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41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41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德广有何高见?”

    卫朔礼贤下士,满足了宗敞虚荣心,一时间激动地满脸通红。

    说起来他也不过才二十郎当岁,只因在姑臧郁郁不得志,才不得不转而前来投奔卫朔,没想到一来便受重用。

    “主公远在敦煌,不了解姑臧虚实。自从吕光入主河西以来,各地政务形同虚设,民生经济近乎停滞。”

    “眼下大乱才刚刚平息,各地府库早已空空,即便世家再怎么鼓动、怂恿,只要吕光还未失去理智,至少两年之内其不会主动兴兵,除非世家拿出自家物资资助。”

    “但以世家自私自利之本性,岂会做出毁家纾难之义举?”

    一听这话,卫朔、宋繇不约而同地摇摇头,若世家真有那么伟大,之前还至于手段耍尽逼其让步吗?

    “最好世家还是一如既往般目光短浅,好给咱们争取两年时间休养生息。”

    卫朔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踌躇满志道:“若有两年为缓冲,朔将再不惧怕吕光,届时当不再是吕光兴兵西犯,而是我们打着驱除胡虏之旗号统一河西。”

    这一番雄言壮语,感染了宗敞,其指着地图上河西之地,当着卫朔、宋繇、张湛等人面慷慨陈词。

    “河西虽然破敝,却是形胜之地。”

    “主公一旦据此地,当力兴农工商,以振兵戈。”

    “而后南下先扫灭陇右鲜卑、羌氐诸胡,进而窥视关中。”

    “最后大军再出陇山伐羌秦,进而一统关陇,便成强秦之势,如此将奠定霸业之基。”

    “哎呀,先生过誉了,朔眼下只想在乱世中安身立命,安敢窥伺九州神器?”

    面对卫朔谦虚之言,宗敞不以为然。

    “主公此言差矣,须知道因人而弘大。”

    “以敞看来,这个人非主公莫属。”

    “张湛、宋繇皆智谋深远之辈,杜进、李暠乃名将之姿,而康龙勇武与关张仿佛。”

    “主公神略,用威望、信义去安抚、驱使他们,又不忘勤修农事,甚至连教化万民都不放弃。”

    “在下从没见过像主公这般英明神武之辈,一俟机会成熟,自当纵横天下。”

    “平定河西更是不在话下。”

    “朔不过侥幸成事,当不得如此盛赞。”面对宗敞吹捧,卫朔连连谦虚。

    “今虽小有成就,据有三郡之地,但在外仍有强敌虎视,不敢有片刻放松,日后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宗敞整整衣衫,恭恭敬敬道:“敞受主公简拔,岂敢不全力辅佐主公成就霸业?”

    ……

    当宗敞提到以河西根基,而后谋取关中,成就霸业之宏图时,卫朔不禁替曾独霸河西的前凉感到惋惜。

    “唉,说起来前凉张家最让人可惜,若非后人无能,只知祸国殃民,哪里轮到氐羌之辈割据关中?”

    “是啊,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武王(指张轨)得曾祖宋公配相助,几经奋战才据有河西之地。”

    “而后经昭王(张寔)、成王(张茂)、文王(张骏)三代励精图治,至桓王(张重华),国势达于极盛。”

    “其境内分置凉、沙、河三州,设西域长史于海头,连今日之高昌郡亦是前凉设置。”

    “史称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

    “然谁知桓王去世后,前凉立时陷入频频内乱之中,进而错失了南下陇右、东入关中之良机。”

    “最终被前秦天王苻坚所灭,殊为可叹可惜。”

    “是啊,向来内忧危害尤甚于外患,任何势力都无法承受内乱危害。”

    “比如前秦之崩溃,与其说源于淝水之战,倒不如说是各族势力内讧导致。”

    说到这儿,卫朔语气中带着几分庆幸,不禁又感叹起此次世家分裂。

    “此次世家东逃,固然加强了吕光实力,却也因此让咱们拔除了隐患,说起来算是因祸得福啦。”

    “其他人也就罢了,索承明文武双全,如今跑到了姑臧,将来一定会成为高昌心腹之患。”

    “心腹之患?哈哈哈,体业多虑了。索承明固然有几分本事,不过是中人之姿,更何况吕光也未必会用他。”

    不得不说,这一次卫朔真小觑了世家。世家东逃后,不但拿出物资重新武装起吕光,索承明竟还穿针引线将世家联合在一起,组成了反卫朔联盟。该联盟日后给卫朔带来很大危害,差点儿助吕光攻破敦煌。

    ……

    “父亲,您既然收留了世家子弟,为何又不重用他们?”

    “哼,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若真有本事,何至于被姓卫那小子逼得走投无路?”

    “不知父亲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如今吕家占据主动,不用急着去招呼他们。等时间一长,那些世家自然会坐不住。”

    “只有将其逼到绝路上,他们才会拿出真金白银与吕家合作。”

    “父亲欲借世家之力扩充实力?”

    “不借世家之手,姑臧哪有钱财粮草供老子重整军备?”

    说到这儿吕光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对诸位吕氏宗亲,解释道:“说起来还得感谢一下卫朔,若非他将世家到咱们这边,老夫也不会有机会得到世家全力支持。”

    “只要完成整军,当立即发动西征,决不能让姓卫的休养生息,不然日后定成我吕氏心腹之患。”

第76章 难熬的冬天() 
公元387年的冬天,对河西各方而言都十分难熬。

    当下高昌保卫战进行地如火如荼,守军成功击退龟兹人一波又一波攻势。

    然守军伤亡亦在日益增多,局势正渐渐恶化,急需援军归来。

    可惜今年冬季恐怕卫朔无力抽身回援,只能指望李暠、杨翰自己咬牙坚持。

    仗打到今天这地步,已大大出乎了敌我双方预料。

    卫朔是没料到龟兹敢在背后捅刀子,而龟兹王白震同样也没想到,高昌竟那么难啃。

    近十万联军围着高昌足足攻打了数月之久,仍然没有看到一丝破城希望。

    这不禁让联盟中其余国主日益不满起来,众人纷纷将战事不利的责任,推到白震头上。

    更让白震感到忧心者,不少国主渐渐后悔听从龟兹挑拨,不该来蹚浑水。

    多亏他手段高超,又再三表示正在力邀悦般出兵,才勉强维持住联盟不散。

    可即便如此,龟兹王白震依然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局势愈加难熬。

    眼下他十分担心,万一联军持续拿不下高昌,会让卫朔抓住反戈一击之机会。

    正当龟兹王发愁时,却见出使悦般的国相一脸忧虑地回来了。

    看到这一幕,白震心中不由咯噔一下,颤声地问:“国相狼狈归来,难不成此行一无所获?”

    国相重重点下头,不无遗憾道:“唉,请大王恕老臣无能,没能说服悦般王。”

    “到底怎么一回事?悦般不是十分痛恨高昌?为何不愿出兵报仇雪耻?”

    “大王,如今联军困顿坚城之下日久,明眼人都看出我军早已是强弩之末。”

    “悦般王乃精明之辈,岂会看不出来?”

    “再者上次悦般与乌孙血战一场,却什么好处没得,以至于至今还没缓过气来。”

    “更别说悦般人已被高昌军吓破了胆,说什么高昌军士卒各个是魔鬼,可以一当百!”

    “什么以一当百?不过是借口罢了,悦般王只想让龟兹与高昌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没能说服悦般王出兵,让白震懊恼不已,忍不住对国相抱怨起来。

    “唉,没想到悦般王竟如此短视,他以为今后卫朔不会吞并悦般?”

    “哼,瞧着吧,早晚悦般王会为今日之短视付出代价。”

    “大王,而今再怎么抱怨也无济于事,关键是尽快想法拿下高昌,不然人心惶惶之下,联军怕是要散啊。”

    “唉,事到如今还能咋办?只能仰仗兵力优势,继续对高昌展开猛攻。”

    “可……可这么下去,很难熬下去啊。”

    “熬不下去也得熬!”

    白震狠声道:“不趁当前机会灭掉高昌,一旦卫朔有了河西为后盾,西域诸国恐将沦为其毡板上鱼肉,任他宰割。”

    ……

    其实不光卫朔、白震感到冬天难熬,连姑臧城内吕光同样觉得不好受。

    虽说此次平叛过程很顺利,但也将凉州府库打空了。

    若非当初在酒泉‘敲诈’了卫朔数万石粮食,只怕眼下更抓瞎。

    面对治下千疮百孔一般,吕光真是愁的头发都白了。

    说起行军打仗他是一点儿不怵,唯有治理地方、处理政务,却让其挠头不已。

    最后实在没辙,吕光只好将诸吕、幕僚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诸位,如今各地府库空虚,而外面又有强敌虎视,如何才能尽快重振声势,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杨颖(非杨翰子,出身弘农杨氏,原西征军四大幕僚之一)开口道:“此战大王(平定叛乱后,吕光已自称三河王)虽剿灭了逆贼,却也将河西数十年休养生息积累下来的财富打没了,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各地政务,安抚民众,以休养生息。”

    “寡人自然晓得与民休养生息,不然当初岂能轻易放过卫朔小儿?只是具体如何做还请诸位拿出方案来。”

    “以臣之见若要解眼前之困,唯有拆东墙以补西墙不足。”

    “愿闻其详。”

    “原本世家若施以援手,姑臧当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只可惜……”

    一提起世家吕光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没想到到了这地步,世家竟还想着与吕家争夺主导权,使双方合作一开始便充满波折。不然吕光也不会甩开世家,单独与幕僚商议对策。

    “臣以为,以目前姑臧之现状,只能纵兵掳掠周边势力,以弥补己方不足。”

    “先生之言深得我心啊,敢问对何方下手合适?”吕光闻言眼前一亮,其本是胡族出身,了解游牧民族之生存法则。

    “不宜朝强大势力下手,不然一旦对方报复起来,又将陷入无休无止争端当中,与大王休养生息之初衷相违。”

    “故而臣以为,临松卢水胡最合适。”

    “卢水胡?”吕光若有所思

    “大王,您刚刚借战事不利之名杀掉沮渠罗仇,与卢水胡结了死仇。”

    “劫掠对方,不但可以弥补姑臧府库不足,还能进一步削弱对方实力,使其永远不能成为姑臧威胁。”

    杨颖话音刚落,吕光眼中精光一闪,顿时觉得这话说得太对啦。

    原本他借口战事不利而杀掉沮渠罗仇,不正是担心卢水胡强大而威胁到姑臧?

    既然已结仇了,不妨得罪到底,若能一举将卢水胡吞掉,就更好了。

    “来人,去临松告诉沮渠曲粥,让他送三千匹马、三万头牛羊到姑臧。”

    “大王,不能光让卢水胡一家进贡,正好借大王即位之名,让各部胡族效仿卫朔,全都进献贡品。”

    有了杨颖提醒,其他人也仿佛开了窍,纷纷向吕光进言,一时间议事厅内热闹非凡。

    ……

    吕光倒是痛快了,却将卢水胡逼到绝境。

    当使者将吕光要求讲出来后,还沉浸在失去首领悲痛之中的卢水胡人愤怒了。

    沮渠曲粥更是叫嚣着要出兵姑臧,为兄长报仇。

    幸好新任首领沮渠蒙逊深明大义,没有失去理智,很客气地对使者表示,卢水胡愿进献马匹、牛羊。

    待将使者打发走,沮渠曲粥满腔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冲着侄儿发火道:“把牛羊都给了吕光,自己族人怎么办?”

    “一个字:熬!即日起各部省吃俭用,务必将这个冬天熬过去。”

    “叔父,在实力处于绝对下风时,不要说什么拼死一战,那没用!”

    “叔父被吕光以莫须有之名杀害,正值人心动荡之际,万万再经不起任何波折。”

    “唯一出路就是忍辱负重,据说在古时候汉人中有个叫勾践的豪杰,他为了完成复仇使命,不但给仇敌送去国内最美丽的女子,还亲自到仇敌国内充当人质。”

    “正是靠着不断示弱,勾践才为越国赢得休养生息之机会,最终也一举灭掉敌国。”

    “今后我部当效仿勾践卧薪尝胆,只要熬过眼前,日后定会将百倍痛苦再还给敌人。”

    面对怒气冲天的沮渠曲粥、不理解自己的族人,沮渠蒙逊始终波澜不惊,而这一番话也终于让众人冷静下来。

    这时,堂兄沮渠男成担忧道:“各处挤挤倒也凑得起这点儿东西,怕只怕吕光会得寸进尺。”

    沮渠蒙逊则冷笑一声,恶狠狠道:“我答应给吕光东西并不意味着就怕了他,真要是吕光不识好歹肆意相逼,大不了咱们直接向西去投靠卫朔,我看吕光还敢不敢继续相逼?”

    “而且物资不能给齐全,尤其是马匹,顶多给他一千匹!牛羊倒能多给一些,也不能超过两万头。”

    “嗯,如此最是妥当,既答应了吕光要求,不至于逼其兴兵进犯;又保住了部落元气,以为日后计。”

    “只是这样一来,这个冬天怕是难熬了。”沮渠蒙逊喃喃自语。

第77章 建折冲府() 
经过近一个月不断忙碌,敦煌、酒泉两郡终于完成了计口授田。

    六十万庶民百姓拥有了自家土地,正兴奋地期待着春天到来,他们就将播下希望的种子。

    看着眼前摆地满满的户籍资料,卫朔总算是松了口气。

    说实话这比与郭氏联姻让他踏实多啦,有了这占据九成以上的庶民支持,哪怕世家再不甘心又能奈他若何?

    “总算完成了计口授田,这事顺利完工,多亏段、宋两位太守出力,同样也少不了诸位帮助。”

    “今日趁着大家都在,朔向大家表示感谢,以这杯酒敬诸位。”

    说完卫朔向四周遥敬一番后,随即一饮而尽,两边幕僚、臣属见状纷纷端起酒杯相陪。

    饮罢放下酒罇,卫朔端坐在主位上。

    下方是分列两侧的文武重臣:左侧是以宋繇为首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