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14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14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力依旧不可小觑,夺取关中还应从长计议。

    为保证实现战略设想,河西上下开始从全方位着手准备。

    一方面,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先分化、拉拢一批关陇豪族,以从内部削弱后秦。

    另一方面,河西则全面整顿军、政、经等各界。

    结束元旦大会不久,卫朔带上人马先去视察了军工生产情况。

    ……

    在姑臧东南约二十里外,有一座庞大的军工作坊,靠河拔地而起。

    此地乃河西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之一,故而戒备森严。

    一行人远远望去,作坊周围栅栏、岗哨林立。

    等闲人等,不得进入。

    姑臧军工生产基地,是卫朔入主凉州后,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其中包括一座大型冶炼钢铁作坊,以及数座横刀、铠甲、陌刀生产作坊组成。

    高昌煤炭、酒泉铁矿经长途运输,全集中在基地内。

    再经过一番冶炼、锻造后,成为打制兵器铠甲的上等材料。

    虽说目前很多行业,包括琉璃、炒茶等,河西已渐渐放开给民间资本经营。

    不过,像军工生产、钢铁冶炼、水泥烧制等依然在官府严密控制下。

    军器监主事陪在卫朔身边,指着一座高达三丈的高炉介绍道:“大都护,使用水力机械与新高炉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钢铁产量。”

    顺着对方手指方向,卫朔赫然看到一座高达三丈的高炉。

    高炉前方有水泥砌的出铁之所,往日需用数人拉拽的大型木风箱,今已被水力代替。

    与此同时,他还发现基地内炼铁早已不再使用木炭,而是改为焦炭。

    这一方面与河西禁止开采树木有关,另一方面焦炭炼铁比木炭好练出来的铁质地好。

    幸好高昌有不少大型优质煤矿,足以保证焦炭所需。

    卫朔虽然不懂什么冶炼技术,可他也隐约记得风力、原材料是古代制约钢铁质量的关键。

    “目前之所以有这些技术革新,还得多亏大都护定下的制度好。”

    “那些工匠为了获得勋位,天天钻研、摸索,一心搞技术创新。”

    对此,卫朔早有了解,自从一部分工匠因创新技术受到嘉奖后,便大大提高了工匠积极性。

    众人正说着,眼前忽然一片火红,原来又有铁水出炉了。

    只见耀眼的铁花四处飞溅,顺着石槽,流入下方一方塘内。

    众多工匠、学徒、雇工,冒着酷热,还有生命危险,手执持柳木棍,挥棍疾搅。

    即时炒成熟铁后,或在塘内斩划成方块,或挥椎打成圆形。

    一名年老工匠上前观察了一眼,立即眉开眼笑道:“哈哈哈,又是一批上等铁料。”

    按规定铁料分为上、中、下三等,只有上等铁料,才会用于军工生产。

    而众人业绩与功劳大小,皆与铁料质量、产量息息相关。

    等级越高、产量越大,众人所立功勋越大,所受嘉奖也越重。

    因此,当旁边众人听说烧出了上等铁料,无不兴奋不已,纷纷相互恭贺起来。

    “只可惜水力尚有不足,尤其干旱季节,河道水量不足,还得依靠牛马牲畜或人力。”

    听了军器监负责人抱怨,卫朔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蒸汽机身影,随即他又摇了摇头。

    眼下蒸汽机还在研制当中,别说实际应用,距离实验室出现还很遥远。

    甚至连他自己也不能确定,在有生之年能否看到蒸汽机用以实际。

    好在以目前技术水平,河西已超出同时代不少,倒也不急于使用蒸汽机。

    且科技发展本就是一个积累过程,只能一步步来,半点捷径走不得。

    在炼铁作坊东边一里远,有数座军工作坊,分别用来制作铠甲、横刀、陌刀。

    众人出了铁作坊向东而行,没走多远,又有一座规模颇大的作坊映入眼帘。

    进入之后,卫朔发现里面竟多是中年妇女在做工。

    “由于制作盔甲过程中,需要大量缝制与镶嵌工作,一般男子没这个耐心,只好雇佣一些妇女做事。”

    卫朔来自现代,并不排斥妇女出来做事,甚至他对此持鼓励态度。

    他看了一会儿问:“她们收入如何?”

    “收入还不错,甚至有些妇女收入比家中丈夫还高,结,结果……”

    “结果怎么了?”卫朔皱着眉头问。

    “干嘛吞吞吐吐?本都护问你话呢?有什么难处讲出来,我替你做主。”

    “大都护有所不知,因为女人比男人收入高,产生了不少家庭纠纷。”

    “前段时间还有人到这儿闹事,搞得不少妇女不得不辞了职事回家。”

    “哼!总有一些人没有本事,却偏偏喜欢将责任推到别人头上。”

    看到大都护忽然发火儿,众人纷纷屏息凝神,吓得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可是,对这种事卫朔也不知该怎么解决。

    毕竟,别说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即便是人人平等的现代,不照样因此而闹矛盾?

    看来,男高女低,才是保持家庭和谐的关键,古今皆然。

    不过,也不能任由失态失控,万一影响到军工生产就不好了。

    他想了一下吩咐道:“再有这种事发生,你们可以找当地官府协调,让乡长、里长出面调节。”

    “既然有人觉得收入不如女子高丢人,那就好好提升本事,多赚钱。”

    打制盔甲并不简单,宋时步人甲,甲叶达一千八百多枚,还有穿孔、细磨多道工序。

    即便引入流水线作业,要制成一副铠甲,依然不是简单的事。

    穿过妇女作业区,众人终于到了甲叶制造区,这里热气逼人,火光四溅,到处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此时工匠们各个聚精会神,忙个不停,甚至没注意到巡视的卫朔等人。

    众工匠被分为多个小组,每组皆有不同等级工匠组成。

    既有初出茅庐的学徒工,也有经验丰富的匠人、匠师。

    甚至一些重要工序上还有大匠师坐镇,专门负责打造一些关键部位。

    在工序最后还有人专门检查产品质量,以防止有残次品混入。

    军工生产制度严格,一旦发现武器装备不合格,将会追究相关人员,而工匠则首当其冲。

    因为有统一的标准与尺寸,很容易就能检测出不合格者。

    生产标准化与规范度量衡才是保证河西军军备精良之关键。

    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历朝历代度量衡皆十分管理完备,误差极微。

    只因近百年战乱,造成地方制度与法律松弛,让一些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

    为牟取不当利益,他们恣意修改度量衡器具,造成相当大混乱。

    卫朔入主河西后,先严厉打击扰乱市场者,又规定了度量衡标准,以方便民间使用以及军工生产。

    正是规范了度量衡,军工生产才能实现零件标准化,进而为生产规模化奠定基础。

    视察到最后,卫朔从仓库中抽出一把横刀,拿在手上仔细观瞧。

    横刀,为双手刀,是在汉环首刀基础上改进而来。

    去掉了刀柄尾部的环,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使其变为窄刃厚脊的长直刀。

    作为河西军主要制式刀具,横刀早已随着河西军赫赫战绩名扬天下!

    甚至一些世家子弟,为了求购一把用乌兹钢打造的上等横刀,不惜一掷千金。

第384章 河北流民(下)() 
p

    年前,慕容垂一边遣高湖、苻谟前往河西寻求支持,一边强力整顿内部。

    后燕建立之初,与其他胡虏政权一样,效仿魏晋施行部曲制。

    各将领(首领)都拥有部曲,而部曲从属于各将领(首领)私人所有。

    他们只效忠各自主子,从不向官府(联盟酋长)缴纳赋税。

    打仗获胜掳掠而来的户口,除了官府(联盟酋长)占有一部分之外,还要拿出相当一部分作为奖赏,分配给各将领(首领)。

    时间一长,各将领(首领)名下便占有、隐瞒了很多户口,即俗称荫户。

    后燕前期,凭借慕容垂用兵如神,打了许多胜仗,让各方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西征失利、南征遇挫、易水惨败,动摇了后燕根基。

    眼下后燕不仅兵源短缺,国库也捉襟见肘起来。

    为实现北征拓跋夙愿,慕容垂突然下令查检户口。

    所谓查检户口,不过是从鲜卑贵族、世家大族口中夺食,用以填补国库空虚。

    此举大大损害了胡汉豪强、世家贵族们利益,遭到他们一致反对。

    一时之间,后燕国内沸反盈天,各地蠢蠢欲动。

    不过,世家贵族们显然低估了慕容垂决心。

    作为一时强者,慕容垂认定之事,绝不会半途而废。

    他考虑的十分清楚,不采取非常规手段,短时间内后燕别想北伐拓跋。

    而眼下慕容垂最缺的反而是时间,入冬以来,其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说不定哪天便倒下再也起不来。

    他必须趁着自己还能动弹,集结起足够力量,一举灭掉北魏这个心腹之患。

    慕容垂凭借自身威望,强行下旨在全国范围内核查户口。

    并规定了不同官员品级占有的人户数量,一旦超出立即上缴官府。

    假若是太平盛世,凭借慕容垂威望或许还真有可能完成人口核查。

    可眼下是乱世,除了部分鲜卑贵族心甘情愿外,其余世家、胡虏渠帅对此十分不满。

    因此,后燕核查人口之举,令占有人户的贵族、世家怨声载道。

    与此同时,慕容垂只顾得充实国库,还忽略了底层百姓利益要求。

    这使得核查人口之举,还让一部分逃避赋税的庶民百姓跟着离心离德。

    春节前后,河北大地因朝廷查检人口一事,变得动荡不安,最终酿成了一场叛乱。

    后燕征东将军平规在胡汉豪强支持下,率领博陵、武邑、长乐三郡驻军,在鲁口宣布起事,公开背叛了后燕。

    这一突发事件,打了慕容垂一个措手不及。

    而平规可不是一般人,自慕容垂起事之初,他即追随慕容垂左右。

    如今却公开举兵叛乱,对外界造成极其恶劣影响。

    哪怕慕容垂迅速平定了此次叛乱,依然引发了更大震荡。

    于是乎,河北大地烽烟四起,流民遍地。

    大批不堪忍受的百姓,在新天师道传教道士影响下,纷纷向并州迁徙。

    ……

    杨道长带着流民刚刚抵达太行山脚下,正打算继续向并州迁徙时,不幸遇到了一队鲜卑骑兵。

    “禀百户,前面发现一股流民,约莫三百来人。”

    “什么,流民?”

    胡虏百户一听前方发现了流民,不由两眼放光。

    所谓流民在胡虏眼中犹如待宰羔羊,是扁是圆任由他们蹂躏。

    这比在战场上搏命争抢俘虏容易多了,而且流民当中往往有女子可供他们发泄shou欲。

    胡虏百户不由笑道:“哼!老子正愁近来巡逻辛苦,搞不到什么犒劳诸位兄弟,没想到今天竟遇着了头彩。”

    “哈哈哈,三百多人,足够兄弟们乐呵乐呵。”

    当下他眼珠子一转,目露凶光道:“荒郊野外的,哪儿来的流民?分明就是作乱的流贼!”

    “兄弟们听好了,陛下有令:凡参与叛乱者,杀无赦!”

    “大家赶快动手,老弱病残统统全杀掉,只留下青壮、女子。”

    此时杨道长站在队伍最前面,目光阴沉着盯着正向流民冲来的胡虏骑兵。

    他暗暗咬牙道:“真他娘的倒霉!眼看着将进入太行山区,不料竟遇到了胡虏游骑。”

    旁边那少年目光忧虑,不由叹气道:“无论是饥饿,还是寒冷,我们都挨了过来。”

    “却万万没想到,在即将踏上并州时,落在一群胡虏手中。”

    胡虏骑兵冲上来二话不说,挥刀便砍向那些年老体衰者,转眼间已有几个老迈流民倒在血泊中。

    大部分流民吓得战战兢兢,一些麻木地呆立原地,另一些则跪在地上,不断地磕头求饶。

    唯杨道长和少年一直站在那里,冷眼看着逐渐围上来的鲜卑骑兵。

    “这可怎么办?”

    二丫吓得面色苍白,躲在杨道长身后,吓得直哆嗦。

    刚刚见识过胡虏凶狠的丫丫,也满脸恐惧地将小脑袋埋进杨道长怀中。

    “道长,丫丫好怕,丫丫想爹爹。”

    “丫丫别怕。”

    杨道长安慰似的拍拍小女孩肩膀,自己则不断环视着四周,苦苦想着对策。

    此时流民已成惊弓之鸟,看着鲜卑人不断冲上来,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围在杨道长身边。

    所有人都忍不住去想,杨道长乃大天尊信徒,一定可以逢凶化吉。

    殊不知,杨道长此时业已束手无策,只能不断向大天尊祷告,祈祷奇迹出现。

    正当一众流民满心绝望,以为将难逃胡虏毒手时。

    忽然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同时还有嗖嗖的破空声。

    但见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胡骑,瞬间被一排弩箭射落马下。

    那胡虏百户一见此景,急忙下令止住己方阵势。

    原本已绝望的杨道长惊喜地喊道:“是河西军!乡亲们,河西军救我们来了。”

    一大群河西将士不知何时从西面冒了出来,周围也响起了漫天喊杀声。

    而陷入重重包围中的流民得知河西军来了,也全都激动起来。

    胡人百户见河西军突然杀来,不由眉头紧皱。

    不过当他看到对方只有数十人时,登时放下心来,同时亲自带着人马包抄了过去。

    见对面百十名胡人包抄过来,屯长大吼一声:“连弩射击。”

    于是一阵箭雨扫过,顷刻间射倒一大批胡骑,吓得其他胡人只得退缩回来。

    要不是河西军人数较少,恐怕他们早已崩溃。

    仓啷一声!五十名河西骑手齐刷刷拔出横刀,冬日阳光洒在白花花刀身上,反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