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29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29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走了很久,卫朔等人在一家客栈们前停下。

    由于天寒地冻,大多数人只能窝在家中,只有少数人出门,使得客栈内除了几个客人在喝闷酒外,几乎没什么生意。

    掌柜正百无聊赖的就着炭盆边烤火,猛然间一身穿华丽服饰的年轻贵公子,在一大帮人簇拥下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掌柜眼前一亮,顿觉店内多了几分生气,忙起身招呼,“诸位是住店?还是打尖儿?”

    “住店,把你们这里的上房全腾出来,我家郎君全包了。”

    “好咧!客官稍待,小的这就让人去收拾。”

    趁着掌柜带人收拾房间,卫朔四下打量起周围,除了几位闲汉外,唯有独自坐在角落里一落魄读书人引起他注意。

    此人面前只有一盘小菜,正就着一壶酒水,有滋有味儿品尝着。

    不过从他不时瞄几眼对面桌上的大鱼大肉,可见此人有口舌之欲,只是囊中羞涩罢了。

    不过,这人虽然很落魄,但身上有股洒脱不羁的气质,很是吸引人。

    或许是不想再忍受美食诱惑,读书人三下五除二喝光了酒水,遂起身结账。

    “小二,小二,结账!”

    小二闻讯走来,显然他与读书人相熟,只看了对方一眼,没好气道:“刘主簿,您这次共花费了一百文钱。”

    “不过,加上前几次所欠酒水钱,您一共需支付一贯零两百文。”

    主簿?卫朔没想到那个落魄读书人竟还是个主簿。

    甭管做的是哪府主簿,这大小也是个官职,总不至于连一顿酒钱都付不起吧?

    在卫朔暗自腹议时,那边刘主簿已跟伙计吵成一团。

    吵架的原因很简单,这位刘主簿囊中羞涩,不但无力偿还以往欠资,还要将本次记账。

    这下小二不干了,刚刚他可是得掌柜亲自吩咐,要他无论如何也得让刘主簿销了账。

    或许是店内外人太多,让刘主簿多少有些羞于言口,只得黯然立于当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叹了口气,硬着头皮说:“实不相瞒,在下这会手头拮据,实在是无力偿还酒钱,你且容我转圜时日,过几天我定亲自将酒钱送来。”

    话说到这份上,小二也是没辙了,总不至于为了几百文钱报官不是?

    况且刘主簿平时口碑还算不错,再者人家岳家也有钱啊,真到了最后,不是还有江家在吗?

    没得办法,小二只能摇摇头道:“唉,小的算是看明白了,您老根本就是打算在我们店里一直白吃白喝。”

    “您以前不都是去岳家混吃吗?怎么近来不去了?”

    刘主簿听小二所言,脸上忽然露出痛苦之色,显然有难言之隐,随又开口辩道,“瞧您说的是哪里话?我并没说不还钱啊,只是这几日手头紧,周转不开。”

    “行了,行了,等您老周转开,黄花菜都凉了!”

第235章 怀才不遇() 
看了一眼狼狈离去的刘主簿,卫朔小声嘀咕道:“按理说,主簿大小也是个官儿,不至于连吃酒都没钱付吧?”

    此言恰好被回转的小二听到,他冲着刘主簿落寞背影啐了一口。

    “呸!什么主簿?那都是老黄历了!只不过乡里街坊客气,小的才称呼他一声主簿。”

    “遇到个街边混混,人家只会直呼他大名刘穆之,连个表字都懒得叫。”

    “什么?你……你再说一边,刚刚那人叫什么?”

    “刘……刘穆之啊。”

    得知刚才那个落魄读书人就是自己苦苦追寻的大才,卫朔不由怔立当下。

    旁边崔宏察觉有异常,踱步来到身边,轻声问:“主公怎么了?”

    卫朔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压低声音回道:“刚才那个就是我要找的人。”

    “主公指的是刚才那个赖账的落魄主簿?”

    崔宏眉头紧皱,显然他无法将一落魄读书人与所谓的世外高人联系在一起。

    “没错,正是此人!”

    “玄伯公莫要小觑他,此人才华当与体业、伯渊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什么?!这……这也太不可思议啦。”崔宏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卫朔所言为真。

    “主公,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直接上门拜访吗?”

    “不,不要轻举妄动,且先派人暗中将此人情况打探清楚再说。”

    “属下明白。”

    ……

    不提卫朔等人忙着安置歇息,单说刘穆之狼狈离开后,满脸羞愤地往家赶去。

    走在路上,刘穆之失魂落魄,没想到短短月余,他竟连遭两次羞辱。

    如今他已过了而立之年,可仍然是一事无成。

    并不是他没有本事,实在是当今天下乃世家当道,他一介寒门想要出头何其难也!

    再一想前几日有消息传来,说原来的街坊邻居、大混混头目刘裕飞黄腾达了,他就更加坐不住了。

    有时他还会暗暗埋怨自己为何不像刘裕一样能打,这样他也可以去投军,说不定现在也能混上个一官半职。

    “唉,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刘穆之忍不住仰天长叹,同时也为自己怀才不遇感到忿忿不平。

    别看刘穆之自幼家境贫寒,说起来他也是自幼饱读诗书,长大后还做过琅琊内史、建武将军江敳的主簿。

    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娶了一个豪门旁枝小姐做老婆。

    刘夫人出身济阳江氏,济阳江氏乃高门士族,其中作《徙戎论》的江统就出自江氏,之前用过刘穆之的瑯琊内史江敳就是江统的孙子。

    不过刘穆之妻子只是出身江氏旁枝,要不也不会嫁给刘穆之这种寒士为妻。

    刘穆之有个不算缺点的缺点,即喜好吃喝,史书记载:“嗜酒食,不修拘检。”

    如果他出身豪门大户,这肯定算不上什么缺点,反倒有可能如王羲之爱鹅一样,成为世家名士独有特征。

    只可惜刘穆之出身寒门,家里没钱,自然也就无法供他吃吃喝喝。

    以前他有官职在身时,尚能勉勉强强满足口舌之欲。

    但他自视甚高,如鲲鹏展翅,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可惜出身太低,在别人眼中就是个刀笔吏、池塘中的小虾米。

    在怀才不遇、屡遭白眼后,他一气之下辞官回到老家,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没有了经济来源,自然无法满足口舌之欲。

    而刘穆之岳家虽然只是江氏旁支,却也比一般小门小户有钱的多,且时常举行宴会。

    因此,刘穆之仗着脸皮厚,时常去丈人家蹭吃蹭喝。

    这样一来导致江家人十分看不起刘穆之,每次看到他来,全家脸色顿时变得乌云密布。

    以至于连他老婆也觉得十分难堪,时常提醒刘穆之,让他发愤图强。

    然而刘穆之对此全当成了耳边风,还是经常去岳家蹭饭。

    就在前不久,江家大宴宾客,请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担心刘穆之跑来丢人,特地没有通知他。

    但刘穆之嗅觉敏锐,闻着香又来了。

    江家没有办法,在角落安排了一个座位。

    刘穆之大大咧咧地入座,酒足饭饱以后,看到桌上有新采的槟榔。

    于是他就问小舅子:“我能不能拿几个回家?”

    谁知小舅子原本就一肚子气,再一看他嘴流涎水的样子,顿觉姐夫丢人现眼,遂满脸鄙视道:“你知道槟榔有什么用处?是消化食物的,你有几天能吃饱?拿这个回去用得上吗?”

    当时,现场宾客们听了全都哈哈大笑。

    刘穆之狼狈不堪,跌跌撞撞逃回了家。

    这一次经历被他视作奇耻大辱,从此之后再也没去过江家。

    不能去岳家混吃混喝,刘穆之日子一下子难过起来。

    最终他实在忍不住了,只好跑到酒馆中赊账吃喝。

    结果没想到,今天又被店里小二冷嘲热讽一顿。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仍在落,风亦未消,刘穆之满腹心事地回到自家。

    正要推门进去,他忽然闻到一股肉香传出,刘穆之满心疑虑,家里如何有钱买肉吃?

    他推开房门一瞧,只见正中一张方桌上摆满了酒菜,虑之、式之、花娘几个孩子正围在四周眼巴巴瞧着。

    三个孩子一看到父亲回来,登时眼前一亮,嘴里喊道:“奥,哦,哦,阿爹回来了,阿爹回来了,我们有肉吃啦!”

    这时听到动静的刘江氏也从里屋走了出来,她看了一眼丈夫,总觉得他今天心事重重。

    “夫君,你回来啦?饿坏了吧?快坐下吃吧。”

    在妻子招呼下,刘穆之一屁股坐下,由于有心事,使得往日看起来诱人的佳肴,此时吃在嘴里味同嚼蜡。

    看到刘穆之只吃了几口就停下了筷子,刘江氏不由关心地问:“夫君,你生病了吗?怎么今日只吃这么少?这可是我兄弟专门买来给你赔罪的。”

    “赔罪?赔什么罪?”一提起小舅子,刘穆之就忍不住想起在江府受的屈辱。

    “还能有什么?还不是为那日宴席上发生的事?希望夫君你大人大量,不要跟我弟弟一般见识。”

    “夫人放心,我早忘记发生了什么。”刘穆之故作大方道。

    刘江氏看到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看来自家夫君还真是对江家有了心结。

    其实这一桌酒菜根本不是什么江家赔罪送的,而是她剪掉半截头发卖掉换来的。

    刘江氏不愿意刘穆之跟娘家闹别扭,不然她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这才想到用头发换钱。

    “夫人,为夫想好了,不能再这么无所事事下去,过几日我打算出去找事做。”

    正当刘江氏还在想如何化解丈夫与娘家矛盾时,忽然听见一向惫懒的丈夫竟主动提出要出去找事做。

    要知道当年为了让刘穆之上进,她可是用了很多办法,却最终都失败了,没想到今日自家丈夫忽然间转了性。

    “夫君,你……你没事吧?”

    望着满脸担忧之色的妻子,刘穆之苦笑道:“以往我自视甚高,总梦想有朝一日被人慧眼识英才而相中,从不愿去做一些小事情。”

    “可眼下我已三十二岁了,仍然一事无成,甚至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想通了,先从小事做起,然后等待机会来临。”

    听到夫君这样讲,刘江氏才算放下心来,当下又细细叮嘱起刘穆之来。

    至于三个孩子哪里顾得上父母谈什么,如今正全身心都放在吃食上。

第236章 再见刘裕() 
翌日,在诸事安置妥当,卫朔几人离开客栈,带上礼物一路打听,顺利找到刘穆之家。

    虽然刘家不是深宅大院,但一座由砖瓦修建而成的一进院子,绝非寻常百姓置办得起。

    刘江氏闻听有客人到访,连忙从里屋出来迎候。

    原本她以为是丈夫以前的‘狐朋狗友’来找,不料开门一瞧却来了大队陌生人。

    为首者乃是一个礼数周到的年轻人,左右还拎着不少礼物。

    “敢问小郎君是哪位?不知找我夫君有何贵干?”

    卫朔急忙上前,深施一礼。

    “想必这位是刘夫人吧?在下河西卫朔,慕名而来,特来拜访刘先生。”

    “不好意思,卫郎君,夫君今日一早出去找事做了。”

    “哎呀,这可真是不凑巧!”

    得知刘穆之不在家,卫朔深感遗憾,只得让人将礼物留下。

    “这是在下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嫂夫人笑纳。”

    刘江氏一看堆积如山的礼物,登时慌张了。

    自她嫁到刘家以来,除了一开始刘穆之担任主簿期间,有人送礼外,再没受过任何礼物。

    如今他丈夫早已是无业游民,猛然间卫朔送了这么多礼物,让她有些惶恐不安。

    她连连推辞道:“不行,不行,这些礼物太贵重了,妾身不能收。”

    “哈哈哈,嫂夫人莫推辞,礼物只管放心收下。”

    卫朔不顾刘江氏阻拦,执意让人将礼物搬进刘家院子。

    临走之前,他又转身对刘江氏道:“朔仰慕刘先生大名久矣,今日特来拜访,不成想先生有事外出。”

    “请嫂夫人代为转告刘先生,过几日朔再来拜访。”

    卫朔一行倒是潇洒地离开了,徒留下刘江氏忐忑地看着一院子礼物,不知所措。

    ……

    “主公,接下来咱们去哪里?”

    “还是去刘家,不过此刘家非彼刘家!”

    “眼下咱们到了京口,不去拜访一下地头蛇,可说不过去。”

    说着众人出了巷子,转弯儿向另一条街走去。

    刘裕家环境明显比刘穆之家差很多,这是一条脏乱不堪的巷子。

    看得出来,住在这里的全是些没钱的苦哈哈,因为各家房屋俱都低矮而破旧。

    刘裕家的三间茅草屋更加残破不堪,坯墙上的土都剥落了。

    然而与门前冷落的刘穆之家不一样,眼下刘裕家高朋满座,正在庆贺刘裕高升。

    除了前来庆贺的各方客人外,门口还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左邻右舍。

    远远地,卫朔就听到周围人在谈论刘裕一家。

    “刘家婆媳算是熬出头了,刘家大郎一走几年音信全无,谁成想一回来竟成将军了。”

    “谁说不是呢?说起来还是人家寄奴有本事!”

    “嘘!可不能再喊人家寄奴啦,得叫刘将军,不然就犯了不敬之罪,要杀头的。”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前些日子就有庶民不小心冒犯了当官的,结果被拉去砍了头。”

    “你这话言重了,刘将军是咱们左邻右舍看着长大的,绝不会对我等下毒手。”

    “嘿嘿,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眼下刘家算是上等人啦,哪里还会跟咱们穷苦百姓称兄道弟?”

    不提外面人如何看热闹,单说刘裕一家人为了招待好来客,早已忙晕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