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公子 >

第39章

民国公子-第39章

小说: 民国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的四个字“我相信你”,便表明了黄兴的态度。

    自从上次同盟会里闹分裂,黄兴便算是与那一边疏远了,现在对宋教仁这么说,这就相当于在和宋教仁表态,与那边彻底的断绝关系,以后大家各走各的路,反正革命的路途又不是只能一个人走的。

    宋教仁指着黄兴说:“……克强,你,你,你愚钝呐。”

    宋教仁最怕的就是革命阵营分裂,这些年来,他一直忍辱负重,苦心孤诣营造的局面,就随着黄兴的这句话而付之东流了。

    若是没有黄兴的支持,任凭宋教仁再怎么想调和双方之间的矛盾,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边对他宋教仁一直持有戒心,认为他别有所图,而对黄兴却不是这样。

    这话暂且不提。

    宋教仁在做出决定后,便亲自操笔,洋洋洒洒近万字,让人加快速度送往上海的各大报社驻地,连《华夏报》上海办事处都有送去。

第五十七章 北上() 
    宋教仁手里夹着根烧了半截的香烟,喃喃道:“或许我该启程了。笔~@痴~!中@!文~首发”

    深夜里,宋教仁好像和他的兄长心有灵犀一般,也是无法入眠,故而披着外衣,时而捧书阅读,时而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

    自从那日亲自执笔操刀写下那篇文章后,党内外的舆论使得宋教仁处在了风口浪尖上,喊打、叫好、冷嘲热讽的人都有。

    好在宋教仁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大,否则的话,换做别人指不定现在如何了呢。

    想到现如今社会上的舆论,再联想到党内一些同志的嘴脸,宋教仁只能摇头苦苦一笑。

    若是他的心再狠点,手段再辣些,早就将这些人给整治了,但他没有,正如黄兴说他心软,不适合从政一样。

    其实,宋教仁也不愿意趟进政治这潭脏水里,他本性喜好平静,性格里带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若是可以的话,他宁愿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可是现实不如他所愿,国家积贫积弱,外有强敌环饲,内有奸人误国,他不能自私的自顾自,这个时候,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为这个国家做些事情。

    既然别人都还沉迷于过往,自甘愚昧,但他宋教仁却不能也这样,所以,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之下,宋教仁找到了一个缓冲点,就此投进革命的潮流里来了。

    “如今的民国不需要独裁者,民智已开,一些事宜都可交予国民来决定,但是袁氏好权,所以只有从政府组织上下手,组成责任制内阁,从而剥夺些袁氏的行政权,否则的话,集大权于一身的话,又没有相应成熟的律法来限制,那么袁氏必然会走向独裁,这在历史上是有迹可循。”

    宋教仁一边思索着,一边一手持笔一手夹烟,在纸上写写化划。

    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曾经就有过这么一出独裁,克伦威尔这个独裁者,在将国王赶下王位后,自己却登上了独裁的宝座。

    虽然他在后世的名声里是毁誉参半,但这独裁之时却跑不了的。

    “不行,既然议会选举确立了,只要我宋教仁还有一口气,就定然不会让他袁氏走上这条逆路,不管是谁,谁要阻拦,谁就是我宋教仁的敌人。”

    想到这,宋教仁掐灭了烟头,而后用力在桌上一拍。

    自从民元见过自己的兄长后,宋教仁的心性就在不知觉间发生着变化,到现在他自己都没有发觉到这一变化。

    “希望兄长能挺过这个坎去,不管是公是私,我一定会帮你的。”宋教仁自语道。

    想到宋兴,便不可不想到林中天这个“活宝”。笔%痴#中¥文

    宋教仁对林中天的印象还挺深的,若不是种种原因,他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小孩子的。

    古灵精怪都不能很好的诠释对林中天的分析。

    调皮捣蛋也能分析林中天生性的部分。

    越想,宋教仁的笑意越浓。

    当日和林中天呆在一起的种种场景,此时都一幕一幕的再次浮现在眼前。

    “这小子,真顽皮。”满脸都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宋教仁语梗的说着。

    冬夜的天是漫长的,时间却也过得很快。

    转眼间,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了起来。

    “笃笃笃~”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门外的人一边敲着门,一边冲着门里喊道:“钝初,起来没有,开门,是我,黄兴。”

    “哦,克强啊,稍等下,这就来。”宋教仁看到外面天色发白,正准备上床去小寐会儿,身子还没躺下,便又起身下床来。

    打开门后,黄兴也不等和宋教仁寒暄下,便急匆匆地往屋内走去。

    “怎么这么早,我可是熬了一夜,正准备去睡睡。”宋教仁一脸困睡样,语气缓慢的说着。

    黄兴往那沙发上一坐,嘿然一声笑着说:“你去睡吧,别管我,我就是借你个地方呆呆,不会打扰到你的。”

    “那你这是为何?”宋教仁可能是熬夜熬的,这脑子有点卡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疑问道。

    黄兴说:“哪有为什么啊,就是想借你个地方而已,你有事就先去有事吧,不用管我。”

    说着,黄兴便对宋教仁摆了摆手。

    待一觉睡醒过来,宋教仁惺忪着睡眼,走出卧室看见黄兴还坐在那里,时不时抿上一小口咖啡,看着雅兴不浅。

    “嘿,克强,你不会就这么一直坐着的吧。”宋教仁一边向黄兴这走来,一边说道。

    黄兴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答道:“嗯,是啊,怎么了。”

    宋教仁当场翻了个白眼。

    这人是怎么了,不会是脑神经出问题了吧。

    “克强,你是不是有事情啊,有什么事情可别憋闷在心里,也许说出来会好点。”宋教仁知道黄兴后院并不怎么安定,所以才这么说道。

    黄兴白了一眼宋教仁,有些不想和他说话的意思,斜睨着说:“渔父你这是什么心理啊,真黑暗,一点都不像个革命人应有的。”

    做为亲密的战友,友爱的同志,多年的老友,黄兴这些年来也就只有到了宋教仁这里才能释放些心怀,说些笑话,放松放松自我。

    宋教仁往边上一坐,问道:“嘿嘿,对了,你吃了没。”

    黄兴摇头说:“你这主人都还没吃,我去哪里吃去。”

    两人又随便聊了会儿,而后两人出门去找吃的了。

    待两人吃饱喝足,正返回家时,半途遇上了敲门而不得人的廖恩煦。

    “仲恺兄这是打算去哪啊。”宋教仁眼尖,率先问道。

    “钝初,你去哪了,我说怎么敲你家门没人的,克强也在啊。”廖恩煦迎上去打招呼。

    黄兴朝廖恩煦抱了抱拳。“仲恺兄。”

    廖恩煦,客家人,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县人士,是个老革命了。

    “钝初,我真有事要找你呢,去你家说。”廖恩煦很是急切的样子,和黄兴点过头后,便对宋教仁这般说道。

    随后,三人同行,很快便来到了宋教仁的住所。

    刚一入座,廖恩煦便开口道:“钝初,克强,你们到底想干什么,先生还要不要了。”

    听着廖恩煦的质问,黄兴就跟个无事人一样,坐在那眼观鼻鼻观心,好似一座雕塑。

    还没等宋教仁开口,廖恩煦又道:“革命离不开先生,也离不开你钝初和克强,但若是非得分开的话,那么我们革命人就如同断了肢的残疾一般,任人揉虐……”

    声音越说越大,情绪越来越激动。

    说道最后,廖恩煦的口水唾沫星是到处飞溅。

    一番话下来,听得黄兴是眉头直皱,但还得出言安抚着说:“仲恺,你慢点,言辞何必如此的激烈。”

    “克强,我问你,先生可有对不起你,先生可有做过危害革命之事,先生可是那种恋权之人,先生……”

    廖恩煦逮着黄兴就劈头盖脸的发问着。

    “我,我又没说先生……”黄兴被廖恩煦这么直愣愣的看着,心里发毛,舌头打结。

    廖恩煦不待黄兴结巴的说完,便扭头看向正低头处于沉思中的宋教仁,喝道:“钝初,你说先生到底有哪里做得不对。”

    宋教仁被廖恩煦这么一喊,心头顿时吓得一惊跳。

    整理了下言语,宋教仁这才说:“我宋教仁自参加革命以来,从来就没辖过私心,对待任何革命同志,我都一直秉承着公事公办的心态,从没掺进过私人情绪进去。”

    “今天,仲恺你突然到访,却是来责问教仁,那么,还请问教仁到底那做错了,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对不起先生,哪里对不起革命,教仁愚昧,还望告知。”

    宋教仁一阵火大,这叫什么个事,别说自己没有怎么样,就算是怎么样,也不需要他廖恩煦当着中间递话人。

    “这,那,这,我,额,那,”廖恩煦一阵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今天也是受人蛊惑,否则的话,就算让他说,他都不会张这嘴。

    感受到有目光看向自己,黄兴跟没感觉一样,接也不接这目光,继续喝着咖啡。

    “那个,额,克强兄,你等下有什么打算。”廖恩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将目光移看到黄兴身上来。

    轻轻放下杯子,黄兴说:“我能有什么打算,继续着这种日子,挺好的,再说了,钝初在朝,我在野,对于革命的分配也是大有益处,而且我黄兴也受不了那官场,我就是一粗人,就以武夫,当不来官老爷。”

    黄兴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很明显的将那位先生排斥了出去,不将他算在内。

    听完黄兴的话后,廖恩煦瞪大着眼睛,愣在那。

    “克强,你倒是会偷懒,你可是革命的功勋,民国缔造者之一,若是你都是无能之辈,那么我等岂不就是一废物了。”

    毕竟这里是宋教仁的家,多少得顾及点双方的颜面,所以就避重就轻,扯开话题说。

    “钝初这是过谦了,不说远的,就说此次议会选举,我国民党说得来的胜利,那可是来自你宋教仁的努力,若是没有你,也就没有国民党此次的成功,也就没有国民党组阁的可能。”

    黄兴这话虽然有些吹捧宋教仁,但基本是属实,有根有据。

    宋教仁知道这事是说不清的,只能越扯越远,摆手打断说:“仲恺,克强,不说其他的了,我跟你们说个事。”

    黄兴和廖恩煦听宋教仁这么一说,当场就坐正了身子,摒弃呼吸,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听宋教仁说事。

    “我打算尽快北上,虽说组阁容易,但这中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时不我待,而且呆在上海也是呆,呆在北京也是呆。”

第五十八章 冷() 
    和黄兴、廖恩煦两个党内大佬说过,并说服了他们后,三人好像忘记了刚才的一些不愉快,很投入的商议这北上的种种,不管可能不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被他们都给盘算出来以及寻找对策,而且对于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他们也有相对有效的应对法子。'燃^文^书库''www'。'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

    时间如白驹过隙,飞快流逝去。

    转眼间便到了宋教仁要北上的时间。

    三月十九日,上海租界内一处饭店里,里外张灯结彩着,到处都透露出热闹非凡的样子,喜洋洋的。

    今天是国民党上海党部要员为宋教仁送行的日子,此时国会大选早已结束,春节过后,全国各省已选出的正式参众两院议员,纷纷北上京城,而宋教仁以国民党代理党魁身份,在这次国会选举后变成了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至少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按照形势,宋教仁必然成为责任内阁的阁揆,而上海的《字林西报》更是用“中国首任民选总理即将”上任,对宋教仁即将离开上海加以报道,似乎在所有人的眼中,理应该如此。

    当然了,天津的《华夏报》还是一如既往的黑宋,对他此行并不开好,而且建议他小心行事,莫鲁莽,不要急于北上。

    对于《华夏报》上的言文,宋教仁也是一如既往的一笑而过,毫不放在心上。

    今天,宋教仁的脸上露出发自肺俯笑容,在一群党内同志的簇拥下的他,脸上的笑容真实、诚肯、发自内心,过去的几天里,他终于又成就的说服了陈其美等人,说服他们放弃暴力革命,选择利用议会斗争争夺政权,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毕竟中国已经经不起战火的摧残了,人民饱受苦难,无力再为那些本可避免的战争买单了。

    前来为宋教仁送行的客人们早就在大堂候着了,他们中有不少都是多年的老同志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有理由去笑,在他们看来,这次国会选举,国民党取得了近半的议席,自然知道宋教仁此番进京,所谓与大总统共商国事,实际上就前往北京组阁。

    “为今之计,亟须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结果已定……”

    酒过三巡之后,微带一丝醉意的宋教仁看着的同席的陈其美、应桂馨等人说道。

    “这自是当然,如今天选举已成,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兄弟非小视他党,因恐他党不能胜任,故不得不责之国民党员。……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况此次选举以胜,然后一切大计画皆可施行,不知此次钝初兄此次往京城是否已有组织国民党政党内阁的办法。”

    看一眼陈其美,宋教仁沉默着,尽管前几日为说服他,同样也是为了说服远在日本的那个人,自己曾和他谈了整整一夜的议会政治,而现在面对这个问题,他却沉默了下来,在沉默片刻之后,宋教仁用极为认真的神情表示道。

    “我只有大公无党一个办法。”

    我只有大公无党一个办法。

    一听这话,陈其美的脸色瞬间一变,目中闪过一道冷意之时,却是没有有说什么话。而坐在一旁的应夔丞却是面色一白,立即大声嚷骂道。

    “宋教仁你这样做简单就是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