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46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46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大家都知道江东内部矛盾重重,可眼下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举国沸腾,怎么看也不像会有内乱爆发。

    卫朔指指郭逸,示意对方再将江东情况给众人详细介绍一遍。

    随着郭逸述说,众人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事情关键还是主相之争,得益于刘裕表现不俗,让天子动了收拾已呈尾大不掉之势的会稽王一党。

    而司马道子及其党羽显然不会束手就缚,在王国宝这个野心家撺掇下,司马道子决定采取果断措施。

    眼下双方关系已是剑拔弩张,建邺城内局势分外紧张,南朝上下都在关注这场对决。

    听完郭逸介绍,宋繇忍不住叹息道:“看来这一次天子将难逃小人之手!”

    “哦?体业也认为天子在劫难逃了?”

    “嗯,这一次内外勾连,天子必死无疑!”

    “除非天子提前察觉阴谋,并快刀斩乱麻般除掉会稽王一党,不然恐难逃此劫。”

    “主公,天子虽在劫难逃,可会稽王一党却不一定成事。”宋繇嘴角带着一丝嘲讽。

    “会稽王父子、王国宝太高估自身实力了,先不说隐藏在暗处的孙泰、桓玄,光是世家反对势力都够他们喝一壶。”

    “他以为除掉天子,然后靠一些手无兵权的朝臣拥护就能控制江东吗?哼,幼稚!”

    “却不知天子不过是世家统治江东之代言人,即便他突遭横死,只要以王恭、郗恢、殷仲堪等世家大臣还在,就绝不会容忍朝中大权落入会稽王手中。”

    “会稽王虽然在朝中根基深厚,可在地方上势力却远远不及天子。”

    “更何况朝野上下皆知,太子司马德宗是个白痴弱智,谁能掌握朝中大权,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江东。”

    “面对这样的权利诱惑,不管是会稽王还是王恭都不可能放弃,双方定会为了争夺朝中大权大打出手。”

    “如此一来只要天子被害,恐怕又是一个汉末诸侯讨董之局面。”

    宋繇先一针见血地指出会稽王最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又满怀忧虑道:“主公,眼下河北动乱未宁,江东又将爆发内讧。”

    “接下来如何应对这个多事之秋,对河西而言是个巨大挑战。”

    “大都护,宋长史所言甚是。”崔浩也附和道。

    “臣也认为河西当尽快拿出应对策略,以免将来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江东、河北纷纷陷入动乱,看似给了河西不少机会,其实细细思来,有些‘机会’看起来十分美好,可谁知一脚踏出去会带来什么祸患。”

    “接下来何去何从,还请主公慎重决策。”

    崔浩的提醒,引起在场众人不少人共鸣,纷纷出言附和,连卫朔也忍不住微微颔。

    目前形势看似对河西十分有利,比如河西既可以按原计划东入关中,也能与南燕合作插手河北,如今似乎又有希望介入江东纷争。

    可仔细想想,看起来各处是机会,其实从另一角度来说,不正是处处没机会?

    而且对于刚刚渡过天灾的河西而言,最忌讳处处插手,不然很有可能犹如狗熊掰棒子那样一无所得。

    “嗯,伯渊所言提醒了我,眼下河北、关中等地局势一样不稳。”

    “河西的确不该盲目地四面出击,而应从中择一重点目标拿下才是。”

    “主公英明!”

    ……

    在河西上下忙着为应对局势大变做准备时,司马曜还茫然不知危险即将降临外。

    无论是司马道子、王国宝,又或是桓玄、孙泰等野心勃勃之辈无不蠢蠢欲动。

    其中司马道子、王国宝正有条不紊地暗中进行着弑君计划,通过王国宝不断努力,近来拉拢张贵人行动已卓有成效。

    张贵人不管是出于一时激愤,还是为了今后考虑,她都毫不犹豫地站到了会稽王一边。

    有了后宫之主帮助,王国宝轻易将手脚深到皇宫大内,将天子身边多名内侍、宫女或威胁或收买,全变成了会稽王一党。

    王国宝不断蛊惑众人,宣称一旦会稽王掌权,少不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而这些人已不再将司马曜视为主子,反而将其当作众人获取荣华富贵的绊脚石。

    由于临近春节,加上近来形势大好,天子志得意满之下,更是日夜欢饮。

    司马曜没日没夜饮酒不仅败坏了自己身体,还将自己置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更让王保国找到了谋害他的机会。

    王保国仔细考虑过后,向会稽王献策,打算趁着天子酒醉时除去对方。

    而司马道子一接到禀报,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同意了王国宝计划。

    司马道子之所以如此果断,主要是近来天子施加的压力太大了,差点儿把他逼疯。

    若非其母李太后庇护,恐怕会稽王早承受不住压力,他迫切希望改变眼前不利态势。

    于是,很快一个围绕天子的阴谋在悄无声息中展开,而天子本人却对此还懵然不知。

第439章 六字方针() 
p

    十二月中旬,河西下了今年入冬以来最大一场雪。

    雪下得十分大,地面积雪足足有两尺多深,连大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大雪覆盖了原野和城池,在一片白雪皑皑当中,姑臧银装素裹,显得分外妖娆。

    由于临近春节,姑臧城内城外比往日更热闹。

    城外,停靠着数百辆各色马车,上面装了满满一车货物。

    有的是要进城去贩卖,有的则是买了年货准备回家。

    在结冰的直道上,由骏马拖曳着满载货物的马车,一路疾驰。

    马蹄上包裹着稻草,以保证马匹在奔跑时不打滑。

    城内,各条街市上,充斥着数万名来自各地的百姓。

    他们围着各个商铺与商家讨价还价,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

    各种笑声、喊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篇欢快的乐章。

    卫朔最喜欢这种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场景,在他眼中,这正是所谓的国泰民安。

    他率领河西军东征西讨,不正是希望治下百姓过上这样的生活?

    在街上感受了一下节日气氛,卫朔在侍卫保护下,心情愉快地来到了镇西大将军府上。

    如今河北、关中、江东相继出现危机,让河西上下陷入幸福的烦恼。

    以目前河西之实力,显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唯一选择便是择一方向重点突破。

    到底是该继续东入关中计划,还是应先介入河北之争,以阻北魏夺取冀州,又或者将手伸向江东?

    为了确定今后战略方向,卫朔特地将众人召到参军司内进行商讨。

    他一步入参军司,就见偏厢内摆放着一座巨大的沙盘。

    整座沙盘长宽数丈,分由河北、中原、关陇、蜀中、江东等数座小型沙盘组成。

    各小沙盘中间皆有过道,方便随时观察各地。

    卫朔进来时,王买德正指挥几名参军忙着将各色小旗往沙盘上插。

    参军司类似于后世参谋部,肩负着制定作战计划、统筹兵力部署之重任。

    卫朔来到沙盘旁,目光一一从河北、关中、江东几个地方掠过。

    这时,王买德悄悄走到卫朔身边,低声道:“主公,今日上午臣接到并州急报,称南燕慕容德已答应依附河西。”

    卫朔淡淡一笑道:“意料之中,买德觉得燕国挡不挡住魏军南下?”

    “臣认为有一定难度!燕军连续大败,眼下正值士气低落。”

    “更何况没了慕容垂督阵,慕容德等人最终能发挥出多少实力也未可知。”

    “除非河西大力援助,不然河北局势很有可能会失控。”

    “买德说得没错啊。”卫朔忧心忡忡道。

    “诸位,想来大家都知道,东入关中一直河西数年以来奋斗目标。”

    “眼看心愿将达成,可惜天不遂人愿,今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仅河北陷入四分五裂,连江东也隐隐有动乱将爆发。”

    “若继续东入关中,将可能坐视魏国入主河北。”

    “反之,亦将影响夺取关中大计,真是让朔左右为难呐!”

    “河西到底该何去何从,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当众人还在思索时,却见崔浩上前一步道:“主公,臣有一计或可解眼前之困。”

    “愿闻伯渊高见。”

    “臣这一计可概括为六字方针,即攻秦,助燕,观晋。”崔浩一字一顿道。

    “攻秦,助燕,观晋”

    卫朔将六个字细细揣摩了一番,喃喃自语道:“看来伯渊力主继续东入关中大计。”

    “正是!东入关中乃河西统一天下之奠基之战,万万不可半途而废。”

    “唯拿下关中,河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因此让北魏全取河北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东入关中计划已筹划多时,即将瓜熟蒂落,怎能说放弃便放弃?”

    “伯渊此言倒是有理,可今年河西遭遇天灾突袭,损失惨重,恐无力攻取关中。”

    “届时万一关中没能拿下,又让河北落入魏国手上,河西岂非要鸡飞蛋打两头空?”

    “主公莫急,臣所谓攻秦,并非针对整个关中,而只打算夺取萧关、安定郡。”

    说着崔浩起身来到沙盘前,用竹竿指着关中萧关、安定郡一带道:“主公,古语云:‘得陇者胜,弃陇者败!’”

    “陇东安定郡乃长安后背,唯得陇才能守秦也。”

    “河西欲取关中,必先得陇东。”

    “一旦陇东、上郡、陇右三地尽归河西所属,后秦将再也不足为虑。”

    “眼下后秦陇西军团正日夜赶往武关迎战晋军,导致西线兵力不足。”

    “正是河西出兵萧关,一举拿下安定郡之良机。”

    “若今日不取,等姚硕德率军归来,日后必将付出百倍代价啊。”

    “伯渊可知,一旦河西对陇东、萧关下手,将无法顾及河北,这助燕又从何谈起?”

    “回主公,臣所谓之助燕并非单靠河西一家。”

    “其实说起来,将后燕几个分裂势力联合起来,未必就挡不住魏军兵锋。”

    “什么?这怎么可能?”卫朔眉头紧皱道。

    其他人也不由面面相觑,对崔浩所言感到十分不解、怀疑。

    以目前慕容麟、慕容德、慕容盛几人间龌龊,恐怕很难做到同心同德。

    哪怕中间有河西穿针引线,他们也未必会愿意走到一起。

    “这恐怕不太容易吧,先不说慕容麟弑杀慕容宝之举,已让其自绝于慕容家族。”

    “还有那个慕容盛,听说其正跟拓跋珪打得火热。”

    “他不联合魏军南下就不错了,想指望对方联合抗魏恐怕不现实。”

    “慕容盛、慕容麟的确不可能联合起来,可在下也没把抱团取暖对象放在二人身上。”

    “不是慕容盛?难得是辽东慕容会?”宋繇眉头紧皱道。

    “正是!慕容会位于幽州背后,若其愿意出兵相助,必将大大牵制魏军力量,使其短时间内无法全力南下,将为河西谋取关中争取时间。”

    “若是能将慕容会拉过来自然是好,可眼下其远在辽东,河西该如何与其联系?”

    “哈哈哈,主公您忘了远在江东的道和了吗?他不是已组建了一支船队?”

    “眼下天灾已过,道和继续留在江东意义不大,不如前往辽东走一趟。”

    “你准备让穆之去一趟辽东?”

    说实话,卫朔对崔浩提议有些心动了。

    目前刘穆之已成功完成了筹粮任务,眼下其重心已放在经营夷洲基地上。

    早在十一月时,孙处已亲自坐船前往夷洲,如今更是在夷洲初步站稳脚跟。

    整体来说,江东事务已走上正规,哪怕刘穆之不在,司马休之、傅隆等人也能应付。

    假若刘穆之去一趟,先不说能不能说服慕容会合作,起码让河西对辽东有个正确认识。

    “嗯,伯渊果然睿智,攻秦、助燕之策皆十分妥当。”

    “不过,河西对江东之变持观望态度是不是显得太消极?”

    “主公是不是担心江东之变会让魏晋失衡,从而诱发魏国南下河北?”

    “然也!”

    “其实主公大可不必过于忧心江东局势,据臣判断,短时间内江东还乱不起来。”

    “别看会稽王一党已制定了严密计划,想要铲除天子,好似江东马上要大乱似的。”

    “但请诸位细细想想,其实哪怕天子去世,江东一时半会儿也乱不起来。”

    “为何?首先各方势力需要时间缓冲,他们都需要时间来拿出对策。”

    “据臣估计,哪怕天子铁杆王恭也不会在天子死后即刻起兵,起码得等会稽王露出马脚才会动手。”

    “中间至少有小半年缓冲,哪怕王恭起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如此一来,从天子暴毙到江东大乱,中间至少还有大半年时间。”

    “再等到桓玄、天师道等势力入局,那又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因此河西没必要将精力浪费在江东身上,等收拾掉后秦,解决完河北后,再掉头关注江东也来得及。”

    卫朔闻言仔细琢磨了一下,这样一来等于能兼顾各个方面,不由暗叫一声:妙!

    “右长史说得不错,接下来请参军司尽快拿出攻取萧关、安定郡之作战计划。”

    “那殷仲堪老是抱怨,说咱们河西出工不出力,这下看他还怎么说?!”

第440章 南下萧关() 
p

    时光在各种纷纭复杂的世事中,缓慢地步入了太元二十年底。

    表面上看河西像往年一样沉浸在节日气氛当中,其实暗中已做好了突袭萧关准备。

    当日采纳了崔浩提出来的攻秦、助燕、观晋策略后,卫朔遂下令谋取萧关、安定郡。

    左司马王镇恶受命坐镇高平城(今固原),节制桓振、薛彤等将,负责大战指挥。

    高平城原属鲜卑多兰部,位于高平川(今清水河)河谷,现为朔州北地郡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