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97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97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拒绝吧,肯定会大大挫伤众人传教积极性,同时卫朔限佛举动,多少也让他感到不满。

    同意吧,又担心将来后秦覆灭,佛教一切努力又将付之东流。

    这时,那名高僧,继续劝道:“大师应该晓得,继续待在河西将毫无作为,为了弘扬佛法敢请大师放手一搏,难道您真愿意眼睁睁看着佛门传承彻底断绝?”

    此言一出,鸠摩罗什身形一震,脸上涌起了极大痛楚。

    大都护卫朔,他是见过的,也曾打过交道,知道其与其他汉人截然不同。

    哪怕卫朔再三表示不讨厌佛教,但鸠摩罗什还是敏锐地感受到,对方对佛门毫无好感。

    原本佛教在西域、河西为第一大教,结果不过数年时间,佛教势力被严重削弱,眼下连第一大教的地位也拱手让给了新天师道。

    “除非佛门也像道教那般做出改革,不然恐永远无法获得官府支持。”

    “可若真做出改革,佛教还是原来的佛教吗?”

    说到这里,那名高僧忽然压低声音,凑到鸠摩罗什耳边,轻声道:“大师,那卫朔与历代中原皇帝不同,此人极端排外,视我佛门为域外之物,这才不辞余力予以压制。”

    “这些年来,他一步步从西域打到河西,沿途所过之处,捣毁佛像,拆除庙宇。”

    “原本佛门净地变成一片废墟,众沙弥不得不强迫改信新天师道。”

    “眼下此人又平定了朔方,却独独不许佛门前去传教,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放眼四海,除了卫朔,又有哪一国在限制佛教?我等为何非得在一颗树上吊死?”

    “再者天王姚苌也算一代雄主,有了他支持,我佛门即便比不上新天师道,起码再不用担心道统失传。”

    此人字字如冰,而鸠摩罗什听得是心惊胆战,背上掠过丝丝寒意,满脸惊恐茫然。

    “你是说,卫朔最终会灭我佛教?不会的,不会的,大都护曾亲口答应过贫僧。”

    “哼,大师太天真啦,你翻开中原史册看看,又有哪个皇帝会信守诺言?他们翻脸只会比翻书快。”

    闻言鸠摩罗什心跳加速,神色已变得苍白如纸,惶恐之意如潮涌起,竟是乱了分寸。

    “后秦国主姚苌久慕大师之名,又深知大都护无护教之心,这才命贫僧前来说动大师东行关中传教。”

    面对长安邀请,对鸠摩罗什来说是个巨大诱惑。

    原本他就是要前往长安,只因前秦骤然崩溃,这才滞留河西。

    到底是接受姚苌邀请,东行关中?还是继续蜗居河西,静待时机?

    鸠摩罗什左右为难,他沉吟半晌,终究是弘扬佛法占了上风。

    最终他一咬牙道:“好吧,来日贫僧即向大都护辞行。”

    “大师,咱走就走了,干嘛还向大都护辞行?万一其不允呢?岂不横生事端?”

    “你懂什么?!我们是光明正大去传播佛教,又不是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都护有什么理由阻拦?”

    鸠摩罗什力主公开离去,众人也不好反对什么,只好任由对方去做。

    众人哪明白鸠摩罗什心思,他也想通过此举试探一下卫朔,到底有没有灭佛之心。

    ……

    都护府内,卫朔端坐在椅子上,听着沮渠蒙逊汇报。

    “主公,近日佛门众高僧纷纷向都护府辞行,提出要往关中传教,其中不乏一些声望极隆之佛门高僧,其中包括鸠摩罗什大师,你看此事当如何处置?”

    鸠摩罗什!听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卫朔眼睛微微一缩,想起些历史上的事。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是姚兴征讨河西胜利后,将鸠摩罗什弄到长安。

    从此之后,佛教开始在关中大兴,将好好的一个后秦弄得亡了国。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佛门既然要东去传教,就让他们走,不要阻拦。”

    “主公难道不担心佛门与姚苌勾结吗?”

    “哈哈哈,朔正要他们勾结在一起,最好整个后秦高层全都信了佛教。”

    笑毕,卫朔神色微微一动,甚至嘴角还掠起了一丝莫名笑意。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数日后,佛门众高僧踏上东去旅程。相较于兴奋不已的他人,鸠摩罗什则心事重重。

    通过试探他发现,卫朔的确没有灭佛之心,可对方任由佛门高僧离去,却也表明无意扶持佛教发展。

    他抬头最后看了一眼姑臧,心下喟叹:也不知此行是福是祸。

第179章 苻广求援() 
杨定之死对苻登而言,等于折断他一只臂膀,且还是最有力的一只。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苻登仰仗的另一臂膀——窦冲竟也脱离前秦自立了。

    今年十月,苻登刚刚加封窦冲为右丞相,此举显然是他为了安抚这一仅存同盟军所实施的拉拢之举。

    然而事与愿违,苻登绝对没想到,此举竟引发了窦冲更大的政治野心。

    窦冲一直以来就恃才傲物,当他接到苻登的任命以后得寸进尺,要求苻登加封自己为天水王。

    苻登没有同意他的无理要求,让窦冲十分不快。

    他索性与苻登分道扬镳,自立为秦王,改元元光。

    于是,在狭小的关中平原上,出现了三个秦国:前秦、后秦、窦秦。

    窦冲自立,固然令苻登十分恼火,但他已无力约束对方。

    少了杨定、窦冲两支盟友,苻登已是独木难支,不得已只好派苻广前往河西求援。

    ……

    再次来到姑臧,苻广感慨万千,短短数月光景,外界形势竟已是天翻地覆。

    进入城内,他没有直接去拜访卫朔,反倒去了卫府先见了妹妹苻琼。

    经过数月滋润,苻琼愈发光彩照人,加上生活安逸,周身上下洋溢着迷人风采。

    见兄长到访,苻琼十分高兴,一边命人奉上茶水,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婚后生活。

    “妹妹这般欢悦,可见大都护平常十分宠爱你,如此为兄也放心了。”

    “小妹多谢兄长当日护送之恩。”

    “你这是说得什么话?身为兄长,不该亲自送妹妹吗?”

    “是,是,是小妹说错话了,总之感谢两位兄长替小妹挑了一位好夫婿。”

    兄妹俩说了会儿闲话,苻广有意无意间流露出想请苻琼出面斡旋的想法。

    不料,却遭到苻琼严词拒绝。

    “不是小妹绝情,实在是大都护有严格规定,除了官府在职人员,任何人不得插手政务、军事。”

    “在卫府四位女主人中,除了尹娥姐姐、孟瑶姐姐两人因职责所在外,连主母郭媛也不敢过问相关政务。”

    “今兄长撺掇小妹插手政务,无疑是将小妹往火坑里推,兄长你何其忍心也?”

    “这……唉!若非实在是走投无路,兄长岂愿出此下策?”

    看着一脸无奈的苻广,苻琼终究不忍弃之不顾,遂关心地问:“眼下皇兄处境不妙么?”

    “何止是不妙啊,简直是岌岌可危。”

    苻广满面戚容,仰天叹曰:“原本前秦国力就不如后秦,而今杨定死、窦冲叛,又让皇兄痛失两大臂膀,形势一下子变得危若累卵。”

    “今兄长和河西是……”

    “还能有啥?无非是求援罢了,最好能让河西出兵关中。”

    “不,这不可能的!”

    苻琼毫不犹豫摇头道:“夫君刚刚在上郡与姚兴大战一场,小妹也有幸参与。”

    “这场大战让河西损失惨重,当时最危险时,连孟瑶姐姐都上阵杀敌了。”

    “我曾亲耳听夫君说过,除非万不得已,河西暂时不会再打仗啦,眼下河西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听了苻琼之言,苻广心情沉痛,不过既然人已到了河西,怎么着也得试试不是?

    ……

    苻广行踪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卫朔,且不用想,他一猜就能猜到对方来意。

    不过,眼下前秦已属无药可救,地盘仅剩下一郡半,还被陇山分割成两块。

    而且接连几次大败,苻登部下不但士气低迷,兵员数量严重不足。

    即便卫朔有心施以援手,又因中间隔着西秦,使得物资无法顺利运抵雍城。

    “诸位都说说,对苻登是救还是不救?”

    “臣以为当救,不管咋说有苻登在,对后秦都有一定威胁。”

    “不然苻登一完,西秦、后秦彼此为后盾,将全力与河西争雄。”

    张湛支持援救苻登,此议引起不少人赞同,他们都认为维持苻登存在,对河西有利。

    “主公,臣有异议。”

    这时,宗敞上前一步道:“河西支持苻登是为了牵制姚苌,可如今苻登已失去其价值,除非河西倾尽全力支持,不然他很难威胁到后秦。”

    “既如此干嘛还浪费物资去支持他?任其自生自灭岂不更好?”

    “从另一角度而言,苻登灭亡对主公来说不无裨益。”

    “哦?此言何解?”卫朔颇感兴趣地问。

    “众所周知,苻登尝以苻坚继承人自居,他若一死,苻坚余荫将转移他人身上。”

    “从目前来看,有资格继承或享受苻坚余荫者,除了苻广、苻崇外,也就只有主公。”

    “我?怎么可能?”卫朔为宗敞脑洞大开感到震惊。

    “怎么不可能?别忘了主公可是娶了前秦东平公主,作为前秦驸马,怎么没资格继承苻坚政治遗产?”

    “更别说主公坐拥凉沙朔三州之地,麾下兵多将广,怎么看也比苻崇有前途。”

    不得不说,宗敞之议让人眼前一亮,引起大家重视。

    “德广建议虽好,不过于当前而言,却不合时宜。”

    宋繇却不太赞同宗敞看法,他提出异议道:“当下河西最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若任由苻登败亡,姚苌、乞伏乾归均为豪杰枭雄,在拔除后顾之忧后,定然会对河西用兵。”

    “更不用说苻坚已去世五六年,其余荫还能剩多少?”

    “届时光是应付西秦、后秦两大强敌,足以扰乱河西休养生息大计。”

    “故而臣以为,目前河西还需苻登继续存在下去,起码得让其再支撑一年左右。”

    “支撑一年?恐怕很难啊。”说完卫朔眉头紧皱,他并不看好苻登前途。

    “通过没弈干辖地给其输送物资,怎么样?”有人提议道。

    “不成,没弈干乃是日后对付西秦、夺取萧关之关键,不能随意使用。”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光给其精神上支持吧?”卫朔双手一摊,满脸无奈道。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忽见王买德起身朗声道:“主公,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不知买德有何妙计,请速速讲来。”

    “主公,眼下苻登之所以坚持不下去,无非是屡战屡败,加上盟友又战死、倒戈,使其军心不稳罢了。”

    “臣以为只需遣一上将,秘密进入雍城,接替其指挥全军,只要寻机再打几次胜仗,足以挽其颓势。”

    “而臣初入河西,为立寸功,却被主公委以重任,常常倍感惶恐。”

    “故而在下不才,愿亲赴关中走一遭。”

    “什么?不行,这太危险啦,哪能让先生冒险?”

    卫朔不愿意让王买德冒险,万一不幸将他搭进去,那太不值当啦。

    这跟上次沮渠蒙逊协助吐谷浑不一样,比上次危险多了。

    “主公容禀,此计乃臣所献,理当由臣去完成。”

    “再者,不是臣小觑众人,在座诸位有谁比在下更了解后秦军?姚苌?姚兴?”

    “正是臣了解后秦上上下下,才更有机会借机创造战机,进而扭转战局。”

    不得不说王买德口才不说,他这番说辞一下子将众人全说服了。

    最终,卫朔咬咬牙狠心道:“好吧,先生既坚持己见,朔不复多言。不过有一点,请先生谨记。”

    “主公请讲,臣洗耳恭听。”

    “还请先生保护好自己,哪怕前秦上下全都死绝了,先生也得给我平安归来。”

    “臣何德何能,受主公厚爱,无以为报,当效犬马之劳也。”

    卫朔一番话将王买德感,连同其他人动热泪盈眶,不少人从内心觉得,能追随卫朔乃生平一大幸事。

    与众人计议已定,卫朔又将苻广请来,将所谋系数告知。

    苻广虽不太满意,但总比被河西完全抛弃好,只好与王买德等一起返回雍城。

第180章 东晋将乱() 
淝水之战大胜,只是让东晋王朝得以延续,并未让其走向复兴与崛起。

    相反随着外部压力缓解,王朝内部权力结构发生微妙变化,各种矛盾积蓄起来,隐隐有一种风雨欲来之感。

    说起来淝水大捷,是谢氏家政主导的,可并未给谢氏带来应有荣誉。

    反而让家族领军人物谢安,陷于功高不赏的窘境。

    公元383年,十一月,在淝水之战结束三个月后,天子司马曜才下令,让谢安到金城,犒劳凯旋而归的北府兵。

    又过一个月,朝廷才任命谢石为尚书令,进谢玄为前将军,却又被谢玄力辞。

    而谢安的封赏一直拖到第二年三月份,天子才下诏书,进谢安为太保。

    而其他参与淝水之战的有功将士的封赏,一直等到谢安去世以后才进行。

    造成这种有功不赏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东晋内部矛盾重重。

    其中世家与世家、天子与世家、宗室与天子、宗室与世家等等,各方之间矛盾重重。

    在面临重大危机时,各方还能摒弃前嫌,只要外部压力稍缓,内部矛盾将随之爆发。

    淝水之战爆发当年,天子司马曜年二十一岁,他早不满世家保持朝政。

    在门阀政治下隐忍已久的天子,就在前秦大举南侵期间,以胞弟琅玡王司马道子录尚书事,开始分谢安大权。

    大战之后,天子司马曜更是借各种理由,试图削弱谢安权柄。

    在之后数年里,谢安被排挤而病逝。

    而谢玄也随之被解除兵权,退就会稽内史,并于公元388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