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江山 >

第119章

血染江山-第119章

小说: 血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苦笑了一声道:“嘿嘿,隐忍,我现在已经是丧家之犬,能够活着就是万幸,刁难二字,又算的了什么。”

    一旁的张远隐隐听在耳里,不知怎么心里一酸。

    前几日还想着称霸天下的皇子,此时竟是这般的悲凉,如丧家之犬一般东奔西走,惶惶无计,最后还要寄人篱下,受人白眼。

    他长叹了口气,不忍在听,而是低下了头加快步子向前走去。

    拓跋玉淡淡道:“既然如此,那行程计划就要听我安排。”

    刘琦连连点头,脸上堆笑道:“那是自然,谨听公主吩咐!”

    拓跋玉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在接下来的一天,刘琦部的这些残兵败将却出乎意料的没有在受到公主大军的追击,虽然就算是小股部队的帝**队也足以让这些惊弓之鸟惊魂不定,但事实上他们竟意外的拉开了与公主主力追兵之见的距离。

    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帝**队放弃了追击。

    在幸运之余,每一个人的心头都有着同样的疑问。

    ……

    大陆极南,在一片荒野包围之中有一座高大但略显破败的宅子,出离国帝国皇帝拓跋战负着双手缓缓踱步在帝都南阳城的清晨光亮中。

    尽管一夜未眠,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倦容,在他刚毅的相貌中透出了一丝喜悦之色。

    皇宫久未修缮,宫墙低矮,宫门破败,一如这贫瘠的帝国一般,偏安一隅,受尽苦楚,因为地处荒凉,所以尽管城门低矮,但还比较安静,只是门外街道上偶尔有孩童嬉闹之声不时传来。

    帝国皇帝,离百姓仅有一墙之隔。

    清晨第一道的阳光轻轻照进了皇帝所在的房间,他抬起头走到窗前凝望着外边的蓝天,低低地道:“今天看来是个好天气啊!”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几声低沉的盘问后仿佛有几个人通过了侍卫的检查,趋步向房内走来。

    紧接着敲门声响起,门外有人道:“皇上,是臣下三人。”

    拓跋战微微眯了眯眼睛,但随即神色恢复了平静,转身笑道:“还不赶快进来!”

    门应声而开,三人依次而入,一股轻轻的冷风仿佛也随着门的打开吹了进来。

    为首一人正是帝国丞相,完颜家族族长——完颜才,他率众向前,飒然而笑,气度从容的关上房门,走向皇帝面前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礼,道:“臣完颜才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拓跋战点了点头,抬了抬手示意三人起身,道:“怎么样了?”

    他这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但完颜才却似乎早就知道他的意思,微笑道:“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皇帝点了点头,负手身后,沉吟了一会之后忽然对完颜才道:“公主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完颜才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但面上仍平和微笑回道:“启禀陛下,公主殿下不听王命,擅作主张,在归国途中贸然返回洛京城内,”他抬头看了看皇帝,见皇帝面无表情,这才道:“现在老臣并不知公主去向,但对公主用计分化洛京城内势力,瓦解汉国政权却也有所耳闻,只是……”

    皇帝道:“只是什么?”

    完颜才张了张嘴还没开口,就见他身后的机密大臣李锋向前一步,行礼回道:“启禀万岁,公主虽然立了大功,但却陷太子于危险之境,为使帝国稳固,臣恳请陛下下令,召太子归国。”

    “归国?”

    皇帝眼睛一眯,在房间内踱了几步,目光不经意的向窗外望了一眼,那里的蓝天高高在上,还有一轮红日正缓缓升空,喷薄欲出!

    汉国前车之鉴,出离岂能追随!

    大权面前,岂有儿女亲情?

    他摆了摆手,道:“现在是出离国返居故土最好的时机,汉国大乱,正是出离国夺取势力,收拢人心,刺探情报的大好机会,就让他在那待着吧,若我帝国太子连这点危急都不能安然度过的话,朕又如何放心将一国给他?”

    李锋目光闪了闪,向后退了一步,应道:“陛下说的是,臣会派人前往洛京,保护太子周全!”

    皇帝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不愧是朕的机密大臣,‘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李锋笑了笑,回道:“陛下过誉了,臣愧不敢当。”

    皇帝微微点头,突然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道:“一个帝国,一个曾经如此强盛的国家,不过才几年时间就这样垮了,世事无常,令人唏嘘。”

    话虽如此,但他面上表情一如往常,又哪里有半点“唏嘘”之色了?

第三百零六章() 
洛京城的深夜,黑暗如墨,整个城市都沉寂在睡梦之中,只有帝国的心脏,汉国的皇宫外,火光冲天,喧闹无比。

    交战双方以四大宫门为支点,互相拼杀,在两方都丢无数尸体之后,刘琦部终于占据了不可逆转的优势。

    仿佛胜利就在眼前,帝国大权即将落入他手,刘琦的目光渐渐带有一丝狂热,他的双手因激动而握紧成拳,因为用力,他的指甲几乎嵌入肉里,有一点鲜血缓缓渗了出来。

    刘琦手士兵见宫门有倒跨之象,全都精神大震,奋力向前冲杀而去,以至于并未听清皇宫内隐约响起的奇怪声音,若仔细去听会发现里面并非是因为即将战败而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脚步声,而更像是换防一般,整齐的奔跑声音。

    但即将迎来胜利,杀红了眼的士兵们又怎会注意到这一点。

    坚硬的大门终于还是被撞开了,狂喊着胜利的士兵眼睛也变作了红色,带着无穷无尽的杀意冲了进去,眼看着一场血腥杀戮就要开始,却听见门里突然响起一阵“咄咄”之声。

    经历过战场的人应该都可以分辨出那是利箭射入人体的声音。

    惨叫声立刻从人群中响起,毫无防备的前锋士兵在毫无防备中向后撤去,结果和兴奋涌来的士兵在狭小的空间里挤成一团。

    形势几乎在瞬间逆转,皇宫四周高墙之上离宫门不远的前方,突然出现了无数的两列阵型的弓箭手,无数利箭在黑暗中带着嗖嗖的声音划破夜空,疾射而去纷纷如雨。

    刘琦部猝不及防,又因前军贸然后退,冲散了后军阵型,前后两军全部堵在宫门处,前进不能,后退不得,一时间死伤无数,惨呼连连。

    张远见状急忙带领手将领纵马上前,在他们的喝令之,混乱局面才渐渐稳定来,但就在这时,在大街上,黑暗中隐秘之处突然又冲出了无数士兵,人数竟也在千人以上,将守卫刘琦的士兵团团围住,包围绞杀!

    此时刘琦身边本就没有多少可用之兵,猝然被袭,死伤无数。

    杀声回荡在这个夜晚,震动了整个洛京城,震动了整个帝国江山。

    当天亮起来的时候,曾经帝国最神圣的地方已经完全陷入了混乱和血腥之中,刘琦所谓的“清君侧,除奸佞”,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两千人冲击皇宫救驾,而是由三支正规军参与的大规模的战争。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在宫内守卫皇宫的“英阁”暗部士兵竟有千人之多,但更不可思议的是仿佛预先埋伏在皇宫附近的士兵却几乎在三千人以上。

    里外夹击,刘琦溃败。

    传闻中这一场激烈而漫长的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皇宫周围的街道完全变成了战场,遍地横流的鲜血染红了地面,血泊在地上凝固,然后被奔跑往来的人踩踏而过,留了不知是谁的脚印,凌乱蔓延。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道,寒风一过,扩散而开,渐渐的将整个城市都笼罩其中人感到恶心而压抑。

    皇宫外,一片狼藉,墙壁之上布满血迹,看去惨不忍睹。但最奇怪的是帝国洛京城出了这么大乱子,但帝国的权臣大将竟是毫无反应,竟没有一人踏出府门前往皇宫查看情况,也没有一人出城寻兵勤王,就连外国使臣都安静的待在驿馆之内不曾出门。

    人都对这场大战毫无反应,任由双方彼此争斗。

    而刘琦派在城内各处的暗探,就这样“悠闲”的度过了帝国数百年来最惊心动魄的一晚。

    四皇子刘琦的手毕竟人数占据劣势,而且应对不足,猝不及防之,损失颇大,尽管众人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完全抵抗,但毕竟寡不敌众,在天亮后一个时辰内还是在双方夹击之彻底溃败。

    刘琦在几个亲卫的守护,趁乱逃走,不知所踪。

    随后负责守卫皇宫的长公主刘颖亲自审讯了几个被抓住的俘虏,在重刑之,终于有人招供,称是刘琦殿见皇帝在皇位上一直举棋不定,而且即便皇帝能够确认其太子之位,但其在朝廷内外毫无根基,没有一个亲信之臣,天百姓更不知宫门之内尚有“四皇子刘琦”殿这一人物,所以扩大声望,巩固权力,同时趁此战清除异己,树立党羽,就出此计策,本以为突袭皇宫必会万无一失,但没想到皇宫内外竟然早有防备,以至功亏一篑,大败而归。

    刘颖听后秀眉一皱,拍案而起,她深深的吸了口气,刚要说话,但她刚刚站起,还没开口,头上秀发突然散开,仿佛乌云压顶,遮住了她的容颜。

    发簪坏,秀发乱,众人齐齐看向刘颖,他们心中清楚,这个帝国的长公主,一个弱女子,率领千人之众,守卫宫门,鏖战一夜,尚未洗漱打扮。

    见此情景,众人感动之余,内心深处,总有一丝丝抗拒。

    长发舞动,衣袂飘飘,站在自己前面的,终究只是一个女子啊!

    但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只见刘颖突然从左边护卫手中将长剑抽出,然后当着人的面,将遮住她视线的长发尽数斩断!

    散落的长发随风起舞,似乎心有不甘,它们争先恐后的缠住公主脖颈,妄图再回公主身上,但很快就被风吹走,再也看不见了。

    众人一片死寂。

    公主仿佛并意,她将剑还回,随手拨落肩膀上的几根头发,面对众人一脸严肃的道:

    “夜守宫门,鏖战一夜,诸位多有辛苦,皇上虽有心嘉奖诸位,但圣体抱恙,龙体不虞,不能面见诸位,还望诸位见谅!”

    众人急忙谦让一番。

    刘颖点了点头,道:“诸位通过昨晚之战,也都清楚,帝国四皇子,刘琦蓄养死士,带兵谋反,如今虽被诸将荡平逆贼,但刘琦趁乱窜亡,其人不死,帝国不宁!为今之计必须捉拿刘琦,荡灭其余部,剪除其党羽,方能保帝国平安,巩固江山。”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目光从众人面上扫过,目光冷冽严峻,众人无有敢与其对视者。

    她缓缓收回目光,声音清亮而又带着一股狠辣:“我久居深宫,不知战事,虽然经常听父皇谈起,认识帝国各位将军,但对军队建制却渺无头绪,所以我今日所命令,全部以昨晚大战守门之人为统帅行事,望诸位勿怪!”

    见众人俱都垂首答应,刘颖这才点了点头,道:“诸位听令!西门将军刘梓良率军五百,分赴京城诸位大臣府邸护卫,同时纠察刘琦探子并捉拿归案!”刘梓良高声应答,领兵转身而去。

    刘颖不等他走远就令道:“北门将军李兆益领兵五百,负责巡视都城,捉拿奸细,同时抚慰百姓,不得引起骚乱。”

    李兆益听命领兵而去。

    刘颖看向守卫南门的隋文,道:“南门隋文领兵五百,守卫皇宫,巡查内外,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人皇宫之内,同时巡查宫内是否有造谣之人,若有发现,格杀勿论!”

    隋文点头应声而去。

    刘颖目光一闪,转过头去,望向昨夜领兵救援的帝国阁老,老太傅——张玉良,道:“张阁老!”

    张玉良笑呵呵的点头回道:“公主殿。”

    刘颖伸手向上想要撩一撩头上秀发,但却摸了个空,她眉头登时皱起,但脸上却挂着笑容道:“昨晚多亏张阁老及时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张玉良垂首回道:“公主客气了,保护皇上乃是老臣分内之事,救驾来迟,惊扰圣驾,还望公主向陛转达老臣愧疚之意。”

    刘颖微微一笑,回道:“张阁老客气了,我一定会向父皇禀报,”她不待张玉良客套,就说道:“昨夜混战,我又毫无战事经验,慌乱中只知道张阁老带兵驰援,尚不知大人率领的这支军队是哪路兵马?有多少人?”

    张玉良回道:“启禀公主,这支军队乃是汉卫边境换防军,撤回洛京修整,人数并不算多,只有区区三千人,此事陛早已知晓,并且亲谕旨换防军在城外驻扎,天助大汉,老臣及时赶到,救了圣驾。”

    刘颖点了点头,道:“皇城内外三万御林军被刘琦矫诏调走,以至宫内空虚刘琦有机可乘,若不是阁老及时赶到,我都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到天亮。”

    张玉良连声不敢。

    刘颖目光一凛,不再客气,而是看向张玉良以及北门守卫将军陈琨,朗声道:“太傅张玉良,北门将军陈琨听令!”

    张玉良和陈琨同时上前,齐声道:“在!”

    刘颖清亮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刘琦身为帝国皇子,但却谋逆犯上,罪大恶极,虽凌迟不能泄恨,但在昨夜,叛逆趁乱逃走,妄想脱罪,帝国地域辽阔,疆域广泛,刘琦必不得逃脱,我令,张玉良和陈琨二人,率兵三千,搜查刘琦,务必将其捉拿归案,不得有误!”

    两人听令领兵离开。

    尽管局势渐渐稳定来,但帝国最伟大宽敞的平西大道上有几近万人的士兵来回奔跑的场景还是在百姓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各处街道都有无数士兵奔跑而过,显得拥挤不堪,映着日头闪烁的寒光的冰刃更是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天气之外的满天满地的寒冷。

    刀光剑影中,肃杀之意弥漫在这个城市上空,久不能散去。

    虽然称只有五百余人护卫,但实际上不论大小,城内官员的府邸衙门外全部站上了守卫。

    仿佛仅仅用了半天实际,帝国公主刘颖,就实际接管了这座城市。

    紧张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第三百零七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