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09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09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感受到敌将的得意,王买德对此冷笑一声,暗道:“先让你们得意一会儿,等胡藩、朱龄石拿下阆中、江州,我看你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王买德成功把蜀军主力拖在阳平关,而谯道福不但没有识破对方诡计,反而在剑阁自鸣得意、优哉游哉。

    与此同时,胡藩、朱龄石率领偏师九千,在向导、斥候带领下,沿米仓道急行军,于十月底悄悄进抵阆中近郊。

    连日来,胡藩、朱龄石与部下可谓吃够了苦头,途中不仅道路崎岖难走,还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僚人蛮夷。

    为防止僚人泄露大军踪迹,两人少不得狠下心来屠村灭寨。

    大军从汉中平原南下,当全军抵达阆中近郊时,光非战斗减员已高达百十人。

    这让主将胡藩心疼不已,当初他偷袭褒城时,阵亡也没这么多大。

    好在最终乌云散尽,见到了光明。

    接下来只要顺利拿下阆中,他们就是有功之臣,将彻底在河西军中站稳脚跟。

    ……

    阆中乃巴西郡郡治,境内夷汉杂居,且多山川密林,道路崎岖难走。

    目前城内有驻军五千人,由西蜀大将阳昧统领,因此河西军想夺取此地并不容易。

    胡藩、朱龄石初入巴西郡,没有急着去偷袭阆中,而是暂时隐蔽待命。

    很快斥候打探消息归来,让胡藩、朱龄石对阆中有了更深了解。

    据斥候称,由于西蜀上下全被剑阁、阳平关形势牵制,包括阳昧在内,没人想到河西军会南下攻打阆中。

    敌人警惕性不高,等于给大军突袭提供了便利。

    十月份,当西北已是冰天雪地时,蜀中仍然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

    幸亏眼下不是盛夏,不然光是炎热的气候便足以让河西军望而却步。

    嘉陵江像一条蜿蜒的长蛇,隐没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

    在密林深处,正藏着一大群精壮汉子,他们静静地待在帐篷中,等着出击命令。

    至于胡藩与朱龄石,正撅着屁股,趴在犬牙交错的地图上研究敌情,思索破敌之策。

    这些天来,两人与众将士同甘共苦、备尝艰难驱至阆中,原本英俊、潇洒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与邋遢。

    而这也是胡藩没有冒然发起攻击的原因之一,他身为主将尚且如此,那些风吹日晒的普通士卒恐更加劳累。

    胡藩用一贯谦和、征询的目光看向朱龄石,嗓音早已嘶哑。

    “我军长途跋涉,眼下疲困至极、将士们苦不堪言,而阆中又城高池大。”

    “我意先休兵养锐,静待时机成熟,朱都尉以为如何?”

    此时别说胡藩,连一向龙精虎猛的朱龄石亦是十分疲惫、憔悴。

    他也想舒舒服服地休整几天,但战争的残酷性提醒他不能这样做。

    时机可谓稍纵即逝,对敌我双方而言,谁能抢先取得突破,谁就能掌握战事主动权。

    从古至今,兵贵神速一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谛!

    想到这儿,朱龄石瞪大眼睛,摇了摇头,坚决地否定了胡藩提议。

    “大军疲劳乃不争事实,但末将以为我们绝不能休整太长时间。”

    “若以末将本意,当立即发兵进攻阆中。”

    “啊?为何?”

    胡藩惊愕地张大嘴巴,半响也合拢不住。

    通过这些日子接触,胡藩相当了解朱龄石为人。

    知道对方是个‘狠人’,为了胜利,有种豁出去一切的劲头。

    但朱龄石建议立即进攻阆中,还是震惊了胡藩。

    闻言朱龄石弯下腰,大手在地图上飞快地比划着。

    “如今我军以主力为疑兵,吸引谯道福误守剑阁、阳平关,而遣偏师乘虚而入到此。”

    “阳昧虽然领兵驻守在阆中,但其尚未发现我军意图。”

    “若趁机发动突袭,定能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虽说以疲师发动进攻,难免会有伤亡,但却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阆中。”

    “相反,假若你我休整兵马,时间一久,敌人恐会探清我军虚实。”

    “届时阳昧必然要向成都求援,等敌人援军一到,那我军将更难拿下阆中。”

    朱龄石毫不客气地指出大军休整带来的风险,而胡藩听了则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这或许便是胡藩与朱龄石不同之处,朱龄石性格刚烈,行事、打仗犹如排山倒海,气势骇人。

    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不会放弃。

    胡藩则要稳重许多,虽然也喜欢用计,但更多时候讲究全局掌握,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当下胡藩握着朱龄石大手,用力摇了摇,久久不肯放开。

    最后,他轻声道:“若非朱都尉一番逆耳直言,大事焉有不误之理?”

    “道序言重了,此乃属下之责,岂敢不尽心效力?”

    “不过,在下性子直,若有不周之处,还请道序海涵。”

    胡藩大度地笑了笑,抚慰道:“你这话说地不对,莫非我是小肚鸡肠之人吗?”

    “你我同来自江东,又曾为桓家效力,日后还要多多亲近一二。”

第550章 奇袭阆中() 
p

    最后,胡藩采纳了朱龄石建议,并很快付诸实施。

    翌日清晨,当天际刚露出些微晨光,九千河西将士已离开密林,前往阆中。

    河西士卒腰间挎着横刀,手上举着盾牌,在山林之间急速穿行。

    大军前行荡起尘土缕缕飞扬,留下脚印串串凌乱。

    天光大亮时,偏师抵达阆中城下。

    大军在距城池一箭之外的地方停了下来,静静等着主将下令。

    胡藩与朱龄石并肩而立,望着城头慌乱不堪的蜀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此战事关重大,断不容有丝毫闪失。”

    “只要拿下阆中,不仅江州唾手可得,成都也将在我军威胁之下。”

    “如此将彻底打开局面,为此最终胜利赢得先机。”

    “龄石,你与我各带一部,同时发动攻击,争取一战拿下阆中。”

    “诺!”

    ……

    阳昧站在城头,目中慌乱一闪而过,强自镇定地看着城下突然冒出来的河西军。

    他抬头看了看着远方天空,思绪如烟般涌上心头。

    作为一个沙场宿将,他十分清楚河西军出现在阆中意味着什么。

    想当初,他与侯晖冒险将谯纵扶上位,以为能跟着对方享尽荣华富贵。

    殊料,中途杀出个河西,彻底打破了他心中的美好幻想。

    眼下阆中被河西军布下天罗地网,他纵然插上双翅,恐也难逃此劫。

    想到这儿,阳昧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有些绝望地闭上眼睛,暗叹:“完了!”

    这句‘完了’可不仅仅是指他本人,还有他参与建立的西蜀政权。

    阳昧更明白自己作恶多端,是谋害毛璩的元凶之一。

    因此无论他选择出战、固守、投降或逃跑,结局都是死路一条。

    不管是为了争取人心,还是出于稳定蜀地考虑,战后雍王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既然左右都是死,阳昧无奈地选择了负隅顽抗。

    他命士卒把滚木、擂石、箭矢、热油等物资悉数搬到城头,做好了死守准备。

    ……

    此时城上城下,人头攒动。

    敌我双方之间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战前,胡藩、朱龄石像雕塑一样立于中军大旗下,心中充满必胜信念。

    两人目光犹如鹰隼一样犀利,紧紧盯着阳昧。

    突然之间,一道杀机闪过,胡藩嘴巴大大张开,怒吼道:“进攻!”

    顿时,战鼓声震天动地般响了起来。

    在士卒呐喊声、战马嘶鸣声配合下,共同演奏出一曲华丽乐章。

    河西士卒架着云梯,在长弓手掩护下,勇敢地越过壕沟,登上梯子,向城墙爬去。

    城内敌军不停向下射箭、扔滚木、礌石,甚至还有一锅锅滚烫的油水。

    大战中,不断有河西士卒被箭簇射中、被滚木、礌石砸着,然后惨叫着跌下梯子。

    只有少数人幸运地爬上墙头,但他们刚刚踏上城头,就被汹涌而来的敌人淹没。

    城头上极其惨烈的一幕,正好被朱龄石、胡藩看个正着。

    两人眉头同时微蹙,显然敌人的反抗意志超出了他们预料。

    但这不能阻止他们夺取阆中的决心。

    在旭日照耀下,朱龄石、胡藩原地活动了几下筋骨,准备亲自上阵。

    阳光照在他们脸上,显得依然平淡、冷静、自信。

    很快,第二轮进攻开始了。

    这一次在朱龄石、胡藩亲自带动下,河西将士各个勇猛似虎。

    而自知难逃一死的阳昧,为了守住阆中,同样站在城头亲自督战。

    以至于阆中守军打得十分顽强,即便损失惨重,仍不敢有人懈怠、后退。

    在阳昧逼迫下,守军不顾伤亡,拼死抗击河西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

    战场上,号角声、战鼓声此起彼伏,敌我喊杀声震耳欲聋。

    一方是为了给自己求得一线生机,不愿后退半步。

    另一方肩负重任而来,为了扬名天下、建功立业,则步步进逼。

    双方早已杀红了眼,谁也不肯退让,都想把对方打败、消灭。

    伤亡越来越大,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漂杵,战斗陷入空前惨烈。

    朱龄石状若疯虎般挥舞横刀,脚下躺了一圈尸体。

    而汗水则混合着血水,顺着脸颊、脖颈、背脊不停地往下流淌。

    他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突入了羊群之中,挡者无不披靡。

    河西将士见主将骁勇,自是振奋无比、士气高涨。

    营内旗手、鼓手愈发卖力地擂动战鼓、挥舞旗帜,拼命地为袍泽鼓劲儿、加油。

    时间慢慢流逝,局势越来越向朱龄石、胡藩他们倾斜。

    胡藩、朱龄石十分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变化,他们发现敌军抵抗力度越来越弱。

    两人不约而同地命令部下对敌人发起了最后一波攻势。

    又过了一炷香,广大将士在朱龄石、胡藩带领下,终于登上了城头。

    这时,穷途末路的阳昧不甘失败,试图带着心腹逃走,殊料正好迎面撞上朱龄石。

    两个人只交手了几个回合,便吓得阳昧肝胆俱裂。

    他没想到眼前默默无名的河西小将,武力竟远远超过他许多。

    他刚想寻个机会逃跑,哪成想朱龄石眼明手快,赶步上前一刀把其劈成两段。

    其于几名心腹见势不妙,扭头想跑,又被河西军将士冲上前去,剁为肉泥。

    时至正午,河西军终于顺利攻克阆中,并斩杀自叛将阳昧以下数千守军。

    ……

    “禀大王,阳将军战死阆中,五千守军折损大半,其余投降了河西。”

    数日后,快马飞骑驰入成都,给蜀王谯纵带来了阆中失守的噩耗。

    得知阆中失守,西蜀上下一片震恐。

    谯纵更是大惊失色,内心的惊慌和恐惧再也掩饰不住,完全乱了方寸。

    他面无人色地盯着信使,也顾不上礼节,尖着嗓子喊叫起来。

    “阆中怎会失守?河西军不是在阳平关、剑阁吗?”

    “怎么又跑到了阆中?难道他们长了翅膀不成?”

    阆中失守、阳昧战死,遂让谯纵意识到成都危险了。

    面对局势骤然崩坏,使这位西蜀王忽然有一种风雨欲来之感。

    战事进展太快,远远超乎了他预料。

    阆中失守,意味着河西军已成功开辟了第二条战线。

    如此一来,西蜀将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

    现在西蜀全师囤积剑阁,成都只有不到一万人镇守,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王买德不愧是河西名将,果然狡猾!”

    “这一招声东击西,将西蜀上下耍得团团转。”

    谯纵也不是饭桶,等他情绪平复下来后,稍一思索便想通了其中关窍。

    感叹过后,他又想起了谯道福。

    刚想破口大骂,但转念又一想,谯纵暗道:“唉!事已至此,骂有何用?”

    接下来还想想怎么挡住河西军吧,不然恐真将大祸临头。

    不多时,接到消息的西蜀文武们纷纷来到王宫。

    大家很明显地发现蜀王面上布满担忧之色,对众臣行礼参拜也是心不在焉。

    只见谯纵随意地挥挥手,道了句“平身”,坐到龙案的后面。

    “诸位爱卿,寡人刚刚接到一个不幸消息,阆中失守、阳昧战死。”。”

    “眼下成都危在旦夕,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大王,阆中乃益州东北门户,西通成都,南连江州。”

    “阆中若失,江州必危矣,请大王速派兵援救江州。”

    阆中虽然距成都较远,但却是益州东北部屏障所在。

    阆中一旦失陷,江州巴郡几乎是无险可御。

    见有人提议派兵支援江州,谯纵不由面露苦涩。

    现在西蜀大半兵力都在剑阁,守成都者不过一万来人。

    无论抽调哪里兵力,似乎都有些为难。

    “大王,江州危急,非剑阁之军不可救之!”

    “请大王即刻给辅国将军下令,命其分兵救援江州。”

第551章 郪县相持() 
p

    阆中失守犹如晴天霹雳,把西蜀上下雷了一个外焦里嫩。

    原本大家都以为守住剑阁便万无一失,谁料一转眼工夫,形势竟急转直下。

    消息传至剑阁,谯道福脑袋“嗡”地一下炸了。

    作为蜀郡大族出身,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阆中对西蜀意味着什么。

    阆中失守,江州门户大开,整个益州东南变得岌岌可危。

    河西军突袭阆中得手,无异于是在西蜀侧后插上一刀。

    此举,虽并不十分致命,却打破了局势僵持,拿到了战场主动权。

    而西蜀军不得不放弃自身优势,从险关要隘中出来,在野外与河西军对垒。

    虽说当下形式岌岌可危,但谯道福没有像他人那样乱了方寸。

    接到谯纵求援旨意,谯道福思虑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