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48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48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一阵乱箭攒射,后秦士卒死伤无数,顿时一阵大乱。

    后秦人再也支撑不住,纷纷掉头逃走。

    薛彤见敌军要逃,当即大喝一声道:“杀上去!不要放走一个敌人。”

    数千河西兵一声呐喊,挥舞起战刀向后秦人扑去,双方在城头上展开了激烈厮杀。

    吕超闻言吃一惊,不由心乱如麻之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又有士兵大喊道:“将军,快看,河西军来了!”

    其实不用部下提醒,吕超也看到了,正有一支数千人的河西军向关内杀来,距离他也越来越近。

    看着河西军手上拿着明晃晃的横刀,再一想起河西军过往战绩,吕超不由胆寒起来。

    当下他心中战意顿消,心中退意萌生,转身对左右大喊道:“撤退!”

    守军士卒早已被杀得节节败退,即便没有吕超下令撤退,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崩溃。

    只不过吕超的命令,成为压垮后秦士卒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听得撤退将令,后秦士卒顿时如鸟兽散,纷纷夺路向城外逃去。

    眨眼间,原本还略显拥挤的萧关,只剩下数千河西军,而后秦人早已不足数百人。

    桓振站在城头举目南望,雄关南边出现了无数逃兵,足足有千人之多,他们都是被击溃的后秦人。

    在他们身后,数百河西士卒大喊大叫,依旧追着他们不放。

    薛彤率领主力与桓振汇合后,很快就将整座关城控制下来。

    结果仅仅一夜之间,萧关便落入了河西手中。

    不久,镇恶率领三千骑兵进驻萧关。

    至此,河西军已顺利完成第一个战前目标,为接下来攻取安定郡奠定了基础。

    “道全、子正你们两人干得漂亮,如今萧关已下,将彻底打开通往安定大门。”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442章 晴天霹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p

    太元二十年冬,武关城下。

    几个赤膊大汉正狠狠敲着战鼓,鼓声如暴雷一般不断响起。

    秦晋双方将士纠缠在一起,正杀得难解难分。

    杨佺期用力抹了一下脸上血污,将刀朝上一指,大声吼道:“儿郎们,杀光这些该死的羌族杂碎。”

    吼完,他身先士卒,顺着云梯,攀过垛堞,登上了武关墙头。

    后秦人也不甘示弱,抛下无数巨石、檑木,以及一泼又一泼的金汁滚粪。

    高大的武关城,正像巨兽一样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生命。

    杨佺期操着柄环首刀,只见所过之处寒光闪现,鲜血迸飞,砍倒了一个又一个后秦士卒。

    他满脸坚毅,挥动着手中宝刀,冒着一阵阵箭雨,勇往直前。

    正当他想一鼓作气拿下城头时,却见亲兵跌跌撞撞地奔过来。

    来人死死抓住杨佺期衣袖,哆哆嗦嗦道:“将将军不好啦,中,中军”

    “啊呸!什么狗屁大事不好了?!下次再讲这等屁话,老子饶不了你。”

    杨佺期拄着那柄闪现着寒光的单刀,猛地抹去脸上血水,瞪着牛眼,怒道:“到底有甚大事?速速道来。”

    亲兵红着眼睛,半跪在杨佺期面前,颤声道:“中军遇袭,殷刺史让将军赶快撤军。”

    “什么?!”杨佺期上前一把扯过亲兵肩膀,满脸震惊。

    “如今关上这帮胡虏杂碎马上要完蛋了,哪里有余力偷袭?你莫非在唬我?”

    感受着杨佺期那双孔武有力的大手,亲兵疼得满脸涨红,不由一阵龇牙咧嘴。

    “将将军容禀,这等大事小的怎敢欺瞒您啊!”

    “中军真的遭到偷袭,刺史大人正在竭力抵抗,要求将军尽快撤军回援。”

    “你还在唬我不成?”

    杨佺期依然不信,他阴沉着脸,握着刀把的手不由紧了紧。

    如今武关将破,杨佺期正梦想着收复关中,荣归故里,哪里愿相信亲兵所言。

    亲兵虽然满脸凄楚,然神情上却没有丝毫慌张。

    他跪在地上哭道:“将军,小的所言千真万确啊!我亲眼看见敌军那杆大旗上绣着陇西王三个大字。”

    “陇西王?!”

    看着心腹没有半丝躲闪目光,杨佺期不由面色一僵。

    过了一会儿,他不知想到了什么,整张脸一下子变得煞白煞白,没有半点儿人色。

    遍布老茧的大手却依旧死死掐着亲兵,咬牙切齿道:“河西,一定是河西搞得鬼。”

    尽管杨佺期满腔不甘,可他还是没有完全失去理智。

    当下他振臂一挥,召集部曲,立即入潮水一般向中军大营杀去

    “大王,我们为何要对荆州军网开一面?”姚训满脸不解地问。

    姚硕德不无遗憾道:“唉!不是老夫不想全歼荆州军,而是承受不了因此而带来的巨大损失。”

    “此战击溃荆州军,挽回武关形势,已属侥幸。”

    “若继续纠缠下去,即便全歼了荆州军,我们自身也会遭到重创,别忘了西边还有一个心腹之患在虎视眈眈。”

    “来人,向长安报捷!”

    腊月底,陇西王率军东援武关已有大半月,在这期间后秦上下一直未接到捷报。

    朝廷每次派人询问前线战事,姚硕德都以与敌对峙中搪塞过去。

    假若不是深知姚硕德底细,后秦上下都以为他是在故意懈怠。

    太子姚泓沉不住气,有好几次都想派人代替姚硕德,却最终在众臣反对下作罢。

    最后姚硕德没有辜负后秦上下信任,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从武关传来了捷报。

    陇西王姚硕德在武关城下,大破晋荆州刺史殷仲堪,击溃、俘虏超过两万余人。

    武关大捷不仅让后秦上下松了口气,也极大的稳定了关中人心。

    正当后秦人以为能过个安稳年时,安定告急信使终于抵达了长安。

    如此重大消息,信使自然不敢有任何耽误,告急公文被飞骑一路送抵东宫。

    这一声晴天霹雳,直将太子姚泓震得手脚冰凉,口中发苦。

    谁能想到前门刚刚拒杀恶狼,后门竟又进来一头猛虎!

    这一突变让年轻的姚泓猝不及防,甚至都不愿相信是真的。

    因为,在姚泓潜意识里,认为今年河西爆发了天灾,大都护肯定忙着赈灾救民。

    也正因此,他才会在武关告急时,急调陇西精锐回援。

    从常规逻辑上讲,姚泓这样想没错,甚至后秦上下大部分人也都是认为的。

    哪怕姚硕德、尹纬曾出言提醒,也不过是习惯性从全面考虑问题罢了。

    如若不然,姚硕德又怎会轻易听从朝廷调令?

    结果,后秦上下都小觑了河西恢复力。

    今年河西确实无力发动大战事,但只针对萧关、安定之军事行动却不在话下。

    “来人,速去请丞相、太尉、仆射等入宫议事!”

    姚泓面色苍白地看完告急公文,好半天才才吐出这一句。

    旁边内侍应诺后正要出去,突又听见太子改口道:“先等等仆射身体有痒,就不要再去叨扰他了。”

    不一会儿,被急招而至的姚晃、姚旻突闻安定大变,全都心神剧震,方寸大乱。

    两人强按内心不安,将告急文书相互传阅一遍。

    细思之后,姚旻先出言道:“首先当先锁关禁人防止消息外泄,以免造成人心震荡。”

    “防不住的!”

    姚晃摇头道:“此等大变,如何能阻止消息外传?”

    “即便是关隘尽闭,也不过是拖延一二日罢了,意义不大。”

    “可可也不能任谣言四起,不然不用河西军打来,我们自己就先崩溃了。”

    “我们可着力宣扬武关大捷,以此来抵消萧关陷落带来的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当即刻遣使通知陇西王,让他尽快率军回雍城。”

    “萧关已经丢了,雍城再不能丢,不然整个雍州西部将尽归河西。”

    太子姚泓域姚旻、姚晃商量了半天,最终也没拿出一条切实可行之策略。

    最后,焦躁难安的姚泓只得丢下姚晃、姚旻,独自坐车前往尹府。

    别看尹纬出身汉族,可他在姚泓心中分量却是最重。

    这么多年来,尹纬不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苦苦支撑了后秦大局,还一力扶持他坐稳了太子之位。

    与姚晃、姚旻、姚硕德等人多少沾了同宗之光不同,这个自姚苌起家便追随左右的汉家幕僚,是完全靠自身努力,一步步赢得姚家三代君上信任、重用。

    一听得河西军突袭萧关、数千兵卒尽损、安定局势大败坏等噩耗,姚泓第一个想起要请教的人还是尹纬。

    只不过尹纬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不能请到殿上来。

    带着满心忧虑与不安,姚泓来到了尹纬府上。

    自从姚兴礼佛之后,尹纬这位股肱大臣只得殚精竭虑,以报姚家两代恩遇。

    哪怕因病在家,他依然躲在书房中埋头于案牍之中。

    姚泓来访,无需通报,径直前往书房。

    看到太子突然闯入,又面带悲戚之色,让尹纬心中顿时一紧。

    “可是武关失守?又或者河西军犯境?”

    姚泓怔怔看着尹纬鬓角的几缕白发,满嘴苦涩,竟一句话都答不出来。

    太子失神落魄的模样,让尹纬心中更慌,他上前一把扯过太子手上公文。

    他刚急急扫过几眼,不禁又惊又骇。

    过了半晌,尹纬方颤抖着吼出声:“大势已去,大势已去啊!”

    尹纬一向威严肃穆,甚少有如此失态时。

    由此可知,萧关陷落、安定丢失对后秦而言又多严重,哪怕以尹纬之强亦是束手无策。

    g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meinvlu123  (长按三秒复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443章 人心惶惶() 
p

    魏晋时,由于胡人崛起,使得汉置安定郡逐渐南迁,治所由高平城移至安定县。

    萧关、安定郡也渐渐沦落于胡人之手,卢水胡、羌人、氐人分据安定各地。

    如今河西军骤然南下,激起各部胡人殊死反抗。

    卢水上游,蔚蓝天空中,高高悬挂着一轮红日,正尽情挥洒着光辉。

    在周围一片肥美大草原上,生活着数万卢水胡人。

    一顶顶毡帐,犹如一叶叶白舟,填满了卢水两岸。

    卢水胡起源于安定郡,因居于卢水岸边而得其名,而后又散落在陇右、河西等地。

    他们弓马娴熟,骁勇善战。

    数百年前,卢水胡部落中勇士,常以什长、百夫长、千夫长等军职随汉军征战四方。

    他们几乎参与了汉军在河西、西域等地一系列军事行动,卢水精骑也因之而响彻天下。

    到了永嘉年间,晋室衰落,胡虏崛起,四方蛮夷相继割据称王。

    在一片动荡中,卢水胡先后投靠晋室、前赵、前秦、后秦,为各方征战。

    百十年来,卢水胡已渐渐被汉化,变成半胡半夏部落,连族人也开始取汉姓。

    由于卢水胡领地紧邻萧关,故而萧关陷落,带给卢水胡的震动,要比其他各胡更大。

    正当卢水胡上下惶恐不安时,河西使者带着一封书信到了卢水胡部落。

    原来这封信乃沮渠蒙逊夫人所写,而沮渠蒙逊夫人祖上出自安定卢水胡,与现任首领彭琦沾亲带故。

    于是在沮渠蒙逊夫人劝说下,卢水胡首领彭琦当即决定,率领全族向河西投诚。

    卢水胡投降让河西军减少了许多麻烦,几乎兵不血刃拿下了都卢、卢氏等安定北部。

    卢水胡投降在安定郡引起巨大震动,也让各部胡人越发人心惶惶。

    “砰!”

    姚显双手握拳狠狠地砸在案几上,气得浑身发抖。

    周围众将看到这一幕,吓得战战兢兢,谁都不敢上前相劝。

    “滚,滚,滚。”

    姚显一指周围部下,大声吼道:“统统给老子滚出去。”

    几名亲信吓得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大帐。

    待众人出去,姚显颓然坐下。

    此刻他脑海中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作为后秦宗室大将,他非常清楚萧关重要性。

    为此,他特地将手下大将吕超派去萧关镇守,还给了对方足足三千兵马。

    原本他以为凭借萧关坚固,就算来了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攻下。

    结果,他没想到号称天下之险的萧关,竟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河西军攻破了。

    正当姚显茫然无措时,却听帐外有亲兵禀报,“将军,杨刺史求见。”

    姚显呆了半晌才吩咐道:“请他进来。”

    雍州刺史杨佛嵩乃氐族出身,原是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后来率三千余户反叛。

    在潼关附近,杨佛嵩被晋军打得大败。

    走投无路之下,杨佛嵩只好向姚苌投降。

    随后姚苌派大将姚崇出兵搭救杨佛嵩,并击败晋军,杀死了晋将赵睦,救下了杨佛嵩。

    此后杨佛嵩便归顺了后秦,并逐渐登上了刺史高位。

    虽然他远在阴密,也还是接到了河西军大举入侵安定的消息。

    惊慌失措之下,杨佛嵩只好从阴密北上安定县,来找安定镇将姚显商议对策。

    片刻后,但见杨佛嵩快步走了进来。

    都来不及跟姚显见礼,刚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问了起来。

    “姚将军,眼下情况到底如何?河西军究竟来了多少人?”

    “唉!”姚显重重叹了口气,脸上布满忧虑之色。

    “不瞒杨刺史,如今不光萧关陷落了,随着卢水胡反叛,整个安定北部几乎全落入河西手中。”

    “啊?这这可如何是好?”闻言杨佛嵩不由面色苍白。

    “如此一来,河西军不就可以长驱直入,兵临安定城下?!”

    “正是如此!”

    “刚好刺史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