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71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71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如此,不如暂时让慕容垂北上,而我们趁此机会,好好整顿一下,等将来时机成熟,再出兵北伐。”

    当索承明提到‘他人’时,不着痕迹地与刘裕对视了一眼。

    在场众人皆以为他人指的是正挥兵攻打幽州的魏王拓跋珪,却不知索承明、刘裕最担心的却是卫朔。

    通过与索承明交谈,刘裕已洞悉了卫朔欲一统天下之野心,同时也将其视作最大对手。

    原本卫朔已领先他很多,刘裕在奋起直追的同时,若能延缓一下卫朔脚步,当然好了。

    数日后,后燕大军开始徐徐后撤,为了防止刘裕偷袭,慕容垂亲自领兵断后。

    当鲜卑人撤走后,半个徐州成为狼藉一地。

    虽然慕容垂答应将琅琊等郡国还给东晋,可是鲜卑人早已将人和物资统统抢走。

    刘裕得知后,暗暗在心底发誓,早晚一天他会统兵北上征讨诸胡,为百姓报仇雪恨。

第308章 意图曝光() 
p

    占领晋阳之后,尽管王镇恶已全力封锁消息,却还是百密一疏。

    一名燕军小校侥幸未死,且躲过了河西军搜捕,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惶惶地闯进长子。

    当内侍把慕容永从美梦中叫醒,他打了个哈欠,极不情愿地穿衣下床。

    “发生了何事?非得半夜叫醒寡人?!”

    “大王,宫门侍卫前来禀报,说一晋阳小校夜闯宫门,自称有紧急大事禀报。”

    内侍站在门口,满脸堆笑,小心陪着话。

    “晋阳?”慕容永眉头一皱,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妙。

    考虑到目前正是多事之秋,他冷不丁打了个激灵,急忙命来人当面汇报。

    不到一盏茶功夫,那名燕军小校走进大殿,上前双拳一合,跪倒在地,尽了礼节。

    “末将拜见大王。”

    “你不帮着武乡公镇守晋阳,大半夜跑来长子干嘛?”

    或许是一路受了太多委屈,来人见慕容永发问,登时嚎哭起来。

    “大王,大事不好啦。”

    “王镇恶突然反目,派兵夜袭晋阳,致使守军几乎全军覆没,连武乡公也不幸遇难。”

    “末将侥幸未死,特地赶来向大王禀报。”

    “什么?!”

    慕容永大吃一惊,脸上睡意一下全跑了,满脸骇然。

    原本惺忪的双眼也顿时睁大,说话一副哆哆嗦嗦样子。

    “此……此言当真?”

    “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作保!”小校一拍胸脯道。

    “数日前夜晚,王镇恶遣少数河西军假扮辎重兵,又以财货贿赂,骗得守军信任。”

    “结果守军猝不及防,眼睁睁让晋阳落入河西之手。”

    得知事情经过,慕容永不由吓出一身冷汗。

    他擦了一把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独自发了好一会儿呆,他才想起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半夜征召,群臣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敢怠慢,皆以最快速度赶往王宫。

    众人来了之后,正好看道慕容永正面色阴沉地端坐在龙椅上,旁边还站着一位燕军小校。

    “告诉大家一件不幸事,不知何故河西与我突然反目。”

    “目下王镇恶部已袭占了晋阳,而武乡公慕容友业已不幸遇难。”

    得知河西反目,群臣窃窃私语,有的怒形于色,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暗暗庆幸。

    简单介绍过事件来龙去脉后,慕容永犹如被激怒的老虎,开始了咆哮。

    “河西私占西燕城池,必须给予严惩。”

    “太子,寡人现命你统领三万人马出征,去把晋阳夺回来。”

    “遵令。”

    太子慕容亮惟父命是从,接过王名,便要去调兵遣将。

    不料,却被张腾阻住去路。

    “太子且慢,大王息怒,臣有话讲。”

    慕容永目光阴郁地盯着张腾,不悦地说:“张卿,寡人知道你对河西有好感,但不要因私废公啊。”

    “大王,误会臣下啦,我不是不同意征讨晋阳。”

    张腾不慌不忙地说:“只是臣心中有些疑问,想讨教一下这位将军。”

    那个前来报信的小校,原正呆在一旁无所事事。

    忽然听到张腾欲向他请教,急忙躬身道:“请中书大人直言。”

    “敢问将军,河西军如何突然反目?之前曾有冲突?”

    那个将军不疑有他,脱口而出道:“没有!双方关系很好。”

    “当初河西军抵达时,武乡公还曾多次宴请王镇恶等河西众将,席间众人把酒言欢,十分友好。”

    “哦,原来是这样!”

    张腾故意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又不怀好意地问:“在下听说,河西军是假扮辎重兵骗开了晋阳城门,对吧?”

    “是的,当时河西军提出愿以五车战利品换取进城休整一夜。”

    “也就是说,车上装满了金银珠宝?”

    “是的,末将亲眼看见车上装满了各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那你们看见大量珠宝出现眼前,就没有动过其他心思?”

    “怎么没有?当时不少兄弟都恨不得上手抢过来。”

    此人不假思索,有些话不经大脑,竟脱口而出。

    张腾乜斜着他,忽然咄咄逼人地问:“既然动了心思,安知没有付诸行动?”

    “是不是尔等先动手抢了河西军战利品,惹怒了河西军,最终导致双方反目?!”

    这时慕容永也反应了过来,之前他就一直想不通,为何表现友好的河西军,怎么会一下子将刀锋指向西燕?

    更别说眼下河西军还在河北与后燕大战,难得他们就不怕西燕断了退路?

    如今张腾这么一说,他才忽然想明白过来。

    定是晋阳守军见财起意,才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那个小校哪会想到张腾来这么一招,顿时急得满头沁出豆大的汗珠子,连连摇手否认。

    “不是的,不是的,末将没有见财起意。”

    “你没有见财起意,不见得其他人也没有,你敢以人头保证吗?”

    张腾话中带刀,舌辩无双,登时将此人问得哑口无言。

    “回答不上来了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此次冲突的罪魁祸首,有可能是晋阳守军。”

    慕容永恍然大悟,不由勃然大怒道:“若非张卿指点迷津,恐怕寡人仍将蒙在鼓里。”

    “真是可恶至极,尔等成天不办人事,只知闯祸惹麻烦,寡人要你们何用?”

    “来人,将此人拖出去斩首。”

    很快有侍卫进来,像揪小鸡似的,把那个小校直接拖了下去。

    此人来不及分辨,只能连声高喊:“大王,末将冤枉呀。”

    没多大一会儿,内侍端着盘子,盘子上盛着颗血淋淋的头,呈到御座前让慕容永检验。

    慕容永挥挥手,待内侍退下去后,又忧心忡忡地问:“诸位都说说,接下来该如何处理此事?”

    慕容亮嗤之以鼻地说:“父王不必忧虑,儿臣愿领兵北上,收复晋阳。”

    “王镇恶乃河西名将,河西军又是当世劲旅,冒然出兵不是上策。”

    搞清楚了事情来龙去脉,慕容永反倒不主张武力解决。

    张腾出言附和说:“大王言之有理,为今之计,应一方面调集精兵强将,严密防守各地险关要隘。”

    “另一方面当速派使者前往晋阳拜访王镇恶,争取以和平手段解决此次争端。”

    “假若河西军执意不肯和解,再派兵进剿也不迟。”

    “张大人此言差矣。”

    “不管怎么说,也是河西军先霸占了晋阳,又杀了武乡公。”

    “若不派兵征讨,大王尊严何在?岂不让天下豪杰耻笑?”

    “河西军远道而来,又在河北大战一场,今已是强弩之末,实不足为虑。”

    “太子光顾着出兵晋阳,却忘了背后死地后燕!”

    “万一大军出兵期间,后燕突袭太行天险咋办?”

    “哈哈哈,张大人过滤啦,今后燕遭三方围攻,哪里有精力进攻咱们。”

    “想必太子忘了,此刻河西军恐已停止进军河北,而我们更是从头到尾都没向河北发起进攻。”

    “因此说是三路围攻,其实也就北魏一家而已。”

    “而且臣还听说,慕容垂正日夜兼程北上,一旦后燕主力归来,说不定连拓跋珪也会望风而逃。”

    “等收拾了北魏,慕容垂一看并州陷入动乱,他岂能放过近在咫尺的机会?”

    “因此,微臣以为,争取和平解决晋阳事变才是正途。”

    “如此一来,既能稳住河西这个盟友,又能避免被后燕觊觎。”

    慕容永深思熟虑了片刻,最终还是采纳了张腾建议。

    他一边命慕容亮加强各地戒备,做好武力出击准备。

    另一边则遣张腾为使前去晋阳,看看有无和平解决争端之可能。

    可惜慕容永哪里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张腾的金蝉脱壳之计。

    当下他回到府内,立即着手安排家人秘密向西河方向撤离。

第309章 大幕拉开() 
p

    “雁门关在北,上党位于东南,两地乃并州对外之两大通道。”

    “拿下两地,便可切断三晋与外界联系,并州将成为河西囊中之物。”

    “按之前计划,大军将分成南北两路,尽快收复雁门关与上党郡。”

    “上党有‘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之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关山险固,地势高峻,有三陉可通往河北、中原。”

    “西燕统治核心区域,也在上党郡内。”

    “唯拿下上党,才能彻底覆灭西燕,全取三晋。”

    袭取晋阳之后,卫朔立即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行动方案。

    不出意外,众人一致认为当迅速东入上党,与北路王镇恶形成南北呼应。

    正当众人商议军情时,侍卫康龙忽然面带喜色地闯了进来。

    “大都护,张大人来了。”

    “什么?!龙雀来了?”

    得知张腾来访,卫朔不由大吃一惊。

    按常理讲,张腾应该在长子才对,怎么会突然跑到离石来?

    眼下除了关心战事进展外,卫朔最担心张腾安全。

    生怕慕容永得知晋阳丢失消息后,将怒火撒在一向主张与河西交好的张腾身上。

    之前他曾考虑派人去救张腾,却因担心打草惊蛇,且难度太大,而未实施。

    也不知张腾是怎么忽悠慕容永,竟自己脱身归来。

    “快,快,快请龙雀进来。”

    张腾意外回来,让卫朔不得不中止军议,同时也让众人意识到形势估计又有了新变化。

    果然,张腾一见面就告诉众人,眼下慕容永已获悉河西意图,并做出了相应布置。

    “慕容永提前获悉晋阳丢失,将大大影响河西军突袭长子。”

    “再按原计划行动已不现实,必须做出重大调整。”

    “臣担心主公估错了形势,这才以北上晋阳之名偷偷跑来报信。”

    卫朔没有怪张腾冒然逃离长子,他很清楚作为内应身处敌营有多危险。

    更别说张腾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万一暴露就不光是他一人倒霉。

    张腾闭着眼睛沉默片刻,忽然长叹一声,有些无奈的道:“此事全怪我!”

    “假若没有冒然离开长子,想来还能为大军行动拖延一点儿时间。”

    “欸,先生此言差矣,此事与龙雀无关。”

    “你离开是对的,等再晚一些,一旦河西军展开攻势,慕容永势必不会放过先生。”

    “再说龙雀有大才,朔渴慕先生久矣,自当留下有用之身效力,哪能冒险枉死长子?”

    卫朔一番安慰,让张腾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连表示原为大都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安抚好张腾,卫朔接着与众人商议夺取上党计划。

    大将沮渠男成大声道:“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即便慕容永知道了又如何?”

    “以末将之意,干脆直接大张旗鼓杀到长子,什么慕容永不慕容永,直接捉来砍了便是。”

    崔浩眉头一皱道:“离石距离长子还有四百里之遥,先不考虑地形如何,即便轻骑飞驰,也得两三日。”

    “更别说沿途还得翻越霍太山(今太岳山),且慕容永又已知道了河西突袭消息,他一定会有所布置。”

    “如此一来,大军长途跋涉已成疲师,又要面临重兵把守的长子,恐难以攻克。”

    “届时大军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弄不好要全军覆没。”

    “嗯,伯渊言之有理,大军的确不宜冒然出击。”

    “除去北路三万人马外,眼下西河境内只有两万多人,大批后续人马还未抵达并州。”

    “除非是偷袭,不然凭这点人根本攻不下长子。”

    “伯渊,你一向足智多谋,不知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崔浩起身向卫朔行了一礼,犹豫道:“主公,末将心中还只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甭管成熟不成熟,先说来听听。”

    “诺!末将以为,目前并州之争,河西总体而言稍占上风。”

    “唯一不利之处,在于消息走漏地太快,让大军失去了突袭长子机会。”

    “然当此非常之时,须行非常之事。”

    “具体当如何?”卫朔紧盯着崔浩问。

    “可以分明暗两步棋,一正一奇。”

    “正,自然是大军公开向长子挺进,这一路比拼的是真正实力。”

    “除非慕容永弃长子而走,不然一场血战怕是避免不了。”

    “不过,据臣猜测,慕容永十有八九舍不得未战先撤。”

    “因此,若主公还想以最小代价拿下长子,还得靠奇兵出击。”

    “奇兵如何出?”

    “挑选部分精锐,先期赶往长子,并设法分批潜入长子城。”

    “进入城内之后,若能伺机控制处城门最好,等大军一到,直接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即可。”

    “假若城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