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 >

第8章

明末求生-第8章

小说: 明末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容后再议吧!退朝!”崇祯说完,不理大殿中人径直走了!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

    回到乾清宫崇祯也没有心情批阅奏章了!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无力,看来是时候采纳刘凡的意见了!“招刘凡前来觐见!”

    不一会刘凡,来到乾清宫!“爱卿,朕决议仿照建立一支后世军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刘凡心中一喜,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草民也没有好建议!不过最好独立成军,避免干扰!”

    “那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了!”崇祯说道

    “刘凡听令!朕命你为锦衣卫百户,专职组建新军!另拨内帑3万两!”

    “臣遵旨!臣必为皇上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已报皇上厚恩!”刘凡激动地说道

    “至于酿酒的事情朕会派人接手的!你就专心练兵吧!”崇祯说道

    “是!皇上!”“新军还没有名字!请皇上给新军赐名!那个,还有臣来自后世也还没字,称呼起来不方便,还请皇上一并赐了!”刘凡嘿嘿笑道

    “你啊。。”崇祯指着刘凡失笑道“好吧!朕就一并赐给你了!“

    “爱卿来自后世,为拯救大明而来,那就叫济民吧!至于军队,既然要打败建虏才能挽救大明,那就叫破虏吧!”

    “济民!破虏!好名字!谢皇上!”刘凡念道

    刘凡又陪崇祯聊了一些关于组建破虏军的细节,不一会儿骆养性前来报到,崇祯笑着对骆养性说道“骆爱卿,这位是新任的锦衣卫百户刘济民,专职组建破虏军!你们以后就要一同任职了,相互认识一下吧!”冲着刘凡说道,’这位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相信你“以前”听说过吧!”“以前”两字重重咬到!刘凡会意“久闻骆养性,胸襟开阔,思想开明,勇于任事,忠心为国。从不陷害忠良!而且办事得力,对皇上忠心耿耿,是历代锦衣卫中难得的人才!”刘凡评价到!“好!朕果然没看错人!骆爱卿果然是忠臣良将,不枉朕的器重!”崇祯高兴地说道

    本来骆养性还有些生气,此人如此不晓事,才一见面就口气这么大!听到此骆养性震惊了!这刘济民是何人?竟得皇上如此器重!这完全是评价的语气啊!而皇上居然认同了他的评价!并因此而高兴!这不单单是信任了!这简直是依靠啊!帝师都没这待遇啊!看来此人必须高度重视万万不可得罪!

    “不敢!不敢!全凭皇上栽培!”“见过,刘百户!以后同殿为臣请多关照!”

    ‘”骆大人客气了!以后事情比较麻烦!也请骆大人多关照”

    “济民,准备一下过两天你就去镇抚司报道吧!”崇祯说道

    “

第15章 锦衣卫() 
待骆养性走后崇祯留下刘凡,关于练兵的一些事情。“对于练兵,济民可有腹稿?”

    “臣已有一些打算!首先不能在京城招兵,只能去乡下招些农民最好。戚爷爷,对选兵早有记载,选兵最好用乡村老实之人,切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第一批最好三五百人,多了不易训练,而且军费开支太大,待成军以后酌情增加。”

    “戚元敬,戚少保?”“嗯,就是戚大帅!”“以前臣看过戚大帅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关于选兵,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的一些内容。练兵主要是要赏罚分明,严格军纪,令行禁止!后世练兵有首重纪律,一支军队要想成为精兵严格的纪律是最重要的!“选兵地点你想好了吗?”

    “还没有,最理想的地点当然是义乌,可惜自从最后一支戚家军在大凌河覆灭之后,义乌兵已经没了!义乌本地也是十室九空了!再也招不起兵了!”

    “臣恳请陛下下旨抚恤义乌百姓,他们为我大明流干了鲜血,几乎所有大明大战都有戚家军,平倭寇,拒蒙古,战平壤到最后血战建虏!杨我大明国威于海外,战功赫赫威震天下!”

    “这件事朕会考虑的!看来爱卿对练兵之道很熟悉啊!这样朕就放心了”

    “收拾一下,爱卿明天就去锦衣卫镇抚司报到吧!”

    “那兵甲器械,粮食军饷什么的臣还没不知从何领取呢!”刘凡急忙问道

    “朕会派王大伴全权处理此事的,另外朕再送一座宅子安置家眷,爱卿就专心练兵吧!”

    “谢陛下!微臣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大恩”嘴上如此说,但是心里刘凡感到深深的恶意!帝王心术,果然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

    第2天,刘凡带着小竹小荷,离开了住了许久的皇宫,跟着小太监前往皇上给自己的宅子!坐在马车里刘凡看着两个清秀可人的小丫头,再想想以后的生活,刘凡不禁傻笑!这才是自由的生活啊!自己终于迈出了明末生存的最坚实的一步!以后就是鱼入大海,虎放山林了!

    跟着太监来到内城一处的宅院,据太监所说这个以前一个御史住的地方,因为那个倒霉的御史上书为袁崇焕辩护,被崇祯抓起来关进大牢了!听说后来受不住酷刑死了。真是个倒霉蛋!这宅子还不错,是个标准的北京四合院,规模还算可以,这是个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院子中还有几盆花卉静静开放,看起来清净安逸。据说后面还有一个小花园。没事还可以种种花,养养鱼什么的!这就是自己的小窝了!后世像这样一个小院自己怕是几辈子都买不起吧!刘凡感到很满意!

    送走小太监,安排小竹小荷住进厢房,刘凡自己住进正屋。本来刘凡想和2个小丫头住在一起的,但是2个丫头说什么主仆有别!无奈刘凡只有自己住了!吩咐小竹找到几个长鹅毛,刘凡把自己关进书房,拿出手机,抄录起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机不能一直用,自己要为未来做打算,记录东西的时候刘凡尽量用后世的一些词语和阿拉伯数字,能简略就简略自己看懂就好,以防被人发现泄露了重要的消息!有些事情只能自己知道,虽然刘凡给朱由检讲了许多后世的事情,但是真正有用的刘凡一个也没说!一些人名大事也只是简略的提了下。一直到晚饭刘凡都没有出门!推说自己在考虑练兵的事情!

    次日,刘凡在两女的服侍下身穿锦衣卫百户青绿色飞鱼服,头戴乌纱帽,腰垮绣春刀,英姿勃发,看的两女满目迷离。刘凡本来就比明朝的人要高出许多,再加上不同于当代的气质,常年读书,自有一股书卷气!更显得威武不凡。

    出门上了一辆雇来的马车,向锦衣卫镇抚司赶去。锦衣卫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北镇抚司外部任务较多,经常出差全国。北镇抚司外出特务皆为“钦差”。由于北镇抚司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地方官员见到北镇抚司的人都是恭恭敬敬,一点不大意,称呼为“上差”或“钦差”。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由于地位高贵,锦衣卫衙门不像其他亲军衙门那样散落在京城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在千步廊西侧,毗邻五军都督府,与东侧的六部隔街相望,位于明代核心权力机构的驻地。

    由于提早得到通知,此事锦衣卫大堂各种大小官员都在厅中等待,听说刘凡来了,在骆养性的带领下,大小官员一起迎接刘凡。按规定来说本来该是新上任刘凡必须一一上门拜见各级大小官员,套套和上司的关系,拉近和下属的距离。但骆养性深知刘凡在皇帝面前的重要性,而且刘凡身负皇命而来,为了不惹麻烦,骆养性只好屈尊跟刘凡拉近关系了!

    看见刘凡进门,骆养性远远的喊道“济民兄,今日穿上飞鱼服果然英武不凡啊!”

    “怎敢让各位大人亲自迎接,折煞小人了!”

    “济民兄,太客气了,快请进!“说罢拉着刘凡进入大堂!待众人落座!刘凡开口说道“刘凡身负皇命主持破虏军事宜,还请诸位大人多多关照!”

    “刘大人哪里话,同为陛下办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会尽力帮助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今天一来是来镇抚司报到,二来是想挑选几名懂得兵事的锦衣卫帮助在下练兵!还请诸位大人割爱!’刘凡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个好办,待本官鸣鼓聚将召集军士刘兄一一挑选吧!”

    众人移步校场,鸣鼓聚将不多时在值得锦衣卫便聚集在校场,刘凡从中挑选了10个锦衣卫小旗,开口跟骆养性道谢。便带人离开了镇抚司,本来骆养性热情挽留,但刘凡推说皇命要紧不敢逗留,众人才作罢!带人来到京城附周边的小县城,让县令开具文书刘凡便开始招兵事宜!

第16章 初掌兵() 
京城东南的一个小乡村,牛屯堡乡,刘凡把驻地选在此处,他也有自己考量,一来这里远离京城没有太多浮华气息,而且地处京城的南方,万一建虏扣关也有缓冲余地,刘凡可是知道,不久之后著名的大凌河之战就要开始了!他可不想去触霉头!二来,此地民愤淳朴离交通方便,便于运输军饷粮秣。

    选定地点后刘凡召集附近的里正,告诉他们自己要选拔锦衣卫力士,月响一石,足额发放,入选发放五石安家费,让他们通知附近乡民,于三天后堡外开始招兵大会。刘凡自己就带着10个锦衣卫在堡内祠堂暂住下来。

    三天后,堡外一处空地上,早已得到消息的乡民云集。乡民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商量着,现场一片嘈杂声。中午刘凡带人来到现场,看到身穿飞鱼服的刘凡一行顿时收声,不时有人敬畏的看上一眼,见此刘凡满意的点点头,看来锦衣卫这身“虎皮”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越过人群,站在一处高地,刘凡大声宣布“现在,开始招募测试,可以举起石墩者,为合格!围堡外跑一圈不掉队者合格!识文断字者优先录取!”

    让锦衣卫小旗王勇搬来石墩负责测试,刘凡带着余下的人测试长跑!整整一天,经过层层选拔,刘凡终于招募到近百人个粗壮的汉子,至于认识字的一个没有!宣布明天继续后,刘凡带着合格的百人来到祠堂!让里正给他们安排住所!

    第2天一早刘凡把招募事宜交给了王勇,并吩咐他招满五百人,就带着剩下的人开始修建营地。这也是无奈之举,祠堂就那么大,怎么也住不下五百人,以前手下没人总不能带着10个锦衣卫军官去修营地吧!现在有人当务之急就是修建营地,争取早日开始训练!

    一连多日刘凡就在带着修建营地,幸亏这几个锦衣卫是老行伍,对于修建营地还是懂得的,不然刘凡非要抓瞎不可!这日营地差不多竣工了!刘凡终于要开始他期盼已久的练兵了!当天晚上刘凡召集王勇等十个锦衣卫,大致讲了一下他的练兵计划。并吩咐他们要注意的事项!

    次日,清晨,晴朗的阳光照耀在牛屯堡外校场上。校场周围已经聚集了五百新招募的兵丁,由于刚进军营,无人管束,这些前几天还是农民的兵丁,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不时的有人招呼同伴大声喧哗,四处乱窜,整个校场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影和叫喊。刘凡带人来到校场后看到如此纷乱的景象顿时脸就黑了,这哪是兵啊,连个小学生都不如,小学生好歹还知道遵守纪律。跟随而来的王勇看到刘凡的脸色就知道这位大人非常不满意了!快步上前对着乡兵喊道“尔等听着,刘大人要给你们训话了,现在全部站好,不许乱动,都听到了吗?”虽是如此,但是对于这些不懂纪律为何物的乡民来说这番喊话并没有起太大作用,场面依然还是乱哄哄的。看到如此景象刘凡阴沉着脸对王勇说“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两刻时间你要交给他们什么叫列队,什么叫站好!能办到吗?”本来就有些生气的王勇脸上狰狞的说道“大人放心,卑职定不让大人失望!”说罢对着几个同僚使个眼色,几人抄起大棒向乡民扑去,顿时惨叫咒骂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就只剩下哀嚎和求饶了!两刻钟过后乡民松松散散的总算学会了站队!看着这还算整齐的队伍刘凡满意的点点头!

    拿着特意让人赶制的铁皮喇叭,刘凡站在校场的点将台上,迎着初升的朝阳,刘凡深吸一口气,曾几何时,自己还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宅男,现在自己确是一个掌握着500多人生死的将军了!从一名宅男到一名将军中间的跳跃太大了,刘凡也不能完全把握,但不管如何自己将会努力做到最好!把手中的士兵训练成一支战无不胜的精兵自己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俯视着脚下数百初成之军,刘凡大声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就不再是一个农民,一个佃户,一个土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你们现在是一个军人,一名大明的破虏军!你们要做的只有三点,一服从命令,二服从命令,三坚决服从命令!一旦违反等待着你们的将是严酷的军法!大声告诉我能做到吗?”“能”地下希落的传来了几声回道!刘凡叹了一口气任重而道远啊!无奈之下的刘凡只好先开始训练。

    第一步就是跑步,从校场出发围牛屯堡周围,经堡外小河,再绕回堡外两圈下来大概是10多里路!刘凡亲自带队由王勇为首的锦衣卫监督,一群人浩浩荡荡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