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 >

第80章

明末求生-第80章

小说: 明末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涛立即出列道“是!大帅!”对于刘凡的命令武涛从不问原因,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的,此刻也不例外,听到刘凡的命令,立刻躬身领命,转身而去!

    刘凡站起身来,大袖一挥道“小虎!你立刻接手亲兵营,挑选一千精干士兵,三日后随我出发前往京城!孙亮,你派人将消息传回胶州,命令留守的刘健带三千守军亲自护送淑英前往京城!同时告诉师兄请他一同前往京城,参加我的婚礼!执行命令吧!”

    “是!”x2!刘凡的命令一下,所有人都不敢拒绝了!本来还想继续劝劝刘凡的孙亮也识趣的不在开口,刘凡在破虏军的权威可见一斑!

    次日一早,大军拔营返回武安。回到武安后,刘凡对六万多俘虏也做出了安排,愿意跟破虏军去山东的刘凡就让大军带他们一起走,不愿意的刘凡也发放路费,任他们自由选择。

    刘凡的命令一下达,顿时在俘虏营中掀起了波澜,经过这半个月的相处,这些流民对破虏军已经有所信任,而且因为近来生活安定,这些流民心中对这个临时的家也是充满了不舍之情。但是事不由人,现在破虏军要走,他们也只能默默遵从。最终有近五万人愿意跟着破虏军前往山东。仅仅有不到一万人因为担心未来或者某些原因,并不愿意去山东。刘凡也不勉强,按照约定,给他们发放了一些钱财,放他们离去!

    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告别了武安的李玉松,腊月初六,刘凡带着一千亲兵队和骆养性一起,正式离开武安,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刘凡这一走,周边的势力无论是官军还是流寇,全都是欢欣鼓舞。对流寇来说刘凡的离去意味着他们逃往河南的路线再也没有阻碍,他们可以放心的离去,不用担心被官军攻击了。对王朴等人来说,刘凡的离去代表着他们的“买卖”也做成了!对左良玉等官军来说,刘凡的离去令他们着实松了一口气,压力大减,刘凡两万大军在侧,实力又强大,给他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刘凡这一走他们也不用担心有人抢功劳了!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所以也不怕因为作战不力被朝廷怪罪。

    前往京城的刘凡恐怕再也想不到,他在武安其实是“人憎鬼厌”的存在,对他的离去,居然是人人都高兴。(。)

第173章 再回京城() 
因为是皇帝相招,而且时间上要求也很紧,所以刘凡并没有耽搁太长时间,一路轻车简从带着李小虎挑选的一千多人向京城行来。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腊月二十刘凡赶到京城。阔别一年多时间刘凡再次来到京城,此时的京城和上次刘凡离开的时候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一点就是更加繁华,更加热闹了。因为离近新年,所以此时的京城多了一些喜庆的气氛,漫步于京城的街道上,商贾云集,店铺密布,酒肆林立。行人摩肩接踵,贩夫走卒,弹奏吆喝,不绝于耳,尽显大都市的繁华。看到京城如此繁华的景象,刘凡心中感慨莫名,这样一个繁华的北京城,在未来十几年间却要长期遭受战火的洗礼,也终究没有逃脱异族铁蹄的践踏,不知那个时候还有多少人能幸存下来。

    摇摇头,刘凡收拾了一下心情,不再想这些,带着李小虎等百十来人穿过繁华的街道,来到自己在京城的小院。因为小竹小荷的离开,崇祯赐给刘凡的小院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除了几个日常打扫的仆人,这里已经闲置很久了。刘凡一行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暂且住了下来。

    就在刘凡刚住下没多久,王承恩亲自带人来到刘凡的住所,见到王承恩到来,刘凡顾不得疲惫,立即起身迎接“刘凡何德何能怎敢,劳烦王公公亲自来呢!您老有什么事情派人通知一声就行了!您这样实在折煞刘某了!”

    王承恩笑呵呵的说道“老奴也是奉皇爷的命令来请刘大人啊!皇爷知道刘大人来京城了,这不就赶紧差遣老奴来了!刘大人可否收拾妥当了?皇爷可是很想见你啊!”

    刘凡拱手道“王公公稍等,待刘凡换身衣服,就跟您前往宫中!”

    王承恩笑道“刘大人不必客气!轻便!”

    来不及收拾,刘凡只是简单的将满是灰尘的衣甲换掉就随着王承恩前往紫禁城!乾清宫中离别一年刘凡再次见到了崇祯,相比上次的满面愁苦,这次崇祯的气色明显好了许多。跨步进入宫殿,刘凡连忙行礼“臣刘凡参见陛下!”

    崇祯上前几步,轻轻扶起刘凡,笑道“济民不要多礼了!快请起吧!”然后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凡才道“一年没见,济民更黑更瘦了!相比这次出征没少吃苦吧!”

    刘凡恭敬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身为武将为国征战乃是本分!不敢言苦!”

    崇祯闻言叹道“好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要是我大明多一些向济民这样的人那朕也不用每天为国事发愁了!”

    听到崇祯的感叹刘凡却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好闭口不言。崇祯也只是感叹一下,见到刘凡没有言语,转而说道“济民!这次把你从河南紧急召回来,你不会怪朕吧!”

    刘凡躬身答道“臣不敢!”

    崇祯摇摇头叹道“其实朕也是十分无奈的!这都是因你而起!你可知道因为你不肯跟淑英完婚,这几个月田妃和国丈两人是天天找朕哭诉,说是你怠慢了淑英!朕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你招来京城!唉!济民!不是朕说你!你和张瑶这都成婚快一年了,怎么还不和淑英完婚?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朕的?你不会是想食言而肥吧?”

    刘凡听到崇祯的埋怨,心中也是满是歉意。按理来说崇祯给他的条件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宽松了,而他做的事情有些不地道,所以刘凡很是尴尬的说道“陛下!这是臣的错,臣愿意接受罚!”

    感情的事情一项是刘凡的弱项,对于田淑英的感情刘凡自己也很复杂,一方面心中有些抵触政治婚姻,令一方面却很感动于田淑英对他的付出。刘凡也不知他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所以一直有些逃避这个问题,现在是避无可避了,刘凡只好跟崇祯解释道“陛下!您也知道臣有时候的想法思维和当下的人有很大的不同,臣一直想和淑英培养一下感情再完婚不迟!而且淑英的年纪还小,按照我们那的法律和习俗,现在是不能结婚的!从生理上说,女孩太早结婚对她们的身心也不好,要是过早怀孕的话更是麻烦,不但大人容易出问题,就连孩子也很容易夭折,根据后世的医学表明女孩一般在20到23岁结婚为宜,所以臣想等淑英大一点再完婚,这也是为她的身体考虑!”

    对刘凡的解释崇祯是一点也不信,笑骂道“济民!你少给朕扯这些没用的!哼!小竹小荷也才17岁你怎么那么早就收了她们?什么狗屁习俗!你既然现在人在大明就要按照大明的法律和习俗来办!按照大明的律法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现在淑英已经18岁了早就过了可以成婚的年龄了!朕也懒得和你争辩,现在事情已经由不得你了!朕已经准备昭告天下了!新年一过你和淑英就在京城完婚吧!”

    “啊!?昭告天下?京城完婚?”刘凡顿时有些懵了,他现在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地方小武官,田淑英也只是贵妃的庶出妹妹完全和昭告天下这样的大场面沾不上边啊!刘凡忍不住出声问道“陛下!这个昭告天下就不必了吧!臣知道您是关心我们!但是臣现在真的不适合太过张扬!本来臣就在士绅和文官中树敌颇多了,武官勋贵也一直没什么交情,现在可以说是孤立无援也不为过。要是现在把场面搞这么大,先不说会不会招人厌恶,就是逾越之罪这一条恐怕就过不去啊!”

    崇祯大手一挥,不容置疑道“朕意已决!济民不要再劝了!朕是皇帝,朕说逾制才逾制。你和淑英的事情就这么定了!等淑英到了京城朕就给你们赐婚!”

    刘凡还是争取道“但是陛下!臣的职位太低,还没有三妻四妾的资格啊!”

    崇祯不满的瞥了刘凡一眼道“这个好说,正好你这次也立了不少功勋,到时候朕赐你一个爵位就行了!好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这事情没得谈!”

    崇祯都这样说了,刘凡再也找不到推辞的借口,只好低头道“好吧!臣遵旨!”(。)

第174章 徐光启 上() 
看到刘凡哑口无言的样子,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道“嗯!既然你也同意了!那这几天你也别四处乱跑了,趁着还没过年,赶紧准备准备婚礼的事情!你总不能让淑英嫁到你那个破院子吧!赶紧物色一处府邸!朕告诉你,朕可没钱赐给你宅子!你不是很有钱吗?这婚礼的费用全部你自己承担!朕可不管!”

    额!刘凡无语,咱这个大明的皇帝真是前所未有的抠门,一处宅子罢了,你身为皇帝,拢拢手弄下去几个贪官不久有了?还惦记他这点钱。,刘凡无奈道“知道了!陛下!臣一定会尽早办完此事的!”

    崇祯挥挥手道“好了!没事你就退下吧!朕看到你就心烦!这几天你也少在朕面前晃悠!没事也去见见田妃和国丈,这都要成一家人了,见面还没超过三五次,说出去丢人不?”

    刘凡彻底被崇祯打败了,现在的崇祯怎么看都不想一个威严的皇帝,反而像一个唠叨的长辈。话说崇祯比刘凡自己还要小一岁啊!这让刘凡有到一种很古怪的违和感,刘凡有点受不了这古怪的气氛,赶紧说道“臣知晓了!那没事臣就告退了!”

    “赶紧滚蛋!”刘凡狼狈而逃。

    从皇宫中出来刘凡回到家里,思考今天发生的事情,从今天崇祯的态度来看,他和田淑英的婚事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刘凡有些始料未及虽然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既视感,但是刘凡心中同时也莫名的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些庆幸,最起码他不用再为这件事纠结了。

    刘凡预计他会在京城待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人际上必须走动一下,各种亲朋好友都是要拜访的!作为刘凡的老师徐光启所在的徐府将是刘凡的第一战。

    次日一早刘凡带着一大堆礼物来到徐府,听闻刘凡来访,徐光启的儿子徐骥连忙出来迎接“济民!你不是在河南打仗吗?怎么突然回京城了?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没通知我们?”

    刘凡笑道“昨日刚到!这不今日一早就来了么,师兄老师在家吗?我想去看看他老人家!”

    “在呢!在呢!济民快请进!咱们家里说话!”徐骥一边说着一边做手势让刘凡进府。刘凡也不客气,直接跟着徐骥走进徐府。

    路上,徐骥有些疑惑的问道“前几****还听说济民在河南打了一个打胜仗,俘虏了好多流贼!怎么这么快就来京城了?可是有什么急事吗?”

    刘凡无奈道“唉!不知为何陛下突然要我回京城完婚,圣旨已下我也不能拒绝只好来京城了!”

    徐骥更加摸不着头脑,惊奇道“你不是今年四月才成婚的吗?我还代表父亲前去道贺呢!怎么又要成婚了?”

    “是田贵妃的妹妹田淑英!”“哦!”

    两人说话间,已经步入徐府的后院,随着距离徐光启的房间越来越近,两人不觉的都放慢了脚步,不再交谈。徐骥轻轻推开房门,带着刘凡进到房间,入目的景象却让刘凡惊呆了,只见一个身材消瘦的老人静静躺在床榻之上,面容枯槁,好似行将就木一样,刘凡同时发觉鼻尖萦绕的都是浓重的中药味,刺鼻的味道冲的人头昏欲涨!

    徐骥慢慢走到徐光启的病榻前轻声唤道“父亲!父亲!济民来了!您快醒醒!”

    听到徐骥的呼唤徐光启慢慢睁开眼睛,看了徐骥一眼,声音干涩道“济民?他来了!在哪呢?”

    刘凡连忙上前拜道“弟子刘凡见过老师!”

    听到刘凡的声音徐光启才转过头来,沙哑道“真的是济民!?济民快过来!让老夫看看!”说罢挣扎着就要坐起来!刘凡快步上前,轻轻扶住徐光启道“老师!您快躺下!刘凡就是来看看您,您不必起来了!”

    徐光启却摆摆手说道“不碍事!老夫的身体自己知道!难得济民来一趟,老夫也很想念你!没想到在临终之前还能见到济民!老夫该知足了!”

    刘凡闻言满面羞愧道“老师我”

    徐光启打断刘凡的话,说道“济民不必自责!你的事情老夫都知道了!现在你在胶州一大摊子事情,处处都离不开人,同时还要为国征战,一时脱不开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老夫从没怪过你们什么!”

    刘凡更是羞愧难忍,刚想开口说话却被徐光启伸手阻止了,徐光启喘息了一下,继续道“济民先听我说完!你在胶州做的事情我也一直在关注,济民建学校,推广西学,并学以致用,实在是难得!老夫一生都在推广西学,但是奔波半生却收效甚微,没想到济民却走在了我的前面,老夫能在临终之前收下你这样出色的弟子,幸甚幸甚!”

    刘凡抱涩道“老师过誉了!刘凡这点成果怎么能和您相比呢!”

    徐光启微笑道“济民不必过谦!你做的很不错!当得起老夫的夸奖!老夫一声都在研究西学,西方的科技日新月异时时刻刻都在迅猛的发展,而大明却因为某些原因遭到正统人士的歧视,科学格物被称为奇淫技巧,一直停滞不前,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就连现在大明所用的弗朗基炮,大将军炮都是西方几十年前的东西,其他的方面就更别说了!通过接触那些西方的传教士,让老夫深深了解到那些西方人的性情!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动辄屠杀灭族!其贪婪和残忍甚至比元蒙更甚!老夫一直再担心未来大明的处境,所以才竭力推广西方的火炮技术,一方面想用西方的炮火之利北拒建虏,南抗倭寇,同时为大明未来积蓄一份力量!结果却”徐光启摇头叹息,神色满是悲哀。

    刘凡听到老人的话,不禁为老人的执着和远见折服,看到老人落寞的样子和那骨瘦如柴的身躯,心中更是难过!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只能开口安慰道“老师不必难过!您还有徐师兄,孙师兄和我呢!我们都会秉承老师的意志,致力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