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19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19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南郡公那边怎么处理?”

    “桓玄?”

    卫朔悠悠道:“孤认为只要河西不威胁到桓玄核心利益,不危及荆州、江州,不影响桓玄独霸江东,他就不会拿河西怎么着。”

    众人议完益州诸事,卫朔正想让大家喝口茶放松一下,却见康龙闯了进来。

    “大王,北燕使节高湖求见。”

    “高湖?请他到偏殿等候,孤这就过去。”

    卫朔得知高湖来访,不由若有所思起来。

    想当初,后燕灭亡时,他以为高湖会顺势投靠河西或魏国。

    殊料,最终高家竟去看辽东,投奔了慕容会。

    他还曾为没得到高湖这个人才而感到可惜,不过高家去辽东倒也不算太意外。

    毕竟高家已跟随慕容鲜卑上百年,从慕容廆时代始,渤海高氏便效力于慕容鲜卑。

    高湖祖父兄数人都在前燕、后燕朝中任职,与慕容鲜卑有很深牵扯。

    ……

    高湖被康龙迎入偏殿后,他便老老实实坐下来等着。

    不多时,卫朔从外面进来,笑呵呵道:“大渊,好久不见,欢迎来长安做客!”

    这时,高湖上前行礼道:“参见雍王!”

    看重高湖风尘仆仆的样子,卫朔收起笑意,抱拳还礼道:“高大人一路辛苦啦。”

    “有什么话,坐下再说。”

    “殿下请!”

    两人分宾主落座,卫朔又让侍卫重新奉上茶水。

    “眼下辽东局势如何了?”卫朔开门见山道。

    高湖黯然道:“形势不太乐观!”

    “虽然辽西王成功把魏军挡在了临渝关下,但魏军仗着人多势众已从卢龙道进逼龙城。”

    “如今柳城岌岌可危,一旦柳城丢失,龙城将失去最后一道屏障。”

    “燕王本想请高句丽出兵相助,但高句丽不傻,不愿介入魏燕纷争,想要坐收渔利。”

    “燕王实在是没办法,这才遣在下来长安,希望河西能给燕国点支持。”

    “燕国具体需要什么支持?”卫朔凝眉问道。

    “不知河西能不能出兵攻打盛乐?若是盛乐遇到威胁,想那拓跋珪定会退兵。”

    卫朔直接摇了摇头道:“不不不,河西暂时不打算与魏国全面开战。”

    高湖早料到雍王不会出兵盛乐,因此他也很快改口道:“那能不能派兵支援燕国?”

    “派兵?燕国与河西之间陆路不通,若要派兵去辽东,唯有走海路乘船北上。”

    “但河西水师不强,所以一次最多能派出五六千兵马。”

    “可这点兵力相对于十万魏军而言,根本微不足道。”

    “孤若是冒然应了贵国所请,便是拿河西将士性命当儿戏,我不能这么做。”

    “那以燕王之意,怎样才能缓和辽东局势?”高湖无奈道。

    卫朔瞅了高湖一眼,欲言又止。

    就目前局势而言,北燕对河西已无任何简直,他根本不在乎北燕死活。

    但他着实可惜高湖这个人才,实不忍对方殒命辽东或投靠拓跋珪。

    只不过他还想招揽高湖,担心引起对方不快,这才犹豫着没有直接开口。

第567章 柳城陷落() 
p

    高湖见雍王半响无语,遂低低叹了口气道:“看来燕国真没救了。”

    接下来他长叹一声,默然不语。

    倒不是高湖对燕国有多忠心,而是为燕国崩溃而唏嘘不已。

    想当初,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兵进河北,气势如虹,几乎兵不血刃规复旧土。

    可谁能想到,十年过后,强横一时的后燕帝国猝然崩塌。

    速度之快超乎很多人预料,比前秦淝水战败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大渊,你有没有想过离开辽东?”

    让高湖撤离辽东,不过是卫朔一时兴起。

    他可惜高湖这个人才,不愿对方像历史上那样投奔拓跋珪。

    当然了,他也可以强留下高湖,或者杀了对方。

    但若想收为己用,自然不能采取激烈手段。

    “你觉得这样下去燕国还能撑多久?”

    “眼下燕国地不到一州,人不过十几万,如何是魏与高句丽对手?”

    “而河西又鞭长莫及,燕国灭亡之势已不可阻挡。”

    “若是大渊继续滞留辽东,除了为燕国陪葬外,恐无其他出路。”

    “不若您当机立断,率亲族子弟乘船南下,不知大渊意下如何?”

    高湖默然,他很清楚燕国撑不了多久。

    只要魏军拿下柳城,龙城必然不保。

    卫朔拍了拍高湖肩膀,缓缓对他道:“大渊不妨好好考虑一下,只要你决定跟随孤,孤一定会热烈欢迎你。”

    高湖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内心也确实希望辅佐雍王统一天下。

    但高家人数众多,又跟燕国牵扯很深,想要直接脱离不太容易,他必须考虑周全。

    高湖离开后,卫朔让人把刘穆之找来,询问水师北上接人是否可行。

    刘穆之被卫朔天马行空的计划吓了一跳,震惊道:“主公,您真打算让水师北上接人?”

    “是呀!道和不是说夷洲缺人,而眼下江东之乱已平,正好可以把辽东汉人迁过去。”

    “可……可,怕是慕容会不同意吧?”

    “他不同意又能怎样?眼下其已是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咱们?”

    “大不了支援北燕一批军械,慕容会还能因为这个跟河西翻脸?!”

    “让高湖带人从辽东撤离,等于从侧面削弱魏国。”

    “虽然这不一定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但任何战略优势不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想当初,我们吞灭后秦为何如此顺利,不都有赖于之前一系列布局?”

    “高湖乃燕国汉族势力代表,他若南下投奔河西,势必将带动一大批人才过来投靠。”

    “这不光能加强河西本身实力,也是从侧面削弱魏国。”

    “没了这些人才,拓跋珪光得到一酷寒之地,对魏国实力没什么显著加成。”

    “原来如此,主公深谋远虑,臣不及也!”

    ……

    辽东柳城主将叫做段矶,乃段氏鲜卑出身,目前任燕前将军一职。

    段氏作为鲜卑大族,与慕容鲜卑、拓跋鲜卑皆有姻亲关系。

    尤其与慕容鲜卑联姻最频繁,段部女子所生子嗣不少当了诸燕的太子、皇帝。

    慕容会立足辽东后,除了重用慕容氏子弟外,段氏子弟也被委以重任。

    段矶长得虎背熊腰,颇为勇武,又出身好,被慕容会派到柳城镇守。

    但因为后燕防御重心是临渝关与龙城,故柳城守军并不多,只有不到三千人。

    但前线驻军被拓跋珪击破后,段矶主动收集各地败兵,如今城内兵力已达五千人。

    城头上,段矶目光忧虑地凝视着远处的魏军大营。

    虽然魏军首次攻打柳城失利,但对方丝毫没有罢休之意,仍把柳城包围地水泄不通。

    段矶很清楚柳城重要性,柳城一旦陷落,后面龙城将直面魏军威胁。

    到那时,哪怕临渝关再牢固也没用,北燕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旁边副将低声问:“将军,我们守得住吗?”

    段矶摇了摇头道:“城外魏军是我们数倍,城内守军又士气低落,柳城迟早会陷落。”

    顿一下,副将又低声问道:“高句丽那边还是没有援军过来吗?”

    段矶眼中露出愤恨之色道:“大王已数次向高谈德求援,但高谈德始终没有任何回应,本将越来越觉得魏国与高句丽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

    副将骇然道:“难道高句丽真欲联合魏国灭我大燕?”

    段矶冷哼一声道:“龙城那边早传来消息,高句丽大军一直在边境徘徊。”

    “假若高谈德真有意援助大燕,其大军早该越过边境。”

    “如今他陈兵边境想干嘛?其目的不言而喻。”

    副将没有再问什么,而段矶也沉默了下来。

    高句丽竟跟魏国有勾结,如今这形势对燕国越来越不利,

    良久,副将叹了口气道:“那……那也就是说我们只剩下向河西求援这一条路?”

    段矶仍然摇了摇头道:“眼下大厦将倾,向谁求援都没用!”

    “更别说,就算河西愿意出兵援助,人家还能长翅膀飞过来不成?”

    “坦率地说,我觉得河西恐怕已放弃辽东了。”

    副将苦笑一声道:“难得河西不需要大燕牵制魏国啦?”

    “以前或许需要,但眼下……哼!”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飞奔而来,急声禀报道:“启禀将军,城外魏军特使求见。”

    段矶与副将对望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喜意。

    他们很清楚,这个时候魏军派人过来,十有八九是要劝降。

    对于投降魏国,段矶自然不会拒绝。

    别说是他,燕国内有大把人想要投降魏国,只是没机会罢了。

    真正想要跟魏国决一死战者,业只有慕容会、慕容农等一些慕容宗室子弟。

    段矶忙吩咐道:“速带特使过来!”

    不多时,一名男子快步走来,躬身行一礼,呈上了一封信。

    “奉我家大王之令,特来柳城给段将军送信!”

    段矶连忙接过书信,打开后细细看了起来,不一会儿脸上露出几丝笑容。

    “回去告诉你家魏王,就说本将愿听从安排。”

    ……

    魏军大营位于柳城西南数里外旷野里,共有四万余人。

    当初拓跋珪得了张兖献计,遂决定绕过临渝关,秦率偏师偷渡卢龙道,直袭龙城。

    虽然当初拓跋珪困顿临渝关下不得寸进,但其沿卢龙道北上时可谓势如破竹。

    短短不到一个月,大军便从卢龙塞直抵辽东重镇柳城。

    柳城乃魏军进攻龙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拿下柳城,便可兵临龙城。

    原本他是要直接挥兵攻打,但张兖却建议他试着招降城内守军。

    考虑到魏军不擅攻城,加上招降敌将带来的政治影响力,拓跋珪采纳了张兖建议。

    大帐内,拓跋珪负手来回踱步,目光不时瞥向账外。

    在他身后挂了一副巨大地图,上面布满了各种线条,代表着敌我进军路线。

    正当拓跋珪等得不耐烦时,账外忽然传来侍卫禀报声。

    “启禀大王,使者回来了。”

    “让他进来。”拓跋珪心头一跳道。

    只见一人快步走进,单膝跪下道:“启禀大王,臣不辱使命,已成功说降段矶。”

    “好!哈哈哈,真是太好啦~!”

    不战而得柳城,让拓跋珪大喜过望。

    这下他不仅打开了东进龙城大门,还拥有了一处落脚地。

    如此一来,魏军将完全占据主动权,处于进可攻、退可守之势,处境大为改观。

    “大王,柳城已下,龙城已不足为虑,北燕灭亡指日可待。”

    “不过,即使北燕灭亡,高句丽却依然不可小觑啊。”

    “眼下其已夺得整个辽东半岛与汉四郡,难保其不会继续打辽河平原主意。”

    “嗯,洪龙所言甚是!北燕已不足为虑,反倒是高句丽对辽东威胁甚大。”

第568章 大难临头() 
p

    “什么柳城陷落?”

    得知段矶投降魏国,慕容会震惊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脑海更是一片空白。

    恐惧开始从内心深处涌现,他害怕已久的事情终于将要发生。

    呆立良久,慕容会有气无力地挥挥手,吩咐道:“来人,传诏彰武王慕容宙、中牟公段谊、侍御史仇尼归、将军段速骨、尚书苻谟等人速速进宫见驾。”

    片刻后,当慕容宙、段谊、段速骨、苻谟等人来到宫中时,却见燕王慕容会正心事重重地坐在那儿发呆。

    诸位北燕重臣狐疑地相互看了一眼,都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过了许久,慕容会霍然抬起头,扫了众人一眼,尤其重重打量了一下段速骨、段谊两人。

    自从接到段矶投降消息,他便开始怀疑所有出身段氏的将领、官员。

    “大王您这是怎么了?莫非索虏军队杀了过来?”

    慕容会点点头道:“没错!寡人刚刚接到急报,柳城守将段矶已投降拓跋珪,把柳城拱手让给了魏国。”

    “什么?!”北燕上下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

    特别是段速骨、段谊两人,刚刚被慕容会盯着时,他俩还不明所以,这下全明白了。

    肯定是因为段矶投降,让燕王对段氏产生了怀疑。

    一想到这儿,段速骨、段谊心下一凛,暗暗提高了警惕。

    “那大王准备如何应对?”

    “除了迎战,寡人还能怎么办?”

    “尔等皆是我大燕股肱之臣,至此危难之际,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这”

    “卢龙道险峻,大军难以遣通过,魏军数量定然不多,不若趁敌不备,遣大军袭之?”

    慕容会摇摇头道:“苻尚书之言乃书生之见,若是柳城未陷,或可内外夹击,偷袭成功。”

    “然眼下魏军已拿下柳城,其在辽东已站稳脚跟,不宜再去冒险偷袭。”

    “再说,以拓跋珪之能,绝不会给我们任何可乘之机。”

    大殿上顿时一片死寂,北燕上下人心惶惶,全都束手无策。

    事实证明,慕容会判断地没有错。

    尽管顺利拿下柳城,拓跋珪却依然没有丝毫放松,而是迅速向四周派出斥候,监视燕军动向。

    同时,有了段矶投靠,让魏军对辽东形势了解地更加清晰。

    对高句丽国蠢蠢欲动,拓跋珪报以连连冷笑。

    “看来这个高句丽国也是野心勃勃啊,竟敢觊觎辽东诸地。”

    张兖淡淡道:“哼!跳梁小丑而已,将来只要能重创其国,足以彻底解决问题。”

    不能怪张兖对高句丽产生轻视,实在是在高谈德即位前,高句丽一直被各势力吊打。

    先是汉帝国,接着是曹魏,后来是前燕、后燕,连王城都被捣毁两次。

    其在外人眼中,明显就是一弱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