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106章

大唐国妖-第106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倒数第一,可是顶级名校的倒数第一,那也要比起很多烂学校第一名要好啊!

    “明经科乙等三十二名,巴蜀益州姚冲!”李世民宣读说。

    “什么?姚冲?”荆谋言脸色尴尬。

    荆谋言做梦也都没有想到,这个姚冲居然会来参加科举,并且居然还中举了?

    “该死的,是谁保举这个姚冲?没有人保举,那是不能够参考科举的啊!”荆谋言心里骂道。

    不过孔颖达这个老东西却对着荆谋言笑了笑,明显不怀好意。

    “原来是孔颖达,他这个老东西给我添恶心呢!孔颖达是国子监博士,他有权利去保举人参加科举。可是,这个姚冲居然还中举了?绝对是孔颖达在给他开小灶了,不然他怎么可能中举呢?”荆谋言心里苦笑想。

    荆谋言却没有想到这个孔颖达居然暗中帮助姚冲,让这个姚冲来给自己添恶心呢!可是现在也都来不及了,不得不只能够选择默认。

    “明经科乙等三十二名,巴蜀益州姚冲!”

    “万岁,我中举了,果然中举了。荆谋言,我姚冲今天来到了长安,就是要为了天下,除掉你这个国妖!天佑我姚冲,我居然遇到了孔颖达老师,他收我进入门墙,并且对我大加辅导,这才有了我今天。所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为了天下,除掉你这个国妖!”姚冲发狠说道。

    荆谋言深深的吸了口气,自己居然让这个家伙混进来了。这个姚冲思维比较偏激,他已经认准了荆谋言是国妖。所以这个姚冲进入了官场,绝对不是荆谋言的朋友飞,反而是敌人。说不定这个姚冲将会是抨击荆谋言的急先锋。

    荆谋言为了让科举公正,所以不惜弄了这个糊名誊录,可是最后居然反而让这个姚冲混进来了。不过这个明经科的考试主要是死记硬背为主,这样姚冲思维偏激,也许反而更合适明经科考试。姚冲走的并不是地方官府推荐的路线,而是走国子监等等学校推荐的路线,这样成功的绕过了巴蜀,让他混进了考场。

    “这下可是麻烦了!”荆谋言心里吐槽。

    不过李世民依然在继续宣读名次。

    “明经科乙等三十一名!”“明经科乙等三十名!”“明经科乙等二十九名!”

    一个个名次被宣读了出来,太极宫外面都掀起了一阵浪潮,那些被念到了名字的学子,都纷纷哈哈大笑,有一股得偿所愿的激动。他们读书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不就是为了当官成为人上人吗?现在终于实现了,能不高兴激动吗?

    科举几乎是寒门唯一的一条晋升之路,尤其是在乱世结束,军队已经没有什么功劳了,而对于寒门也就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

    当一个个明经科的名次宣布完成后,接下来就轮到宣布进士科的科目了。

    “这个是进士科,我大唐秀才科因为考核要求太高,所以秀才科并不常开。而以进士科为尊,这次一共录取二十五名进士。”李世民主动说道。

    唐朝一次录取不过是二十几名进士而已,这个并不算太多。唐朝常规科举最好的是进士科,进士科地位最高,而其次是明经科。至于别的各种名算明法等等科目,地位很低,哪怕走了这些科目出身的官员,也都很难获得提拔,自然不会被重视。

    如果说明经科是靠着死记硬背还是可以获得成绩的,可是这个进士科就不容易了。进士科需要有足够的人生经验,或者是有足够的政治水平,不然是无法回答好的。所以进士科地位最高,而且每次录取不过是十几到二十几个,前途最好。

    “进士科乙等二十五名,巴蜀盐亭县李义府!”

    荆谋言又是差点一口老血喷出,居然又是一个名人。这个名人居然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奸臣李义府,这个李义府居然借助这次科举,成功的进入了仕途。这个荆谋言再次改变了历史,让李义府这个历史上的大奸臣首先进入了官场了?

    “中举了,中举了!”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少年立刻大喊道。

    别的人眼中都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要知道这个进士科可不是那么容易考中的,所以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居然考中了进士,这样简直是不可思议。

    “家父曾经担任过县丞,家父一直教导我如何为官,所以我还是比较容易的!”李义府说。

    旁边的人这才更是羡慕,原来是有一个当过官的爹,这样才能够很容易的回答那些朝廷的策问。这些策问都是跟解决朝廷事务有关,有一个当官的老子进行提前教导,那当然方便很多了。

    李义府看着太极宫的门,他也是激动不已,不过是十五岁就考中了进士,比起别人有着太多的优势了。

    不过,在旁边,身穿奇装异服的新罗王子看着这个正在宣布放榜的宫门,心里也是紧张不已。

    “王子,别紧张!”旁边的仆人赶紧说。

    新罗王子双手还是忍不住颤抖,说;“这次跟那么多才俊竞争,我也是紧张万分。中原毕竟是文明昌盛的地方,我们新罗与之相比,完全比不上。这次如果考中,回国之后任何人都会高看我一眼。可惜,这次进士科只是录取二十五名,哪怕我只是中举,那我也都可以获得国内所有人的尊重了。”

    “可是,不知道我是否能中举!”

    新罗王子看着这个太极宫的大门,心里也是带有很大的崇敬的。哪怕自己身为新罗的王子,最后不也是依然要来到了这里,接受跟着大唐数千学子一起参加考试去竞争吗?新罗王子知道自己来这里考试,无非也就是希望获得一个名次,哪怕获得一个排名比较靠后的名次,那也足以获得国内的尊重。

    这个大唐时期,中原的科举名次,那可是最权威的。没有人能够否认,凡是在中国科举获得了名次,哪怕回国之后国内也都会予以承认,这个也就是地位,实实在在的国家地位。国家地位决定了这个“学历”的含金量。

    “王子,你也不用着急,中原毕竟人杰地灵,你哪怕没有中,也不奇怪啊!”旁边仆人安慰说。

    新罗王子还是紧张不已,可却没有说话。

    “进士科乙等二十四名!”“进士科乙等二十三名!”“进士科乙等二十二名!”

    一个个名次再次被李世民宣布,然后由宦官去进行公布。随着名次越来越靠前,在场所有人都是越来越紧张。这个也就是倒数的特点,这样倒数能够让人心里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充满“侥幸”心态,认为自己也许会获得更好的名次,而正数的效果正好相反,越到后面越是失望。

    ”皇上,这个最后几份,是进士科甲等的。这三份是进士科甲等,臣姑且打算命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专门称呼进士科甲等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荆谋言拿出了三份试卷说。

    李世民点头回答:”你这个也是有心了!“

    李世民把进士科甲等第三名的名字撕开,里面露出了名字和籍贯。

    “进士科甲等第三名,扬州上官仪,朕赐号探花!”

    荆谋言眼皮再次挑了挑,这次科举真的是有意思,不但把荆谋言的对头姚冲拉了进来。居然还把大奸臣李义府给拉了进来,甚至这个上官仪居然也都进来了?这个科举太有意思了。

    “皇上有令,赐予进士科甲等第三名上官仪,探花称号!”

    “上官兄,你中举了?你可是中举了?”有人恭喜说道。

    上官仪倒也是平静,回答:“无妨无妨,中举而已,不用担心!”

    旁人看到了上官仪这份中举了都还是一片平淡的样子,立刻心里佩服不已,这个才是气度啊!

    “听说这次知贡举的吏部考功员外郎荆谋言和上官兄年纪相仿,不知将来能否拉近关系?”

    上官仪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进士甲等第二名”

    这个进士科甲等第二名的榜眼,荆谋言没有听说过,不过也许是历史上一个不知名的人物。不过荆谋言没有在意,因为他知道考试只是代表了一个入场券,真正的还是要进入仕途之后才能够发挥出来。状元也不少,可是状元出身的宰相却也不多,所以名次是其次,重点是进入仕途之后的发挥。科举只是一个入进入官场的资格,最后如何发挥还是要看自己了。

    太极宫外,新罗王子还在紧张的等待。

    “王子,我们走吧?也就是最后一个第一名了,这个甲等第一,可是真正技压群雄,恐怕我们没有希望了。“旁边的仆人说。

    新罗王子看着太极宫,明显还是非常不甘心。他自己也不太指望能获得这个第一名,要知道这个进士科第一名可是真正的技压群雄,击败了无数个举人,而间接击败了更是数十万的没有能有资格来参加科举的学子。

    哪怕是新罗王子,也都不太指望自己能够获得这个第一名。可是他不甘心,既然都来了,如果不知道第一名是谁,他也不甘心就这么走了。

    数千举人都心里砰砰跳的,非常希望知道这个第一名的举人是谁。这个也就是名次倒数的好处,通过名次倒数,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人留下。谁都希望知道第一名是谁,这个名次倒数是保持最大限度的神秘感,让大家都都好奇万分。

    李世民接过了最后一份试卷,看了看试卷,称赞说:“这份试卷很好啊!回答的非常有见地,一看就是对于处理朝廷政务非常有经验之人。眼光宏达,高瞻远瞩,根本不像是一个普通文人的目光,反而像是站在高层的眼光。这份答卷目光高大,获得甲等第一,实至名归!”

    李世民撕开了封贴,看到了这个名字,却呆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九章 自己的坑自己填() 
太极宫之内,很多大臣吵闹成了一锅粥,因为刚才李世民打开了那个进士科甲等第一名的试卷,因为这个名字太骇人听闻了。

    “怎么回事?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弄得试卷,居然让新罗人获得了甲等第一名?”杜如晦忍不住骂道。

    荆谋言也是脸色有些苍白,他怎么也都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尽可能公平了,可是居然出现了这种意外。这个甲等第一名,也就是所谓状元,居然是新罗王子。这个新罗王子名为金龙树,是新罗来的留学生,算是来到大唐进行参加考试。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让新罗王子金龙树获得了状元,这样课真的是太过于骇人听闻了。如果这么弄出去,大唐可是丢人丢大发了。

    房玄龄很快直接开始抨击,说:“皇上,这次荆谋言可是罪过大了,居然让这个新罗王子金龙树获得了甲等第一,今后我们大唐如何还有颜面?我们大唐无数学子,居然让一个番邦蛮夷给盖过了,这样如何是好?如果传出去,那我们大唐的颜面何存啊?”

    李世民拿着这份状元的试卷,也是脸色漆黑无比。这次可是真正的捅娄子了,堂堂状元,居然给了一个外国人。在这个中原是天朝上国的时代,这个太过于骇人听闻了。如果传出去,他这个大唐皇帝,也都是颜面无光。

    如果状元是本国人,那这样还是“内部矛盾”,可是现在如果状元是外国人,这样问题可就大了。上升成为了国与国,民族和民族的矛盾。中原可是一直都是号称文明之邦,可是现在居然被一个蛮夷给压过了,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杜如晦赶紧回答:“皇上,这次都是荆谋言弄的!如果不是荆谋言非要弄这个所谓的糊名誊录,我们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事情?如果不是荆谋言非要弄这个糊名誊录,甚至弄出了所谓的平均分,我们大唐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情呢?所以这一切,都是荆谋言造成的!”

    “如果不是荆谋言随便改变我大唐的科举,一切按照公开的阅卷,我们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考生的姓名,那我们完全可以直接把这个新罗王子给取消。就算是不取消,也不至于让他获得这个进士科甲等第一。”

    荆谋言心里大骂杜如晦无耻,他居然把这个责任推给了荆谋言,认为是荆谋言提出了糊名誊录和平均分制度,这才让这个新罗王子脱颖而出。不过这个杜如晦说的也是有几分道理,如果他们事先知道考生的名字,那也不至于让一个外国人获得了这个“状元”啊!

    如果能够看到考生的名字和籍贯,也都不至于让这一个新罗人获得了状元,这样大唐可是丢人了。中原对于那些番邦,可是有着天然的高傲的,这次居然被一个番邦的王子给抢了状元位置,那等于是打了整个中原王朝的颜面啊!

    黄门侍郎王珪赶紧说:“皇上,臣请求皇上,撤销这个状元之位,不然我们大唐可是颜面丢尽了!”

    “皇上,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请求皇上撤销新罗王子金龙树状元之位!”“皇上,请另外选择一名状元,哪怕这名状元是任何人都行,可是绝对不能是一个番邦之人!”“皇上,不能把状元给番邦啊!”

    不少大臣纷纷出来请求李世民撤销这个第一名的成绩,如果这个第一名的状元给了一个番邦的人,那大唐可是丢人丢大发了,他们以后怎么去见人?这个状元给谁都可以,哪怕宁可给大唐内部任何一个人,可是绝对不能给番邦的王子。不然这股王子可是压过了所有大唐的举人,间接的压过了所有大唐的文人,这样太有损国威了。

    李世民也都露出了心动的神色,这次如果让一个番邦的人获得了状元的身份,他这个皇帝也是脸面无光。所以李世民也是开始想着如何撤销这个状元的身份,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宁可给自己国内的子民,也都不能给一个番邦之人。

    荆谋言看到了李世民心动了,赶紧出来说:“皇上,不行啊!不能撤销,如果撤销了,那才是丢人丢大了!如果皇上今天撤销了,那让天下人如何看我们?如果我们连这个真正实力考出来的成绩都能随便因为皇上一句话就撤销,那我们的科举,还用弄下去吗?”

    荆谋言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