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 >

第119章

明末求生-第119章

小说: 明末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发出“喝喝”的喘息声,眼球泛白渐渐没了声息。

    “咕咚”一声张小河竟然将口中的肉生生吞了下去,看着眼前死去的仇人,张小河疯魔般发出如夜枭似的哭笑声“哈哈哈!柔儿,斌儿我替你们报仇了!报仇了!”

    刘凡眉头皱的更深,看了一眼宛如地狱恶鬼般的张小河,叹息一声道“小虎,将这些流寇和村民甄别一下,分别看押!”

    说完后刘凡上前几步来到营地中央那口依然冒着热气的大锅,刘凡刚才就发现了那股奇异的肉香味就是从这口锅中传出来的!伸手拿起旁边的勺子,正在刘凡欲一探究竟时,王朴一把攥住刘凡的大手阻止道“刘督不可!这里面的东西不祥,您还是别看为好!”

    刘凡眉头一皱,挣开王朴的手掌“什么不祥,本官今天倒要看看这里面是什么名堂,哼!”

    “这位大人我劝您还是别看为好!”不知何时张小河已经恢复正常了,平静的来到刘凡身边解释道“大人肯定是猜到了!不错这里面确实是想肉!”

    刘凡疑惑道“想肉?不是人肉吗?”

    张小河咧嘴笑了“想肉就是人肉!美味的东西会上瘾,吃了还想吃,所以就称为想肉。要说这想肉的吃法还是咱们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最会吃!淮右之军就是以吃想肉而闻名天下的。他们将想肉分为三等,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烹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让人坐在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刲作事件而淹之。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

    “够了!”王朴一声怒喝“贱民!你如此栽赃陷害我大明洪武大帝是何居心?难道不怕千刀万剐吗?”

    张小河嘿嘿一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此事还用我陷害吗?朱元璋坐下的这些腌脏事还少吗?常遇春是怎么死的你不知道?哼!你们现在就干净了吗?你敢说官军中都不吃想肉!”张小河言语之间满是怨愤,看向王朴的眼光中也满是鄙视。

    刘凡看着争执的两人,低声喝道“好了!您们两个不要再说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世道如此徒之奈何?我们的实力有限做不到拯救天下所有的人,但是最起码我们能做到拯救眼前的人!张小河,我知道你心中有恨,恨朝廷,恨官军。但是你的恨不应该转到我们身上,因为是我们救了你的村子!”

    张小河脸上一窒,看着周围被解救的村民,脸上浮现出尴尬之色。咬咬牙,走到刘凡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满是懊悔的赔罪道“小人愚钝,多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刘凡摆摆手说道“算了,此事就此揭过!”说罢也不理会跪在地上的张小河,大步向前,一脚踹倒那口大锅。登时间,大锅倾倒,汤水伴着锅中的事物,散落在地。

    刘凡定睛一看顿时胃中一阵翻腾,只见冒着热气的残肢断臂散落一地,其中甚至还有一个孩童的半边身子,小小的胳膊还连在胸腹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强忍着喉头翻滚,刘凡怒喝道“小虎,传我命令,给我严加审讯,凡是参与杀害百姓,吃过里面东西的人一个不留,就地斩首!”

    “是大人!”李小虎怒吼一声“大人的命令都听到了吗?给我查!查出来就地砍了!”

    不止是刘凡怒火中烧,破虏军士兵哪个不是愤怒不已,破虏军建军一来一项以保护百姓为己任,保家卫国,爱护百姓,不但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但在此刻却眼睁睁的看着百姓遭到流寇的屠戮和残忍的虐待,即使死后也不得安生。这让他们心中万分羞愧的同时,对流寇的仇恨更加的深刻了。

    一番拳打脚踢之下,破虏军士兵迅速揪出多达三百人的参与者,其中不但有流寇,甚至还有一些身体健壮的村民。刘凡看着这些身体健壮和其身边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百姓,心中怒火更胜,冷哼一声道“拖出去!一个不留!”

    “大人不可!”张小河见状大急,连忙跑到刘凡跟前叩首道“大人,这里面还有我张家坪的村民啊!他们是被胁迫的啊!求大人开恩饶他们一命!”

    刘凡冷冷的看着张小河一眼,平静的说道“胁迫?为何其他百姓不吃,你也不吃,偏偏这些人却吃了?难道这也是流寇胁迫的吗?哼!自从他们迈出那一步起,就不是百姓了!他们是畜生!是魔鬼!他们践踏了人性,已经不可饶恕了!小虎,还愣着做什么,给我拖下去!”

    张小河看着哭喊求饶中被拉走的村民,张了张嘴却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来,因为他知道刘凡说的很对,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既然他们选择了和贼寇一样灭绝人性,那,变成这样的下场也怨不得他人。(。)

第265章 抵达汉中() 
该杀的都杀了,该救的都救了,从刘凡抓住张小河到攻破流寇的营地前前后后不过两个多时辰的时间,但这短短两个时辰中发生的事情却让刘凡心中产生一丝动摇。

    按照刘凡以前的想法只要想办法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两个为祸天下的流寇巨头,那么大明的局势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大明的百姓就会少受一些苦楚。但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却让刘凡意识到,原来百姓受苦受难的根本原因却不是流寇,而是看似正义的朝廷官军和贪官污吏。如果刘凡真的要想拯救百姓于水火的话,要面对不但有流寇,甚至还会有官军,地主,豪绅,以及最难缠的朝廷官员。这么多敌人,即使刘凡自持武力也不免有些心中打鼓。

    虽然处置了这些作恶的流寇,但剩余的百姓该如何安排却让刘凡颇为头疼,盖因刘凡得到禀告,这些百姓没有粮食了。刘凡命人搜遍整个营地得到了却只有几麻袋草根树皮,几百人的大营地竟然没有发现一粒粮食。

    最重要的是周围方圆几十里几乎没有村落了,农田荒废,颗粒无收,几百口人就连最起码的口粮都不能保证,更别谈什么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了。无奈之下,刘凡只好从军中调拨了一些粮食给百姓暂解燃眉之急。并劝说这些人前往商洛,寻找出路。刘凡是出于好心,但没想到这些百姓却赖上他们了。或许是看出破虏军不会欺压打骂他们,或许是真的没有地方可去了,反正在大军行进的官道上,除了刘凡的一万大军,身后又多了几百人的小尾巴。

    这些百姓扶老携幼跟在破虏军身后艰难的前行,看着这些骨瘦如柴,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到的单薄身躯,刘凡怎么也很不下心来将他们驱逐。而且最重要的是破虏军士兵因为受到平时教育的影响大都对这些百姓报以同情的心里,时不时的拿出自己的口粮接济他们。面对敌人破虏军士兵可以漠视生命毫不留情,但是面对这些百姓破虏军士兵们却表现出一副前所未有的温和。

    见到这种情况,刘凡是既欣慰又头疼,欣慰的是自己的“洗脑”政策取得了成效,士兵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信仰,这对刘凡来说是个好消息,从此以后只要他不做下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几乎不用再担心士兵的忠诚问题了。头疼的是他们是要去打仗,汉中现在可是流寇扎窝的地方,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有名有姓的狠人都在那里,这要是带着这些拖油瓶耽误行军不说,而且还要花费精力来照顾他们,一旦开战这些人就会成为大军的软肋,于战斗力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好处不多,害处却有一大箩筐,但刘凡最终却没有将这些人赶走,因为就在刘凡犹豫的时候一个人来到刘凡面前说服了刘凡,而这个人就是张小河。张小河给刘凡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刘凡只要收留他们,那他张小河就发誓效忠刘凡一生都不背叛。本来刘凡对张小河一个乡村中读过几天书的小人物是不怎么在乎的,但细细询问才发现,这个张小河居然陕西的各种大小势力很是熟悉,并且对本地的风土人情也了解。刘凡初来陕西两眼一抹黑,正需要一个了解本地的向导,能用一些粮食换来一个可靠的向导,这个买卖在刘凡看来完全值得。

    本来刘凡还以为这笔买卖赚了,但仅仅过去两天刘凡就后悔了。这两天从张家坪一路南下汉中,随着距离流寇们的聚集之地越来越近,周围也越来越荒凉破败,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无人掩埋的尸骨,万顷良田杂草丛生,到处都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本来在逃难的路上遇到官军,百姓们大都会想方设法的躲避,以免招来灾祸。但刘凡这支队伍却是个例外,不知什么原因,破虏军救济百姓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刘凡身后的尾巴滚雪球般的迅速壮大,沿途二百多里,不断有失去生计的流民加入到队伍中,等到刘凡到达距离汉中不远的城固镇时,身后的队伍一度达到了一万多人,甚至超过了刘凡大军本身的人数。这么多人对刘凡来说也是一个大负担,破虏军长途行军本就没有携带太多了粮食辎重,大军所需军粮都是沿途购买的。现在消耗增加了一倍,军中的粮草消耗更加巨大,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为此刘凡不得不改变行军路线,尽量绕到一些大的城镇,为的就是够买足够的粮食,来喂饱这些“无底洞”!

    眼看距离汉中不足几十里,刘凡也要奉命前去汉中执行自己的任务实在不适合带着这些人了。这么多人如果要是放任不管的话对刘凡的声望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无奈之下刘凡只好留下一千人马和一些钱财,嘱咐张小河购买粮食,将百姓们暂时安顿下来,等刘凡去汉中城见了陕西巡抚练国事之后,再酌情考虑该如何安排这些人。

    次日一早刘凡带着九千大军出发前往汉中,摆脱了身后的“尾巴”大军的行军速度明显提升了一大截,几十里的路程,刘凡等人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走完了。傍晚时分,刘凡命令士兵在汉中城外安营扎寨自己带着一些亲兵以及王朴宋成等军官赶往汉中城拜见山西巡抚练国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身为陕西巡抚主管陕西这个战乱之地的军政,练国事不但才能卓著,而且背景也十分深厚,在朝中也有自己的渠道,对于刘凡和王朴两人的身份背景练国事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摆文官的架子。汉中城知府衙门后堂中,得到刘凡等人到来之后,练国事热情的接待了刘凡三人。

    一番客套之后,练国事直入正题道“济民你没来的正是时候呀,现在的局势你们想必也有一些了解,在陈奇瑜总督的运筹帷幄之下,流寇已经穷途末路,被我们包围在汉中以南四川以北,湖广以西的山区之中。现在总督大人正在调集周边的军队对流寇实行铁壁合围,其目的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剿灭这些为祸中原的流寇。”(。)

第266章 练国事() 
听到练国事的简单的叙说,刘凡对比自己收到的情报心中对现在的局势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稍微想了一下刘凡拱手说道“巡抚大人,遵照陛下的旨意,我带大军前来就是为了协助大人剿灭流贼,大人有什么用的着的地方尽管吩咐,我们决不推辞。”

    练国事大喜道“好,有济民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济民的破虏军乃陛下亲军,深得陛下器重,战斗力强悍,是天下有数的强军,本官也是早有耳闻的。现在局势险峻,流寇被困于山中无法动弹,急于寻找出路,所以各个交通要道所要面临的压力十分大,我汉中城更是重中之重,最近一段时间本官一直为防卫力量不足忧心,现在济民到来,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有了你的一万大军,我汉中城高枕无忧矣!”

    刘凡连忙拱手道“巡抚大人过誉了,大明能征善战的军队不在少数,远有闻名天下的关宁军,近有卢象升卢巡抚的天雄军,与其二者相比我破虏军还是差上一筹,还称不上强军!”

    练国事哈哈一笑道“关宁军也好,天雄军也罢,他们于本官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干系,远不如现在近在眼前的济民,这一点本官还是很清楚的。好了,闲话咱们也不多说了,济民既然来了汉中那就暂时先留在汉中吧!大军所需的粮草我已经命人筹备妥当,明日一早你直接派人前来府库拉走便是。”

    刘凡躬身感激道“刘凡代麾下一万将士谢巡抚大人体恤”

    练国事上前扶起刘凡温和道“济民不必客气,这也是本官的职责所在嘛!咱们这公事说完了,接下来该说说私事了。济民不远千里前来相助,老夫心中十分感动,特意命人备下了酒席为济民接风洗尘,济民可不要推辞吆!”

    刘凡拱手道“大人厚爱敢不从命!”

    练国事哈哈笑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济民一路风尘仆仆,我已让人准备好厢房,你们先去洗漱一番吧!”

    刘凡再次拱手表示感谢,然后就跟着仆人前往厢房了。路上刘凡心中百味杂陈,不知该喜还是该悲。这是刘凡心态改变一来,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拜会比自己职位高的官员,虽然不过短短几句话,而且练国事的态度也很热情,但刘凡却感觉比面对崇祯还要拘束很多。“卑躬屈膝,处处陪着小心,即使心中不愿也要强颜欢笑”这样的感觉让刘凡觉得很不好,但他为了更好的融入大明适应这个世道刘凡不想被淘汰的话,就只能做出改变。

    在刘凡等人离去之后,大厅的屏风之后却突然走出一个人,看到这人练国事笑道“先生觉得这个刘凡如何?”

    “东翁心中已经有数,何必再来问属下”幕僚眼中精光一闪,笑着说道“但是属下有一事不解。这刘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武官罢了,即使有陛下的信重,也不值得东翁如此折尊吧?”

    练国事呵呵一笑“先生有所不知,本官最看重的不是陛下对这刘凡有多信任,刘凡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武官,和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和其较好在朝中我们也借不上他的力,于本官并无多大用处。本官真正看重的是他手下一万多大军强悍的战斗力。五省巡抚中,洪承畴有曹文昭为臂膀。元默有左良玉,汤九州为其瞻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