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05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05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朝野内外看似大局已定,实则危机四伏。”

    “东南刘裕、西南毛璩等各地诸藩,哪一个是好惹的?”

    “南郡公若不自矜,难保不重蹈会稽王覆辙。”

    “司徒,假若……假若将来西南乱了,不知河西能不能借机入主蜀地?”

    王谧头脑何其敏锐,他一下子从刘穆之这句话中猜到了河西真正目标是什么,心中不由掀起滔天巨浪。

    怪不得至今河西也没有对荆扬冲突发表过任何看法,原来雍王正盼着江东大乱,好让他谋取天府之国。

    王谧既忐忑又兴奋地问:“不知雍王打算让老夫做些什么?”

    “雍王有话让在下转告司徒,想让您帮河西拿到征讨蜀中的大义。”

    “难得雍王打算站到桓玄一边?”王谧皱眉道,他以为河西要征讨毛璩。

    “不不不,司徒误会了,雍王岂会跟桓玄同流合污?”

    “据可靠消息,蜀地即将大乱,毛刺史恐命不久矣,河西只是想助朝廷平乱而已。”

    王谧骤闻蜀中将乱,颇感意外。

    他有些不安地站起身来,大厅内来回踱了几步。

    途中,他骤然转身看向刘穆之道:“请道和放心,某会想法促使雍王达成心愿。”

    刘穆之忙起身称谢道:“让司徒费心啦。”

    ……

    在处置完会稽王一党后,桓玄继续拨乱反正,又要求天子给王恭平反昭雪,下诏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

    距今为止,对于桓玄来说,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连原本没什么把握的战争,也轻易地击败了对手。

    更让桓玄高兴的是,在他刚刚拿下京师,天师道叛军便对刘裕部展开了猛烈攻势。

    据说,最后是靠刘裕大发神威,一人斩杀了近千叛匪,才最终击退了长生军。

    但北府兵也因此损失惨重,暂时无力发动反击。

    本来桓玄还担心刘裕北上勤王,如今好了,对方被天师道死死缠住,再无暇顾及建康。

    没了刘裕威胁,桓玄愈发志得意满,随后他让出了丞相、荆州、江州、徐州刺史的职,改任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兼豫州刺史,总百揆,增班剑为六十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

    为了迷惑外人,他又任命天子弟弟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太宰,并大赦天下。

    等处理完朝中诸多大事,桓玄准备效仿其父桓温,驻军姑孰遥控京师。

    于是他下令在姑熟大兴土木,修建华丽府邸,准备过些日子离开建康,前往姑熟。

    ……

    自孝武帝司马曜死后,东晋政局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先是王恭两次起兵,后是孙恩之乱、桓玄崛起,至今司马道子被杀。

    江东百姓早已厌倦了战争,一心指望着桓玄能够让国泰民安。

    但可惜的是,桓玄并非匡世济民之人,他诛杀会稽王父子,仅仅为了争权夺利。

    因此,当掌握了朝廷大权以后,桓玄与司马道子父子一样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而桓玄的一举一动都被有心人看在眼中,其中自然包括北府大帅刘裕。

    此时司马元显兵马散尽、与父同死的消息已传遍江左,不过这都在刘裕意料之中。

    如今他蛰伏东南,正在耐心地等待机会。

    月亮从东边大海上慢慢升起,月光像水银似在海面上留下一片波光粼粼。

    刘裕一个人府中后花园内悠闲地散步,大脑则反复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不知何时,索承明、魏咏之、赵伦之三人悄悄地走了进来。

    索承明上前关切地问:“主公,您又在为当前局势烦忧?”

    “是啊!”

    刘裕抬头看看天上月亮,慨然叹道:“没想到权倾天下的会稽王父子说完就完了。”

    “这叫天作孽,犹可存;人作孽,不可活。”

    “如今晋室彻底没救了,主公也该为日后前途好好谋划一番了。”

    索承明早对晋室失去信心,又是刘裕心腹,说起来毫无顾忌。

    刘裕对朝廷的失望不亚于索承明,一想起那个白痴天子,他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哼!像晋室这种毫无进取心的朝廷,人人可取而代之。”魏咏之也愤然道。

    刘裕没有接下茬,而是定一定神,故意岔开了话题。

    “诸位,眼下桓玄势大,且其罪行还未显露出来,我们暂时还不能露头。”

    “先继续拿天师道叛军做由头,然后暗中将义兴、吴兴、吴郡三地尽快掌握在手。”

    “等将三吴打造成另一个淮南,便是我等起兵驱除桓玄之时。”

第543章 蜀地大乱() 
p

    从江陵起兵到擒杀会稽王父子,桓玄前后只花了月余时间。

    然当桓玄刚取得中枢大权,西边却传来噩耗——梁州刺史桓希被毛璩所杀。

    其实早在起事之前,桓玄就曾暗中拉拢过益州刺史毛璩。

    他向毛璩承诺,只要对方愿站到荆州这边,事成后将加封毛璩为散骑常侍、左将军。

    然毛璩一心忠于晋室,不仅不接受桓玄拉拢,还扣留了荆州使者。

    当时桓玄起兵在即,便没顾上找毛璩算账。

    但为以防万一,他特地命桓希都督梁州诸军事,以部将王异据涪城、郭法驻宕渠、师寂防巴郡、周道子守白帝,专门防毛璩东进。

    殊料,毛璩也不简单,不愧为名将之后。

    在桓玄举事后,他也悍然起兵勤王,不仅向远近州郡发布檄文,列数桓玄罪状。

    他还亲率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以及征虏司马甄季之等众,成功击杀桓希等人。

    接着毛璩率军屯驻白帝,宣布与武陵王司马遵共同起兵,准备东征荆州。

    毛璩共调集了三万兵马东征,并兵分两路。

    兄弟毛瑗率兵一万出外水;参军谯纵率兵一万出涪口;他自己率一万殿后。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参军谯纵率领的那一路军,走到蓬溪县竟发生了军事哗变。

    谯纵麾下大多由氐人组成,原是成汉‘国人’。

    虽然成汉已灭亡近五十年,但氐人依然对江东没什么归属感。

    尤其那些氐人豪强渠帅,早对晋人把持蜀地大权感到不满。

    但因大晋强盛,氐人豪强不敢对外表露不满、野心。

    而今桓玄作乱,大晋帝国即将崩溃,让氐人豪强看到了再度割据蜀地的希望。

    于是乎,在某些人暗中煽动下,氐人士卒无不对远征江陵心生怨恨。

    士卒们一边行军,一边大发牢骚、抱怨。

    “我等皆为蜀中氐人,为何要跑到遥远的江陵去打仗?”

    “就是,就是!荆扬之争乃晋人内部纷争,与我等氐人何干?”

    “桓玄乃当初灭成国之大司马桓温后代,其坐拥富庶荆襄,麾下兵精将勇。”

    “我们才一万多人,这么冒冒然然前去,跟送死有何区别?”

    “哼!刺史大人出身豪门,只会管自家前途,哪里在意我等死活?!”

    “与其到江陵白白送死,不如反了他娘的!”

    “对,没错!左右是个死,还不如打回成都、杀了刺史,自个儿逍遥快活。”

    氐人士卒你一句,我一句,逐渐变得怒气冲天,只差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

    巴西人阳昧,乃益州豪强出身,历来野心勃勃、不是本分之人。

    如今他看到军心浮动,竟不加以疏导,反而跟着蠢蠢欲动。

    他默思良久,不动声色地将军中变化一一看在眼中。

    等火候差不多时,阳昧悄悄找到平素与他关系密切的偏将候晖。

    侯晖乃氐人渠帅出身,是目前这支军队的主心骨,大部分氐人都听他指挥。

    “候将军,卑职有要事奏明,不知将军愿意不愿意听?”

    “但说无妨。”

    阳昧乍着胆子道:“我军奉命远征江陵,然军中却颇有怨言,不知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候晖鹰钩鼻子微微上翘,阴鸷的双眼射出两道冷森森的寒光。

    其实,这事本就是候晖命人谋划的,如今被阳昧看破,他心中不由紧张起来。

    但由于暂时摸不清阳昧态度,他也不好直接向对方吐露心曲。

    他冷着一张脸,让阳昧看不出任何异样,好久才从牙缝间迸出一句。

    “不知参军有何想法?”

    阳昧没有从侯晖脸上看出一丝异样,不由钦佩对方城府深沉。

    连他这个非氐族出身的外人都听到了风声,侯晖又岂会充耳不闻?

    说不定人家早谋划好了一切,只是不想让他知道罢了。

    但阳昧深知,假若他不能加入其中,必将被接踵而来的风暴吞灭。

    因此,他主动挑明了来意。

    “眼下军心可以利用,若趁机发动兵变,则大有可为。”

    “你想让某掉脑袋吗?”候晖硬邦邦地回了一句。

    阳昧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

    他知道候此非侯晖真心话,遂不理会对方,继续煽动蛊惑起来。

    “不是在下故意说丧气话,照目前这态势,恐怕不等咱们走到江陵,士卒多半已逃亡。”

    “到时剩下你我两人,如何能打下江陵?回去之后必受刺史责罚。”

    “当然了,搞兵变事关重大,光靠你我肯定不成,必须得争取谯参军支持。”

    “谯参军出身蜀郡大族,在蜀中甚有威望,由他出头则大事可成。”

    见阳昧说到这地步,侯晖不好再继续打马虎眼,开始跟阳昧认真谋划起来。

    两个人凑到一起,商量好大一阵子,直到觉得万无一失了,才去找谯纵。

    谯纵自幼聪明好学,又足智多谋,为人小心,谦和重义,时常助困扶危,因而在蜀中当地威望较高。

    当看到候晖、阳昧领着几十个精壮士卒来到他大帐内,谯纵不由心头一紧,心想来这么多人来干什么?

    只见候晖上前恭身施礼道:“谯参军,末将有要事禀奏。”

    “何事呀?”谯纵满脸疑惑道。

    “大军不能再往前走了。”侯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看法。

    “为何?”谯纵大惊失色道。

    “大家都不愿去江陵白白送死,所以末将想让参军带领大家回蜀地。”

    “你你们这是要哗变吗?”谯纵脸色大变道。

    这些天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曾也担心士兵发生动乱。

    如今他最不愿看到的一幕终于发生了,但兵变可不是闹着玩,弄不好自家小命不保。

    于是谯纵霍然起身,开始疾言厉色地斥责侯晖、阳昧,试图让两人打消兵变念头。

    但事已至此,侯晖、阳昧两个野心家岂会半途而废?

    于是,两人不顾谯纵再三反对,直接逼着谯纵当了众人头头。

    哪怕谯纵又是跳河、又是上吊自杀,也不能改变众人拥立他的决心。

    阳昧、侯晖互相一使眼色,周围士卒纷纷围上来,齐呼道:“愿拥谯参军为主。”

    在左右威逼之下,谯纵终究还是当上了叛军头头,并下令进攻涪城。

    侯晖、阳昧等得便是这句话,遂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鼓噪着向涪城杀去。

    涪城守将乃益州刺史毛璩弟弟毛瑾,他压根儿没想到东征大军会哗变。

    结果事发仓促,根本来不及阻止人手守城,直接被叛军攻入城中。

    毛瑾力战多时,浑身上下多处受伤,最终体力不支倒地,被叛军残忍地割下头颅。

    叛军杀掉毛瑾后,遂拥谯纵为益梁二州刺史。

    虽然打下了涪城,但谯纵却高兴不起来,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已没了回头路。

    他看着其他几个兴奋不已地叛军将领,摇头叹息道:“这一次老夫被你们害惨啦!”

    “将来谯氏若有灭族之祸,也都因尔等之故。”

    “我们杀死毛瑾,毛璩岂能肯罢休,肯定会派兵来讨伐我们。”

    “甭说毛璩派兵来,就是他亲自来,我们也会打败他。”

    说这话的叫谯明子,乃谯纵兄弟。

    他与谯纵被逼谋叛不一样,谯明子有野心,想学刘璋、公孙述、李雄之辈割据蜀地。

    他见哥哥说这等丧气话,不由觉得谯纵胆子太小。

    谯纵厉声道:“你懂什么?你们觉得老夫是在害怕毛璩、害怕江东吗?”

    “不,不是!”

    “老夫怕得是关中雍王,你们觉得雍王会眼睁睁任由我们割据蜀中?”

    不过,此时侯晖、阳昧、谯明子等人已被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迷花了眼,哪里听得进谯纵良言?

第544章 请旨平叛() 
p

    隆安元年,金秋十月,桂花如期迸放,秋天的脚步正悄然来临。

    秋风吹过渭水两岸、关中平原,田野中留下一片金黄色,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洛水岸边,数百名侍卫精骑分散开来,团团守护着一顶硕大帐篷。

    在帐篷内,雍王卫朔正听崔宏、韦道福等人汇报各地秋收事宜。

    春种秋收历来为农桑大事,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

    婚礼过后,卫朔立即将重心放在指导秋收上。

    为了显示他重视农桑之意,他还带着崔宏、韦道福、胡藩、康龙等人四处视察。

    有时夜幕降临,错过了城池乡镇,他不得不在野外露宿。

    像眼前一样,随便找块空地,扎起帐篷,布置成一个简单的营地。

    大帐内,卫朔揉揉太阳穴,看着面前送来的又一叠公文,不由苦恼地叹了一口气。

    别看内阁已承担了大部分政务,但仍有快马将各种公文络驿不绝地送到他手上。

    每天崔宏、韦道福带着胡藩、郑烨等秘书郎们,将文件一一分门别类,按轻重缓急依次送交雍王处理。

    最后众人还要将卫朔处理好的文件,再转交给等候信使,由其负责送达各方。

    地盘大了,势力大了,虽然风光了,但肩上担子也更重了。

    卫朔强打精神,将注意力集中放在公务上。

    一时之间,整个大帐内寂静无声,只有沙沙翻动纸张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