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139章

大唐国妖-第139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姓房的是为了维护士族利益,自然会凝聚很多士族官员在身边,他们其实也不容易倒台。所以我们也要有我们的理念,不然无法凝聚人心。”

    “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章程,那才是真正的党派。不然那都是朋党,朋党是最不可靠的。我们要的绝不是朋党,个朋党是毫无战斗力的。只有有了理念,有了章程,那才是维持战斗力的根本。”。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战后分赃() 
荆谋言他们在倒台之后开始大肆的招降纳叛,准备扩充势力。不过接下来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也就是商讨如何去安排接下来的人大唐人事安排。因为这次萧r倒台,之前依附于萧r,尤其是跟萧r走得近,萧r的心腹之人都是要第一个被踢出去的。这样的人不可能继续让他们留在长安,虽然道理很简单,可是却必须披上一层外衣。

    荆谋言跟随武士Γ一起在尚书省跟房玄龄杜如晦开会,这次虽然名义上是开会,可是事实上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分赃盛宴。他们这次把萧r给搞的倒台了,那也算是一次成果,战后双方必然要分赃。其中最大的“赃物”,无非也就是官职的划分。

    不过,荆谋言跟武士σ丫掌握了吏部,所以在人事权方面反而有着不弱的发言权,房杜二人虽然是宰相,可是单纯就人事权方面反而发言权并不一定比起荆谋言和武士合伙起来更高。

    “房仆射,这份名单是我们大唐中枢准备要外放出去担任州县之官的安排,你看如何?”武士ξ实馈

    房玄龄杜如晦看了看这份名单,这些名单上的人选都是当时跟萧r走的很近的人。不过现在他们跟萧r的关系,反而会成了他们的催命符。至于这份名单上面的人员其中比较高级的将会被明升暗降,外放到地方担任州刺史。而那些低级的官员被外放为县令或者是一些别的官职,

    总之也都是一些地方官职,如果没有比较大的机会是很回到中枢任职了。

    这个也就是红果果的政治斗争,一旦失败了之后基本上前途渺茫,而如果严重的甚至说不定要掉脑袋啊!不过这次荆谋言他们还不至于要弄得血雨腥风,所以赶走他们到地方任职已经是不错了。

    房玄龄在这方面,没有必要为难武士Γ因为把这些人给赶走了,那也是符合房玄龄他们利益的。房玄龄装腔作势的调整了几个中低级官员的去向,可是事实上却换汤不换药,然后就签字批准了。这几十个官员的命运就此决定,他们被外放出去。

    “好了,武尚书,这些人被外放出去了之后,这些官职将会由谁来填充?你们吏部可有什么建议吗?”房玄龄问道。

    房玄龄这么问,其实也就是让武士开始商讨如何分赃。这次合伙打败了萧r,可是并不代表他们也就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在皇权面前可以暂时合作当朋友,可是当皇权扩张被严重遏制,那他们其实还是会恢复到过去的敌对状态。不过目前几十中级官位,这个也是一个不小的蛋糕了,让谁都比较满意。

    很快武士x鞫按照之前跟荆谋言的约定,然后说:“我们吏部主要是负责七品以下的官职选拔,而六品以上的官职还是有尚书省仆射来作为选拔好了。”

    武士φ饣暗囊馑计涫狄簿褪歉嫠叻啃龄,我们只要六品以下的官职,而六品以上的官职给你了。当然,房玄龄看着这份名单,发现了这个名单里面六品以上的官职也就不过是不超过七个,这样意味着如果按照这份划分方案,武士σ了这个四十多个官职缺口里面的三十几个,而房玄龄他们只能获得七个。

    不过虽然房玄龄获得比较少,可是那质量高,都是六品以上的。这个分配方案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荆谋言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实力还是比较弱的,不可能直接去谋取六品以上的官职,不然很容易引起反弹。如果直接去谋取六品以上的官职,不但运作难度太大,甚至也容易跟房玄龄直接闹翻。

    何况退一万步来说,荆谋言跟武士还没有那么多重要亲信心腹安排到六品以上的官职。能力强的,是否能信任,这个还是有待于时间考验。如果贸然把他们提拔起来的,到时会所托非人,这个也是要面临一个天大大麻烦。

    何况荆谋言更清楚,跟房玄龄他们的争斗是一个持久战,没有十几二十年恐怕很难彻底分出胜负。不适合操之过急,所以他们宁可索取地位较低的官职,这样到时候经过了长期持久战,总会有一批人经过了时间和斗争的考验,能够识别出能力和忠诚,然后才能扶持上重要岗位。

    不过他们也不可能太过于吃亏,他们不要高级官职,可是却可以把这些高级官职拿去跟房玄龄作为交易的筹码,让房玄龄答应不干涉六品以下官职的选拔。

    房玄龄听了武士Φ奶跫,也是心里判断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自己的老伙计杜如晦。杜如晦并没有露出反对的样子,房玄龄也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既然杜如晦不反对,那说明至少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吃亏的,“房谋杜断”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个交易还算是比较公平,谁都没有太过于占便宜。

    尤其是房玄龄同样清楚,跟荆谋言他们的政治斗争其实也是比较复杂的。房玄龄他们代表的是传统贵族士族地主的利益,而荆谋言他们代表的是新兴阶层的利益。房玄龄自己清楚,士族其实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他自己也是清楚的。新兴阶层崛起,这个新兴阶层来源复杂,从中小庶族地主,到新兴商业人员,甚至包括一些作坊手工业,土地承包经营者等等复杂的阶层来源。

    甚至也许还包括一些从士族内部分裂出去的,一些不得志的士族庶子旁系。荆谋言背后支持者来源复杂,所以这个斗争也是长期化的,不是说打击就能够轻易打垮了。对于荆谋言这样背后支持者复杂的来说是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一下子把荆谋言他们背后的支持着给打败清除。

    就算是士族巅峰的时候他们依然顽强的活下来,何况是现在士族走了下坡路呢?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胜利的曙光,所以房玄龄倒也没有在意这个方案。

    “好的,就这么做吧!到时候我把六品以上的名单给你,你们吏部按照流程来提名好了。”房玄龄答应了。

    一次交易就这么结束,接下来荆谋言他们要考虑这份三十多个名单问题。这个三十多官职其中以七八品为主,这些七八品官员都要荆谋言属下的晋升,尤其是那些经历了科举的,他们是荆谋言将来第一批从中选拔出一批心腹人员。

    “李义府,最近中书省缺乏一个主书,我打算安排你去中书省的担任主书。现在你在门下省担任典仪,并没有什么实权,主要负责各种礼仪。不过也算是初步了解了我大唐门下省,虽然没有参与决策,可是至少也是可以有了足够的见识。接下来你就要去中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不过却事实上是负责参与日常政务决策,权力颇重。你去了之后可以了解我大唐的每一份决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你甚至要思考,为什么原因会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决策,决策之后会有什么影响,明白了吗?”

    “你一定要记住,每一个决策,都不会是这么简单的。有些打着冠冕堂皇的帽子,让人看起来以为是好政策,可是背后却代表着不同含义。比如说我们在巴蜀,为什么那些寒门文人比起士族更讨厌义务教育,其实那是因为寒门文人他们付出了太多才能够读书,可是后辈却可以付出很少就可以读书,并且后辈还会抢占他们的好处。”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很多人看起来名义上是为了好事,看起来说的一片公心,可是全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相比那些老牌贵族,反而是新贵更讨厌别的新人崛起。最讨厌新贵崛起的,恰恰就是新贵。有些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所以你要认清楚这里面的政策的深刻含义,多思考一下,不要轻易相信中书省的说法,明白了吗?”

    李义府听了之后,赶紧回答;“好的,我明白了!我一定会好好认真学习思考,一定不会有负于老师的教诲。”

    荆谋言安排李义府去中书省,按照荆谋言对于这个李义府的定位,更类似于李义府将来做自己的“秘书长”一样的角色,是高级参谋,并且也是重要的助手,替自己处理一些政务。这个是荆谋言对于李义府的定位,类似于一个大管家,什么都要管,可是却并不一定很精通,主要是辅助的事务。

    这种人不可缺少,中书省其实本质上也就是一个高级秘书机构,是属于皇帝的个人政令秘书机构。让李义府去可以更好更快的学习,并且参与到中枢的重要政令的颁布,然后思考这些政令的好处,和背后意义。不然很容易被忽悠,很多时候很多人被忽悠了都不知道。某些前辈学渣打着抨击大学扩招,行阻拦后辈的实。

    还有某些家伙喊着给学生减负,善待学生。可是他却把自己孩子送去管理严酷的学校,这个才是搞笑!这种人荆谋言在后世也见过不少,可是依然还有不少人被忽悠,反而帮助伤害自己的人打击那些帮助自己谋福的人,这样的人荆谋言在后世还见过不少。

    “上官仪,你擅长文学辞藻,恐怕你处理民政庶务,不太适合。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合适的,你可以酌情重点偏向于文教,避免去从事民政庶务。”荆谋言说。

    上官仪立刻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对于民政方面肯定不太擅长,他压根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底层生活。虽然他当年父亲也是家道中落,可是他还是日子过得不错,有书读的。而李义府反而其实比他还好,李义府父亲曾经是县丞,是底层的亲民官,而且后来也当过普通百姓,这样从两个角度看问题,其实反而更了解民政。上官仪更偏向于文教,不太可能从事民政了。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你虽然不太擅长民政,可是并不代表彻底没有用。我打算安排你接下来去礼部担任主事。不过你要小心,那个礼部尚书温大雅算是我的对头,上次我刚刚给了他小鞋子穿,你要小心一些。你先沉住气,这个温大雅恐怕……恐怕他身体不好,你不要着急,他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荆谋言把上官仪安排到了礼部,不过礼部尚书温大雅曾经跟荆谋言开干过,所以对上官仪有所报复那是肯定的。当然荆谋言也知道这个温大雅命不久矣,到时候要么是主动退休,要么是直接嗝屁,所以他劝说上官仪不要太过于着急。首先要懂得自保,而不是去盲目斗争。只要忍耐到了温大雅嗝屁,最起码也是退休了,那也就可以安全了。

    上官仪倒也是没有什么意见,选择接受了这个安排。到礼部担任主事,接下来将会负责的事务也是偏向于文科,包括教育和礼仪祭祀外交等等。礼部虽然权力不大,油水也不多,不过对于上官仪相对还是合适的。

    “武尚书,接下来我们将会拿出八个官职给我的这些学生。而别的官职,我打算安排一些地方官进入长安任职,从地方调动一些官员进入长安任职,给他们一些希望。然后也可以加强地方官对于我们的支持力度,不凡如果地方官看不到希望,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继续支持我们!”荆谋言说。

    荆谋言非常明白自己的政治定位,他是属于地方势力派遣到中枢,打开中枢缺口的一个重要尖刀。如果能够作为地方官打入中枢的尖刀,那荆谋言自然要适当投桃报李,让一部分地方官看到希望,这样才能继续支持自己。唐朝时候的官场风气重内轻外,中枢直属的官员才是前途无量的,相反地方官员前途渺茫。如果能够从地方调动到中央,那几乎是一步登天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腐儒不腐() 
荆谋言打算给一些地方官机会,尤其是这些地方官如果到了中枢他们必然会成为自己这一方的人,算是扩充自己党羽。至于说那些没有获得调动到中枢的人,那也可以看到希望,不至于绝望。有了希望那自然最好,甚至荆谋言还希望能趁着这个机会竖立标准,这样才能够让地方经济发展起来。

    “今后考核地方官吏,理应以当地民生和百姓生活进步为标尺,一切重视当地的民生和当地是否富足。我制定出一份方案,到时候按照当地物价来进行初步衡量,然后进行相应的衡量。当然可以进一步细分,这样综合考虑当地发展好的地方官,可以调动到中枢任职。”荆谋言对手下书吏说。

    荆谋言直接把后世的那个万恶的gdp理论给弄了出来,考核地方官首先以考核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而不是以别的各种无法量化的条件为主。

    “当年也是有无数人骂这个考核标准,可是我今天也都不得不制定出这个标准,奈何?奈何!”荆谋言苦笑想。

    后世很多人骂这个所谓唯经济论的升迁标准,可是荆谋言现在当了官,他才知道这个方法虽然不是最好,可是却绝对是最不坏的标准了。他也就是只能够如此了,因为任何标准都不靠谱,相反这个标准才是相对最不坏的标准,对于绝大部分百姓也是最好的,尤其是人们都穷疯了的时候,这个标准算是最不坏的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荆谋言只能够以这个标准作为考核标准,依然不得不走原先“历史”的发展道路了。有些看起来很愚蠢的政策,可是荆谋言一屁股做到了这个官僚的位置上,还真的发现不是政策愚蠢,而是当时条件之下最不坏而已。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只有最不坏的政策,没有什么最好的!”荆谋言扔下了笔,无奈的叹气说。

    荆谋言准备草拟这份名单,可是荆谋言却遇到了一条疯狗。

    “荆谋言,你这个是什么意思,居然以当地民生作为唯一的升迁标准?你这样做,岂不是要让当地百姓跟你当时在巴蜀一样,为了发展民生而不择手段吗?你这样做,把天下道德放在何处?”姚冲怒骂道。

    荆谋言看着姚冲这条疯狗,嘴里露出了冷笑,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