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 >

第49章

明末求生-第49章

小说: 明末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凡冷声道“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无辜?那些因他们而死的百姓就不无辜吗?师兄您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孔有德叛军因何而反叛您不知道吗?正是这些蛀虫附在大明百姓身上敲骨吸髓,而又一毛不拔!才让大明财政破产,朝廷无钱!让百姓在饥寒交迫中痛苦煎熬,让保卫国家的军士饿着肚子打仗,死后就连抚恤都没有!都活不下去了,岂有不反之理?而他们呢?却整天大鱼大肉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如果我放过他们,那些被叛军杀死的百姓怎么办?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怎么办?难道他们就不是无辜的吗?叛军固然该死!但是这些导致叛军叛变的人更应该受到惩罚!这只是一个开始!我要用他们的命告诉那些还在搜刮和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和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只要我刘凡还在!这笔债总有一天我会一一讨回!还百姓一个公道!还天下一个太平!”

    孙元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不在言语,刘凡说的他又何尝不知呢!叛军的残忍他是亲眼所见的,叛军因何叛变他也是亲眼目睹的!正是因为他知道原因,才一而再的劝孔有德投降,阻止朝廷剿灭他们。

    看到孙元化一副低落的样子,刘凡不想两人关系因此破裂,忍不住说道“师兄!我刘凡也不是那么绝情的人!这些人的家眷我还是会放他们一条生路的!那些低于五岁的儿童我也会安排他们送给别人收养!给他们留下一条血脉!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午时三刻,随着刘凡一声令下,胶州盐商在内的几百口人全部命赴黄泉。结束了他们罪恶贪婪的一生。鲜血染红了胶州城外的这处无名的山岗,也许明年这里的草木生长的会更旺盛一些。

    随后刘凡对这些人的家眷亲属展开追缴,视罪责大小做出处罚,该判刑的判刑,该流放的流放。为了防止他们寻仇,刘凡对这些人的直系亲属采取全部流放的政策。对那些关系不大的女眷也是发放路费驱逐出境。

    刘凡的作为震惊了整个山东,一时间胶州范围内的盐商人人自危,生怕刘凡下一个会找到他们头上!

第100章 大业之基(二)威逼利诱() 
“大人!这些盐商的家产已经统计出来了!一十三家盐商共查获白银一百二十余万两,古董字画等物已经请人鉴定,约合白银四十万两,令有宅院十几处,耕地二十多万亩,其中上好的良田十余万亩,大部都在胶莱河两岸!”胶州盐运司后院,李小虎拿着账本汇报道。

    刘凡感叹,果然“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些盐商还真是有钱,这一趟下来不但补足了近来的冬天的收入锐减的空白,来年各项计划也不会因为缺钱而搁浅了。刘凡考虑了一下说道“钱物运往石河军营的库房,宅子留下一座其余都卖掉,至于土地嘛,暂时留着我还有大用处!对了!李家那些盐商通知了吗?”

    李小虎嘿嘿一笑“已经通知了!现在这些人个个都老实的不得了!我派人一去,他们立马答应下来,估计下午就回到齐了!”

    “嗯!你先把财物运往石河吧!以免夜长梦多!”刘凡点点头说道

    “那知府大人哪里不用分去一份吗?毕竟没有知府大人的关照我们又不可能这么顺利拿下这些盐商!”李小虎犹豫了一下问道

    “不用!师兄不是一个贪财之人!此事我已经跟师兄商议好了!此事你不用操心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盐运司后厅中,刘凡看着一脸战战兢兢的十几个大小盐商说道“本官是什么样的人你们经过这么长时间,都有一些了解了,对于这次的事情,本官本来没有责任跟你们解释的,但是出于道义,还是跟你们说明一下,免的有人埋怨本官“不教而诛!”本官自认对杜言一伙人已经非常仁慈了,上次他们勾结响马,陷害本官,本官也只是警告一番,就是出售精盐也没忘了他们一份。可没想到他们居然不知悔改,将本官押解税银的行踪泄露给山贼土匪,差点导致上百万两白银被劫。此事已被陛下知晓,陛下大为震怒,命本官和知府大人彻查此事,不可使一人漏网。此事就是本官有心相救,也是有心无力啊!”

    “大人仁慈!此事实乃杜言等人咎由自取!怪得不旁人啊!”听到刘凡的话众人纷纷赞叹,心中也是窃喜,少了这么多的竞争者,以后还不是要发大财吗?

    刘凡压压手继续道“这次本官叫你们来呢!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们谁私下里和杜言等人有联系赶紧说出来,本官也许可以保你一命!要是想要存在侥幸心理,到时候被锦衣卫密探查出来!可别怪本官不讲情面了!”

    这次这些盐商可真的是惊慌失措了,没想到突然来这么一手,这是要拿他们开刀啊!话说他们这些盐商之间谁没个联系,杜言的事情和手段他们虽然没有参与但是都是知道的,万一刘凡追究下了,最轻也是一个知情不报之罪。以这些锦衣卫的手段,没罪也能扒层皮,抄没家产都是轻的,搞不好就要人头落地啊。

    心中恐惧之下,这些盐商纷纷跪倒在地请求刘凡相救。还是李思为人老道,一眼看出了刘凡没有想杀他们的心思,直接问道“大人!您有什么办法直接告诉我们吧!只要我们等办到的决不推辞!只要大人救我们一命以后我李家愿为大人瞻前马后,供大人驱使!”经李思这么一说在场的众人这才回过味了,也连忙跟着表态。

    刘凡赞许的看了李思一眼,心中暗赞此人果然不简单,趋利避害,审时度势,想不成功都难啊!虽然此事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但该演的戏还是要继续演下去“好了!大家的心意本官都知道了!现在本官给大家指一条明路!知府大人这个人呢!大家都有所耳闻吧!他是原登莱巡抚,不过因孔有德一案被牵连。现在被贬登州,正是戴罪立功之时,正需要做出一番成绩好重新取得陛下信任。此事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帮知府弄些政绩来,知府大人一高兴自然会放大家一马!”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反正刘凡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就好,于是出言问答“大人!不知小的们要怎样做才能帮助知府大人取得政绩呢?”

    刘凡微笑道“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管你们是修桥铺路也好,赈济灾民也罢,只要是你们认为能做的事,就去做吧!反正我是不会管这些小事的!”

    “现在呢谈完公事了!咱们该谈谈私事了!”刘凡不理众人惊愕的眼神继续道“这次杜家等人被一网打尽,胶州盐业份额出现大量空缺,我考虑了一下,给你们两种选择。一种是代理制,代理呢就是代销,意思就是你们只负责销售精盐,运输和成本都是盐场负责,所得利润按照比例来分成。另一种,就是份额制,我把每年外销的精盐数量分为10份,大家可以凭借自身实力购买其中份额!然后视份额大小供货,没有份额就没有货。为了保证大家的利益,石河盐场往后不会向散户出售精盐了。也就是说你们要想在胶州生存只能采取以上两种办法!”

    刘凡宣布新的盐业政策后,在场盐商纷纷陷入沉思,开始思考其中得失。第一种方法明显不可取,刘凡的目的就是利用大家的销售渠道来贩卖私盐。时间长了一旦渠道被刘凡掌握那么他们将丢失赖以生存的饭碗。这样的合作方式只适合,那些需要创业的小门小户。看来第二种方法,才是刘凡的真正目的,一旦取得份额,即使转手卖给别人也是大赚一笔啊,这有些类似大明现在流行的“窝引”但是这样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本钱,一时间众人陷入两难之中。

    刘凡见到众人都思考的差不多了,继续宣布道“本官呢!也不是不知道大家的难处!为了体谅大家!本官可以接受置换政策,可以用同等量的土地置换精盐份额!具体置换情况本官稍后会派人与大家商议。何去何从你们自己考虑吧!”

    在场盐商也没想到刘凡会来这么一手,那可是土地啊!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根本啊!但是,他们都是盐商也甚至精盐其中的利润何等巨大!一时间更加难以取舍!

    刘凡拿起案子上的账本,佯装翻看,不失时机的喃喃道“唉?这些宅子和耕地不好卖啊!也不知杜言等人怎么想的留着这么多土地干嘛!害的本官还要操心这些破事!”

    **裸的威胁!这是****的的威胁啊!刘凡声音虽然小,但是在场众人都听得很清楚,这明显是刘凡有意为之。想到杜言等人的下场,众人暗暗叹息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活命只能听人家的了!罢了!罢了!不就是土地嘛!没了还可以再买,由它去吧!

第101章 大业之基(三)军校和政校() 
“张老师回来了吗?”次日刘凡回到石河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张瑶的消息。

    “已经回来了过了!不过张老师上完课就回去了!俺费尽力气也没留下她!”李小虎作为刘凡的头号“狗腿子”自然是急刘凡之所急,知道刘凡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张瑶的事情,没有完成刘凡交给他的任务,心中也有些难过。

    “回去了?唉!能回来就好!明天要是瑶儿再来的话一定要通知我!”刘凡嘱咐道

    “大人!您放心,明天一有消息俺就通知您!”李小虎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到

    “嗯!你去派人通知下汤若望几人和武涛!我有事情要找他们!”

    刘凡考虑了许久,觉得现在是时候将军官培训学堂正规化了。以前受制于师资力量不足,学堂无法进一步发展。经过张瑶两个月的努力,总算招募到三个落地的秀才,加上刘凡带来的几个传教士,刘凡手中已经有足够的老师了!

    下午刘凡和汤若望几人商议许久,决定按照后世军校的模式建立一所军校和一所政校。关于建立正规的军校刘凡早有这个想法。纵观中国近代史,无论是袁大头还是蒋光头,都是从建立军校或掌握军权开始的,正是因为他们有一支忠诚于他们的军队,才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站在历史的浪潮中,迎风逐浪。即使是现在同一时代英国的克伦威尔,也打造了一支全新的“新模范军”才能赢得英王查理一世,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石。现在刘凡也正是缺乏这样一支有能力,有思想完全忠于自己的全新军队。

    军校由刘凡亲自担任校长,副校长两人,分别暂时由武涛和汤若望担任。另外刘凡设想张瑶担任正训主任。按照当代的战争发展方向,刘凡决定将军校初步分为三个大科目。步兵科,炮兵科,以及骑兵科。初步预计定为两年制,前两期由军中基层军官选拔和少量招募,后期实行全员招募的办法。

    前期所有学生共同学习基础知识,上午由武涛等破虏军军官传授,标准的整队,出操,射击,刺杀,指挥,战术,战法等基础知识。下午教授文化知识,主要的汉语,数理,少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由张瑶和传教士讲解古今中外的各种军事战例。半年后分科,步兵科开始学习步兵指挥,炮兵科,增加火炮的用法,维修,保养和弹道测量以及地形影响等专业知识。骑兵科,主要实行实战学习,除了练习骑马的基本知识,还要联系战术,战阵等针对性比较强的知识。

    至于政校,第一批学生刘凡计划召回部分各处驻村代表,重新回炉。政校主要分为政治,财政,地方治理,社会经济四科。也是前期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后期分科。由于刘凡也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只能请孙元化担任副校长和主要讲师,刘凡只做了个名誉校长。考虑到孙元化的水平也不怎么好,刘凡想了很久,觉得政校主要还是以实践为主,请各处优秀的驻村代表为代讲师,讲授各种工作经验和商讨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到经验成熟了再考虑任命专门的讲师!

    考虑到现在讲师也不是太多,为了方便这些仅有的讲师授课。刘凡将两座学校的校址选在石河新城的城东处。并吩咐工匠优先建造两所军校。因为现在天气寒冷,不太适合砖石结构的房屋建造,无奈之下,刘凡只好先行建造部分木质结构的学堂和营房。

    次日一早,刘凡召集全军并在全胶州范围内广发告示,宣布建立一所新的军校。初步预计招募学员一千名。此事一经发布,立刻在石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破虏军士兵早就非常羡慕军官培训学堂的待遇,听说此事后纷纷踊跃报名,一时间破虏军报名处人满为患。

    “咦?今天怎么没人来上课了?”早晨从即墨赶来的张瑶二女见到军官学堂空无一人有些疑惑。

    “小姐你等等我去找人问问!”绿儿自告奋勇说了一声,转身跑了出去。

    转了半天小绿终于抓住一个回来取东西的学员“你知道学堂的人都去哪里了吗?怎么今天都没来上课?”

    来人见一个女孩拉住自己有些惊慌,定睛一看笑道“原来是绿儿姑娘啊!您不知道吗?大帅今天一早就宣布要建一所军校,现在学员都去城东的新校址了。那里可热闹了!您不去看看?”对绿儿这个特殊的学员,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每次张瑶讲课,绿儿都会在底下听讲,大家都知道,这个小姑娘和刘凡的关系不一般,时间一长也了解了这个姑娘的爱看热闹的性格!所以才有此一问!

    “啊?换地方了?”绿儿有些惊慌,丢下这个学员转身向自己小姐汇报去了!

    而此时刘凡得到汇报张瑶来了,刘凡大喜,立刻赶去相见。一见面刘凡就高兴的说道“瑶儿你来了!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女孩!不会轻易放下自己的职责和理想!”

    “哼!说的再好听也没用!小姐现在和你没关系了!你还是去找你的未婚妻吧!”绿儿见到刘凡脸色大变,满脸愤愤的说道

    “好了绿儿!不要说了!”张瑶打断绿儿的话,转身背对刘凡道“刘大哥!绿儿说的对!咱们现在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我现在已经是颜家未来的媳妇了!这次来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曾经答应的事情!既然你已经解散了学堂那我的承诺已经兑现了!咱们就此别过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