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60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60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管沮渠蒙逊这番表态有几分真心,但在外人眼中却十分得体,妥妥一忠贞之士。

    “好,我再留下李暠、许昭、姜飞三人协助于你!”

    “眼下宋繇、张湛、宗敞等人正在途中,尔只需管好眼前,待宋繇等到来,自有体业一力负责。”

    “臣领命。”沮渠蒙逊明白自家不可能久掌大权,当即满口应承下来,

    他再三表示只要宋繇到来,会将大权立即移交过去。

    留沮渠蒙逊镇守姑臧,也是迫不得已。

    当下随卫朔东进人中,只有李暠、沮渠蒙逊两人军政皆通,有独当一面之能力。

    可惜李暠出身世家,又跟城内世家,有牵扯不清的关系。

    在尚未完全掌控全局的情况下,他绝然不敢将大权赋予李暠。

    要知道,历史上李暠就是在世家支持下,最终建立起西凉霸业。

    而沮渠蒙逊不同,他不仅与世家没啥关联,人又很聪明,而聪明人,往往又很识时务。

    安排好后方,卫朔率一万步骑南下,沮渠男成、康龙两将随行。

    ……

    此刻在广武城内,乞伏乾归、秃发乌孤、吕纂等三方共聚一堂,商讨北上事宜。

    原本秃发乌孤不愿来凑热闹,只是在乞伏乾归逼迫下,不得不来。

    再者西秦军队北上,须经过广武,于情于理秃发乌孤都不好不露面。

    另外,吕氏子弟南下完全打乱了秃发鲜卑征讨岭南之策。

    秃发乌孤这一次参加会盟,也想趁机探探吕纂口风,或者协商一下彼此地盘。

    三方会盟,最有意北上者,非乞伏乾归与吕纂两人莫属。

    他俩一人眼馋姑臧富庶,一人与卫朔有切齿仇恨,均欲除之而后快。

    盟主乞伏乾归坐在主位上,左右两侧分别是秃发兄弟与吕氏诸人。

    “吕将军,尔刚从北边下来,又曾多次与卫朔交手,由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乞伏乾归一开口差点儿没把吕纂气死,对方完全没把他当一国之主对待,那口吻、语气如同对待臣属一般。

    吕纂很想直接起身离去,可再一想眼前形势,不由得将火气往下使劲压了压。

    “卫朔这个人倒有几分真本事,不可小觑。”

    “而河西军亦是战力不凡,与吕军精锐不相上下,且其骑兵尤为精锐,极擅长途奔袭。”

    “然其毕竟初入姑臧,各世家尚未归附,正是我等北上夺回姑臧的大好时机。”

    “俗话说:天与不去,反受其咎!若因一时犹豫而错过眼前机会,日后恐再无良机。”

    吕纂深知乞伏乾归眼馋姑臧久矣,这才极力鼓动其北上。

    但乞伏乾归并非傻子,如何看不透吕纂险恶用心?

    无非想看他与卫朔拼个两败俱伤,吕氏好趁机再次崛起。

    不考虑其险恶用心,有一点吕纂还真说对了。

    眼下卫朔的确是立足不稳,正是大军北上良机,一旦错过殊为可惜。

    “秃发首领对此有什么看法?”

    “可……可卫朔不好惹啊,听说其已亲率一万步骑南下。”

    “他若凭险据守,只靠骑兵何时才能攻破洪池岭天险?”

    “哼,秃发首领不愿冒险,只想躲在岭南休养生息。”

    “却不知等卫朔降服河西后,岂会再任由我等盘踞岭南?”

    吕纂这一番话算是说动了大多数人,连乞伏乾归也不禁高看他一眼。

    “不错,卫朔占据河西对我等威胁太大,须趁其羽翼未丰,将其扼杀,否则日后必成心腹之患。”

    “的确如此,诸位避居岭南、河南,不了解卫朔所作所为。”

    “听说他在接纳卢水胡投诚,却不允许其部落单独存在。”

    “将部落中头人、首领迁居敦煌,又将部落打散重编。”

    “嘿嘿,除非将来诸位愿意到高昌做个富家翁,不然卢水胡的今日,就是诸位的明日。”

    最终,在吕纂极力鼓动下,秃发部、西秦、吕氏残部三方共五万大军,奉乞伏乾归为盟主,大举北上。

    ……

    洪池岭距姑臧大约一百五十公里,沿途地势平坦辽阔,是为河西走廊最大之堆积平原,几无天险可持,

    这里原是匈奴休屠王领地,在第一次河西战役时,冠军侯霍去病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斩首行动。

    其率军快速渡过狐奴水,夺取了这片富饶土地。

    洪池岭,现代为乌鞘岭,明代称分水岭,民国称乌沙岭。

    是一处重要的地理节点,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

    乌鞘岭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交通咽喉和重要关隘。

    汉将霍去病率军渡过黄河后,曾从乌亭逆水北行,马不停蹄,一路飞兵,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匈奴控制区。

    从军事角度来看,乌鞘岭天险无疑是阻击敌军北上的第一道防线。

    有连续四道巨大的岗阜横亘,大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之势。

    为了控制这条战略要点,河西之战获胜不久,汉朝就在乌鞘岭南构筑了令居塞。

    只可惜这条要塞年久失修,已不堪大用,不然只需守住令居塞,哪怕敌人再多数倍,也无需担心。

    这时,卫朔亲率大军南下,一路狂奔,终于抢在敌军前面,与段业在乌亭汇合。

第111章 乌亭之战() 
ps

    数日后,声声凄厉的号角声,打破乌亭往日平静,从南面天际处,缓缓涌现黑压压一片骑兵。

    数万骑兵列阵而立,看起来十分威武雄壮。

    乞伏乾归、秃发乌孤、吕纂在各自心腹簇拥下,来到阵前。

    除了吕纂,两人皆是首次见卫朔,都被其年轻容貌,吓了一大跳。

    反倒是吕纂,对着卫朔一直咬牙切齿,若眼神可杀人,恐怕卫朔早已死了无数次。

    双方没费什么口舌,一照面直接开打。

    “呜呜呜……”联军先吹响进攻的号角,无数骑兵闻声纷纷鼓噪起来。

    他们舞着刀枪仰天嚎叫,如同发狂地野兽一般。

    这是鲜卑人祖上传下来的传统,专门用以鼓舞战前士气。

    即便乞伏、秃发两部已内迁中原百年,仍有部分古老习俗继承下来。

    且战前嚎叫不但鼓舞己方士气,缓解新人紧张情绪,还能给对手施加压力。

    有时遇到弱小势力,有时大军吼上两嗓子,敌人就被吓得骇然失色,不战而降。

    面对气势如虹的敌军,河西众将面不改色,在卫朔指挥下,大军鱼贯而出。

    一万五千余河西将士,迈着整齐步伐,缓缓来到敌军外五百步处,并列成阵势。

    其中九千长矛兵顶在最前面,三千弓弩手位居其后,左右两翼由三千骑兵护持,一个典型的防守反击阵势。

    河西军一系列反常举动,让乞伏乾归、秃发乌孤、吕纂等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

    “啧啧,卫朔这是在干嘛?难道其凭借步兵想正面击败骑兵?”

    “哎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啊哈,人人都说卫朔乃世之名将,我看也不过如此。”

    “是啊,是啊,拥步兵却放弃城池之利,而不加以利用,岂非庸才乎?”

    “以在下之见,我军只需一个冲锋,定可冲垮其步兵方阵。”

    “大王,赶紧下令吧,让末将等好好教训一下无知狂妄的河西军。”

    或许是河西军主动摆开阵势,让联军众将感到自身被轻视,遂纷纷对其进行冷嘲热讽。

    相对于麾下众将群情激奋,乞伏乾归、秃发乌孤、吕纂却十分冷静。

    特别是吕纂,他早早察觉其中有阴谋,却因打着其他心思,而没有提醒盟友注意。

    反倒在乞伏乾归询问时,装傻充愣,极力鼓动其开战。

    最终在众人鼓噪、吕纂撺掇下,乞伏乾归下达了一个,日后让他追悔莫及的命令。

    ……

    联军进攻了,数万骑兵同时发起冲锋,气势骇人,试图一举压垮河西军方阵。

    面对狂飙而来的骑兵,历经战阵的河西军面不改色,只是紧紧握着长矛,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前方。

    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轰鸣的马蹄声中,大地也随之颤抖。

    近了,近了……联军骑兵望着步步靠近的河西军,露出狰狞面孔,一边怒吼,一边努力催促战马加速。

    与喧闹无比的联军相比,河西军则一片沉默,且沉默地让敌人感到不安。

    有那么一瞬间,乞伏乾归甚至想下令停止攻击。

    当骑兵冲刺到大阵前两百步远时,原本寂然无声的河西军大阵,终于有了动静。

    一千把轻型神臂弩,开始对敌骑兵展开疯狂猎杀。

    神臂弩在射程上比不上大型床弩,大概只有两百步左右,真正有效杀伤距离在一百八十步以内。

    不过与大型床弩相比,神臂弩更为轻便,同时因拉力小,更有利于单人操作。

    卫朔率军南下时,考虑到敌军拥有大量骑兵,故而装备了大量神臂弩。

    只见一波又一波弩箭,像黑色乌云般,一片又一片,向着对面骑兵,倾泻而下、

    箭雨般弩箭铺天盖般落在骑兵阵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骑兵冲刺速度很快,百十步距离眨眼功夫过去,终于到了骑兵弓箭射程之内。

    原本被弩兵射地有些萎靡的敌军士气,一下子又高涨起来。

    在河西军大阵一箭之地外,联军骑兵弯弓搭箭,瞬间万箭齐发。

    不愧是草原民族,骑射本领果然不简单。

    密密麻麻的箭矢,像雨幕一样连绵不绝。

    这时,毫不起眼的纸甲给普通士卒提供了关键性保护,让河西军在敌弓箭打击下,伤亡较小。

    待双方各自施展完远程打击后,终于到了短兵相接,这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训练有素的长矛兵一动不动,牢牢握着长矛,目光紧紧盯着敌人。

    嘭的一声巨响,告诉冲击的战马,一头撞上了厚厚的铁盾。

    唏律律……战马悲鸣声响彻战场。

    与此同时,无数根长矛从铁盾缝隙间刺出。只听噗呲噗呲声不断,不断有敌军骑兵被长矛洞穿。

    又有倒霉蛋,没死在敌人手上,却被自己人挤下坐骑,随后被汹涌而来的战马踏成肉泥,场面惨烈无比。

    ……

    被长矛阵狙击,而失去冲刺速度的骑兵,威胁力大为降低。

    而长矛兵只需按照日常训练那般,机械地重复着同样动作,轻易地带走一个个敌军性命。

    乞伏乾归在后方,看到骑兵冲击受阻,不由焦急起来。

    “快,快啊,快冲上去。”

    乞伏乾归、秃发乌孤两人不断大喊大叫,希望骑兵尽快破开长矛阵。

    作为骑兵将领,两人深知只要步兵阵势被冲散,只能任由骑兵屠杀。

    只可惜无论他们如何叫嚣,其引以为傲的骑兵,怎么也无法击破眼前长矛阵。

    随时间推移,敌我双方渐渐纠缠在一起,战场形势渐渐焦灼起来。

    这时段业见始终无法击退敌军攻势,遂向卫朔请示出动陌刀队。

    “长绪莫急,再等等,大战才刚刚开始,敌人还未到力竭之时。”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务必等待最佳时机,才能出动陌刀,如此方能做到一击必杀。”

    “主公英明,属下受教。”

    在长矛兵拼死狙击下,联军骑兵伤亡惨重,让秃发乌孤、乞伏乾归心疼地直哆嗦。

    更别说此战竟载在步兵手上,着实让众人有些抬不起头来。

    两人依旧咬紧牙关,命令骑兵继续对长矛阵发起冲击。

    而河西军依托严整阵型,竭力阻挡鲜卑骑兵破阵而入。

    眼看长矛兵伤亡越来越大,在阵中指挥的卫朔见长矛兵渐渐不支,知道决战时刻将到来。

    猛然间卫朔大手一挥,只听一阵阵甲叶声响,一群盔甲鲜明、手持陌刀的重装步兵排阵而出。

    数百陌刀手如一股疾风掠入敌阵,与联军骑兵不期而遇。

    “两强相遇勇者胜!”

    卫朔振臂高呼,康龙连同数百陌刀手紧随其后,如墙而进,鲜卑骑兵在威力极大的陌刀面前,不堪一击。

    陌刀之下,人马俱碎!

    步伐整齐的陌刀手像是一面坚固的墙壁一般,一路走来,凡迎面撞上的鲜卑骑兵,纷纷落了个尸首分离下场。

    每一陌刀砍下去,总是连骑手带坐骑劈成两半。

    卫朔身为豪勇之士,扔掉了趁手的齐眉棍,拿起陌刀瞬间化身吞噬生命的恶魔,每一刀下去,总留下一地的碎肉。

    卫朔带领陌刀手像猛兽一样直冲进敌群之中,他手中的那把陌刀所过之处,完全没有一合之将。

    而他麾下陌刀队,紧随他如墙而进,像绞肉机一样,不断地绞杀着敌人。

第112章 深远影响() 
在精锐陌刀手突击下,敌我形势迅速逆转。

    河西军以陌刀队为前锋,从正面直接突破敌军防线,联军终于全面崩溃。

    见战机来临,卫朔乘势发动全面反击。

    三千铁骑在沮渠男成统领下,趁着敌阵势大乱,从两肋切入,将敌军割裂成数块。

    卫朔奋起余勇率陌刀队径直突入敌阵核心,挥起陌刀,将沿途所遇敌骑兵一一砍翻在地。

    与此同时,长矛兵、弓弩兵纷纷拔出横刀,挺身而出与联军厮杀在一起。

    当河西军如潮水般汹涌撞入敌军核心阵地时,战场上胜负已分!

    乞伏乾归感觉眼前一黑,一口鲜血喷出老远,在心腹簇拥下,不甘心地向南方逃去。

    大批失去斗志的联军骑兵开始夺路而逃,一时间敌骑兵间相互践踏冲撞,有的甚至自相残杀起来。

    之前雄心万丈的乞伏乾归此刻万念俱灰,什么一统河西、争霸天下等念头统统消失不见。

    其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逃走!而且不断提醒自己,逃得越远越好。

    此战之后,河西军将成为岭南群雄永远摆脱不了的噩梦。

    秃发乌孤双目无神,眼睁睁看着部落骑兵在绝望中挣扎,而无能为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