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64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64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将来不幸殁于战阵之中,不但辜负了为父精心教诲,还让我崔家绝后,你于心何忍?”

    “可……可,可正是在翟魏危险重重,孩儿才不忍留父母于此。”

    “尔之孝心,为父深知。”

    “然浩儿须明白,只有你将来创出名堂,为父才会愈安全。”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再过几日,父找个机会,将你悄悄送出城去。”

    “孩儿这一走,那翟钊不会为难父亲吧?”

    “放心吧,翟钊只看重为父名望,至于你……他压根没放在心上。”

    只有崔宏才晓得,儿子崔浩才华远胜于己,只因时机未至,才没在外人面前显露过本事。

    “不过,为了安全考虑,为父打算让王仲德陪你一同去河西。”

    “王仲德?他乐意去河西?”

    “嘿嘿,他不去也得去。”

    对于王仲德,崔宏父子并不陌生。

    其原是太原祁县人,自称是汉司徒王允弟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孙,父亲王苗曾在前秦为官。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失败时,王仲德才十七岁。

    当时他和哥哥王睿一同举兵起事,却最终败给了慕容垂。

    起事失败后,王仲德身负重伤逃走。

    后来王仲德,渡过黄河到了滑台,却又被翟辽强留,让他做统兵将帅。

    但王仲德根本看不上翟魏小政权,一心想南下投靠东晋。

    同为天下沦落人,又加上年龄相仿,且同出身世家,让王仲德与崔浩渐渐成为至交好友。

    ……

    河西欲行科举,引起各方震动,其中既有赞同者,亦有不屑者,更有大魄力欲效仿者。

    消息传至关中,姚苌这个人还算有本事,其麾下更有智谋之士尹纬,两人皆看出科考不凡之处。

    “景亮,近日可曾听说河西将举行科举?”

    “略有耳闻。”

    对河西科举,尹纬感观十分复杂,作为智谋之士,岂能看不清科举之深远影响?

    他只是可惜,如此良善之法,竟直到今日才被人想出来。

    而率先垂范者,还是一直被外界视为偏远穷困之地的河西。

    原本他对姚苌抱有十足信心,然自从了解过卫朔后,尹纬突然觉得自己明珠暗投了。

    “朕欲在国中推行科举,不知可否?”

    “不行!”

    “为何?”

    “眼下关中危机四伏,东边慕容冲虎视眈眈,西边苻登如鲠在喉,地方不稳定,士子岂肯冒险前来?”

    “如此说来,必须先消灭苻登了?”

    “没错,苻登一月数次骚扰关中,搅得各方不安,不除此后患,国将永无宁日。”

    “嗯,言之有理!”

    “朕意已决,即日起筹集粮草、兵马,九月份出兵讨伐苻登。”

    “陛下英明。”

    “对了,景亮以为河西卫朔此人如何?”

    “上月乞伏乾归遣使递表降书,请朕出兵助其讨伐河西,只因当时被苻登虎视在侧,朕不得已拒绝了他。”

    “如今透过科举一事看出,卫朔此人志向不小,与前凉张轨崇尚儒学颇为相似。”

    尹纬闻言沉默不语,在他看来,姚苌将卫朔比作张轨,可见终究小觑了对方。

    若他所料不错,将来对后秦造成威胁的,必是河西卫朔。

    不过眼下这话说出来不合时宜,只是平添烦恼而已,只能留待将来再讲。

    “纵然卫朔是另一个张轨,只要陛下勤修德政,举富饶关中,又何惧河西偏远之地。”

    “然也,景亮之言深得朕心。”

第118章 侍卫营新人() 
ps

    “主公开科举之道,为寒门子弟提供进身之阶,也必因此而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河西宣布举行科考以来,才过去短短半月,已变成当今一大盛事,吸引无数士子跋山涉水,云集河西。

    “接下大家切不可大意,务必接待好往来士子,不能有任何意外发生。”

    “臣等遵命。”宋繇、张湛等躬身领命。

    “尔等且猜猜最终会有多少士子前来?”

    “目前仅河西就有两百多士子报名,若是算上其余各地士子,据臣估计,大概会有超过千人参考。”

    “哈哈哈,如此一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闻言卫朔不由地志得意满起来。

    “主公不要高兴太早,科考还是受到世家抵制,调查显示,其中世家子弟只占三分之一。”

    “看来情况也没之前预想的那么坏嘛……”卫朔捏着下巴若有所思,对目前情况表示满意。

    “臣以为,之所以出现而今情况,与当今天下胡虏当政不无关系。”

    “不管是名门子弟,还是寒门士子,在胡虏政权中都不怎么受重用。”

    “而河西虽说偏远,但也是北方唯一一个汉人政权,对不少读书人有莫大吸引力。”

    “另外,也多亏元瑜先生帮忙游说,在河西参考士子中,光是元瑜先生弟子就有百十人。”

    卫朔听到岳父郭瑀名号,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之色。

    或许是岳父、女婿天生不对付,每次见面郭瑀总是摆着脸色。

    不过,对于郭瑀在河西士林中影响力,他是相当认可与仰慕的。

    ……

    商议完政事,众人相继离开。

    唯尹娥屹立不动,瞅着卫朔欲言又止。

    看着尹娥扭扭捏捏,卫朔不由诧异地问:“怎么?尹夫人还有其他事?”

    “这……这,这……”尹娥犹豫了半天,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原来自尹文知道了尹娥与卫朔不清不楚后,他便不断催促尹娥邀请卫朔来府上做客。

    今日尹娥实在躲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说与卫朔。

    “哦,这样啊!原本朔有意上门拜访尹伯父,正好今日有暇。”

    卫朔想了一下,不管是为尹娥考虑,还是拉拢尹家,最终决定去尹府走一遭。

    ……

    当卫朔、尹娥两人来到尹府时,尹文早做好各项准备。

    他大开中门,亲自站在门口迎接卫朔。

    “哎呀,欢迎大都护。”

    “朔冒昧来访,还请伯父不要见怪。”

    “哪里,哪里,大都护客气啦。”

    亲耳听到卫朔称他为伯父,尹文立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却惹得旁边尹娥直翻白眼。

    寒暄已毕,尹父、卫朔两人并肩走入大厅,尹娥则趁机回后院去见母亲。

    “其实,朔早该来拜访伯父,只因河西初定,俗事缠身,直到今日才有暇前来,还请伯父见谅。”

    没想到一上来卫朔姿态放得很低,大大出乎了尹文预料。

    原本他以为,卫朔年纪轻轻便执掌一方,难免会年轻气盛。

    谁知卫朔竟表现得彬彬有礼,对他更是礼遇有加。

    尹文哪里晓得,卫朔如此做完全是为了尹娥。

    作为最得力下属之一,尹娥不能像其他那样享受人前荣耀,让卫朔一直觉得很亏欠对方。

    “这些年多亏大都护照顾小女,老夫无以为报,今日以茶代酒,敬大都护一杯。”

    “伯父客气啦,真说起来朔也没做什么,尹小娘子聪明伶俐,反倒帮了在下不少忙。”

    “娥儿不过一介女流之辈,能有什么见识?”

    “老夫倒觉得是大都护太宠溺小女,连钱庄都交由她一介女子负责。”

    卫朔闻言笑笑没说什么,尹父限于传统观念,天然上轻视女子。哪怕尹娥是他女儿,也不能例外。

    可卫朔不会,他深知尹娥厉害,才华绝不比一般男子低。

    两人闲聊一会儿,见刚刚进了内院的尹娥,又袅袅走出。

    “饭菜准备好了,你们要不要先吃再聊?”说完她还用媚眼瞥了卫朔一眼。

    卫朔何时见过尹娥如此般小女儿态,不由心中一荡,忙端起茶盏以掩饰窘态。

    谁知这一幕落在尹父眼中,不禁暗自欣喜。

    在他看来,卫朔也不是什么道德圣人,一样觊觎自家女儿美貌。

    “既然饭菜已好,不如你我边吃边聊?”

    “好,朔客随主便。”

    很快有仆人摆上酒菜,尹文、卫朔分宾主落座,席间两人言谈甚欢。

    只是让卫朔尴尬地是,尹父总是有意无意将在撮合他与尹娥。

    以前他也曾耳闻尹父卖女求荣之名,没想到这事竟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过,他没敢答应,并非对尹娥无情,而是出于对尹娥的尊重。

    总之,吃完这顿饭,除了尹父外,无论是尹娥,还是卫朔都挺尴尬。

    在送卫朔离开时,尹娥满脸不好意思。

    “卫郎君,你别放在心上,我父亲就那样。”

    “夫人多虑了,若非实在不便,朔倒愿意接受伯父美意。”

    “呀,你说什么呢?”

    尹娥脸色一红,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徒留卫朔呆立原地。

    ……

    从尹府归来,卫朔又抽空接见了孟瑶。

    “孟瑶,你虽为女儿身,但却是万人敌。”

    “今后侍卫营将扩至千人规模,朔有意让你负责。”

    “康龙猛则猛矣,而不适合管理日常庶务。”

    “而你与康龙不同,不但武艺超群,亦有不凡见识。”

    “朔相信侍卫营交到你手上,定不会让某失望。”

    “这……这不太好吧?”

    被威震天下的大都护信任、器重,孟瑶当然很感动。

    可就算她再白痴也明白,执掌侍卫营有多难。

    且不说各侍卫均来自厢军、府兵精锐,各个心高气傲,肯定不会轻易服从一外来新人,更别说她还是个女子。

    “有什么不好?”卫朔摆摆手不以为然道。

    “河西军没那么多臭规矩,不讲究论资排辈,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就能出人头地。”

    “你只管放心去做,出了事有朔一力承担。”

    “走吧,我带你去侍卫营看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有人挑战你哦。”

    随后卫朔与孟瑶来到侍卫营,见都护大人到来,众侍卫急忙列队迎接。

    “今日本都护前来,除了看看大家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告诉大家。”

    “鉴于侍卫营扩编,康龙指挥使有心无力,即日起将不再负责侍卫营具体事务。”

    “至于新指挥使人选,就是我身边这位孟小娘子。”

    “你们可不要小瞧人家,孟小娘子可有万夫不当之勇。”

    “什么?!”

    “大都护怎能让一女子担任侍卫营指挥使?”

    “就是,就是,她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头儿?”

    “太荒唐啦。”

    “不行,我们不服。”

    卫朔话音刚落,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但凡自持有几分武力者,无不挑衅般打量着孟瑶。

    “咳咳。”卫朔轻咳几声,众侍卫立即安静下来。

    他扫了一众侍卫几眼,脸上带着莫名笑意,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不服气,没关系,我给大家一个挑战的机会。”

    “孟小娘子就站在尔等眼前,你们中只要有谁可在见识、武艺上超过她。”

    “朔保证他将取代孟瑶,成为侍卫营新指挥使。”

    “此言当真?”

    “大都护莫非在诓骗我等?”

    “这还有啥可说的?抄家伙上啊。”

    一听挑战二字,众侍卫登时如炸了锅一般,纷纷鼓噪起来。

    孟瑶见状一语不发,直接走到旁边兵器架子边,抄起一杆长枪,摆开了架势。

    谁知一向号称骁勇无敌的侍卫营中,在接下来的挑战中竟无一人是孟瑶对手。

    这才让众将士心服口服,再不敢小觑孟瑶。

第119章 千头万绪() 
ps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功夫到了公元389年八月。

    在都护府及各地官府共同努力下,河西各郡县终于完成计口授田。

    由此,河西局势终于彻底稳定下来。

    原本为祸地方之盗匪、溃兵,逐步被厢军、府兵消灭,百姓总算迎来安宁生活。

    恰在此时,妻子郭媛连同刺史杨翰,也顺利抵达姑臧。

    而这也标志着,高昌、姑臧之间正式完成交接,而姑臧将成为河西新的政治中心。

    ……

    郭媛还是那么明艳绝伦、妩媚可人,比成亲前少了几分青涩外,多了一股成熟撩人的风韵。

    浑身上下被丝纱裹得严严实实的郭媛,眼下正笑吟吟地望着卫朔。

    卫朔迈过门槛,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将妻子紧紧地拥入怀中。

    突如其来的热情,让郭媛颇感不适,脸色羞红。

    她试着用手推几次,发现推不动,只好任由卫朔将她抱在怀中。

    小心翼翼撩开面纱,一张明艳绝伦的脸庞,赫然出现在卫朔眼前。

    园朗红润的脸蛋,犹如熟透苹果一样,惹人遐思。

    小巧的嘴巴微微张开,一双月牙似的眼睛紧紧闭着,细长的睫毛在轻轻扇动,显示美人此刻内心并不平静。

    “夫人安全抵达,为夫终于放心啦。”卫朔在妻子耳边呢喃道。

    听着夫君暖心话语,郭媛感动不已,她嫣然一笑,放开拘束,与卫朔紧紧抱在一起。

    这一刻世间仿佛停止,也不知过了多久,卫朔猛然发现,他跟妻子竟还站在门口,这才想起让夫人进府。

    卫朔一边向郭媛介绍卫府情况,一边询问妻子途中见闻。

    “眼下河西刚刚收复,虽说大体上还安全,但尚有不少盗匪为祸地方,夫人这一路可还顺当?”

    “有大批护卫随行保护,而夫君又威名赫赫,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嗯,没事就好。途经敦煌时,可曾去看望岳父、岳母?”

    “看是看啦,只是……”说到这儿,郭媛欲言又止,显然有难言之隐。

    “只是什么?”

    “只是有人在妾身面前胡言乱语,妾身不予理会,没想到他们又去蛊惑父亲,谁知又被父亲责骂一通。”

    “哼,对这些乱嚼舌根者,夫人不用理会,时间长了自然会消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