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魔三国 >

第101章

神魔三国-第101章

小说: 神魔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缓缓流逝,最具酒囊饭袋的太傅,逐渐酒力不支,已经缓缓趴在了桌上。而美丽动人的女王陛下,则依然慢条斯理的喝着酒水,吃着羊肉。

    逐渐,两百杯北国烈酒喝入她的腹中,整张长长的桌子上,只留下四十只烤全羊被啃得极为精细骨架。

    女王陛下端庄的拿起桌边的手帕,缓缓擦拭着自己略带油渍的嘴角,不巧竟然再次忍不住的打了个嗝,连忙羞涩的掩袖离去。只留下在场目瞪口呆的朝中官员和宫廷侍女,他们目光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这种事情,实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女王陛下那细的和水蛇一般的小腰肢,竟然能够装的下四十只烤全羊,还有两百杯浓烈的北国烧酒。

第二百零三章酒囊饭袋() 
女王陛下喜酒好吃,满城皆知。

    淳于未央举杯自饮,满口称赞。却毫不知情的惹来女王陛下的一阵白眼,甚至有些微微恼火。

    能吃能喝。

    虽然不是什么坏事,但总是被人在嘴边提及,甚至当作赞美的谦逊语言,在酒桌交口称赞,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抬起头来,威严的目光淡淡的望着淳于未央,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能吃能喝自然是好事,但若是整日只知道吃喝,就有些显得太过废物了。”

    “就像当年先帝的恩师常喻太傅,虽然如今已经死的不能再死,朕说起他来也多有不妥。可即便如此,朕还是要说说当年这个老家伙。”

    女王陛下的手指纤细修长,拄着自己脸颊时候的样子,显得格外雍容平静。她微微抬眼帘,目光淡淡望着大殿上的群臣,声音淡薄如水,轻声说道:

    “这位性常的太傅,总结起来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优点。学识谋算比他高出九斗的人,在漠北镇北城可以一抓一大把。忠贞爱国的程度,虽说多少有些令人钦佩,但也不至于令他威望如此厚重。”

    朝阳殿的大厅极为宽阔,即使在坐满漠北最具权势的二十几人以后,依然显得有些空旷。女王陛下的声音,自大厅最高处的珠帘后面传来,清冷而肃穆,在大厅中久久回荡。

    首辅大臣澹台玄眉头微挑,端起自己桌前的酒盏,苍老干枯的手指微微晃动,清冽明镜的酒水荡起一圈涟漪,倒影着他的脸颊有些阴晴不定。

    做为三朝老臣的首辅大臣,澹台玄自然对于那位自诩‘酒肉穿肠’的‘常喻’常太傅打过交道。只不顾当年自己的职位低微,接触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只知道太傅虽然挂着帝师的名号,但却总是办着不是帝师应该办的事情。

    今日北疆幽州敌人来犯,率先上书请战的是常喻常太傅。明日关山妖魔肆意草原,率先上书请求发兵的是常喻常太傅。后日漠北镇北城的南墙倒了一片,率先上书的依然是常喻常太傅。

    有事没事,不管家事国事天下事,常喻常太傅,总是那般的积极热枕,令当年先帝也是大感头疼。

    这种事情,不止三朝老臣的澹台玄知道,甚至新晋武将魁首的淳于未央也知道。本就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知道的人也并非止于他们两人。满朝文武官员,对于其他人的事迹可能不清楚,但对于那位曾和女王陛下斗酒的常喻常太傅,自然不会孤陋寡闻。

    毕竟,常喻常太傅这个人,本就是当年漠北朝堂不可多得的一妙人。

    妙趣横生,却又极为严谨。

    “朕,今日和你们提起当年的常太傅,你们是不是以为朕太过小心眼。因为当年的恩怨,连一个如今都已经死了十几年的太傅,都不放过?”女王陛下眼帘低垂,目光淡然的望着朝阳殿前的文武群臣,修长的手指自龙椅的扶手上缓缓划过,最后停驻在扶手盘龙的龙首上。

    她望着群臣沉思的神情,忽然开口说道:“朕不是小心眼。”

    “常喻那老家伙,也不是酒囊饭袋。”

    “朕当年虽然被他一纸诉状,告到先帝那里,心里虽然很是愤怒,但却也不得不敬佩于常喻的‘敢为天下先’。他敢当着满朝文武,指责先帝不理朝政,荒淫无道。他敢孤身一人,站在我和先帝的面前,指责我们的各种不是。”

    “北疆战线告急,常喻可以三夜不眠,整理军事政务。镇北城年久失修,他可以遍访墨甲先贤遗孤,找到最为有效加固城池的办法。关山妖魔横行,漠北百姓流离失所,他可以忍着天寒地冻,去安抚那些受伤的百姓。”

    “这种事情,酒囊饭袋可是做不出来的。”女王陛下不理朝阳殿前众多群臣的异样目光,眼眸有些少有温和,轻声说道:“但若说他不是酒囊饭袋,又有些可惜了。”

    “你们只知道当年我食酒两百杯的壮举,却不知道常喻常太傅自始至终都压抑着自己的修为境界,单单靠着平常人的体魄,就吃了一百七十三杯。”

    朝阳殿忽然变得有些寂静,当年的事情毕竟离得太过遥远,自先帝驾崩十几年间,常喻常太傅这个满满正能量的活跃分子,就已经逐渐淡出了众人的眼前。还有那道焦急中略显低沉的声音,也不会出现在漠北朝堂。

    整个漠北朝堂,有些平静,不负当年的生机勃勃。

    首辅大臣澹台玄神情平淡,自桌边缓缓端起酒盏,苍老干枯的嘴角微微抿起,脑海中也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急躁的‘常喻’常太傅。心里不由感叹,世事果真无常。

    当年太傅,今朝黄土。

    但不管如何,常喻也算得上死得其所,至少漠北朝堂不会忘记那个喜欢瞎操心的常太傅。

    可多年以后的自己那?

    自己沉眠大地黄土之下,整个漠北,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自己?澹台玄嘴角苦笑,赶紧摇了摇头,不在去想这个太过久远的事情。

    “常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囊饭袋。”

    女王陛下望着朝阳殿前的文臣武将,声音低沉,有些微微清冷:“但就是这个酒囊饭袋,就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整个漠北朝堂,贡献给了整个漠北。”

    “汉人有句俗话:‘多吃者多劳。’常喻自认能吃,所以他喜欢劳动,帮助先帝治理国家。”

    “朕也喜欢吃,而且吃得很多,但却有些懒得动。不热爱劳动,自然有些愧对自己吃得那些美味佳肴。”

    女王陛下说道此处,忽然有些微微停顿。她眼帘低垂,可以透过珠帘的缝隙,见到满朝文武餐桌前的食物和酒水。

    声音有些清冷的说道:“就像现在的你们,桌前的佳肴哪一份不是漠北精品?制造工序少于八十一道的绝不会摆上你们的餐桌。”

    “可是有些人,整日就知道吃吃吃,一点正事都不做,实打实的酒囊饭袋。”

    呃!!

    淳于未央脸色有些难堪,嘴中正含着刚刚夹入的羊肉,此时听到女王陛下这句透着讥讽的话语。

    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不知所措,女王陛下这话是似有所指还是无心之语?但问题是这些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嘴中的羊肉,现在是吃也不是,吐出来也不是。

    他有些难以抉择,觉得这种事情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于是他将目光投注到坐在他侧面的首辅大臣澹台玄。

    却惊讶的发现,向来严谨的首辅大臣,今日有些不同寻常。在女王陛下如此嘲讽的言语下,竟然敢依然稳如泰山的坐在椅子,有条不紊的吃着桌上的佳肴。

    至少八十一道工序的美味佳肴,吃起来的时候,却没有那么麻烦。只见他双指夹着汉白玉石制造的筷子,在满桌佳肴中缓缓品尝咀嚼。细嚼慢咽的样子,给人一种家常便饭的感觉。

    淳于未央眉头微挑,望着首辅大臣如此稳如泰山的样子,心里也有些微微了然。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继续泰然处之的吃着自己的羊肉。

    只是在嘴中含了多时的羊肉,如今早已经变了味道,无可奈何淳于未央只能强行咽了下去。

    望着首辅大臣澹台玄和漠北大元帅淳于未央,两人桌前吃的酣畅淋漓。那些心里始终摇摆不定,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的群臣。也终于暗自放下心来,照着他们的样子,对着桌子前面的佳肴大快朵颐。

    “很好,你们能懂我的意思,就说明你们还有救。”

    女王陛下望着朝阳殿前吃的极为欢快的群臣,修长的手指划过嫣红的唇角,忽然温和一笑,眉眼间的笑意浓郁着一股自信。

    她觉得自己的这个故事还有谋划,都计算的太过完美了。那人总说自己幼稚,谋算短浅。可如今自己就仅仅用了一顿饭,就让她的臣子,知道漠北朝廷不养‘白痴’。

    “意思?”

    淳于未央正啃着一根金黄的羊腿,闻听女帝此言,忽然眉头微蹙,有些不解的望着被自己咬下一片牙印的羊腿。

    满朝文武,也有些懵懂无知。

    他们实在不知道,女王陛下说了一大堆,请我们吃了一顿饭,到底要给我讲个什么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漠北不养酒囊饭袋。”

    吃了半晌才放下碗筷的首辅大臣澹台玄,望着满朝文武,嗓音低沉的说道:“就算是养酒囊饭袋,也要养活一些像当年常喻常太傅一般的酒囊饭袋。”

    原来如此。

    淳于未央脸颊微红,他虽战阵杀敌排兵布阵不在话下,但对于这种庙堂之上的把戏实在不太了解。

    行伍之人,哪里会在乎一顿饭的真正意思?

    女王陛下抬起眼帘,目光复杂的望了澹台玄一眼,赞赏道:“首辅大人说的没错。”“我漠北虽然不穷,但也的确不养活闲人,尤其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朕,留着你们有何用?”

第二百零四章不养闲人() 
女王陛下的意思很简单。

    漠北虽然不穷,但绝对不会养活没用的废物。只有你有本事,即使你在如何能吃,漠北朝堂都会有你吃的。

    就像当年‘常喻’常太傅,无论当年他有多能喝酒吃肉。但能够为整个漠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值得女王陛下称赞的。

    首辅大臣澹台玄自然看出女王陛下的打算,也能够清楚女王陛下此次的真正意思。但当他真正夹起桌上的佳肴时,又有些止不住的沉思起来。

    因为他在想,当年太傅常喻,有资格吃尽漠北任何酒肉,称为‘酒囊饭袋’也不为过。可是自己这个首辅大臣,今日真的有资格吃着满桌佳肴吗?

    最后沉思良久,首辅大臣澹台玄浓眉舒展,将桌前一块鲜美的羊肉夹入嘴中。他在慢慢咀嚼,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吃这块羊肉。

    景翰八年,天灾不断,漠北西部百日滴雨未落,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澹台玄当时不过是掌管吏部司农,对于这种情况直接上报朝廷就已经足够了。但他却毅然决然远赴漠北西部,挖沟取水,灌溉农田。

    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澹台玄依然清楚的记得,那年在大灾死去的人,如同席柳河中的石子,堆积成累累的河岸浅滩。

    死尸堆积着死尸,在暮色清线的黄昏中,燃烧成一片灰烬。

    自己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些。防灾抗旱,不多不少,至少拯救了几千人的生命。

    澹台玄这口羊肉吃的极为细致,细嚼慢咽,回味无穷。他觉得,自己这口羊肉吃的理所当然,绝不枉费这八十几道繁复的制造工序。

    羊肉吃完,他拿起桌边的手帕,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沉思良久,再次拾起桌边的汉白玉石筷,夹起一块鲜美的北寒墨鱼,放入口中。

    景翰十三年,漠北离石城城主江阳平,带领草原诸多部落,公然叛乱。绞杀满城百姓三万,带兵突击八千里,最后直接斩杀绒守藏莫草原的首领,占据漠北最肥沃的草原,一时震惊朝野。

    藏莫草原,对于漠北边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丰厚的粮食和优质的草原,最重要的就是水源。

    面对江阳平的突然发难,满朝文武在震惊之余,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竟然决定要按兵不动,观察观察在决定计策。

    澹台玄时任兵部侍郎,对于江阳平的叛乱,他却表现的极为严肃。认为夜长梦多,仇冦若不彻底击杀,将来必将因为祸患。他在先帝面前直言不讳,阐述若是继续放任江阳平的二十一条危害。可谓字字珠玑,说到先帝的心坎上。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先帝力排众议,发兵藏莫草原成功斩杀掉看似雄兵将猛,实则已经外强中干的江阳平。

    那场战役,若是漠北朝廷真的拖到最后发兵,绝对不会如此轻而易举的得到胜利。

    澹台玄将北寒墨鱼放入嘴中,再次慢慢咀嚼。他觉得自己不负的功劳,这尾墨鱼的鲜美。自己食用满桌佳肴,理所当然。

    他沉思良久,举起汉白玉石筷,夹起一口鲜美的菜肴,再次放入口中。

    景翰十七年……

    景翰十九年……

    景翰二十一年……

    澹台玄缓缓食用者满桌佳肴,他觉得眼前这些佳肴,也许不再是真正的佳肴。而是自己多年以来的丰功伟绩,是自己这一生经历过的一切。

    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吃,有资格吃的理所当然,有资格吃的放心所欲。

    他忽然觉得,原来满桌佳肴可以这么吃。

    他忽然有些明白,当年‘常喻’常太傅,为何是一名人人敬仰的‘酒囊饭袋’。

    澹台玄吃的开心放肆。

    漠北大元帅淳于未央尽收眼底,他觉得澹台玄既然都可以吃的这么开心,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委屈了自己。

    也开始吃了起来。

    然后满朝文武都在一阵茫然之后,放开心扉的大吃特吃起来。

    北人其实真的特别好吃,尤其冬季的时节,因为太过单调乏味,自然要将秋天打来的粮食,拿出来大伙聚一聚。

    这种习惯,早已经习以为常。

    女王陛下这般好意,他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吃着吃着,女王陛下话锋一转,竟然再次说道政务上面。

    不是说好只谈酒桌之欢,无关政务军务之事吗?

    可惜这种话他们这帮文武大臣,只能咽在肚子里面,丝毫不敢表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