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81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81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渊过誉了,其实说起来有名望算是有利有弊吧,虽然会引起各敌对势力警惕,但也有利于收揽四方豪杰。”

    “见主公成竹在胸,在下也就放心啦。”

    “也不是成竹在胸,坦然面对而已。”

第150章 列阵迎敌() 
ps:今天三更,时间:9点、14点、17点

    朔方冬天一如既往的萧条而荒凉,枯草落叶飘零间,总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

    而上天似乎很给面子,在大战来临之前,难得是晴日当头,阳光挥洒在旷野间。

    在空旷的原野上,两万五千名河西将士已摆下阵势,静候敌军到来……

    此刻在南边二十里外,正有一支六万规模的骑兵缓缓驰来。

    拓跋珪骑着匹枣红骏马,寒风撩动着身上羊皮大袄,将翻卷着的羊毛吹得微微颤动。

    他的身躯笔直挺立着,眼睛微微眯缝,如鹰隼一般凝望着北方。

    所有鲜卑骑兵都与拓跋珪望向同一个方向,那里正有一个强大敌人正等着他们。

    对于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鲜卑人而言,似乎天生是个无畏勇士,既能纵马驱赶狼群,又敢于徒手搏杀虎豹。

    可这一次面对数万河西军,军中气氛却是一片凝重。

    上到拓跋珪,下到普通士卒,皆认为当前敌人绝非易于之辈。

    甚至在不少鲜卑人紫膛色脸上,竟露出难以掩饰地紧张与不安,而胯下坐骑似乎也受到了些许影响,不安地摇摆着头颅。

    沉寂,在庞大的魏军阵列中,有一股让人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沉寂。

    又大概向北行进了不到二十里,忽然一面高高旗杆出现在所有鲜卑人眼前,一面日月战旗迎风招展,橘红色的阳光给乌黑战旗镀上一层似有若无的金边。

    紧接着,在前方地平线附近,忽然出现黑压压一片人,赫然是严阵以待的河西军。

    两军相遇!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一股肃杀之气瞬间弥漫在战场上空。

    拓跋珪眯着眼睛细细打量着对面河西军,比他想象的还要威武雄壮。

    而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河西军每个士卒竟穿着统一棉布军服,外面还套着铠甲,一看便知不是乌合之众。

    在一大片原野上,乌压压数万河西军,星罗密布的散落其上,布成了一个如同弯月一般的大阵。

    整个河西军阵势井然有序,中间凹陷部为步兵,左右两翼前出为骑兵。

    拓跋珪观察了一会儿,不解其意,遂问身边诸将。

    “诸位,河西军为何将步兵置于中间凹陷处,难道不怕我大魏铁骑吗冲破其防线?”

    众将闻言亦是面面相觑,河西军布置的这个却月阵一下子搞蒙了众人,谁也猜不透其中深意。

    “洪龙一向见多识广,对此你怎么看?”拓跋珪见无人应答,只好点名张兖。

    “大王,臣也猜不透河西军真实意图,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很有可能是河西军故意摆下的陷阱,以引诱我军上当。”

    “嗯,有道理!”

    拓跋珪微微颔首,沉思了一会儿,又叮嘱众将道:“待会儿把羌胡人在前面,尔等皆跟在后面,一旦发现有任何不寻常,立即退兵。”

    “末将等遵命。”

    “准备迎敌。”

    随着拓跋珪一声令下,鲜卑阵列中传出了一阵悠长而浑厚的牛角声。

    在牛角声中,鲜卑人纷纷发出如野兽一般的怒吼声。

    一边吼叫着,许多鲜卑人还一边用刀拍打着盾牌,将手中盾牌拍的“噼啪”作响。

    咚咚!蓦然一阵鼓声响起,刚刚列阵以待的河西军纷纷举着兵器呼喝起来,配合着雄浑有力的战鼓声,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飘向远处列队即将与他们厮杀的鲜卑人。

    两军遥遥对峙,卫朔望着对面黑压压望不到尽头的鲜卑人,始终面无表情。

    从他来到古代,领军作战至今,这是首次摆开阵势正面对敌。

    阵列作战,双方拼的是阵型、拼的是将士们的勇气和数量。

    而所谓的奇兵制胜,对于阵列战来说,不过是在具体战斗时做的一些微妙掌控。

    虽然卫朔没有系统学过战阵学,但这个却月阵是他与众将耗费无数心血打造出来的,可以说是专门用来对付北魏骑兵。

    北魏立国不久,尚未脱离游牧部落习俗,故而阵列松散,士卒与士卒之间不像河西军那么严谨。各骑手之间间距、前行速度,等等都是参差不齐、杂乱不堪。

    “康龙。”卫朔忽然叫道。

    “末将在。”

    “我这里有战书一封,尔可敢到阵前走一趟?”

    “有何不敢?”

    “壮哉!”

    只见康龙接过战书,打马一人朝着对面鲜卑人驰去,登时引得鲜卑人一阵骚动。

    拓跋珪眼睛一眯,大气的摆手道:“吩咐下去,休放冷箭,省得被河西贼众小觑。”

    呜咽的号角声,悠悠长鸣,掺杂在风声中,游荡进每一位士卒的耳朵里,让听到的人心情也不由激荡起来。

    拓跋珪接过战书匆匆一览,忽然大笑起来,待笑毕,猛然间长刀一指吼道:“杀!”

    刹那间天地变色,数万魏军掀起漫天烟尘,从远方铺天盖地般席卷而至。

    鼓声如雷,欲震散云头。刀兵如电,似破开长空。

    魏军铁骑尚未冲锋到眼前,但发出的冲天气势,已划破空间,直接弥漫到河西军面前。

    铮铮马蹄声,仿佛重锤一般敲在每一个士卒心间,让他们握兵器的双手,不由的随着马踏的轰鸣声颤抖起来。

    百十年来,鲜卑人带着他们的铁骑大军转战南北,创下了赫赫名头。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鲜卑铁骑,河西军沉默地有些反常。

    原本雄浑的战鼓声,也不知在何时停下,整个大阵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中,像是一块孤零零的礁石,似乎随时会被如海浪一般的铁骑给拍打个粉身碎骨。

    多亏河西军训练有素,不然光是战前这份压抑,估计能让普通士卒崩溃。

    卫朔这次摆的阵型名为却月阵,主阵是由三千车兵、六千长矛兵、三千弩兵、三千长弓外加三千刀盾兵组成。

    今日能不能击败眼前魏军,就看主阵表现。

    而负责指挥主阵的将领是段业,他是跟随卫朔的老人,战阵经验丰富。

    在主阵两翼各布置有三千铁骑,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正面足以挡住近万骑兵,分别由王仲德、沮渠男成两位骑将指挥。

    两翼都排列成如同箭头般的突击阵型,相比于主阵示弱,两翼更显得张扬跋扈些。

    担任大军总预备队的是由卫朔亲自统领的侍卫营、陌刀营、重骑营,以康龙为副将。

    与严整的河西军相比,魏军阵型稍显凌乱。

    冲锋在最前面的是原羌胡部落骑兵,他们投降了拓跋珪,不料却被其当做弃子。

    魏军铁骑如黑色洪流席卷而至,眨眼间距河西军已不足千步。

    怒涛狂卷,风雷崩云。数万铁骑齐齐冲锋,如排山倒海一般呼啸而来。

    拓跋珪一声令下,大军宛如一体,动若雷霆,数百步距离眨眼便过。

    从这可看出,北魏骑军已算是难得的精锐之师,怪不得能将刘卫辰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要说对拓跋人最恨之入骨者,非刘勃勃莫属。

    虽然他曾强烈要求上阵杀敌,但却被卫朔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

    卫朔可不想让未来的游击之王,白白上去送死。

    此刻刘勃勃瞪着血红的双眼,死死盯着鲜卑中军位置,恨不得将拓跋珪碎尸万段。

    “射!”

    当鲜卑人进入到五百步时,弩兵在将领指挥下开始射击。

    刹那间如长矛般弩箭像漫天飞雨,凶猛地罩向奔腾而来的鲜卑骑兵。

    弩箭划过长空时,发出的凄厉破空声,让正在奔驰的鲜卑骑兵心头一震,不少人下意识低下头颅,将身子伏在马背上。

    划破长空的弩箭,狠狠地射穿了鲜卑人身体,轻而易举将他们连人带马钉在地上。

    拓跋珪这才恍然道:“怪不得卫朔敢将步兵摆在主阵上,原来他仰仗的是弩啊!”

第151章 加强版却月阵() 
ps:第二更。

    拓跋珪自以为摸透了河西军底细,却不知卫朔手中底牌不止床弩一个。

    为了能遏止北魏骑兵机动性,在整个却月阵前挖了数道三尺深、宽之壕沟,且壕沟全挖成‘T’型,壕内还分布有刀盾兵、弩兵,以抵近杀伤敌军。

    在壕与壕间留开空地,以方便己方士卒实施反击。

    除此之外,在阵前还布置了拒马一类障碍物,之后才是环形厢车阵,期间夹杂着各种步卒如长矛兵、长弓手、弩兵。

    而更阴险的是,早在今日一大早,卫朔便让人破开木伦河冰面,从中取出大量水,并浇在阵前平地上。

    高原上冬天,寒风刺骨,哪怕红日当头,地面依旧结了一层厚厚冰面。

    可以说卫朔摆的这个却月阵,不但充分利用了地形(背对木伦河列阵),还在其中加了无数私料,使其防御能力倍增。

    在第一波试探性攻击中,数千朔方骑兵尚未进抵阵前,先遭到一阵猛烈弩箭洗礼,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又被滑溜溜冰面搞得阵型大乱,最终被战壕内埋伏的士卒打得溃不成军。

    拓跋珪面色阴沉,原本他已很高估卫朔,谁知刚一开战就狠狠栽了个跟头。好在他身经百战,这点儿小挫折还不至于让他失去方寸。

    经与众将商议,拓跋珪下令在马蹄裹上麻布,希望抵消阵前冰层影响。

    虽说弩箭杀伤力很大,也给北魏骑兵带来巨大压力,但拓跋珪深知,弩箭限于射程、射速不足,威胁只在一定距离内。

    唯有阵前那层冰,大大限制了骑兵发挥,最终沦为河西军猎物。

    故而拓跋珪与麾下幕僚均认为,只要地面不打滑,让骑兵发挥出速度优势,必将正面冲垮河西军方阵。

    很快在拓跋珪严令下,残存的七千多朔方骑兵再次集结起来,向河西军发起了冲锋。

    一时间,冲在最前面地羌胡骑兵被冰层滑倒无数。

    后面骑兵因为速度太快,基本上收势不住,直接滑倒一片。

    拓跋珪则冷眼看着朔方骑兵相互践踏,他很明白只有让马匹来回践踏,将冰面踩烂,后面北魏铁骑才能正常冲锋!

    在付出了惨重伤亡后,冰层终于失去作用。

    眼见敌军即将杀过来,卫朔朝众将士大声喝道:“敌骑兵至,列阵迎敌。”

    一声令下,严阵以待的刀盾兵、弩兵顺着壕沟再次前出。

    不一会儿,北魏骑兵再次飞驰至阵前,不过这一次由于冰层已被破坏,虽然仍有倒霉蛋收势不住,战马摔倒,但最终大部分骑兵还是顺利通过冰层。

    在战马高速冲击下,冰层瞬间变成冰渣,完全失去了作用。

    没了冰层相助,前出战壕的孤军有可能被敌军反包围。

    见此不利情形,负责步兵指挥的段业,立即下令其撤回阵中。

    对此,卫朔并未太失望,毕竟之前已靠冰层杀伤了数千敌军,从收益比算,早赚翻了。

    在即将进入河西军弩阵射程时,已吸取之前教训的北魏骑兵,迅速由密集冲锋变成松散阵型,希望借此以减少弩箭杀伤。

    得益于河西融合了东西方工艺技术,让床弩射程有了巨大提升,最大射程可达五百步。

    真正有效射程亦在四百五十步以内,因此哪怕鲜卑骑兵阵型排得再松散,在进入百步远之前,床弩依旧够北魏人喝一壶。

    北魏骑兵将进入射程后,阵中大大小小近百个弩阵,不断调整射击角度、方向。

    嘣嘣的弓弦声不时响起,如乌云一样的弩箭,一片又一片落入鲜卑阵中,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让鲜卑人发出一声声凄厉惨叫。

    在后方观阵的拓跋珪看到眼前一幕,心中不由一紧,渐渐涌起一股不祥预感。

    他低估了河西军战力,尤其低估了眼前却月阵的防御力。

    可形势又逼得他不能中途放弃,不然等于是将朔方拱手让给河西。

    犹豫再三,拓跋珪终于做出了日后让他后悔不迭的决定,让长孙嵩、拓跋仪等将率领主力大军全部压上。

    直到这一刻,卫朔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他是真怕拓跋珪打了一半中途撤走,那让虽然不影响河西夺得朔方,却因为没有重创北魏主力,未来朔方一带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

    现在好了,拓跋珪在后路被断、刘勃勃挑衅下,终于开始不计后果起来。

    不过,河西军真正的考验也来了!

    先是一波又一波箭矢当头罩下,给河西军带来很大伤亡。

    紧接着又是嘭的一声巨响,冲在最前面的鲜卑骑兵,直接撞在厢车上。

    在惯性作用下,骑手瞬间飞了出去,落到地上摔个半死,还不等其缓过神,直接被冲上来的刀盾兵砍成肉泥。

    眼看敌人就在眼前,鲜卑人备受鼓舞,各个瞪着大眼,嘴中呜哩哇啦叫喊着,一手抓着缰绳,一手举着刀枪,脚还不断踢着马腹,气势汹汹杀向河西军。

    河西军结成军阵,严阵以待,面对呼啸而来的鲜卑骑兵,发出一声怒吼:“杀敌!”

    轰,轰,轰……奔腾的战马连续撞上厢车。

    霎时间刀光四起,血肉飞横,一派森罗地狱之像。

    战马嘶鸣声、兵器相击声、士卒喊杀声,响彻四野。

    “稳住,稳住。”车兵在各级将领吼叫声中,渐渐克服了内心恐惧。

    对于初经战阵的普通人而言,直面骑兵冲锋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河西士卒能在最短时间内稳住阵脚,除了阵中老兵起了带头作用外,还跟之前举行的军演有很大关系。

    正是提前感受过骑兵冲锋,普通士卒有了一定心理准备,才能迅速克服恐惧心理。

    河西步卒依托车阵,结成阵势与汹涌而来的骑兵潮撞击在一起。

    刹那间,长矛兵条件反射般刺出长矛,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刺中了敌军骑兵。

    战事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