿,众人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态,都举双手赞同认可梁士诒刚才的那番话。

    见到大家都齐心一致,梁士诒开口道:“诸君既然都认为士诒所说没错,那么依我看,此事可早不可迟,早一刻解决了,国家就早一刻少了危险,诸君也可以早一刻得到自己想要的。”

    说实在的,梁士诒的这句话,诱惑性很大。

    就算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人,听到这一句都有些动心了。

    梁士诒虽然话中没有挑明,但最后一句已经说的够明白了。

    官职,就算是虚职,那也是在场的众多之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的身份象征。

    在十来年前的前清时候,只有钱不到位的,没有官到不了位的,那时候卖官鬻爵早已成为了时尚,主流上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

    钱可以买来官职,但有些东西是买不来的。

    他们现在除了追求钱,还在追求那用钱也买不来的东西。

    尊严,人格,荣誉,责任,信誉,诚信等等,这些都是用钱买不来的。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场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要追求上述的东西,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作为同道中人,梁士诒深刻的了解周围的众人是什么个心思。

    自己若可以在不具体付出什么时,也能将事情做得完完美美的,那到时候在大总统面前,可不是减分了,而是加分,而且自己这官职在往上拔一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那些虚职什么的,别说要禀明大总统批示了,就是自己都可以直接解决掉。

    事情很顺利,虽然其中有些小波折,但大势还是在依着自己划好的步子在走。

    粗略的计划消息和在场的众人说一说就行了,他们只要出人出力出钱就行,具体的谋划什么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操心了,这些核心的事情都被梁士诒一手抓了。

    接着和众人寒暄了片刻后,梁士诒便先行告退,他得去总统府将今天的事情汇报给大总统。

    虽说这些事情不需要烦到大总统,但梁士诒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如今的地位是怎么来的,他可不敢有所隐瞒。

    就算真的有别的想法,那也只是放在心里而已,而不是拿出来时不时的晒晒。

    听完梁士诒简略的汇报后,袁世凯坐在椅子上,摸着那没有一根头发的头顶。

    “翼夫,此事就由你亲自去办,还有,让他们不需要多担心什么,该放风就放风,该搅局就搅局,一切都有中央在后面给他们撑腰呢。”袁世凯总结性的说着。

    梁士诒再怎么聪明,那也是会被利益而蒙熏了双眼,但袁世凯就不会,因为现在能和他争锋的除了国民党的孙文,之外还真没有人了,再说孙文已经保证过不参加大总统的选举,那就更能保证自己现如今的地位。

    而且政治上的事情,只要没有别的势力参与进来,用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袁世凯还真没过谁。

    但是,面对是否对中天商行下手,他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顾虑太多了,实在是不好决断。

    。。。

第五十二章 动() 
    每当遇上犹豫不好决断的事情时,袁世凯的表现都会很开明,很民主,很共和的交给下属们去办。笔¥痴¥中¥文bi~chi。me

    办好了,功劳有他的一份,办不好,与自己也无关系。

    先将自己撇在一边,立足于不败之地,一旦风向不对,自己也可以从容的面对。

    自古以来,只要不是脑子发抽的统治者,都无一例外会这一套路。

    高坐庙堂之上,冷眼看待众人如戏子般的演绛人生。

    做为在官场沉浮了数十载,如今登顶大位,掌握国家重器的袁世凯,那更是如鱼得水,玩转的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翼夫,你去找一下缉之,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咱们得集众人之才智,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袁世凯见梁士诒转身欲离去,好像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听到大总统的这话,梁士诒也是愣了下,随后便反应过来大总统话中的意思。

    梁士诒转过身来,对着袁世凯行了个躬礼。“谢大总统提醒,不然士诒还真有可能误了事。”

    不需要梁士诒多想什么,袁世凯这话,明显就是在寻找替罪羊。

    正所谓,庙算时多算胜,少算不胜。趋利避害,将利益最大化。

    将烧红的砖块让人家来搬,自己在后面捡便宜。

    虽然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能忽悠别人去当这个摆明了的傻子,估计除了这脑力真正有缺陷的人能被忽悠去,稍微正常点的人,都不会上这趟捞不到一丝好处的班车。

    接着,梁士诒便离开了大总统府。

    待梁士诒离去后,袁世凯的房间里多出了个人来。

    此人双目有神,留着中等长的胡须,面色红润,且身着长袍,虽人到中年,但往人群中一站,必然是那种鹤立鸡群的人物。

    “秉三,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

    袁世凯对一边坐着的人表现出很尊重,也重视的样子。

    “大总统,依希龄之见,大总统无须如此,不管怎么说,他只是一介商人而已。”

    熊希龄坐正了身子,一丝不苟的回答着。

    “不管有多深的背景,手里掌握着多少银元,都是无法威胁到大总统的,再有,就算他想以下犯上,兴起兵灾,那国民也是不答应的,谁不想过上太平的日子,谁会傻到过那整日兵祸连连的日子。笔%痴#中¥文”

    熊希龄刚从热河回来,对于这件事了解的并不多,所以说的话也是比较概括。

    这次熊希龄回京一来是袁世凯有些事情需要他参谋,二来,这不议会选举结束了嘛,内阁是时候该定了,熊希龄回京就是为了内阁一事而回来的。

    “大总统,我们可不能小觑天下人,历来明主无不以收天下英才为傲。”

    袁世凯没说话,只是满脸认真听的样子,在仔细听着熊希龄的话。

    习惯性的摸了下那光滑如鹅软石的的头顶,点头道:“唔,秉三所言极是,我省得。”

    “大总统,希龄还有一事要禀报。”待袁世凯的话音刚落下,熊希龄又说道。

    “秉三,且说无妨。”袁世凯心里猜测熊希龄要说的事情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对他温和的说着,潜在意思是说,你我是自己人,有什么就说,不会有事情的。

    熊希龄坐在那只是挺了挺腰板,道:“上任热河都统的这些日子,希龄发现那里有一股势力不小的土匪,而且他们所用的枪械比我们中央军用的还要好,其中德制的居多。”

    熊希龄这话刚说个开头,袁世凯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也难怪熊希龄不知道一些内幕,他虽说备受袁世凯的重视,但他毕竟不是跟他是一心的。

    在袁系和国民党之间的征伐中,他熊希龄最多就是个中间派,两个不得罪,两边都讨好,当然了,熊希龄也不是那种墙头草,风一吹两边倒的人,他也是有支持力量的。

    他原先是统一党的人,属于立宪派,和曾经的袁世凯是同一个战壕的同志。

    现在熊希龄加入了进步党,而这进步党又是尊袁的,种种因缘之下,所以他才能在这个时候赶来北京。

    做为能受到大总统以国士般的礼遇,熊希龄当然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而且现在自己正需要给大总统送投名状,不然就算到了内阁后,那也是无法做出成绩来的。

    虽说现在议会选举是国民党人胜利了,但偌大个国家,靠那些个仅靠卖弄嘴皮子的“革命人士”来治理,是不现实的事情。

    国家的治理是少不了自己这些人才来操劳的。

    对于自己的能力,有几分本事,熊希龄心里是很明白的,谦虚可以,但妄自菲薄之事他是做不出来的。

    接着,袁世凯便将一些内情,大概的给熊希龄描述了下。

    “原来如此,我说呢,他们一群土鸡瓦狗怎么也会有这成编制的装备,而且都是德国最新的兵器。”熊希龄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虽说熊希龄早就对这群底细不明的土匪产生了怀疑,但多年来的习惯,让他无法往那方面去仔细的想。

    听得袁世凯的这番描述后,熊希龄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大总统,先前希龄不明所以,妄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