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98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98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张氏,奉王妃之令,特来迎接公主殿下。”

    除了年纪稍长的张氏之外,还有数名侍女一同前来。

    晋陵公主着实没想到郭媛这么用心,居然提前派人来招呼她。

    这让见惯了尔虞我诈的晋陵公主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温暖与感动。

    “多谢王妃关心,也辛苦大家了。”

    透过车窗看着沿途无限风光,公主心情忽然愉悦起来,对未来生活也充满期待。

    从武关到长安尚有三百多里远,坐马车差不多需要大半天才能到长安。

    但为了不使公主过于劳累,车队不可能走得太快,如此至少要到第二天才能赶到长安。

    当天夜里,车队抵达了蓝田县城,再往前数十里便是长安城。

    崔宏请示过公主后,决定先在蓝田休息一晚,等明日一早再启程赶往长安。

    崔宏、桓振、朱龄石等人安顿好,便找地方聚在一起喝酒去了,偌大个房间只剩下晋陵公主一人。

    晚上用过餐,晋陵公主想了解一下卫府情况,非拉着张氏说话。

    “张氏,听说你一直跟着你家王妃?”公主端着茶杯笑问道。

    “是的,殿下。”

    “当年,王妃被迫嫁给雍王,家主担心王妃受苦,特地让奴婢陪嫁过去。”

    “什么?你家王妃曾被迫嫁给雍王?”晋陵公主瞪大了眼睛道。

    “是呀!这事河西上下都知道,不是什么新鲜事。”张氏不以为然道。

    “快说说,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晋陵公主顿时来了兴趣,心中的八卦欲火也被点燃了,再三向张氏问起卫朔夫妇的过往经历。

    果然,女人天生爱八卦!

    当下,张氏眉飞色舞地把当年卫朔是如何通过张湛,逼着郭瑀嫁女一事详细告诉了晋陵公主。

    两人一个讲得吐沫横飞,一个听得津津有味。

    原本晋陵公主还有些孤单寂寞,这下全消失地无影无踪。

    “然谁知世事无常,我家小娘子竟因祸得福,如今一跃而成了王妃。”

    “雍……雍王这个人怎样?对待王妃好吗?”

    “啧啧,不得不说雍王真是天下一等一的好男人,重情重义,对待王妃好得没法说。”

    “除了王妃外,其他几位夫人同样也很受宠,雍王几乎一视同仁。”

    接下来张氏把卫朔好一顿夸,直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

    而晋陵公主竖着耳朵仔细倾听,一双大眼睛眨呀眨不知想些什么。

    ……

    翌日中午,公主一行终于抵达长安,雍王卫朔亲自出城迎接。

    此时整个长安城张灯结彩,街道两边敲锣打鼓,热闹异常。

    看到卫朔亲来迎接,让晋陵公主感到一阵欢喜。

    她偷偷掀开窗帘一角,暗暗打量了下正与崔宏寒暄的卫朔。

    几年不见,卫朔愈发显得沉稳睿智,健壮挺拔的身躯看上去那么有安全感。

    原本光洁的下巴上,也留了一层短短的胡须,让他看起来显得更加成熟。

    或许长年居于上位,雍王周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强烈自信与强大气场。

    晋陵公主忍不住拿卫朔与她曾接触过的世家子弟比较,发现与看上去略显阴柔的世家子弟不同,卫朔看上去则愈发的雄姿勃发,充满阳刚之美。

    这时,卫朔也发现公主正在偷看自己,便向对方微微点头示意。

    晋陵公主比以前更漂亮了,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气息。

    当天晚上,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迎晋陵公主到来。

    这一次迎娶晋陵公主与当初东平公主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一桩政治婚姻。

    但已成昨日黄花的前秦,怎么也无法跟代表了华夏正朔的大晋相提并论。

    因婚礼还未举行,故晋陵公主来到长安后,并不能立即住进卫府,必须先住在驿馆内。

    等过些日子举行过婚礼之后,晋陵公主才能进卫府。

    晋陵公主刚到驿馆不久,便迎来一位旧友——表妹王神爱。

    这些年王神爱在河西过得很好,渐渐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而王神爱的到来愈发消除了晋陵公主内心的紧张,她把表妹领到屋内,开始叙旧畅谈。

第531章 风云初动() 
p

    晋陵公主进入长安,意味着一场盛大婚宴举行在即。

    但筹办婚事绝非嘴上说说那么简单,需要统筹规划。

    更何况女方身份乃一国公主,男方更是北方第一大诸侯,怎么着这婚礼规模都小不了。

    而今又恰逢大都护晋封雍王,河西上下便决定邀请四方豪客,大操大办一场。

    “启禀雍王,经初步预算,公主这场婚事至少要花费二十万贯。”

    “什么?二十万贯?这这也太多了吧?”

    卫朔眉头一蹙,对度支部尚书提出来的婚礼预算感到震惊。

    二十万贯可不是小数目,须知河西治下有半数郡县一年财政收入估计都没有二十万贯。

    “这还多?这点钱也就刚刚够而已。”

    宗畅不以为然道:“若要敞开了花,别说二十万,就是三十万、四十万都不一定够。”

    “此次主公大婚非同一般,马虎不得,必须大操大办才行。”

    “不说极尽奢华,起码也得对得起咱河西的脸面。”

    “可”卫朔刚要再开口,却被旁边宋繇拦住了。

    “主公,此一时彼一时也!”

    “借着此次主公大婚,河西将遍邀四方豪客。”

    “到时光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客人,估计便有上万人之多。”

    “而河西也可借此次机会,与吐谷浑、柔然、康居、大宛等各方属国拉拉关系,敲打敲打对方。”

    “想当年,汉高刘邦命汉相萧何营建长安城,汉高嫌长安奢华,便责问丞相萧何。”

    “殿下可知丞相萧何是如何回答的?”

    “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卫朔轻声念了一句,顿时有些明了宋繇话中深意。

    无非是河西实力已强大到一定程度,是时候表露一些出来,以震慑不轨之徒。

    有时财富、奢华就是实力象征,虽然容易惹来外人觊觎,但同样也会让人忌惮。

    “好吧!孤同意便是。”

    “不过,此次婚事属于公私兼顾,不能让官府全权承担,雍王府也拿一半钱出来。”

    公私分开是河西一早定下来的制度,卫府财政与官府财政一向是分开统计。

    双方谁也不干涉对方,只要涉及到卫朔私人花销,一律由卫府支付。

    此次婚事原本应是卫府私事,但宋繇等人显然已把此事当成眼下头等要事来办。

    如此公私掺半,卫朔也只能认命。

    回到卫府后,卫朔将尹娥找了问了问家中财产。

    好在没让他失望,近十年来,通过投资作坊、组建贸易商队,卫府赚了个盆满钵满。

    哪怕官府不掏一文钱,卫府依然有能力举办一场奢华婚礼。

    数日后,雍王府对外放出风声。

    河西将在本月底为晋陵公主与雍王举行一场盛大婚宴,并邀请四方豪客、诸藩使节参加。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长安内外一片沸腾。

    近来长安确实够热闹,喜事接二连三不断。

    长安百姓业已很久没这么兴奋过了,无数人都在期盼着这场盛典。

    作为天下势力最大诸侯,娶的又是皇室公主,卫朔这场婚礼注定被全天下瞩目。

    自婚期定下之后,河西向四方派出使者,邀请各方来长安参加婚宴。

    除了吐谷浑、柔然、康居、大宛这些臣服河西的藩属外,荆州桓玄、徐州刘裕亦相继接到邀请。

    另外,还有不少没接到邀请的人或势力,也都有意派出使节或亲身前往长安。

    卫朔将举行大婚的消息传到江陵,桓玄看着卞范之、殷仲文、冯该、皇甫敷、吴甫之、桓谦、桓石康等一众心腹,脑海中忽然萌生了要去长安的念头。

    “本公决定了,即日起前往长安,去见见那个卫直元。”

    “说实话,自当年一别,我与直元已有数年未见,也怪想念他。”

    众人闻言顿感措手不及,不知该作何表态。

    许久,卞范之才缓缓开口道:“今荆扬之间风云突起,按说主公不宜轻离江陵。”

    “但未来河西反应事关大业成败,主公提前去摸摸雍王底细,也是应该。”

    “没错,本公也是这样想的。”

    “卫直元为人雄烈,心思一向难以捉摸。”

    “本公若不亲自探探他口风,心中着实难安。”

    “主公准备带谁去呢?”

    “唔”桓玄想了一下道:“荆州乃我等根基之地,断不容有丝毫闪失。”

    “本公离开后,荆州一切交由桓谦与卞长史两人负责,其余人等协同。”

    “至于带谁去长安这样吧让仲文与石康随我一同去长安,其余人等留守荆州。”

    “属下遵命。”殷仲文、桓石康起身应道。

    正当桓玄要宣布散会时,却见末尾一年轻人忽然起身拜倒在地。

    “臣参军事胡藩,愿随南郡公前往长安。”

    “嗯?”桓玄锐利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年轻人身上。

    胡藩不忙不忙道:“臣出身安定胡氏,自先人南渡以来,再也未能回归故里。”

    “然今年雍王顺利收复关中,臣闻之欣喜不已,日夜盼着能回家乡看一看。”

    “哪怕不回去居住,也该给先人扫扫墓,以尽后人之责。”

    “万望南郡公大发慈悲,以全臣下之孝道。”

    听了这一番解释,桓玄脸色才好看一些,当下他略一沉吟,便点点头答应了胡藩。

    然桓玄哪里晓得,这个胡藩明着是探访故里,实则想近距离接触一下卫朔。

    不得不说,桓玄手底下还有一些人才,比如卞范之、冯该、桓谦、胡藩等人。

    尤其眼前这个胡藩,更加了不得,为人通武善射,又足智多谋,可谓文武双全。

    但历史上胡藩命运太坎坷,他先投郗恢、殷仲堪,后又跟随桓玄,但都不得重用。

    直到后来被刘裕收为麾下,才开始大放光彩。

    其先后参与刘裕北伐南燕、南征卢循、征讨刘毅、征讨司马休之、北伐后秦等一系列战事。

    胡藩凭借着才略超群,被誉为“江右俊杰”。

    当卫朔即将举行大婚时,刘裕却刚刚结束了一场厮杀。

    在河西水师协助下,刘裕率军在今海盐县一带登船,横渡杭州湾,一举奇袭余姚得手。

    拿下余姚后,刘裕等于在会稽郡东北站稳脚跟,对山阴产生重大威胁。

    当孙泰获知余姚失守,立马意识到他一直所仰仗的海上天险失去了作用。

    于是,他当机立断命长生军放弃浙江天险,退守会稽。

    如此一来,在浙北负责牵制叛军的谢琰部立即渡浙江南下,准备与刘裕合攻山阴。

    乍看起来,天师道叛军似已穷途末路,朝廷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但刘裕却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此次渡海奇袭计划虽然大功告成,但并未消灭天师道水师主力。

    故刘裕虽然占据了余姚,但时刻都担心被天师道水师抄了后路。

    其次,谢琰这个世家出身的北府旧将,并不待见刘裕,更对刘裕继任北府大帅不满。

    而将帅不合又是兵家大忌,如此为接下来大战蒙上一层阴影。

    在东南局势再次陷入焦灼之际,刘裕得知了卫朔大婚一事,同时决定派人北上贺喜。

    “此次我军能顺利打开局面,多亏了河西水师大力相助,裕以为正好借此次机会,向雍王表示谢意。”

    “不过,鉴于目前战事紧张,我不好离开亲往,不知诸位谁愿代某去一趟长安?”

    武将闻言纷纷保持沉默,毕竟他们要留下来协助刘裕打仗,不可能跑到长安去贺喜。

    除却武将外,其余几个幕僚相互看了看,一个相貌奇丑的男子主动站了起来。

    “在下不才,愿替主公前往长安。”

    “长道愿往真是再好不过啦!”刘裕拊掌赞道。

    这个相貌奇丑的男子名叫魏咏之,曾为荆州主簿,因相貌不佳遭桓玄鄙视。

    殷仲堪败亡后,他因与刘裕从小相识,便主动过来投奔。

    刘裕可不像桓玄那样注重外貌,立即对魏咏之委以重任,成为其心腹幕僚之一。

第532章 桓玄南来() 
p

    在一片纷纷扰扰当中,吐谷浑首领视罴儿子树洛干、柔然可汗郁久闾社仑儿子车鹿会、康居、大宛等藩属使节陆陆续续抵达长安。

    与此同时,南郡公桓玄亦带着数名心腹进入关中。

    马车在宽阔又笔直的水泥路不断前行,桓玄透过车窗,望着道路两侧成片的麦田,仿佛来到了另一番天地。

    “卫直元果真不凡,收复关中距今不过才两三月,各地就已有了翻天覆地般大变。”

    “主公有所不知,如今河西独霸丝绸之路,每年光是对外贸易,便可白得百万贯暴利。”

    “像琉璃、棉布、炒茶、瓷器等这些畅销天下的奢侈品、日用品,全都出自河西。”

    “有了钱,想办什么事自然容易许多。”

    “就拿脚下这条从武关直达长安的直道来说,没钱怎么建得起来?”

    看着殷仲文满脸艳羡之色,桓玄眼底闪过一丝阴郁。

    别看桓玄与卫朔之间交情不薄,但涉及到天下霸权之争,攀什么交情都白扯。

    河西实力越是强大,桓玄心中越是忌惮,越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次他执意轻车北上,明着是向卫朔贺喜,实则想探探卫朔口风,最好能说服对方在荆扬之争中保持中立。

    殷仲文见桓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忙笑着安慰道:“主公也无需过于担忧,哪怕最终不能说服雍王保持中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为何?”

    “因为目前河西也不具备插手江东的实力。”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如果吃得太快、太多,就会容易噎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