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68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68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以前曾跟燕军交过手,对鲜卑铁骑威力有很深印象,遂向刘裕说出了心中最大担忧。

    “彭城至下邳一带地势平坦,最利胡骑发挥,我军又不占据兵力优势,恐难以在正面与之相抗。”

    听了刘敬宣所言,刘裕在脑子里琢磨一阵子,慢腾腾地说:“近年来,鲜卑人仗着慕容垂之力战无不胜,后燕上下早已是兵骄将傲。”

    “假若此次是慕容垂亲来,以其巨大威望,或许还能惕励众将。”

    “然慕容垂自以为大势底定,遂留在了邺城,将众军分与俩儿子与弟弟统领。”

    “那慕容隆虽号称是后燕名将,可你看他离开慕容垂后表现?完全不似名将所为。”

    “由此可见,没了慕容垂这个主心骨,后燕人根本不足为虑。”

    “这一次我要好好给慕容隆上一课,让他尝尝我大晋的厉害。”

    “将军不可大意。”刘敬宣觉得刘裕过于自信了,不放心地提醒他。

    “放心吧,裕自有成算,命令船队加速前进。”

    刘裕深深懂得“气可鼓而不可泄”的道理,努力把慕容隆描述成一个目光短浅、本事低劣的将军,从心理上打消麾下众人顾虑。

    果真,将士们听了刘裕鼓劲打气的话,不由信心倍增。

    见状,刘裕继续道:“慕容垂虽然威名震于天下,然而如今早已垂垂老矣,去年西征并州不也大败而回?”

    “由此可见,慕容垂已不胜以往多矣,根本不足为虑。”

    “再者,眼下后燕国内危机重重,背后还有劲敌拓跋珪虎视眈眈,本将料定他不会在南边待太久。”

    “不然一旦北魏从背后偷袭,恐怕后燕将丢失根基之地。”

    “故而,这一战只要能小挫燕军,定能使敌人知难而退。”

    刘裕果然厉害,将内外局势看得十分透彻。

    而听了刘裕一番分析,不光刘怀肃、向靖、刘道邻等人钦佩不已,连索承明、刘敬宣两人也是暗暗钦服。

    尤其刘敬宣,原本他在比武输给刘裕后就仰慕不已,今听了这一番分析,更是下定决心要跟刘裕混。

    也许刘裕自己都没想到,他不过想打消一下众人对慕容垂恐惧,却意外收获了一员小弟。

    ……

    在刘裕兼程北上时,慕容隆也留下少量人马包围彭城,而他亲率主力倾巢南下。

    出发之前,慕容隆骄傲地对众将说:“父皇开创基业,跨据五州,民兆亿万,带甲十万,国富兵强。”

    “没想到晋廷不自量力,自来送死,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聚而歼之,进而吞并两淮之地。”

    有人见慕容隆骄傲轻敌,遂出言劝道:“将军切不可轻敌,北府兵骁勇善斗,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哈哈哈,北府兵早不似十年前样子,况且我军多是骑兵,只要晋军敢来,只需一个冲锋就能将其冲垮。”

    慕容隆太年轻了,太自信了,也太狂妄了。

    不过想想也是,像他从军以来,几乎都是跟在慕容垂身边,从没打过败仗,怎能不狂?

    可惜他却不明白,以前打胜仗那是因为慕容垂厉害,跟他可没半毛钱关系。

    历史上,慕容垂的几个儿子,在他生前表现得近乎完美。

    像慕容农、慕容隆、慕容麟几人,在慕容垂生前立功无数,可谓是“虎父无犬子”。

    然当慕容垂病逝之后,表现与之前大相径庭,慕容农还好些,其他几个儿子在关键时刻完全靠不住。

    全都无力阻止拓跋珪入侵,硬生生葬送了后燕江山。

    想想也是,若他们真那么厉害,历史上还用得着七十岁的慕容垂披挂上阵么?

第303章 大破燕军() 
二月初,当刘裕舰队沿着泗水水道折而向西时,数万燕军铁骑从北面狂奔而来,一直抵达泗水岸边一箭之地。

    见敌军至,刘裕即令大军停止前进。

    由于晋军是逆水而上,每条战舰都由士兵们在南岸上用一百多丈长的缰绳牵引着前进。

    有时候,遇到水流湍急之处,或者天上突然刮起大风,牵引战舰的缰绳突然折断,战舰失去引力,往往随波逐流。

    有一艘船不幸漂到对岸,顿时船上晋军士兵被后燕前锋骑兵斩杀殆尽。

    更令晋军气愤的是,那些鲜卑人还挑着晋军尸体在岸边耀武扬威。

    见燕军如此嚣张,激怒了晋军前锋大将向靖。

    他当即率领十二名亲随乘坐小船,径直划向北岸,燕军五六百骑兵见此情形,都相视哈哈大笑。

    向靖素来善射,登上北岸以后,即张弓搭箭,一连射杀了十几名鲜卑骑兵,剩余鲜卑骑兵均仓皇而退。

    一番试探过后,大战正式开启。

    鹰扬将军刘裕令大将向靖率领七百名猛士,带着一百辆战车,登上泗水岸边,距离河水一百多步,构筑却月阵型。

    却月阵两端伸向河岸,每辆战车上有七名甲士。

    部署完毕以后,刘裕又下令新月阵中竖起自己的大旗,以示他将与众将士共存亡。

    等却月阵构筑完毕以后,阵中主帅大旗也竖立了起来,只见他一声令下,刘怀肃率领两千多人飞也似地进入阵地,他们携带了一百多张机械大弩(这是听从索承明建议后吸取了河西军优点)。

    与此同时,每辆战车上也随之增加了二十人,并在车上竖起了防御大盾。

    刚开始的时候,慕容隆看到数百晋军拉着战车上岸,都不明白晋军到底要干什么。

    因此,他没有立即发起攻击。

    直到看见晋军瞬间建立起了滩头阵地,他才赶忙发起进攻。

    刘怀肃下令先用弱弓小箭射击,以引诱敌军上当。

    果然,慕容隆见此情形,以为晋军兵少且武器装备不行,就下令大军从四面八方向新月阵地扑来。

    于是,两万后燕大军对晋军阵营发起了全面攻势。

    当燕军接近晋军营垒以后,大阵中刘怀肃突然下令士兵拿出连发的机械大弩,开始大量射杀敌人。

    但是,敌人人数太多,即使那一百张大弩,也无法压制住蜂拥而上的敌人。

    不过,之前刘裕已料到这点,遂提前预备了一千多条长矛。

    当下刘怀肃下令将长矛装在大弩上,一发而去,瞬间洞穿三四个鲜卑人。

    如此一来,极大地震慑了鲜卑人,终于顶住后燕人疯狂进攻。

    晋军人数虽远远不及后燕,且都是新入伍的将士,但因为训练有素,又在刘裕不断激励下,众将士浴血奋战,依托却月阵大量杀伤了敌军。

    刘裕见破敌时机已至,当即高声叫道:“本将受命援救徐州,立下誓言要竭尽全力。”

    “同行诸君,或者与某一起历经艰难,或者深受陛下厚恩,此时奔退,还有什么脸面再见陛下与父老乡亲呢?”

    说毕,刘裕亲自率领本部精锐上岸,朝燕军阵脚的西北杀来。

    刘裕将区区数百之众置身于燕军两万大军之中,无疑于沧海之一粟,原无关大局。

    然而,正是在刘裕这股敢死队的冲击下,燕军阵脚竟稍微松动了一下。

    这种松动却很快象瘟疫一样波及到全军,顿时燕军整个阵脚一阵松动。

    就在这一瞬间,晋军全军悉数压上,后燕大军整体向后退却,并最终形成了大的溃败。

    刘裕凭借着“却月阵”以区区数千人竟然击败了数万后燕铁骑,一战打响了威名。

    连带着向靖、刘怀肃、刘敬宣等人之名也让后燕人闻风丧胆。

    这一战可以说挽回了徐州颓势,止住了局势继续崩溃,还迫使后燕不得不暂时后撤。

    稍后,刘裕又派刘敬宣率领三千人北上,以解彭城之围。

    此时慕容隆早已吓破了胆,听说晋军到来,不敢迎战竟不战而逃。

    战后,彭城主簿刘钟对刘裕心服口服说:“将军以少击众,虽古之名将,也比不过啊!”

    而刘裕同样十分欣赏孤身守城的刘钟,有意将其拉到麾下效命,遂刻意与之相交。

    不得不说,晋室号召力果然很大,当青兖沦陷区豪强得知刘裕大获全胜消息后,纷纷再次向东晋投诚,甚至还有百姓向徐州一带逃跑。

    慕容垂见新占领地局势不稳,遂派出兵马巡视四方,并拦截逃亡百姓。

    却不料,再次被刘裕抓住战机,一支越过兖徐边境的数百骑兵,被晋军包围袭击,全员系数被坑杀。

    随后慕容垂吸取了教训,不敢再派小股骑兵靠近徐州行动,只能让慕容农亲自统领大军坐镇边境,以防刘裕。

    不得不说,如今刘裕一手培养起来的新军,早已今非昔比。

    经过此次北上与鲜卑人浴血厮杀,这支新军逐渐锻炼成了一支拥有大批优秀将领、敢于苦战、勇猛顽强的铁军。

    面对慕容垂本人,刘裕并未露出一丝胆怯,反倒频频主动出击,又击败了前来企图切断泗水之上粮道的两千燕军铁骑,让慕容垂领教了他的厉害之处。

    由于接连取胜,让晋军士气高涨,趁着燕军收缩战线之际,收复了不少失地。

    ……

    当慕容隆大败的消息传回邺城后,慕容垂气得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口中连连喊着:“慕容隆误国,慕容隆误国。”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此次大举南征会在即将结束时载这么大一个跟头。

    早知如此,当初在夺得青兖二州时就该班师回朝,结果一念之差,竟葬送了数万将士。

    慕容垂遣将攻略徐州,除了进一步向南扩张领土、掠夺人口外,也想彻底重创北府兵。

    省得将来他北上伐魏时,晋人在南边搞事情。

    只是他小觑了对手,没想到谢玄之后,北府兵还有刘裕这样一个猛人。

    如今中路军慕容隆丧师辱国,右路军慕容农部又深陷豫州战场,而左路军慕容德部虽然进展顺利,然缺少另两路军呼应,又将面对劲敌刘裕,前途未卜。

    因此,慕容垂当机立断,命人前去通知慕容农、慕容德暂停南下,回邺城议事。

    当慕容农、慕容德赶回邺城时,正好看到慕容垂在训斥慕容隆。

    若换成以往,恐怕此刻慕容农、慕容德早上前求情啦。

    可这一次,两人皆恼恨慕容隆不按军令行事,以至于葬送了大好形势。

    结果,两人只是静默一旁,根本不管被训得狗血淋头的慕容隆。

    过了好大一会儿,慕容垂总算气顺了一些,这才回过身来招呼慕容农与慕容德。

    “晋人虽强然不思进取,实不足为虑!”

    “而朕集结重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兖青二州,并非要吞灭东晋。”

    “实则,一为拓展南线空间,二为抢掠粮草与人口,此皆为征讨北魏与西燕二虏。”

    “故震慑晋军,使其默认我军所占土地,而不敢骚扰我国边地才是上策啊。”

    “原本一切进展顺利,不料泗水一败,让大好形势功亏一篑。”

    “眼下我军新败,士气低迷,相反晋军气势正旺。”

    “一旦长时间陷入南北争端,北魏势会趁势进攻河北,故必须尽快击退晋军,震慑南朝。”

    “刘裕乃南朝新晋大将,又是天子司马曜心腹,今开头打了打胜仗,挽狂澜于既倒,心气正高。”

    “假若我们不设法阻止他,刘裕定会率军北上,如此以来,南方一线恐怕将永无宁日。”

    “今国内百姓饥馑,万一北魏再南下骚扰,我们根本无力两面对敌。”

    “朕意已决,准备亲自去会会刘裕,最好使其知难而退。”

第304章 时机成熟() 
公元394年的一月,对于拓跋珪而言,是喜忧参半。

    自魏燕断盟以来,他日夜提心吊胆,生怕慕容垂不顾一切发兵前来征讨。

    直到听说后燕大举南下消息才松了口气,可后来见慕容垂南征顺利,不由忧心忡忡。

    慕容垂出兵以来,顺利攻占了兖青两地,收纳了众多人口、土地,让后燕实力大增。

    甚至拓跋珪得知东晋守军一触即溃时破口大骂,说北府兵浪得虚名。

    为了帮东晋减轻压力,他还冒着与后燕爆发冲突的危险,命魏军在两国边境发起挑衅。

    可惜,这些都不能延缓慕容垂向南侵占土地、掠夺人口之脚步。

    正当拓跋珪想着要不不先发制人时,终于从南边传来了后燕军队受挫之消息。

    得知后燕折损了数万兵马,拓跋珪大喜过望,同时也预感到伐燕机会成熟。

    不过,拓跋珪心里也清楚,后燕非北魏一国可敌。

    这时,他想起了卫朔与慕容永,遂派出两路使者分别前往河西与西燕。

    ……

    当慕容垂忙着南征时,卫朔没有急于向外扩张,而是对厢军完成了重新整编。

    以前厢军最大单位为厢,每厢共三千人,主官为指挥使,驻扎在不同地方大营。

    一旦战事爆发,各厢接到将军府调令后,当由指挥使带着立即往前线集结,并受征讨都督节制。

    而征讨都督属于临时职务,只有在战时大都护卫朔才会任命某人担任。

    比如之前征讨陇右时,王买德、李暠分别受任征讨都督一职,负责一方面战事指挥权。

    大战一结束,将军府会立即取消征讨都督任命,从而也就解除了相关将领的统兵权。

    以前河西弱小,碰到的敌人也不是特别强大,几乎没有组织过十万以上规模的会战。

    战事规模小,以厢为单位作战可以从容应付。

    可如今随着河西日益强大,今后爆发战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职业士卒再以厢为单位行动,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经过深思熟虑,借着整军之际,卫朔提出在厢上面设镇一级单位,以总兵统之。

    每镇下辖三厢,加上其他辅助兵力,差不多有近万人。

    这样一来,即便遇上优势兵力,一万河西军也有一战之力。

    新年刚过,卫朔以镇西大将军名义下达了新军令,任命杜进、李暠、段业、姜飞、沮渠男成、王仲德等六人为总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