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29章

大唐国妖-第29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被商贾使劲盘剥!”

    “所以,这个也是不折不扣的暴政,他们勾结商贾,盘剥百姓,这个岂不是暴政吗?请皇上为了长远计,立刻下令停止这个商人参与经营的方法。长此以往,我们大唐百姓的土地,都要落入了商人之手,甚至百姓都要被商人所奴役。”

    高季辅同样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言辞,好像是真的是为了百姓好一样,这样同样也是有很多人附和了。这个朝廷之上,大量弹劾荆谋言跟武士彟的言论,甚至不乏一些高级官员。李世民看到了这个情况,也是有些头痛。

    李世民脸色有些黑了,直接说:“退朝!”

    李世民走了之后,直接说:“告诉中书省,凡是弹劾荆谋言跟武士彟的奏章,不用送来了,留中不发!”

    李世民这个命令之后,一个信鸽从皇宫飞了出去,一路来到了益州大都督府。

    “武长史,这个是皇上送来的信鸽!”

    武士彟打开了信件之后,说:“皇上给了我三个字——放宽心。而我的两个儿子送来了消息,说长安现在不太平啊!弹劾我们的犹如雪片一样送到了皇上那里,真是没有想到,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的弹劾我们?这个明明是对于百姓有利的事情,他们为什么却偏偏反对?他们说我们盘剥百姓,是暴政?真是岂有此理!”

    荆谋言坐下来,却冷声说:“武长史,他们告我们是盘剥百姓,其实不也就是乌鸦嫌猪黑吗?我们盘剥百姓,他们就好多了?他们士族哪一个不是拥有不少土地,并且拥有很多佃户,甚至家里还有很多部曲奴仆。他们无非也就是靠着把土地出租,然后从中获得粮食分成的租子。并且很多士族多事免税的,这样可以避免了被朝廷收税。”

    “至于我们这个方法,我们让商人把土地集中起来使用,不就是动了他们的烧饼了吗?他们士族往往是趁着各种天灾**的,趁机低价收购土地,然后还要求百姓卖身投靠。还有不少因为朝廷税负太重,所以把土地送给士族,这样士族收取比起朝廷税负低的分成,很多百姓也都会短视的投献。”

    “可是我们的这个方法,让百姓把土地租给了商人,最低两石的租子,这样让百姓几乎是旱涝保收。这样算是让那些士族无法趁机逼迫百姓出卖土地。何况每亩两石的最低租子,哪一个百姓会傻乎乎的去投靠他们,给他们租种土地?宁可来给商人工作,也不会去租用士族的土地来给耕种了。”

    “一旦没有人愿意去租种士族他们的土地,谁来供养他们的吃喝,谁来让他们能够读书,谁来让他们能风花雪月呢?因为这个政策,让他们无法吞并百姓的土地,无法能逼迫百姓去卖身投靠,无法能让百姓去租种,所以这个不是动了他们的烧饼,那是什么?”

    “他们骂我们盘剥百姓,他们盘剥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说所谓借口,其实都是狗屁不通。说什么百姓忘了种田的能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理论。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分工合作才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我们人类能有今天,无不是分工合作的结果。从农业和牧业,甚至将来还可以有更多行业和职位。哪怕官府衙门哪一个不是分工合作效率才高的?分工只有越来越细的,这个简直是荒唐,伪命题!“

    荆谋言哪里不知道这些家伙到底怎么想的,其实无非也就是荆谋言的这个政策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无法能够吞并土地,无法能够更大的盘剥百姓。百姓有了更好的选择,这样不一定要被他们继续盘剥了。所以他们当然坐不住了,要主动告状了。

    至于说孔颖达告状,其实无非也就是因为荆谋言的义务教育并不会教导所谓的儒家经典,只是要学习普通的常用字和数学。一旦那些识字的人出来到了社会,这些人可是没有经历过儒家经典洗礼的,甚至会稀释那些学习儒家经典的文人。

    现在大唐的文人都是学习儒家的,可是荆谋言反其道而行之,只要求识字就行了。这样的文人不但不会加强儒家的势力,相反会稀释儒家的优势,这样孔颖达作为儒家学者,还是孔子的后代,当然要反对了。

    “荆谋言,皇上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呢?“武士彟问道。

    荆谋言回答:“其实不过是皇上想要打压士族了,朝廷之上充斥着大量士族出身的官员,他们对于朝廷的忠诚远远没有对家族的忠诚更大。并其背后关系网络盘根错节,威胁到了皇上的权力。皇上感觉到这个是一个挖士族根基的机会,自然要支持我们。至于另一方面,皇上也不好糊弄,他不会傻乎乎的直接朝廷官员说什么就相信了什么。他看到了我们这个粮食产量和耕种土地面积都可以大量增加,甚至让百姓在灾荒的时候不用出卖土地。“

    “我们这个方法可以一举多得,保证了百姓不必出卖土地,也可以增产增收,遏制士族扩张。这样的方法其实很好,所以皇上要打压士族,自然要支持我们。当然皇上目前不可能明说,只好这样默默支持我们。因为普及文化,对于皇上有好处,让粮食增产,百姓获得实惠,对于皇上也有好处。因为百姓吃饱饭了,不被太过分的盘剥,这样才是让皇上江山稳固之道。皇上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会去听任那些士族糊弄!”

    武士彟这才感慨说:“看来我在官场混了半辈子,还没有你明白啊!你这个道理,一切都明白了。归根究底,其实都是为了利益罢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什么仁义道德,什么为了百姓,都是虚的。无非也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打着为民谋福的旗号,然后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盘剥百姓罢了。什么都是虚的啊!”

    荆谋言回答:“其实,商人盘剥也是盘剥。而我们其实也就是帮助商人更好的盘剥百姓,我们其实跟他们一样的,都是盘剥而已。”

    武士彟反问:“那我们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很简单,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在盘剥的同时,增加了百姓的收成。百姓接受我们的盘剥的同时,可以增加收成,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是在创造过更多财富之下盘剥,所以百姓获得跟多的收入。可是那些拥有土地的士族的盘剥,并没有额外创造更多财富,他们是直接从百姓嘴里夺取食物。所以,虽然我们都是盘剥,可是我们盘剥的同时创造了更多财富,可是士族不但不是在创造财富,只是从百姓手里掠夺而已。”

    “所以,我们不就是在比烂吗?士族比我们更烂,所以百姓自然愿意接受商人的盘剥。”

    武士彟也就是在感慨:‘是啊!这个世界不就是在比烂吗?我们都是在盘剥,就要看谁盘剥的能耐更好,看谁盘剥的同时创造过更多的财富了。”

    “武长史,说不定过一会,朝廷马上有人要坐不住了,要派人过来要挟我们了!”荆谋言说。

    “报——,朝廷飞鸽传信,御史台监察御史高冯高季辅即将前来剑南道巡察!”

    武士彟回答:“说曹操,曹操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八章 不怕弹也!() 
荆谋言跟武士彟听到了这个长安的监察御史高冯高季辅来到了益州大都督府,当然明白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了。这个监察御史负责的是代表皇帝进行监察四方,而这个监察御史虽然品级不高,甚至还不到七品,比起荆谋言都要低一个大级别。

    可是荆谋言却知道,作为官府衙门,不同的岗位前途是不同的。荆谋言穿越之前有了深刻体会,在一些清水衙门或者是一些次要部门,前途非常渺茫。这个高季辅虽然品级低,可是前途很高,因为监察御史代表了皇帝的身边的人,代表了是皇帝的耳目,很多宰相都任职过监察御史,这个足以说明前途了。

    高季辅这次来,多半没有好事请了。

    “荆谋言,这次这个高季辅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武士彟问道。

    荆谋言回答:“武长史,我看还是我去接待他吧,我有办法把他轰走!这个家伙是来找茬的,那我们也都没有必要客气。反正皇帝不是给了你飞鸽传书,让你放心吗?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这次这个监察御史虽然是来找茬的,可是我们却不用担心,因为只要皇帝一天不正式下令停止,那我们有什么好害怕的?”

    武士彟同意了荆谋言的说法,荆谋言去接待这个监察御史。这个监察御史高季辅来了,荆谋言作为益州大都督府的录事参军,地位类似于办公厅主任,接待这种事情他要代表武士彟这个一把手去接待,所以他很快在益州一家酒楼接待了。

    “荆参军,怎么来到了这么喧嚣的地方?”高季辅不太高兴的问道。

    荆谋言再次说:“高御史,自从我们巴蜀道路通畅之后,大量商贾走了进来,这样人流多,客栈住宿的也就多了。”

    高季辅再次强调说:“胡闹,你们这样放任商贾过来,岂不是在重末轻本,如此下去谁来种地?”

    荆谋言心里冷笑想:”你们不就是害怕商业发展了,跟你们抢夺农业耕种的人口吗?一旦没有了帮助你们这些士族地主耕种,你们吃什么?无非是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罢了,别他妈说这么高大上!“

    “高御史,请!”荆谋言说。

    高季辅走了进去,很快直接说:“荆谋言,你知道长安很多人弹劾你,说你是大唐的国妖。甚至,说你是当时是李孝常的属下,并且李孝常谋反。说你是反心不死,所以认为你这个国妖是要在祸乱我大唐啊!”

    荆谋言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成了国妖了?”

    高季辅接着说:“现在长安弹劾您跟武士彟武长史的奏章犹如雪片一样的送到了皇上那里,恐怕用不了多久,皇上就要龙颜大怒,到时候你们可是要所以听我一句劝,还是赶紧收手,别做这种重商抑农的蠢事。”

    “如果天下人人都去经商,那天下不都是重利轻义吗?所以,耕读传家,那才是根本啊!你最好还是赶紧解决,别弄得皇上生气!”

    荆谋言品了品自己发明的果醋,心里再次冷笑想:“高季辅啊高季辅,你以为我是被吓大的吗?你以为我的中学课本是白学的了吗?你在这里瞎扯,无非想要欺负我在地方,不了解中央的变化,不知道皇帝李世民的想法吗?”

    “真的当我中学政治政治是白学的?我所做的这一切,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商人,有利于皇帝,可就是不利于你们这些中层的士族地主,你们现在想要假传圣旨威胁我,真的当我是被吓大的?”

    荆谋言再次问道:“朝廷之上有什么人弹劾我?”

    高季辅主动说:“各大御史,纷纷弹劾了你和武长史,并且很多人都纷纷弹劾。包括我们御史大夫杜淹,甚至包括不少朝廷大臣,都纷纷弹劾你跟武长史,认为你们这个是在走了邪路!你们这样重视商业,而轻视农业,甚至是在祸害百姓呢!”

    “你们这个完全是歪门邪道,应该立刻禁止。皇上也是龙颜大怒,对于你们这个行为非常不满。所以”

    荆谋言直接问:“那圣旨呢?皇上既然生气了,那应该会下达诏书来制止我们吧?那皇上的诏书在哪,能否让我见见皇上的圣训呢?”

    高季辅脸上闪过一阵尴尬,他说了这么多,甚至不惜故意说什么皇帝李世民龙颜大怒,其实都是瞎扯。无非是想要借用荆谋言远在巴蜀,并且不熟悉长安的变化,消息沟通不畅通,这样才会好好的威胁讹诈荆谋言。

    可是荆谋言依然不上当,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到诏书那是不会听从命令的。可是高季辅手里就是没有诏书,让高季辅非常尴尬。

    “高御史,我想看看皇上的诏书,再次恭候圣训啊!”荆谋言说。

    高季辅只好说:“皇上目前暂时还没有下达诏书,不过我想也都会很快了。现在不是让我来负责查看本地民情吗?皇上让我来进行采访,然后汇报给皇上,这个说明皇上已经是开始担忧了。如果你们在这么倒行逆施,那可就是你们要倒霉的时候。所以,趁早停下来,不然皇上的诏书一旦下达,那可就是你们更大的麻烦。”

    荆谋言心里再次冷哼:“皇上的诏书,恐怕永远不会下达的。你们想要讹诈我,以为我是吃素的。利用这种手段讹诈,利用古代交通信息不通畅进行欺骗讹诈,以为我是傻子啊?”

    荆谋言反而说:“那我也就等待皇上的诏书就行了!”

    “你——”

    高季辅没有想到荆谋言居然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自己再怎么利用皇帝李世民的名头作为讹诈,他居然都不上当。高季辅当然知道,皇帝李世民一直在希望限制世家大族,所以荆谋言这个行为明显也就是一个很好的遏制世家大族的做法,所以李世民当然不会愚蠢到下达诏书去制止。

    不过本来高季辅却是希望“假传圣旨”,故意曲解李世民的意思,这样让武士彟和荆谋言尽快的停止这些政令。反正也就是自己一张嘴,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证明,这样到时候哪怕皇帝生气,也都没有任何证据。可是荆谋言却不上当,依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到李世民的诏书是不会停止的。

    高季辅再次忍不住说:“你知道吗?你已经成了长安很多官吏的公敌,弹劾你的奏章和御史的弹劾你的奏章都犹如雪片一样的到了皇上那里。甚至弹劾您跟武长史的奏章都很多很多,甚至我们御史大夫杜淹也都开始弹劾。我们御史大夫可是从三品的大员,你可是要小心了。”

    荆谋言再次问道:“皇上是如何处置的,我只是在乎皇上是如何处置的!”

    “皇上是龙颜大怒”高季辅还是那句话。

    可是荆谋言再次强调说:“我问的是皇上是如何让中书省处置的,我不管皇上是否龙颜大怒,中书省的批语是什么?”

    高季辅脸皮子跳了跳,这个荆谋言居然对于中央部门的决策流程好像非常熟悉。要知道这一个中书门下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