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93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93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家对河西提出的大农场计划还有疑问吗?”

    “大都护,听说河西定下规矩,只有辽东、并州等一些偏远州郡,才允许圈占田地?”

    “是,中原、河北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我决不允许有人在这些地方圈地,一经发现全族皆灭。”

    “大家不要以为偏远州郡就是土地贫瘠之所,其实有些地方肥沃不下中原,只不过缺少人去经营罢了。”

    “朔希望你们并州世家能够充当开拓者,为今后世家转型提供好范例。”

    “我知道世家有的是钱,但我不希望你们把财富都用来占地、蓄奴。”

    “你们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英,更应该有追求才是。”

    “追求?什么追求?”

    “你们知道眼下河西什么最受欢迎吗?”

    卫朔不答反问,接着不等众人回答,他便自问自答道:“是知识!尤其是百工技艺!”

    “百工技艺?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有什么值得追求。”一世家名士不屑道。

    “奇技淫巧?”

    “尔可知正是靠着奇技淫巧,河西军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煌煌大晋倒是一直鄙视奇技淫巧,结果呢?被胡虏灭了国!”

    “本都护在这里提醒了一下诸位,在河西谁要是敢宣扬鄙视百工思想,我一定会诛他九族。”

    轰的一声,现场一片哗然。

    所有世家子弟都没想到,不过是习惯性鄙视一下百工,竟然遭到大都护强烈反弹。

    刚刚那个嘲讽百工技艺为奇技淫巧的家伙,此时已吓得瘫软在地,浑身哆嗦个不停。

    “条件河西已经摆出来了,郭家以及王家也都已答应接受整编,至于剩下的家族……”

    说到这儿,卫朔用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语气忽然严厉起来。

    “三天,我只给尔等三天,三天之后要么加入河西,要么滚蛋!”

    有了郭、王两大家族支持后,卫朔对眼前中小世家早失去了耐心。

    其他人一看大都护面露不耐,知道对方已动了怒火。

    当下众人再也不敢有异议,纷纷表示愿意交出人口,同意推行大农场计划。

第347章 胡虏叛乱() 
p

    卫朔坚持释放佃户,且毫不退步。

    各大世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屈服。

    接下来短短半月之间,便从世家手中解放出超过五万人口。

    如此一来,让原本空旷的太原郡一下子变得热闹、充实起来。

    不过,即便多出数万人口,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并州地广人稀的现实。

    看着账簿上人口数量五十多万,急得卫朔恨不得派兵到其他地方掳掠些人回来。

    在古代,一个地方缺少人口,将极大地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

    而受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农业生产。

    而没有稳定的农业,自然不可能有稳定的统治。

    以前河西所需粮食主要依靠外部输入,像西边波斯、南方大晋皆是河西重要的粮食购入产地。

    然河西不能总靠外购粮食过活,必须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以前西北贫瘠,而卫朔又不准过度开发绿洲、湿地。

    结果导致耕地面积不足,所产粮食难以满足日常需求。

    如今占据并州,让河西有望获得一个产粮重地。

    须知,三晋比起中原、关中、河北或许略有不如,却也比西北强上许多。

    并州,不仅可耕土地面积广袤,且土地肥沃。

    只因缺乏人口,又受胡虏作乱影响,才使田地被大量抛荒,一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眼下,作为并州新主人,卫朔必须解决此问题,重振三晋农业。

    在计划当中,收服世家、解放人口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推行均田制、大农场计划才是重头戏,只有将这两步做好,才有望将并州打造成产粮重地。

    推行均田制是稳定并州、夯实群众基础之关键,也是掌控并州之必要步骤。

    只有当庶民百姓手中有了自己田地,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同河西。

    不过,对如今并州而言,田地不重要,人口才是关键。

    并州人口太少啦,即便人人分一百、一千亩,也仍有大量荒田没人种植。

    正是因此,卫朔才没有下令没收世家田地,反而允许其继续屯田,以便推广大农场计划。

    他深知在地广人稀的并州,仅靠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现实需求。

    此时,大农场便成为眼下唯一选择。

    据他了解,后世成功的农业模式当中,便有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农场模式。

    农场主自己并少量雇佣固定工人管理大面积的农场,实行大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大投资、大回报、大生产是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专业化高科技,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该模式下农场保持优势之根本。

    在现代,一个农场主可以掌握数千亩土地,这就有利于集约化农业的发展。

    投入与产出集中、全机械化生产,管理也比较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大农场可以通过集约化农业实现规模效益,实现农产品的最大效益。

    不过,这种模式对国家组织和农民个人要求都很高,以目前并州条件显然还做不到。

    除了美国模式之外,后世还有一个比较成功的集约化规模农业经营的例子,即生产建设兵团下辖的各个农场。

    这些农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与世界先进的农业生产差不多同步的种植业产业。

    卫朔借鉴了国内农场部分经验,并与当前府兵制结合起来,推出了古代大农场计划。

    并州大农场是仿照生产建设兵团性质组建的农业生产组织,成员以三百到五百不等。

    在农场里单个府兵拥有一定面积的田地,负责这片田地的日常管理。

    而耕田、播种、灌溉、收获,以及突发性灾害的防治,由农场负责统一作业。

    农场根据都护府、刺史府提出来的农业计划,具体部署实施耕种计划。

    如此一来,农场府兵收入与自己地块的经营管理直接挂钩,调动了府兵生产热情,保证了责权利统一。

    除此之外,农场里府兵还会接受军事训练,依然是维护当地秩序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

    然而令卫朔感到惊讶的是,世家看不上这样的农场,反倒对后世美国那样的大农场主制度感兴趣。

    对此卫朔不但没有拦阻,反而给予高度肯定,极力鼓励世家走大农场道路。

    接下来卫朔坐镇晋阳,在郭庆、王仲德协助下,顺利摆平了并州世家。

    ……

    这件事影响深远,大大缓和了河西与世家矛盾。

    将来有很多世家以并州世家为榜样,主动选择投靠河西。

    成功收服世家,并未让卫朔轻松下来,因为新兴郡竟又爆发了胡乱。

    至于为什么会爆发胡乱,也跟目前正推行的编户齐民政策有关。

    编户齐民意味着各胡虏渠帅、首领将失去部落控制权,这让很多胡人首领不能接受。

    可面对强势之河西,大多数胡人只能选择屈服,忍痛交出牧民,到晋阳城做个富家翁。

    然契胡部落酋长尔朱羽健自诩账下有两千契胡勇士,不愿交出权力,遂举兵叛乱。

    消息传到晋阳,卫朔当即召集众人商议平叛之策。

    “契胡?契胡是什么胡?我怎么没听说过?”

    “大都护有所不知,契胡便是羯胡。”

    “永嘉年间,五胡乱华,羯胡首领石勒在汉人张宾辅佐下在北方建立了后赵帝国。”

    “后来因武悼天王起义,屠杀了大部分羯胡,只有少数羯人侥幸得活,而新兴郡秀容城乃契胡聚集地之一。”

    “首领为尔朱羽健,手下近两千名野蛮、凶悍的契胡勇士,在当地颇有威名。”

    “而且臣还听说,这个尔朱羽健跟北魏拓跋珪来往甚密。”

    “哦,原来如此。”

    听了郭逸介绍,卫朔才对这个契胡有了一些了解。

    同时一听对方首领性尔朱,他立即想到了北魏末年那个枭雄尔朱荣,也不知两人有什么关联。

    卫朔哪里知道,大名鼎鼎的尔朱荣正是尔朱羽健之玄孙。

    “哼!想来这个尔朱羽健还没看清形势,还以为是契胡横行天下的时代。”

    “既然他那么想死,朔便成全他。”

    卫朔当即授权并州都督王仲德,命他负责全力剿灭新兴郡契胡叛乱。

    说实话,他上下压根儿没把契胡作乱当回事,只将一应事务,全权委托给王仲德。

    “仲德,务必尽快剿灭契胡作乱,即便查到其与北魏有牵扯,也不要扩大事态,明白吗?”

    以目前形势论,将北魏牵扯进来绝不是明智选择。

    并州之战后,河西将会进入很长一段时间的蛰伏期,以用来发展民生。

    除此之外,关中才是下一步最该解决的目标,在拿下关中前,他不会冒然与北魏交恶。

    ……

    秋天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徐徐吹过秀容城。

    城内,契胡首领尔朱羽健满腹惆怅,脸上挂满了担忧之色。

    原以为河西政策不得诸胡、世家人心,只要他登高一呼各方势必望风景从。

    届时再招来拓跋魏助战,即便打不过河西,也可背靠代地割据晋北。

    熟料,当他举起反旗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世家已被卫朔折服,而大部分胡人早被河西吓破胆,根本不敢公开反叛。

    如此一来,却将契胡部暴露在河西眼皮底下,也将尔朱羽健置于险地。

    一想到王仲德正率数千铁骑杀来,尔朱羽健猛然打了个冷战。

    忽然间,他猛地起身,眼中闪过一抹冷厉的神色。

    自己绝对不能认命,不然破城之时,其他族人或许可活,但他作为部落首领,又是叛乱元凶,绝无幸免之理。

    尔朱羽健冷着脸在大厅里来回踱步,思索着脱困办法。

    眼下困守孤城绝不可行,留在秀容只能等死。

    所以他只能想法逃走,趁着河西军还未抵达,尽量逃得远远地……

第348章 契胡北逃() 
p

    尔朱羽健思来想去,发现只有向北投奔北魏一条路可走。

    不过,目前最让尔朱羽健着紧者,乃账下两千部落精骑,这是他多年来横行晋北的最大仰仗。

    再者,去了异国他乡,作为一个外来者,若没有一支强大兵马为后盾,根本无法立足。

    正当尔朱羽健沉思时,却见儿子尔朱郁德走了进来。

    看了尔朱郁德一眼,尔朱羽健悠悠叹了口气。

    “郁德,眼下王仲德正统领大军兼程北上,部落内更是人心浮动。”

    “而原先表示同进退的首领们也纷纷离去,可以说整个部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若再继续困守孤城,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父亲,何出此言?!”尔朱郁德满脸不屑。

    “汉人一向懦弱,怎是我契胡勇士对手?”

    “儿子不才,愿领兵南下迎战王仲德。”

    “糊涂!咱们一共才多少人?河西军又有多少?”

    “连慕容永、拓跋珪、姚兴、慕容垂等一干胡族豪杰都不是河西人对手,你如何敢口出狂言?!”

    “那是他们无能。”面对尔朱羽健呵斥,尔朱郁德忿忿不平。

    “你……你,你以为还是数十年前么?汉人任由胡虏欺凌?”

    “当今天下随着西北骤然崛起,汉人势力已完全起势,诸胡即将迎来灭顶之灾。”

    尔朱郁德看了一眼父亲尔朱羽健,郁闷地问:“那我契胡岂不是无路可走?”

    闻言,尔朱羽健沉默了半响,忽然叹了口气。

    “唉,也并非毫无生路。”

    “难不成父亲有破敌良策?”

    “哪里有什么破敌妙策,不过是趁着敌大军未至,先行一步逃走罢了。”

    “眼下河西非契胡可敌,你我须尽快撤出秀容。”

    “啊,撤离?离开秀容,我们能去哪儿?”

    尔朱郁德面露不舍,当年羯胡暴行引起汉人愤怒,在武悼天王号召下,对羯胡展开疯狂报复。

    他们祖先好不容易躲过追杀,最终逃到吕梁山山中隐居下来。

    后来为了在秀容生存下去,甚至连族名都改了。

    今日契胡早已将秀容视作自家,哪能说放弃便放弃。

    更别说一旦离开秀容,契胡恐将再次成为无根飘萍。

    对于深知流离失所痛苦滋味儿的契胡而言,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愿再尝试一次。

    “不离开不行啊,大都护虎视眈眈,留下来等于送死,唯有向北才有望活下去。”

    “向北!?”

    听了父亲计划,尔朱郁德面露惊色道:“父亲,雁门关还在河西手上,咱们拖家带口怎么过雁门关?”

    “万一被发现,岂不是死路一条?”

    “你错啦,这一次不带全部人离开,仅带两千精锐走。”

    “等下你出去,悄悄将两千契胡勇士集合起来,一人配三匹快马,并多带些干粮。”

    “这一次我们绕道吕梁山,以避开雁门关。”

    尔朱郁德登时明白了父亲意图,这是要断尾求生。

    尔朱羽健十分清楚,带上部落所有人根本逃不过河西军追杀。

    与其如此,倒不如带精锐离开。

    “好,儿子这就去办。”尔朱郁德咬咬牙狠声道。

    这是眼下尔朱羽健唯一生路,至于其他人,他已顾不上了。

    若非深陷绝境,尔朱羽健又如何愿意抛弃部落。

    甚至连秀容也不想放弃,可为了让自己逃生,唯有如此。

    且为了不惊动河西军,他还不敢放火烧秀容,只能白白便宜了河西。

    ……

    “糟糕!契胡要逃。”一接到密报,王仲德便看穿了尔朱羽健盘算。

    他看了一眼高进之,苦笑道:“尔朱羽健果然不简单,竟有此魄力。”

    “都督,究竟何事?”

    “契胡逃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