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75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75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需要骑手拥有熟练的骑射本领,不然仓促上阵,只能沦为被敌人屠戮的下场。

    “大家都谈谈,将来河西军在战场上,该如何应对北魏骑兵?”

    面对卫朔给出的难题,李暠、杜进、王镇恶、沮渠男成等众多将领纷纷陷入沉思。

    众人都是军中宿将,自然晓得骑兵厉害。

    可以说在古代,骑兵相当于现代陆军中坦克,冲击力强,速度快。

    一般情况下,步兵遇到骑兵除了被动挨打,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北魏骑兵对河西军的确是一大威胁,而朔方、河套一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若不早做打算,河西军一旦碰上北魏骑兵,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是呀,河西只有七厢骑兵,其余皆为步兵,碰上以骑兵为主的魏军,还真头疼。”

    “眼下即便再扩编骑兵,时间上也来不及。”

    “实在不行只能让步骑混合,协同作战,以应付北魏骑兵冲击。”

    “步骑协同是必然选择,关键是如何协同?”

    “按照凉州铁骑传统战法,一般将步兵置于中军,负责正面狙击敌骑兵,左右两翼布满轻骑,实施迂回包抄。”

    “这不就是却月阵么?”

    “却月阵固然可用来对付骑兵,但关键中军步兵须务必挡住敌骑兵轮番冲击。”

    “不然,一旦中军崩溃,即便两翼骑兵迂回包抄到位,亦是无用。”

    为了锻炼部下,卫朔坐在主位上,不发一言,只静静听麾下将领议论纷纷。

    过了很长时间,众将意见渐趋统一。

    众人一致决定借鉴凉州铁骑战法,摆出却月阵以对付北魏骑兵。

    “好,既然大家都看好却月阵,那接下来请诸位继续查漏补缺,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一提到却月阵,卫朔不由自主想到将此阵发扬光大的刘裕。

    历史上,刘裕北伐时,其靠却月阵,仅以两千步兵大破北魏三万精锐骑兵。

    经此战,却月阵威名大振,为后人津津乐道,以至于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

    但是卫朔却知道,刘裕能以步制骑、以少胜多,并不仅仅是靠步兵,其中尚有车兵、水兵协同作战。

    实际上,那是一次诸兵军协同作战之典型战例。

    特别是车兵,在协助步兵抵御北魏骑兵冲击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马镫发明,使骑兵装具臻于完备,骑兵战斗力日益增强。

    甚至不少胡骑当中出现了重甲骑兵,比如前燕名将慕容恪麾下之铁甲连环马。

    重骑兵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集团冲击力,对没有装甲的轻骑或步兵作正面冲击时,拥有压倒性优势。

    为了克制骑兵冲击,汉族中部分杰出军事家,如刘裕,大胆革新战法。

    让原本已被淘汰出局的车兵,再次大放光彩,成为应对胡族骑兵的有效手段。

    史书记载,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时,燕军即以九万之众抵御,其中就有“铁骑万余”。

    刘裕闻讯后,即令诸军步行,以“车四千辆,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

    当燕军铁骑来袭时,刘裕用此阵对抗,双方激战过午,未分胜败。

    随后刘裕用计,奇袭后方重镇后方临朐(今山东省临朐县),大败燕军。

    对于如何加强却月阵中间部分防御力,众人商量了半天,也提出不少建议,但却没有一条让卫朔满意。

    正当他打算将刘裕经验讲出来时,却听左司马王镇恶开口道:“欲对付北魏骑兵,臣以为河西军可借鉴蒙恬破匈奴之战。秦始皇三十三年,遣将军蒙恬北击匈奴,其以三十万步兵大破匈奴,实现了以步制骑之经典战列。”

    在场众将中,除了沮渠男成仍是一头雾水外,其余众人无不眼前一亮。

    “在这场惊世之战中,秦军弩兵、车兵皆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车兵,它让步兵在平坦地势上有了依托,不用直面骑兵冲击。”

    “因此臣建议,可在却月阵中间部位,布置车兵以加强步兵防御力。”

    “车兵不同于骑兵,无需长时间训练,只要造出合适战车来,步兵只需稍加训练,即可投入使用。”

    “着啊,左司马之言,让在下茅塞顿开啊。”

    王镇恶的话仿佛为众人打开了思路,一时间众人踊跃发言。其中杜进特意指出弩兵。

    “诸位,河西装备了不少弩兵,可除了在城防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外,尚无其他用途。”

    “进以为弩兵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在车兵正面狙击敌骑兵时,弩兵完全可以在车兵身后,发挥弩兵远程打击优势,狠狠杀伤敌人。”

    “唯一可虑者,无非大型床弩机动性较弱,需使用大量牲畜拖曳,操作时也得多人配合才行。”

    “不过,进以为野战中无需使用大型守城床弩,完全可装备中小型床弩。”

    “如此车兵、弩兵相互配合,还怕挡不住北魏骑兵冲击?”

    “待最后反击时,以精锐陌刀为破阵先锋,然后两翼配以轻骑包抄,即便北魏拥有大量骑兵又有何惧?”

    直到这时,卫朔方才起身道:“刚刚大家畅所欲言,就如何克制北魏骑兵,提出不少有益建议,为日后征战朔方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验证却月阵功效,朔决定组建一支数百规模的重甲骑兵,以及数千车兵。”

    “当诸项准备妥当后,将举行一场实战演练,希望大家不要让某失望。”

    “诺!”众将轰然应答。

    结束议事后,将军府迅速投入到组建重骑兵以及车兵当中。

    车兵还好说,毕竟那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后人只需取长补短即可。

    因此没过多久,军器监便拿出了样品——厢车。

    得益于冶炼业大发展,钢铁在河西已不再是紧俏物资,除了可满足百姓日常需求外,还大量应用在军事装备上。

    军器监造出来的厢车,与卫朔在网络上看到的木质结构不同。

    除了后面活动门板外,其余三面竟全是铁质装甲,防御能力被大大提升。

    而厢车拥有两个轮子,使其机动性大大增强。

    平时可用来装载士卒、物资,一旦遇到战事,数百辆战车可迅速自环结营对敌。

    厢车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步卒欢迎,皆认为其将大大增强了步卒机动性。

    卫朔对此也十分满意,他立即向军器监下达指示,要求其尽快造出千辆厢车。

    在解决了车兵装备后,重骑兵装备倒简单了,毕竟如今华夏大地上已出现重骑兵,只需拿来借鉴一二即可。

第140章 扬威高原() 
ps:周五上架,希望大家支持。

    在河西上下紧锣密鼓为出征做准备时,沮渠蒙逊一行日夜兼程,顺利抵达白兰城。

    恰好遇到大败而归的吐谷浑人,让原本低迷的士气,终于稍稍有点儿振奋。

    可当视罴得知河西竟只派来百十人,原本火热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

    周围吐谷浑上下纷纷用冷漠的目光看着沮渠蒙逊,然沮渠蒙逊对此却毫不在意。

    他洒然一笑,冲视罴施礼道:“蒙逊拜见大单于,愿你我两家永结盟好。”

    这边视罴还未答话,却见旁边闪出一人,正是大单于弟弟乌纥提。

    他冲着沮渠蒙逊恶狠狠道:“嘿嘿,这就是号称礼仪之邦的河西,对待盟友的态度?”

    “阁下此言何意?”

    “大都护一听闻贵部有难,旋即派出精干人员火速前来增援,这还不能说明河西重视贵部吗?”

    “哼,特使果然一张利口,黑的都给说成白的。”

    “之前我家大单于亲率数万精骑,尚不敌三国联军。”

    “尔河西不过派来区区百十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难不成阁下会撒豆成兵的法术?”

    “哈哈哈,将军说笑了,撒豆成兵乃仙家手段,蒙逊不过一凡人,哪里懂得?”

    笑毕,沮渠蒙逊话音一转,又接着道:“不过,在下虽不能凭空变出援军、粮草,但胸中却藏有雄兵百万,足以助贵部击退来犯之敌。”

    沮渠蒙逊这话一出口,登时引得现场众人一片哗然。

    不少吐谷浑贵族、部落头领纷纷指责其大言不惭,唯有视罴一副若所思的样子。

    说实话刚开始得知河西只派来百十人,他也十分生气,但听了沮渠蒙逊一番话,反而有了些许期待。

    “尔等蛮夷小邦,久居西陲,自然不晓得以弱胜强、以智取胜等兵家精义之学。”

    “春秋时,吴国统帅孙武以三万兵力伐楚,却连败楚军二十万,靠的就是智慧。”

    “同样淝水之战中,苻坚百万之众却败于八万晋军之手,何也?”

    “可见战事胜利不全在兵力多寡,关键是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哪怕是弱小一方,亦有可能战胜强大敌人。”

    “好,特使讲得太好啦!”

    视罴忍不住起身为沮渠蒙逊鼓掌叫好,其他备受鼓舞的吐谷浑将领,脸色也好看不少。

    这时王仲德才明白过来,为何卫朔一力坚持让沮渠蒙逊当正使。

    就刚才那些话,其实他心里也很清楚,可偏偏不知该在什么时候讲,或者以什么方式讲出来。

    其实说白了王仲德更偏向于领兵大将,自然不擅长处理邦交、政治一类问题。

    而沮渠蒙逊不同,在投靠卫朔之前,他执掌卢水胡,经常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

    “敢问特使,今日我部当何以退敌?”

    “此番贵部新败,敌军正值兵骄将傲之时,正好用来破敌!”

    “哼,大言不惭。”乌纥提在一旁不屑道。

    “住嘴!不得无礼。”视罴呵斥自家兄弟道。

    随即他又转身对沮渠蒙逊歉意道:“我部刚打了败仗,乌纥提心气不顺,说话有点儿冲,还请特使见谅。”

    “无妨,无妨。”

    沮渠蒙逊摆摆手不以为然道:“等下破了三国联军,将军心中憋闷自然会散去。”

    “还请特使赐教。”

    “如今敌军由于连战连胜,士气正旺,早已不将吐谷浑放在眼里。”

    “我意派出部分兵力佯装主力前去诱敌,此战只许败不许胜,务必将敌军引往度周川。”

    “吐谷浑大军分成两部分,其一由宕昌羌各部集结精兵一万,由南往北;吐谷浑发铁骑两万,由北而南。”

    “两路大军迂回埋伏在度周川,待敌军抵达,迅速南北夹击,彻底歼灭敌军。”

    听罢沮渠蒙逊建议,视罴登时手舞足蹈起来,立时将沮渠蒙逊、王仲德等人视为贵宾。

    同时整个吐谷浑部落一扫之前战败阴影,如今各个热血沸腾,想要一雪前耻。

    趁着视罴高兴之际,沮渠蒙逊趁机提出让王仲德等参与大战。

    视罴倒也没多想,十分爽快的拨给两千兵马交予王仲德。

    在众人分头行动之际,沮渠蒙逊趁人不备,悄悄对王仲德讲:“仲德,待会儿上了战场多长个心眼儿,千万不要让三国联军损失太重。”

    “啊?这是为何啊?”王仲德一脸不解。

    “河西需要保持双方均势,既不能让岭南三国吞并吐谷浑,也不能吐谷浑借机壮大。”

    “哦,末将明白。”

    ……

    当夜,视罴依沮渠蒙逊之计,让弟弟乌纥提与亲率铁骑迂回度周川。

    宕昌羌各部亦集结起来开拔,而他自己则亲率前锋前往诱敌。

    长史钟恶地不同意视罴前去诱敌,认为太冒险,遂劝道:“大汗,乞伏乾归非庸人,他懂兵法,善调度。”

    “特使此计虽妙,但风险太大,万一中了埋伏,诱敌前锋很有可能会全军复没,如此大王岂不危险?

    “是呀,大汗,苑川贼狡诈,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这样,大王还是跟随三王子行动,让末将带前锋去诱敌吧。”

    视罴却执意不肯,其回答:“敌人初胜,必然骄纵。此去当万无一失,众人不必担忧。”

    “大单于英明,此行唯大单于亲去,方有希望引敌入埋伏。”

    ……

    果如沮渠蒙逊所料,当视罴率领一千铁骑到得敌营前,竟不见巡营士卒,可见敌军已骄纵至何等地步。

    视罴心中冷笑一声,依计行事,在阵前挑衅起来。

    乞伏乾归、秃发乌孤、吕纂三人刚刚打了大胜仗,正为争夺地盘、人口而争吵不休。

    如今接到急报,说吐谷浑首领再次杀出。

    三人只好暂时停止争论,率众应敌。

    不过,这时三人多少都有了轻视之心,认为吐谷浑早已不足为虑。

    待三人看到视罴身边只有寥寥数千人,愈加不将其放在眼中。

    当下三人也不摆阵势,指挥麾下兵马直接杀将过去,试图一举抓住视罴。

    视罴见敌中计,急忙率众奋力突出,结果身中六创,才冲出重围。

    三国联军乘势猛追,边追还边喊道:“不要走了视罴,白袍的便是,快放箭射死他。”

    立时,箭如雨点般飞了过来,视罴拔剑舞动,一边拨打着飞箭,一边打马狂奔。

    视罴在前面飞马奔驰,三国联军在后紧紧追赶,一路上,不断有人中箭落马。

    视罴又担心敌人不上当,中途不断回转身来,挥舞着大刀,反身大吼向敌人冲去。

    如此几次果然气得联军勃然大怒,乞伏乾归甚至被气得七窍生烟,哇哇乱叫,发誓要捉住视罴活剥了他的皮,再度挥师猛追。

    视罴刚缓得一缓,又见敌兵紧追上来,急转身再逃,此时身边止剩下数十人了。

    幸好此刻距离伏击地点不远啦,众人使劲往度周川赶去。

    渐渐地,当敌军全都进入度周川一带后,只听得一声呐喊,两边尘头大起,乌纥提、王仲德等人亲率伏兵杀将出来。

    正追得兴起的联军,忽然一见有埋伏,登时大乱,有人甚至回身便跑。

    视罴趁势反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