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江山 >

第5章

血染江山-第5章

小说: 血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尽的时光如东流逝水再不复返,众人泛舟其上,可曾想过前面的风景是什么样子,就如此时刘秀站在大军前面,对北伐之事颇有感慨。

    他眯着眼睛看北方黄沙遮天,看着远处矗立百年的巨石因为经年被鲜血沾满,而已经变成了深红颜色,世事难料,谁能想到就在半年之前,燕国还以强国姿态,率十万大军前来攻城,但在其兵败之后,局势已经“逆转”过来。

    刘秀深深吸了口气,似乎是有沉重的压力让坐下战马感到不安,它突然甩了甩头,轻声嘶吼,北风再起,黄沙汹涌而来,席卷大地,给这里锦绣山河镶上一层异样的金黄。

    一眼望去,前面黄沙似乎绵绵不绝,没有尽头,刘秀眼睛一闪,提了提缰绳,调转马头,看向他的士兵。

    尽管这里几乎的人都将第一次踏上异国世仇的领土,尽管在弥漫黄沙中可以看出士兵的脸上有着莫名的紧张之意,但他们高举利剑的右手,却没有一丝颤抖。

    见刘秀回头,人几乎在瞬间举高了手,高声喊道:“万岁!”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杀意。

    刘秀目光一闪,双腿一夹马肚,同时手提缰绳,战马一声嘶鸣,人立而起,刘秀右手亦是高举,迎着人的目光,喊道:

    “诸位,燕蛮欺凌卫国百十多年,数次来袭,杀人无数,那里,平衍城墙上每一块石头,都浸染我们的鲜血,如今报仇时候已到,我们要让燕蛮血债血偿!大汉儿郎们!”

    在他话音刚落之后,就见士兵都将剑向前挥舞,同时高声喊道:“杀!杀!杀!”

    在人对面,就只有刘秀一人站在那里,仿佛他一个人就掌握着这里还有前面定边城中士兵人的命运。

    这些目光无形注视着自己,但却有一种沉重的压力,一如当年自己在平衍城守城那般,孤单中却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他看着眼前士兵,目光一凝,在不废话,将战马放下,调转马头,手中长剑向北挥舞,沉声回应那不绝于耳的喊杀之声,道:

    “杀!”

    顿时,无数人马从城门中,向着黄沙的方向,蜂拥而出。

    纵马江山,大军奔腾中,似乎大地都为之颤抖。

    ……

    行军数日。

    北伐大军,主将营帐内。

    完颜硕一身戎装,负手而立,站在桌前,看着沙盘,在他身后两侧分别坐着中路军将领以及辅路军主将上下。

    由于定边城未破,两路大军暂时没有分开,只有聚力破城之后,才能兵分两路。

    空气中压抑的让人沉闷,但诸人都抬头看着完颜硕,并未有一人开口。

    半晌,完颜硕才转过头来,环顾众人一眼,道:

    “诸位,诚如殿下所言,我军顺利度过‘金象山’,途中并未受到阻拦,就连象征性的埋伏都没有遇到,说明要么是定边城守关震兵力不足,不敢冒险分别拦我,要么就是燕国皇帝慕容丹刻意为之,引我大军北上,他猜测我大军会走辅路,已经将宝押在辅路之上,妄图牵制我军主力,从而挥师南下,攻破平衍,占我国土,灭我汉卫之国。”

    身后,王怀义听后犹豫了一会,道:“将军您的意思是?”

    完颜硕微微一笑,即道:“慕容丹虽然不会增援定边,但迷惑我们,一定会让定边守将誓死守城,到时定边城将会十分难打,诸位要做好准备,第一块骨头,十分难啃!”

    似乎未在金象山未遇到伏兵,完颜硕心情大好,竟然开了一个玩笑。

    众人听后纷纷一笑,气氛瞬间缓和下来。

    在完颜硕身后,坐在众人前面的梁剑沉默一会,笑道:

    “那之后的骨头呢?大人觉得会好啃吗?”

    完颜硕笑着点了点头,转过身去指着前面沙盘上的耀南城和中凉城,道:

    “不错,引我军北上,直到这里,前面的城池关隘攻打起来将会十分容易,即便用势如破竹这个词,都不为过。”

    梁剑目光一闪,突然沉声问道:

    “但这两个城必是燕国重兵把守之地,一旦我军兵临城下,受到敌兵牵制之后,慕容丹一定会发兵南下,攻打平衍,此刻两城以南,已经变成我卫国领土,不知将军是否会沿途分兵守城?以拦阻燕军南下,同时防止我军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完颜硕缓缓摇了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思忖片刻后笑道:

    “我们就让燕军南下,既然殿下让我大军北上,则必有良策守城破敌,我们不必心有顾虑,另外,梁将军说的是,既然我孤军深入,两路大军之前,有不下十五万守城士兵,两路大军之后,还有燕国攻打平衍之大军,也有十五万之众,前后共有三十万人,可谓腹背受敌,进退维谷,不知各位有何妙计,可助我两路大军脱困?”

    王怀义目光一凝,站起来拱手朗声道:

    “末将认为,只有破釜沉舟,只进不退,一路向北,方能化险为夷,逃脱困境!”

    完颜硕听后转身沉声道:“却是为何?”

    王怀义上前一步,站在沙盘前面,回道:

    “大人请看,定边距离耀南、中凉两城城距颇远,且中间开阔地带太大,敌军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夹击,而且只有我军势如破竹,打下耀南或者中凉二城之一,大军北上,直捣碎叶,如此才能给燕国真正的造成威胁,乱慕容丹南下攻打平衍之军心,助英王殿下大破敌军。”

    完颜硕点了点头,应道:

    “王将军所言极是,诸位,如今我军除了北上一途,别无他法,如今已是破釜沉舟之势,再无退路!”

    说完,他脸色突然一沉,沉声道:

    “这几日冬风颇大,黄沙再起,路途艰难,军中渐有谣言传播,我军已有百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北伐战斗,如今稍遇挫折便生懈怠之心,诸位要多加小心,再发现散播谣言、蛊惑军心者,杀无赦!”

    诸将急忙站起,高声应是。

    完颜硕点了点头,又转头看着沙盘,指着上面的定边城方向道:

    “据前方探子传来消息,慕容丹还未对定边进行增援,而且据我所知,定边城内粮草颇多,所以我们要加快行军速度,先将定边拿下!”

    说到这里,他突然冷冷一笑,低声道:

    “还有定边降兵可以一用!”

    众将虽未听清他最后一句,见他也并不想让他们听到,也就不再询问,而是一齐拱手,齐声答应。

    风大沙多,一开营门便看到漫天黄沙飞舞,站立其中,几乎都睁不开眼睛。

    在这样的天气,燕蛮是怎么活下来的?

    也难怪他们拼死也要南下攻卫了。

    他们不过都想要活下来啊!

    完颜硕抬头细思,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他目光一闪,快步走进大营之内。

    由于燕卫两国为累世仇敌之国,两国多起兵戈,兼且常年有大风沙,所以燕国定边城和卫国平衍城之间地带几乎并没有较大的村镇,更何况城池了,沿路只能看到零星有几户人家居住,此时听说卫兵打来,也早已撤到定边城里,安顿下来帮助官兵守城。

    一路上,所谓坚壁清野也不为过。

    虽然沿途没有得到粮食和水,但好在卫国今年风调雨顺,是一个大丰收年,所以此次大军所带粮草充足,并无后顾之忧。

    由于没有抵抗,卫国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马不停蹄的往定边方向挺进。

    …

    与此同时,定边城墙上,风沙弥漫中,城守关震眯着眼睛看着城外,任由黄沙覆盖全身,仿佛一座雕像。

    一会之后,在他身后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见是校尉吴博勇。

    见关震回头,吴博勇紧走几步,结果风沙太大,他刚走几步就风沙进喉,咳嗽起来,半晌,才捂着嘴鼻,向关震行礼。

    关震摆了摆手,看着吴博勇,待他适应了风沙之后,才眯着眼睛问道:

    “皇上可有旨意传来?”

    吴博勇摇了摇头,回道:“属下已经连呈三道奏章上去,但都如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下文,而且。。。。。。”

    说到这里,吴博勇顿了一下,关震见状,不耐烦的道:“而且什么?有话直说,不许吞吞吐吐!”

    吴博勇急忙点头应是,回道:“就连属下派到碎叶城上呈奏章的人,也并无一人回来。。。。。。”

    听到这句话,关震眉头皱的更深了。

    两人就此沉默下来。

    就这样过了半晌,关震才冷冷开口道:“圣意难测,皇上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咱们做臣子的忠心为国就是!现在卫军已经到了哪里?”

    吴博勇低头回道:

    “启禀将军,此刻卫兵距离定边城不过两日距离。”

    关震听后目光一闪,深深吸了口气。

    ……

    欠更两章,到时候一定补上,恳请各位,谢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自大;偷袭 补6月10号() 
第一百三十三章自大,偷袭

    北风呼啸,漫天黄沙飞舞,即使站在城楼最高处,也看不清楚前方远处景物,一切都在黄沙覆盖中,显得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沉默半晌,关震才叹了口气,转过头去,对吴博勇吩咐道:“向皇上请旨,诉明情况,恳求发兵增援!”

    吴博勇身子一正,拱手大声应道:“是!”

    见关震沉默不语,吴博勇刚要开口告辞,就见关震眉头一皱,沉声道:

    “前几日已经在议事厅开过战前会议,但如今敌军就要兵临城下,若是贸然迎战,恐有不妥,你现在下去,将人都召集过来!”

    吴博勇听后犹豫了一下,看着城外风沙,道:“在这吗?”

    关震点了点头,道:“在这。”

    吴博勇目光一闪,拱手行礼,转身下城。

    目送吴博勇下城走远,关震转过身去,走到城楼边上,目之所及,黄沙遮天蔽日,初冬时节正是树木枯死,沙石肆虐的季节。

    天下间,一片黄色。

    可是,再过两日,就将会有血红争艳吧?

    他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

    不久之后,守城诸将依次登上城楼,在狂风中有细小的碎石翻着跟斗击打在他们的盔甲上,叮当做响。

    一时间,在城楼上,集中了这座燕国门户,直面卫国的第一道边城要塞中最有权势的将军。

    一股肃杀之意在风中无声飘荡,即便还没靠近,但关震依旧感觉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杀气。

    这是久经战场,杀敌无数之人才有的味道啊!

    关震在心中赞叹一声,下意识挺直了胸膛,他自嘲似得摇了摇头,在心中叹道:

    自己什么时候被南人吓破了胆,这般患得患失,在这里站着的人,哪一个不是手上沾满了南人的鲜血?

    自己又担心什么呢。

    想到这里,他目光一闪,看着众人站齐,轻咳一声,迎风笑道:

    “诸位,根据前方斥候传来消息,称卫国士兵共有十五万人前来犯边,此时距离定边只有不到两日距离。”

    众人听后互相交头接耳起来,一时间,风沙中,城楼上,出现了小小的喧闹。

    但看众人神情,却并无一人有紧张神色,仿佛对南人北上之事,丝毫没有放在心里。

    就这样过了半晌,关震才开口打断他们的讨论,沉声道:

    “诸位,定边城内虽然称有十万守军,但其中有四万人马被上官将军奉旨带走,前往碎叶讨逆去了,如今城内不过才六万余人,想要抗衡南人十五万大军,殊为不易。”

    他顿了顿,目光透过风沙,扫向众位将军,将还在讨论的几个人的目光吸引到他的身上之后,才道:

    “如今南人还有两日不到就要攻我城门,情势十分危急,我虽已向皇上求旨发兵,但路途遥远,路上又有风沙拦路,所以即便援兵赶到,也是在南兵之后到达,如此形势下,诸位可用信心随我一起,仅凭城内六万守军,击败卫兵十五万人侵犯?”

    众人听后纷纷挺直胸膛,高声回道:“有!”

    关震点了点头,还没说话,就听定边副尉沈从龙粗着嗓子笑道:

    “城守大人,你也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吧!区区南蛮,即便人数多我两倍有余,又能翻出什么浪来?末将请命,两日之后,只要南蛮兵马出现在城下,末将就率五千人马出城打他个措手不及,杀他个万八千的回城,挫挫他们的锐气!”

    说完,叉腰朝南啐了口痰,闷声道:

    “要不然大人你现在给我五千人马,末将出其不意的杀将过去,一定会大有所获!”

    听到这句话,大多数将领都一齐点头,纷纷开口,道:

    “沈将军所言极是,趁南蛮对地形不熟,又不适应风沙气候,沈将军趁其不备偷袭过去,定有斩获!”

    关震听后目光一闪,眼中闪过犹豫神色,似乎对沈从龙的建议颇为心动,见他这样,沈从龙又上前一步,高声道:

    “大人放心,小人不会和敌人过多纠缠,末将带人冲杀一阵,乱其阵脚,挫其军心之后,即刻回城,绝不恋战!”

    关震转过头看着城楼上的将领,见他们脸上呈现赞同之色,这才点了点头,对沈从龙道:

    “好!本将就给你五千兵马你做个先锋,但你要记住你说的话,一定不能恋战!若有机会,烧了他的粮草,毁了他的辎重。。。。。。”

    话音未落,就见沈从龙面露喜色,拱手大声道:

    “末将一定不负大人所托,若有闪失,末将提头来见!”

    关震听到这句话,心中不喜,但命令已下,又不能更改,只好皱着眉头回道:

    “什么闪失!定边城内兵马本来就少,岂是让你用来‘闪失’的?本将要你此战全胜而归,且不能损兵太多,若是办不到,你就安心在定边守城罢!”

    沈从龙脸色一变,急忙拱手行礼,朗声回道:

    “大人放心,小人此行一定旗开得胜!”

    关震这才点了点头,道:“你现在就去点兵准备,切记,不能有闪失!”

    沈从龙躬身答应,转身退下,点兵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