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14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14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还在为豪强问题烦恼吗?”

    正当卫朔沉思时,忽然身后响起说话声。

    他转身一看,原来是崔宏、姜纪两人也上了城头。

    他轻叹一声道:“唉,是呀!”

    “买德一番作为,再加上后秦从中挑拨,眼下陇右诸豪强皆视我等为仇寇,欲杀之而后快。”

    崔宏担心卫朔对王买德心有芥蒂,忙出言解释道:“主公,王刺史那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他本身势单力薄,只能采取激烈手段,才能迅速铲除内部隐患,进而才能全力北向与乞伏益州争锋。”

    “哈哈哈,玄伯务忧,朔还不至于将责任推到买德头上。其实这事说起来,跟买德也没多大关系。”

    卫朔笑着指了指自己鼻子道:“真说起来,根子还在我身上!”

    “别忘了,当初是我一手定下了均田制等政策,从那一刻起朔就明白,天下世家与我乃死敌。”

    “今陇右发生的一切,以前河西也发生过,今后也一定还会发生。”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

    “主公英明!”闻言崔宏、姜纪立马表示心悦诚服。

    “此次陇右发生的一切,虽然暂时延缓了我军夺取陇右的脚步,却也给了河西一次性解决掉豪强隐患的机会。”

    “接下来,至少短时间内,我们将采取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手段,尽快解决问题。”

    ……

    “可恶!”

    平襄城内,鲜卑首领、西秦立义将军越质诘归在大厅内大发光火,冲着金城方向咒骂不已。

    原来最近随着形势愈发不利,让乞伏乾归加大了对周边附属势力的征召力度,从而引起了像越质诘归、没弈干这类依附于西秦的部落首领们不满。

    说句不好听的,越质诘归更关心自家利益,至于西秦是死是活,他根本不在乎。

    这次西秦方面让越质诘归带本部人马前往襄武,摆明了是让他冲在前面,阻挡南线王买德部北上狄道。

    越质诘归不是傻瓜,他自然能看出乞伏乾归用心险恶。

    “怎么办才好?”

    越质诘归左右为难,眼下他既不想再替西秦卖命,可又不甘心就此交出手中权势,到河西做个富家翁。

    正当越质诘归摇摆不定时,忽然一侍卫进来禀报道:“禀将军,王买德使者求见。”

    王买德?越质诘归微微吃了一惊。

    如果说以前他还不认识王买德此人,可当今在陇右还有谁还不清楚?

    他可是河西在陇右的代言人,掌控着天水、略阳两郡,实力比他大多了。

    只是王买德怎么会派人来?

    难道他要代表河西来招抚自己?那我是答应?还是拒绝呢?

    越质诘归表情一下子变得十分凝重,他并未让使者进来,而是坐在那里沉思。

    平襄虽然属于略阳郡,但由于处在西南边角上,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

    哪怕苻登在世时,越质诘归都不奉前秦旗号。

    可最近随着略阳改旗易帜,越质诘归登时感到压力倍增,实在是河西军太强势了。

    近来大都护卫朔简直有鲸吞陇右、关中之势,声势之隆由不得他不重视。

    不得不说卫朔等人还是小觑了王买德,他不是一个只知杀戮的莽汉,而是员智勇双全的大将。

    他在天水大肆杀戮,看似激起了众豪强反弹,却也因此而树立起河西威名。

    借着这些威名,王买德开始对各地胡族渠帅实施威逼利诱。

    之所以选择逼降各地渠帅,是因为他知道,胡虏首领要比世家豪强更识时务。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重重压力下,越质诘归终于答应向河西投诚。

第209章 整顿河湟() 
南凉灭亡后,卫朔没有急于南下攻打枹罕,而是命大军暂时止步于大河北岸。

    随后他坐镇廉川堡,统筹全局,又遣王仲德为主将,进剿羌乱,以稳定河湟。

    羌人与西秦不同,西秦立国十几年,气候已成,必以大军雷霆扫之,方能不留后患。

    而西羌贼性方起,又各怀其心。

    其中大多是因鲜卑人压迫甚深,才趁机起兵叛乱,真正有野心想立国称雄者几乎没有。

    考虑到羌人日后将变成华夏顺民,卫朔自然不会对其杀戮过重。

    毕竟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建设,而不是杀戮、破坏。

    尤其像处理民族纠纷与矛盾,纯军事手段不能解决,必须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故在王仲德出兵前,卫朔再三叮嘱他,命他尽量争取底层羌人,孤立一小撮野心家。

    “仲德,此战目的在于平息叛乱,为生产建设提供安全保障,故应以招抚为主。”

    “千万不要扩大问题,不然河西将陷入对羌作战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作为历史名将,王仲德早对如何平定羌乱了然于胸,今又得卫朔叮嘱,更是信心十足。

    首先,他听从秃发傉檀建议,派人到处散播谣言,离间羌人联盟。

    接下来,他又出高额赏金,诱使羌人自相残杀。

    “大军唯诛有罪,附从者毋自取灭亡。”

    “大都护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

    “斩各级首领以下有罪者,皆以差次受赏金,赐钱一千至十万不等。”

    羌人居处贫瘠,个个都是穷鬼,又缺少见识,大多是见钱眼开之辈。

    大家造反不就是为了抢东西吃饱饭吗?

    现在事情简单了,只需戴罪立功,就有高额赏金拿,有钱还怕饿肚子?

    果然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没过多久,羌人果然发生内乱。

    王仲德接斥候回报后,立即带上骑兵,趁乱向羌人发动突袭。

    河西军多日休整,好吃好喝,士气正在无从发泄,今得一战,自然是勇不可挡。

    之前羌人见河西军按兵不动,早已放松了警惕。

    殊料,王仲德突然大军压上,毫无防备下顿时崩溃,纷纷渡湟水想逃回深山老林。

    此刻正值盛夏,河水尚浅,不过及胸口,故虽河水湍急,但只要水性稍好些,且撤退的再有组织性些,全师保渡问题不大,过几日他们依旧可以卷土重来。

    看到羌人将渡湟水逃走,偏偏主将王仲德似乎一点不着急,只率兵在后慢腾腾的追赶。

    然而王忠德不急,有人急。

    众将士们立功心切,好不容易打了胜仗还不赶紧追,这不傻嘛?!

    此时王忠德显露出名将本色,他不顾麾下请命,一力坚持己见。

    “此穷寇,不可迫也,盖物极则反也。”

    “宜整兵缓追,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听了这一番话,诸校尉皆心服口服。

    连姜纪、秃发傉檀也暗暗称奇,没想到一向以勇猛著称的王仲德,智谋亦是不凡。

    事情果如王仲德所料,夺路狂奔地羌人见还有生路,一个个争先恐后往湟水里跳。

    不料,道路狭窄人太多,挤在一起反在湟水里淹死了数百,还导致河道堵塞,使得后面的队伍根本过不去。

    正当羌人乱作一团,毫无秩序时,正好被慢赶上来的河西军捡儿个现成。

    结果此战让王仲德部斩首数千,俘虏两万余。

    此外由于羌人逃命不及,他们留在河边的十余万头牲畜,以及大批辎重物资,也全都成了河西军的战利品。

    而河西军这边,伤亡不过百十人,可谓是一场大胜。

    一战歼灭了羌人主力,让主将王忠德之名威震湟水两岸。

    剩下的羌人哪里还敢再战,全都再次躲进了深山老林里。

    趁着羌人溃散之际,王仲德率军继续向西推进,进入羌人部落腹地。

    借着首战大胜威名,河西大军一至,各地羌人顿时吓个半死,半数逃入山中,半数躲在家中,惊惶万分。

    王仲德牢记卫朔叮嘱:河西是征服者,而不是破坏者。

    因此,他下令严格约束众将士,不许随便烧羌人家房子,也不许在破坏羌人庄家,总之不得烧杀掳掠。

    躲在深山老林地羌人闻讯后,纷纷奔走相告,说汉人跟残暴鲜卑人不一样。

    不久,躲在山里的羌人首领派人前来请求:愿得还复故地,永远臣服于河西。

    王仲德命人摆开宴席,赐其酒食,以示恩德,然后放他回去。

    要他晓谕羌人愿降者:河西军绝不妄杀无辜,只待大都护赦免尔等之罪,汝等便可回归故地安居乐业,望汝等感念大都护之恩,毋要再反。

    各羌人首领感动万分,当即指天立誓:我若再反,天诛地灭。

    不久后,王仲德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使得数十万羌人全体投降。

    至此,河湟战事告一段落,然而整顿河湟之事并未彻底结束。

    ……

    慑服了羌人之后,卫朔开始招募羌人为兵,并在湟水谷地实施屯田。

    湟水是黄河上游一条极重要的支流,发源于包呼图山,自达坂山与拉脊山之间的峡谷穿流而过。湟水所经之处,有大小河谷盆地十余处,湟水激流穿行于峡谷盆地之间,滋润两岸千里之地。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从下游开始,河谷宽阔,灌溉便利。

    卫朔以大都护下令整编原南凉、后凉士卒,从中挑出青壮组建“生产建设兵团”。

    让大家放下刀枪,拿起农具,开垦荒田,凿井挖渠,伐木筑塞,修缮亭驿,并与投降羌人同生产共劳动。

    按照计划,河湟生产建设兵团将修建道路桥梁七十余所,使得政令可通传整片故地,从而大大提高了湟水谷地的交通发展,并加强了对湟水故地地控制。

    除此之外,开垦农田提升了本地农业生产水平,有利于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对稳定河湟局势起到不可低估地作用。

    “哈哈哈,恭喜主公,今二凉败亡,羌乱将被平息,河湟之地,千里无主,可谓是唾手可得,此乃天赐佳地于河西。”

    卫朔眼带笑意瞥了崔宏一眼,随口问道:“玄伯出身河北,也知道河湟好处?”

    崔宏微感自得,笑道:“属下虽久在中原,却也对河西山川地理略有所知。”

    “若说河湟之地,不仅在河西,甚至在整个西北都是一等一的肥美之地。除了贺兰山东侧西套平原之外,再无别处能与之相比。”

    “前汉名将赵充国曾在此地屯田,引湟灌溉,时至今日,仍有故渠可以使用。”

    “河湟之地东西凡八百里,水草丰美,宜耕宜牧,当地部民多出精骑锐卒;善走马,精于战阵;如湟中义从等部,自前汉时起,便是凉州边军中的悍卒。”

    “当年后汉末年,名将段颎曾以湟中义从为主征讨叛乱羌人,每战争先,威震四方。”

    或许是大局已定,难得有机会放松,让崔宏一时间围绕着河湟谷地,谈得兴起。

    “今大都护携大军力破二凉,威名播于湟中,西羌各部力弱势分,望风归降。有了河湟之地在手,不出两三年,便可得数万精骑,届时大军东出陇关,不仅关中一隅之地,甚至席卷整个中原,也未必不能。”

    “哈哈哈,玄伯公此言过早,接下来先稳定河湟陇右再说。”

    ……

    在卫朔忙着镇抚羌人时,王买德已成功平定天水郡。

    在以姜乳、休官权千成、强熙三人割据斗争失败后,天水各族豪强势力遭到重创。

    十数万氐人、鲜卑人被河西强行行打散重编,部落中头人纷纷被迫放弃部众迁居别处。

    随着越质诘归投降,秦州各地震骇,一些实力弱小的部落纷纷遣使向河西臣服。

    由于要求内附的胡人太多,使得王买德、姜飞不得不暂时停下西进脚步,坐镇上邽专门处理招抚胡族事宜。

    与此同时,随着天水、略阳相继落入河西手中,西秦上下登时有了大祸临头之感。

    乞伏乾归没有其他办法,只得不断地向周边部落抽调兵力、征集粮草。

    只是他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恰好让李暠部有了突袭金城的机会。

    在原本早已投靠了河西的没弈干的配合下,数千河西军从河套平原南下,已悄然潜伏在高平川水东岸,焦急地等待出兵机会。

第210章 奔袭金城() 
高平川水,古时又称西洛水、蔚茹水,今称清水河,乃黄河上游支流。

    其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向北流经今固原、海原、同心、中宁等县,而后注入黄河。

    目前,乃河西朔方与西秦东北向分界线。

    相传,西周时期,褒姒出生时被遗弃于清水河,又被人救起。

    后来成为周幽王宠妃,直至王后,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历史上,高平川水两岸台地既是游牧民族生息繁衍、耕牧之所,又是古代丝绸之路以及萧关古道的一部分,更是游牧民族入侵关中的主要通道之一。

    眼下这条战略要地已被河西暗中掌控,半个月前李暠已携六千铁骑潜入高平川。

    这日,一使者从金城来,打破了多兰部平静。

    来使向没弈干当众宣读了乞伏乾归王命,命他携青壮、牛羊马匹前往金城听候调遣。

    没弈干一边对来使虚与委蛇,一边暗中将此消息通报给李暠。

    李暠获知后立刻兴奋起来,意识到机会来了,遂下令大军即刻向金城进发。

    自开战以来,河西军连战连捷。

    大都护神威大发横扫湟水两岸,‘新人’王买德同样不甘示弱,连夺略阳、天水。

    唯李暠整日隐蔽在高平川,无所事事。

    他早等得不耐烦,若非河西军军纪严明,恐怕此刻已率大军杀到金城。

    今天终于等到了出兵机会,只用了一刻钟,众将士就装备整齐,急吼吼地杀向金城。

    万余混编大军渡过高平川水向西疾行,随后又顺利翻过六盘上北段支脉,数日后抵达了祖厉河东岸。

    站在祖厉河岸边,没弈干指着脚下蜿蜒奔腾的河水,对李暠介绍道:“都督,咱们脚下这条河流叫祖厉河,又因其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