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江山 >

第115章

血染江山-第115章

小说: 血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玉秀眉一皱,盯着探子,声音冰凉如冬雪,她缓缓开口,道:“这些话,你信么?”

    探子头垂的更低,以至于声音都听不真切:“不信。”

    拓跋玉猛地加大声音道:“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探子沉默片刻之后,才大声回道:“属下不信!”

    拓跋玉这才点了点头,眉头展开,对众人道:“战事胶着,我方迟迟不能进宫救驾,刘钊兄弟二人定是趁交战之际放出风声求救,他们在城中党羽众多,现在倾巢来救,并以圣上被‘暗杀’说法蛊惑人心,他们敢用这种说辞栽赃殿下,说明圣上他老人家,恐怕…。。”

    说完,重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众人一片沉默,但看向刘琦的目光却也有所缓和。

    拓跋玉稍顿一会,道:“但,敌人虽然栽赃嫁祸,但殿下救国护驾之心天地可鉴!赤诚之心,可比日月!现在国势危急,陛下生死不知,二王虎视眈眈,援军顷刻即到,而京城之内,可防止江山沦落,百姓生灵涂炭境地的就只在殿下身上,只在诸位身上了!重担压肩,是走是留,但凭各位心意!”

    说完,她猛地抽出身上佩剑,高举向天,大声道:“我虽是蛮邦公主,但也是大汉藩属之民,如今帝国有难,殿下忠心勤王,我等岂能对此起疑?如今,唯有忠于殿下,为国死战而已!我拓跋玉对天明誓,誓与殿下同进退,共生死!”

    身后,人同时高举利刃,同声呼应,声传十里。

    刘琦用感激的眼神看了拓跋玉一眼,将手中“清邪”抽出高举,朗声道:“本王唯有忠于父皇,忠于大汉之心,无有其他,如今二王叛逆竟以皇上生死为借口,意图瓦解军心,其心可诛!为今之计,只有速战速决,攻入皇宫之内,勤王救驾!”

    众人齐声应和。

    片刻后,刘琦才向下压了压手众人安静下来,下令道:“诸将听令!如今局势危急,情势急转而下,我方兵力反而身处劣势之中,为尽快稳住局势,令张远分兵一千拦住来袭敌军,务必拖住敌人,待本王救驾之后,再赶去驰援!其余人等,攻打宫门,必须在半柱香时间内将皇宫拿下!”

    众人听后一起高喊:“是!”

    …

    此时已是深夜,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大陆上的人几乎都已经睡下了。

    而洛京城,皇宫内外,原本这个帝国最安静的地方,此时却被火光映红了整条街,喧闹声将黑夜撕扯的支离破碎,但却没有一个平民敢走出来看个究竟。

    凶恶的士兵呼啸着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向皇宫冲去,用攻打敌人城池才用到的撞木狠狠的冲击大门。

第三百章() 
洛京城的深夜,黑暗如墨,整个城市都沉寂在睡梦之中,只有帝国的心脏,汉国的皇宫外,火光冲天,喧闹无比。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交战双方以四大宫门为支点,互相拼杀,在两方都丢下无数尸体之后,刘琦部终于占据了不可逆转的优势。

    仿佛胜利就在眼前,帝国大权即将落入他手,刘琦的目光渐渐带有一丝狂热,他的双手因激动而握紧成拳,因为用力,他的指甲几乎嵌入肉里,有一点鲜血缓缓渗了出来。

    刘琦手下士兵见宫门有倒跨之象,全都精神大震,奋力向前冲杀而去,以至于并未听清皇宫内隐约响起的奇怪声音,若仔细去听会发现里面并非是因为即将战败而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脚步声,而更像是换防一般,整齐的奔跑声音。

    但即将迎来胜利,杀红了眼的士兵们又怎会注意到这一点。

    坚硬的大门终于还是被撞开了,狂喊着胜利的士兵眼睛也变作了红色,带着无穷无尽的杀意冲了进去,眼场血腥杀戮就要开始,却听见门里突然响起一阵“咄咄”之声。

    经历过战场的人应该都可以分辨出那是利箭射入人体的声音。

    惨叫声立刻从人群中响起,毫无防备的前锋士兵在毫无防备中向后撤去,结果和兴奋涌来的士兵在狭小的空间里挤成一团。

    形势几乎在瞬间逆转,皇宫四周高墙之上离宫门不远的前方,突然出现了无数的两列阵型的弓箭手,无数利箭在黑暗中带着嗖嗖的声音划破夜空,疾射而去纷纷如雨。

    刘琦部猝不及防,又因前军贸然后退,冲散了后军阵型,前后两军全部堵在宫门处,前进不能,后退不得,一时间死伤无数,惨呼连连。

    张远见状急忙带领手下将领纵马上前,在他们的喝令之下,混乱局面才渐渐稳定下来,但就在这时,在大街上,黑暗中隐秘。处突然又冲出了无数士兵,人数竟也在千人以上,将守卫刘琦的士兵团团围住,包围绞杀!

    此时刘琦身边本就没有多少可用之兵,猝然被袭,死伤无数。

    杀声回荡在这个夜晚,震动了整个洛京城,震动了整个帝国江山。

    当天亮起来的时候,曾经帝国最神圣的地方已经完全陷入了混乱和血腥之中,刘琦所谓的“清君侧,除奸佞”,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两千人冲击皇宫救驾,而是由三支正规军参与的大规模的战争。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在宫内守卫皇宫的“英阁”暗部士兵竟有千人之多,但更不可思议的是仿佛预先埋伏在皇宫附近的士兵却几乎在三千人以上。

    里外夹击,刘琦溃败。

    传闻中这一场激烈而漫长的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皇宫周围的街道完全变成了战场,遍地横流的鲜血染红了地面,血泊在地上凝固,然后被奔跑往来的人踩踏而过,留下了不知是谁的脚印,凌乱蔓延。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道,寒风一过,扩散而开,渐渐的将整个城市都笼罩其中人感到恶心而压抑。

    皇宫外,一片狼藉,墙壁之上布满血迹,不忍睹。但最奇怪的是帝国洛京城出了这么大乱子,但帝国的权臣大将竟是毫无反应,竟没有一人踏出府门前往皇宫查,也没有一人出城寻兵勤王,就连外国使臣都安静的待在驿馆之内不曾出门。

    人都对这场大战毫无反应,任由双方彼此争斗。

    而刘琦派在城内各处的暗探,就这样“悠闲”的度过了帝国数百年来最惊心动魄的一晚。

    四皇子刘琦的手下毕竟人数占据劣势,而且应对不足,猝不及防之下,损失颇大,尽管众人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完全抵抗,但毕竟寡不敌众,在天亮后一个时辰内还是在双方夹击之下彻底溃败。

    刘琦在几个亲卫的守护下,趁乱逃走,不知所踪。

    随后负责守卫皇宫的长公主刘颖亲自审讯了几个被抓住的俘虏,在重刑之下,终于有人招供,称是刘琦殿下见皇帝在皇位上一直举棋不定,而且即便皇帝能够确认其太子之位,但其在朝廷内外毫无根基,没有一个亲信之臣,天下百姓更不知宫门之内尚有“四皇子刘琦”殿下这一人物,所以扩大声望,巩固权力,同时趁此战清除异己,树立党羽,就出此计策,本以为突袭皇宫必会万无一失,但没想到皇宫内外竟然早有防备,以至功亏一篑,大败而归。

    刘颖听后秀眉一皱,拍案而起,她深深的吸了口气,刚要说话,但她刚刚站起,还没开口,头上秀发突然散开,仿佛乌云压顶,遮住了她的容颜。

    发簪坏,秀发乱,众人齐齐颖,他们心中清楚,这个帝国的长公主,一个弱女子,率领千人之众,守卫宫门,鏖战一夜,尚未洗漱打扮。

    见此情景,众人感动之余,内心深处,总有一丝丝抗拒。

    长发舞动,衣袂飘飘,站在自己前面的,终究只是一个女子啊!

    但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只见刘颖突然从左边护卫手中将长剑抽出,然后当着人的面,将遮住她视线的长发尽数斩断!

    散落的长发随风起舞,似乎心有不甘,它们争先恐后的缠住公主脖颈,妄图再回公主身上,但很快就被风吹走,再也了。

    众人一片死寂。

    公主仿佛并意,她将剑还回,随手拨落肩膀上的几根头发,面对众人一脸严肃的道:

    “夜守宫门,鏖战一夜,诸位多有辛苦,皇上虽有心嘉奖诸位,但圣体抱恙,龙体不虞,不能面见诸位,还望诸位见谅!”

    众人急忙谦让一番。

    刘颖点了点头,道:“诸位通过昨晚之战,也都清楚,帝国四皇子,刘琦蓄养死士,带兵谋反,如今虽被诸将荡平逆贼,但刘琦趁乱窜亡,其人不死,帝国不宁!为今之计必须捉拿刘琦,荡灭其余部,剪除其党羽,方能保帝国平安,巩固江山。”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目光从众人面上扫过,目光冷冽严峻,众人无有敢与其对视者。

    她缓缓收回目光,声音清亮而又带着一股狠辣:“我久居深宫,不知战事,虽然经常听父皇谈起,认识帝国各位将军,但对军队建制却渺无头绪,所以我今日所下命令,全部以昨晚大战守门之人为统帅行事,望诸位勿怪!”

    见众人俱都垂首答应,刘颖这才点了点头,道:“诸位听令!西门将军刘梓良率军五百,分赴京城诸位大臣府邸护卫,同时纠察刘琦探子并捉拿归案!”刘梓良高声应答,领兵转身而去。

    刘颖不等他走远就下令道:“北门将军李兆益领兵五百,负责巡视都城,捉拿奸细,同时抚慰百姓,不得引起骚乱。”

    李兆益听命领兵而去。

    刘颖卫南门的隋文,道:“南门隋文领兵五百,守卫皇宫,巡查内外,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人皇宫之内,同时巡查宫内是否有造谣之人,若有发现,格杀勿论!”

    隋文点头应声而去。

    刘颖目光一闪,转过头去,望向昨夜领兵救援的帝国阁老,老太傅——张玉良,道:“张阁老!”

    张玉良笑呵呵的点头回道:“公主殿下。”

    刘颖伸手向上想要撩一撩头上秀发,但却摸了个空,她眉头登时皱起,但脸上却挂着笑容道:“昨晚多亏张阁老及时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张玉良垂首回道:“公主客气了,保护皇上乃是老臣分内之事,救驾来迟,惊扰圣驾,还望公主向陛下转达老臣愧疚之意。”

    刘颖微微一笑,回道:“张阁老客气了,我一定会向父皇禀报,”她不待张玉良客套,就说道:“昨夜混战,我又毫无战事经验,慌乱中只知道张阁老带兵驰援,尚不知大人率领的这支军队是哪路兵马?有多少人?”

    张玉良回道:“启禀公主,这支军队乃是汉卫边境换防军,撤回洛京修整,人数并不算多,只有区区三千人,此事陛下早已知晓,并且亲下谕旨换防军在城外驻扎,天助大汉,老臣及时赶到,救了圣驾。”

    刘颖点了点头,道:“皇城内外三万御林军被刘琦矫诏调走,以至宫内空虚刘琦有机可乘,若不是阁老及时赶到,我都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到天亮。”

    张玉良连声不敢。

    刘颖目光一凛,不再客气,而是玉良以及北门守卫将军陈琨,朗声道:“太傅张玉良,北门将军陈琨听令!”

    张玉良和陈琨同时上前,齐声道:“在!”

    刘颖清亮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刘琦身为帝国皇子,但却谋逆犯上,罪大恶极,虽凌迟不能泄恨,但在昨夜,叛逆趁乱逃走,妄想脱罪,帝国地域辽阔,疆域广泛,刘琦必不得逃脱,我下令,张玉良和陈琨二人,率兵三千,搜查刘琦,务必将其捉拿归案,不得有误!”

    两人听令领兵离开。

    尽管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但帝国最伟大宽敞的平西大道上有几近万人的士兵来回奔跑的场景还是在百姓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各处街道都有无数士兵奔跑而过,显得拥挤不堪,映着日头闪烁的寒光的冰刃更是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天气之外的满天满地的寒冷。

    刀光剑影中,肃杀之意弥漫在这个城市上空,久不能散去。

    虽然称只有五百余人护卫,但实际上不论大小,城内官员的府邸衙门外全部站上了守卫。

    仿佛仅仅用了半天实际,帝国公主刘颖,就实际接管了这座城市。

    紧张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第三百零一章() 
因为实行宵禁,人们早早就睡去了,就连城内的狗似乎都感受到了气氛的诡异,在窝中沉默。

    整个帝都,在这个夜晚看起来如同一座空城。

    但对百姓而言,这看起来仅仅是一个平静的夜晚。

    大街上例行巡逻的士兵排队走过,军靴橐橐的将沉默打破,他们手中的火把撕裂了夜空,惊醒了黑夜,但出了远处几声犬吠之外,一切又都恢复过来,再也没有什么动静。

    就连苍穹夜幕之中也看不到月亮星星仿佛再这样一个夜晚连他们也累了倦了。

    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中,只有黑暗在孤独的前行!

    但很快,这种沉闷就被打破了,随着一束灿烂的耀眼夺目的烟火在静谧的夜里盛放如花的时候,仰望天空的人们却没有几个觉得它是美丽的,反而觉得有几分诡异,有几分凄厉。

    凌乱的脚步声突然在深夜里响起,大汉帝国庞大而华丽的皇宫之外突然被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士兵所包围,几乎每一个士兵手里都拿着刚刚点燃的火把,同时大部分的士兵脸上都蒙上了面纱,似乎不愿意让人认出自己。

    火光冲天,远处还有很多士兵的脚步声整齐的向人群聚集处奔来,几乎每个方向的街道上都有无数人马不断赶来,但却没有一个平民敢走出来看个究竟。

    尽管他们心里清楚,这大汉的天,终于还是变了!

    只是皇帝陛,此时此刻,在做什么呢?

    很快,不断来往奔袭的士兵就将皇宫团团包围,人都屏气凝神,看着火那个俊朗的年轻人,帝国最低调的四皇子,平西王刘钰的儿子——刘琦!

    这个黑袍男子负手望天,无月无星的天空乌云密布。

    士兵们一片寂静,无声的望着他,刘琦令,人的脸都在火把照耀显得明灭不定,看不出他们此刻的心情,但每个人眼眸深处都有一丝狂热!

    那是此刻黑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