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40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40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让朕失望了。”

    忽然之间,慕容垂感到眼前一阵阵发黑,嗓子眼一阵发痒,接着一口鲜血喷出,整个人仰面直接向后倒了下去。

    “父皇,父皇。”

    “陛下,陛下。”

    在场众人大惊,段元妃一边扶住慕容垂,一边大喊:“太子,快去找太医!”

    慕容宝忙不迭地跑出去,对外面的内侍大吼道:“速去传太医!快去!”

第428章 晋军北伐() 
p

    当日太子推卸责任之举,彻底激怒了慕容垂。【。m】

    殊料,情绪激动之余,燕皇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更让众人忧虑者,慕容垂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迹象,反而引发旧疾日渐加重。

    数日后,一代枭雄慕容垂带着无限遗憾病死在蓟城,终年六十九岁,在位十一年。

    慕容垂死后,太子慕容宝秘不发丧,直到回到中山,才公布慕容垂的死讯。

    随后他在中山举行哀悼仪式,追谥慕容垂为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紧接着,时年四十岁的太子慕容宝登基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康。

    由于慕容垂病逝的太突然,让各方措手不及,一时之间内外人心惶惶。

    趁着各方反应不及,慕容宝迅速掌握了燕国大权。

    其以范阳王慕容德、辽西王慕容农分掌南北军政大权,分镇邺城、龙城,又任命赵王慕容麟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慕容隆为尚书右仆射,儿子、长乐公慕容盛为司隶校尉,堂弟、宜都王慕容凤为冀州刺史。

    安排好各方大员之后,慕容宝便迫不及待去做一件蠢事——即逼死庶母段元妃。

    他之所以如此着急害死段元妃,除了段元妃一向与他关系不睦外,还怕段元妃将当日气死慕容垂一事泄露出去。

    随后慕容宝把这件事交给了赵王去办,虽然即位后他任命赵王为尚书左仆射,不过是安抚之举罢了。

    说起来他依然有些忌惮这个狡诈的五弟,正好借机试试赵王。

    而慕容麟接命后,不敢拒绝,只好奉诏,更何况他跟段元妃也有仇。

    于是,继位不过数日的慕容宝,在众人瞠目结舌中逼死了自己庶母段元妃。

    国难当头之际,慕容宝不顾即将到来的危机,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继母逼死,是十分不明智的举动。

    段元妃作为段末柸孙女,将段氏逼死,意味着与段氏家族决裂。

    而段氏作为鲜卑旧族,与鲜卑各族都有通婚关系,在后燕内具有巨大影响力。

    其中段元妃亲妹夫就是慕容宝的叔叔慕容德。

    原本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势力,却因为慕容宝的不理智,走向对立。

    同时,慕容宝此举,不仅不理智,也显示了他狭隘的心胸。

    虽然他逞一时之快,但却在道义上失去了人心,朝野内外对此非议甚大。

    除了逼死庶母外,慕容宝继位后做的另一件荒唐事,就是册立幼子慕容策为太子。

    大敌当前,册立年仅十一岁的慕容策显然不仅起不到巩固国本的作用,反而让年长的诸子之间产生矛盾。

    果不其然,当慕容会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心生怨怒。

    另外,为了加强中山实力,慕容宝下令抽调辽东兵力南下。

    此举无疑又将削弱慕容会实力,愈发导致慕容会不满。

    结果慕容会阳奉阴违,不仅拒绝执行命令,反倒借机回到了辽东,为日后后燕分裂埋下伏笔。

    就在慕容麟接连出昏招时,南朝东晋又突然大举进攻后燕,拉开了北伐序幕。

    ……

    在慕容宝继位前后,慕容垂病逝消息传到徐州,让司马尚之等一干晋将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这一年由于后燕大举讨魏,对各地盘剥严重,致使百姓贫苦。

    而尤其兖青一带,在淝水大战后被东晋统治了近十年,直到去年才被后燕夺走。

    当地世家豪强眼看着后燕衰落下去,非常希望重新回大晋怀抱。

    于是,青兖各世家豪强纷纷派出代表到徐州,表示愿意协助朝廷收复失地。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尚之与前锋大将刘裕商议过后,当即决定出师北伐。

    十一月中旬,司马尚之亲自率领数万大军对后燕发起了进攻。

    主力部队以鹰扬将军刘裕部为前锋,从彭城北上,直取青兖二州。

    数万晋军旌旗连绵千余里,一路上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声势十分浩大。

    不得不说,这一次朝廷北伐搞得还行。

    虽然司马尚之、刘裕都是新人,可因两人皆有志于北伐,虽然分属不同派系,但能同心协力。

    早在一个月前,两人已制定好详细的作战计划。

    即趁着燕军被魏军重创之际,以刘裕麾下精骑为前导,迅速北上青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击溃黄河以南燕军。

    等收复青兖、站稳了脚跟之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结果,大战一开始,刘裕亲率一万步骑,出师北伐。

    大军在刘裕严令下急行军,直扑泰山、鲁国等兖州郡县。

    在接下来不到五日内,刘裕大军犹如打了鸡血。

    趁着燕国上下人心惶惶之际,在各地豪强配合下,迅速收复了兖州大部城池。

    当慕容宝接到禀报时,刘裕麾下前锋骑兵已经深入黄河南岸。

    晋军北伐完全出乎了慕容宝预料,对当前局面没有一丝心理准备。

    他甚至都想不明白,为何各地守军没有挡住晋军兵锋,反而让对方长驱直入。

    在慕容宝继续手足无措时,刘裕将兖州留给司马尚之负责,他则按计划挥师东进青州。

    这日,夜晚时分,刘裕率军抵达青州治所广固城外三十里,这是青州燕军主力驻地。

    刘裕没有冒然下令进攻,而是停下来开始稍事休息。

    从徐州出兵,到兵临广固城下,大军已经来回奔驰数百里,早已疲惫不堪。

    前后刘裕及其麾下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更别说沿途水网密布,还要打击当地驻军。

    就此时条件而言,刘裕大军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

    而最终刘裕大军却没有崩溃,一来刘裕麾下训练有素。

    二来大军连战连捷,众将士士气高昂,早忘了疲惫、饥饿为何物。

    但刘裕作为主将一直保持头脑清晰,反正敌军已是瓮中之鳖,当机立断下令休整。

    翌日拂晓,经短暂休整后,全军体力得到恢复。

    在大战之前,刘裕进行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一下子将士气提升至定点。

    战斗刚一开始,刘裕命大将向靖率精锐向前,以冲敌军阵脚。

    而后他亲率主力跟进冲杀,顿时冲乱了燕军阵型,导致青州燕军全面崩溃。

    在广阔平坦的原野地上,数千精锐骑兵如飞鹰扑击一般,杀入青州燕军。

    由于燕军精锐早已北调,仅仅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当燕军士兵看到晋军骑军逼近时,不少人吓得哆嗦起来。

    双方刚一接触,斗志全无的燕军立即开始狼奔豕突,阵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刘怀肃、向靖、刘道邻等人各率精锐冲入燕军阵中,掀起一片片血光。

    眼看敌军一触即溃,刘裕果断抓住战机,下令擂起战鼓,对敌人发起最后一击。

    眼瞅着阵线被突破,晋军骑兵即将冲到面前,几个机灵的燕军扭头就跑。

    霎时间,带动了多米诺效应,万余青州驻兵如同潮水一般向后退去。

    战场上燕军崩溃度太快,敌我双方都来不及做出反应。

    零星抵抗虽然持续了一天,但燕军已无力挽回局面。

    当夕阳西下时,除了少数燕军残部逃走外,大部已被全歼。

    不过,虽然收复了大片领土,刘裕心中并未有丝毫放松。

    因为他深知血战才刚刚开始,北伐大军能不能守住战果或者再进一步,就要看接下来能否挡住燕军反扑。

第429章 坐观风云() 
p

    初期,晋军北伐之顺利,完全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刘裕仅靠万余步骑,竟然横扫了兖青二州,这样的战果震惊了朝野内外。

    天子闻之高兴不已,亲自下旨嘉奖心腹爱将刘裕。

    将其品轶、职位皆升一级,由彭城内史、鹰扬将军晋升为青州刺史、北中郎将。

    刘裕的成功,狠狠地刺激到了其余晋将。

    殷仲堪更是如此,他亲率荆州军五万北上,以杨佺期为先锋,兵锋直指上洛、武关。

    在东晋先后与后秦、后燕打成一锅粥时,卫朔正坐在姑臧看热闹。

    太元二十年,十一月,此时河西已顺利挺过天灾,灾后重建工作正在积极展开。

    适逢贾彝、晁崇等来投,卫朔遂于府邸举行宴席,一为接风洗尘,二为庆贺抗灾胜利。

    宴会采用双席制,足足筵开三十多席,摆满了厅堂,显得隆重而又热闹。

    大堂对着大门一端只设四席,一席是卫朔这个主人,另三席则是贾彝、晁崇等客人。

    其他席位陈列两旁,共有三重,每席四人,中间腾出大片空地,以供歌舞表演之用。

    华灯初上,众人纷纷入席就座。

    如今河西势力越来越大,而每次举行宴席时,参加者也越来越多。

    数百人将正大厅挤得满满当当,当中仆人穿梭往来,为客人捧菜添酒。

    贾彝、晁崇端坐在宴席之间,一边品尝着珍馐佳肴,一边对各种奢侈品咋舌不已。

    两人早听说河西富庶,今日一见才知名不虚传。

    宴席上,除了各色珍馐佳肴外,还有琳琅满目的玻璃器皿。

    白的晶莹如玉,红的古朴典雅,青的苍翠可爱,让贾彝、晁崇两人目不暇接。

    酒过三巡,但听音乐声起,一群百多舞姬来到场中,载歌载舞。

    舞姬技术高超,姿容俏丽,垂着燕尾形髻,穿着质轻纱衣,作出各种曼妙姿态。

    只见大厅上彩衣飞扬,极尽视听之盛宴,看得众人如痴如醉。

    这时,卫朔举起酒杯,转向旁边贾彝、晁崇,遥敬道:“彦伦、子业,请。”

    贾彝、晁崇忙不迭地回敬道:“大都护,请!”

    “听说彦伦先生是武威人,乃前汉贾公谊之后?”

    “正是!可惜后人无能,令先人蒙羞。”

    “哈哈哈,彦伦过谦了!”

    “先生少时孤身赴长安救父,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朔还听说,魏王拓跋珪曾数次遣使向燕皇求取先生,却屡为燕国所拒。”

    “今日先生既至河西,日后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臣原已走投无路,不得已才回转家乡,幸蒙大都护不弃,岂敢不效犬马之劳?”

    “哈哈哈,正好朔有一事想向先生请教。”

    “请大都护直言,在下洗耳恭听。”

    “以彦伦之见,后燕此次能不能挡住晋魏夹击?”

    “这便要看慕容宝如何应对了。”

    “后燕虽有参合陂之败,然实力犹在,若措施得当,未必不能保存国祚。”

    “假若先生在,会向慕容宝提出什么建议?”

    贾彝沉吟片刻道:“今后燕南有晋军、北有魏军,可谓是腹背受敌。”

    “若继续贪图河北富庶,必被魏晋两国合力吞灭。”

    “不如果断舍弃幽、兖、青、冀等地,全力固守辽东。”

    “后燕一撤,面对唾手可得的河北,魏晋两国势必不肯轻易放弃。”

    “只要魏晋爆发冲突,后燕危机自会解除。”

    此言一出,令卫朔对其刮目相看,心有余悸道:“幸好先生离开了后燕,不然恐坏我河西大计。”

    这可不是卫朔故意危言耸听,假若慕容宝真依贾彝之策行事。

    后燕倒有可能借机脱身,而魏晋两国定会为了河北大打出手。

    一旦晋军战败,河北必为魏国所属,而这绝不是河西愿意看到的。

    殊料,贾彝摇摇头道:“即便在下仍留在中山,也不可能力挽狂澜。”

    “以前出于讨好慕容垂,慕容宝纳言纳谏,今慕容垂一去,此子真面目暴露无疑。”

    “即便有人向他进献此计,慕容宝也不会听从。”

    “吁如此最好。”

    “看来大都护不希望拓跋珪占据河北,不过请大都护放心,臣料定魏国得河北不易。”

    “哦?彦伦为何有此论断?”

    “慕容鲜卑已进入中原数十年,早已习惯了中原花花世界。”

    “别说慕容宝,恐怕慕容德等人也不舍得放弃河北,退守辽东。”

    “只要燕国坚守在河北,魏国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来。”

    “更何况当年北魏在易水屠杀燕国俘虏,早已激起河北人同仇敌忾。”

    “即使如此,先生别忘了南边还有大晋牵制!”卫朔提醒道。

    “非臣小觑晋军,实是南朝不足为虑!”

    “拿下兖州、青州已属不易,若继续深入北地恐被燕军所乘。”

    “先生不看好晋军北伐?”

    “不是臣不看好南朝,而是南朝从未让人放心过。”

    “想当年,淝水之战后,北方一片混乱,正是南朝收复失地,一统天下之机。”

    “结果呢?天子不顾大好形势,大肆排除异己,逼得谢安、谢玄两位功臣隐退。”

    “哼!别看眼前晋军势如破竹,一旦后方爆发龌龊,必将影响前线攻势。”

    卫朔微微颔首,十分赞同贾彝判断。

    其实当传出朝廷将分设左右两路北伐军时,他就料到此次北伐不会有好结果。

    东路徐州北伐还好点,有历史上南朝第一帝在,估计战果不小。

    至于西路荆州北伐,卫朔完全不看好殷仲堪。

    他甚至都想不明白,殷仲堪好好的荆州刺史不当,干嘛要蹚北伐这浑水。

    后秦是软柿子,那也是相对河西而言。

    殷仲堪想凭一己之力撼动后秦,绝非易事。

    正当卫朔陷入沉思时,忽然贾彝一咬牙道:“主公,非是臣故意挑拨,实在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有什么话请先生直言,朔洗耳恭听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