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52章

大唐国妖-第52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益州大都督府官员脸色也是很难看了,如果按照唐朝目前的税收制度,因为粮食价格暴跌和绢布价格的暴跌,那如果官府伊然按照过去的方法来收税,那官府肯定会亏到了姥姥家。而这一切都是荆谋言带来的,荆谋言弄了先进的生产方法,可是相应的税收制度并没有跟着改变,这样肯定出问题了。

    如果这么税收事实上下跌了一半,接下来他们官府真的是会陷入没有财政可以使用的地步。这样可是非常可怕的,这样后果不堪设想。

    “更可怕的是将来我们的粮食产量继续提高,粮食必然会变得不值钱。绢布也是如此,绢布的价格也是越来越低落,如果再过些年一旦这个产量再次增加,我们官府给官吏发俸禄的钱都不一定够了,更别提去做事情了。”

    整个益州大都督府的各种官员纷纷开始议论起来,这个简直是一个大问题了。作为官府,最重要的是权力,可是如何保障权力?作为官府,财力是保障行政权的手段。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富,这个他们必然会无法行政。

    目前的结果其实也就是这样,岁他们不太明白经济学,可是却总会明白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必然会造成物价暴跌。所以目前的粮食价格暴跌,绢布价格暴跌,接下来他们肯定会造成各种问题。

    如果按照粮食和布匹所收取的租庸调,到时候再过几年恐怕连官府官吏的工资都不够。这个其实是百姓生活富足了,可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来进行收税,那受苦的肯定是官员了。所谓再苦不能苦干部,嗯这个是开玩笑的。不过如此低廉的收入,官府想要做什么事情,那也不合适啊!

    “荆谋言,你有什么办法吗?”武士彟问道。

    现在事实上在益州,荆谋言已经成了所有人的“智库”了,遇到了什么难题,这个也都来请求荆谋言的帮助,这样才是最大的办法。

    荆谋言思考了一下自己中学所学的那些经济学常识,然后复习了一下关于货币的本质的那些东西,很快明白了这个过程。唐朝的税收制度有些奇葩,尤其是唐朝初年的复合税制,这个更是造成目前这个局面的最大根源。

    唐朝原先历史上没有自己这个穿越者,哪怕粮价和布匹价格降低,那也是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的。再加上各种配套政策,让唐朝进步非常的快速,结果税收制度并没有跟着改革,这样造成了官府亏损严重。

    “武长史,这个税制必须要改变了,不然我们恐怕有些麻烦啊!”荆谋言说。

    可是武士彟却摇头说:“不行,不能更改税制。租庸调制度乃是我们大唐的立国之根本,不能贸然改变。哪怕你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其实也就是故意绕过了这个所有权的规矩而已。可是目前这个租庸调,那也是我大唐的立国制度,这样不能够随便更改的。如果想要更改,那朝廷恐怕会反对。”

    荆谋言当然知道朝廷之上那些士族官员,肯定是一群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家伙,不可能轻易同意自己更改租庸调的制度。

    可是相关的怎么绕过去,这个也是一个大问题啊!

    “我们现在朝廷收税太难了,又是布匹又是粮食,这两个东西价格都经常起起落落。而我们朝廷每次收回来了之后,想要支出还要换成铜钱,这样也是一个难题。如果价格太低,我们卖出去获得的铜钱也不多,这样官府也也就亏了。”

    听到了这个书吏的抱怨,荆谋言立刻明白了什么。唐朝时期以实物税为主,这样的方法其实有好处,可是同样坏处也不少。好处也就是农民不用多做一次交易,收到商人盘剥。可是同样另一边,官府却承担了风险。一旦粮食和布匹的贬值,那官府同样也要承担贬值的风险。

    而且唐朝初期的货币制度也是有一定问题,铜钱和绢布双重一起流通,这样也是同样有问题。综合原因造成了这个自己改革之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让整个地方都出问题了。

    所以想要改变官府的税收收入事实上的严重暴跌,必然要改变这种复杂的实物税收。

    “武长史,我看这样,我们今后收税,采用一条鞭法。”荆谋言说。

    武士彟主动问:“什么是一条鞭法?”

    荆谋言回答:‘所谓一条鞭法,那也就是不管过去我们采用了多少种类的收税内容,不管是粮食,绢布,甚至各种杂色等等收入。这些东西各种种类繁多,很多都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来源,如果我们朝廷实物税来征收,必然会造成我们朝廷处理起来复杂,并且风险也很大。“

    “我们统一采用征收铜钱的方式来征收,这样避免了我们官府风险太大了。只要解决了这个当中的风险,统一采用铜钱来进行征收。这样不论如何,我们官府对于抵抗各种物价暴涨暴跌的风险,同样也可以提高很多。”

    武士彟眼前一亮,这个方法也是不错的。因为物价保暴涨暴跌,不但对于百姓来说是坏事,其实对于官府来说也不是好事!如果物价暴涨暴跌,同样会影响官府的财政计划。物价暴涨,官府表面上看起来手里的资源有价值了,可是却同样会打乱官府的财政计划。可是如果暴跌,那会更惨,不但打乱了支出计划,同样也要面临严重亏损结果。

    最好的办法那也就是物价既不要暴涨,也不要暴跌,让百姓跟官府都可以获得好处。如果只是征收铜钱,那这样也是一个好处。

    “可是这样我们如何解决?到时候百姓要把物资换成了铜钱,岂不是要被商人盘剥吗?”有人问道。

    不过荆谋言却自信的说:“你们看到了吗?现在很多农户都已经开始逐步的成了大集体,我们只要盯住那些商人,那也就可以逼迫他们交税了。只要我们能盯着那些商人,他们一个人如何是我们庞大官府的对手。商人越大,越是显眼,我们收税起来越是容易啊!”

    “我们盯着他,他自然会帮助我们把税收给收集起来的。何况所谓盘剥,其实并不严重。因为粮食价格暴跌,接下来我们除了一部分拿去支援河北,剩下的还是要留在南方仓库里面。我们官府其实只要盯着商人去收税,那百姓不用经历这么多交易环节,自然不会被盘剥了。”

    “而商人在使用交易的时候,都是用铜钱的,他们来承担这个交易成本。等于是我们官府,还有普通百姓,统一的把压力朝着商人身上逼迫。商人面对我们的催逼,不得不把粮食出售出去。可是他们征收的却是实物分成,这样必然会由商人来负责这个其中的交易成本了。”

    这些书吏这才意识到,在这个短短的不到一年里面,巴蜀地区的社会结构居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过去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已经开始飞快的走线了大农业。收税再也不是让税吏到每一家每一户去征收了。

    “我们就以目前的粮食和布匹的市值,然后统一的作为标准转化,以后都不变了。以后不管是粮食价格比目前高,还是比起目前低落,我们都是按照这个市值来收取。不过,我想未来粮食产量和绢布产量都比现在高,未来的粮食产量还有布匹价格,必然会下跌。所以我们维持了目前的恒定数量,那我们自然不用担心损失了。未来价格恒定,那我们官府可以保证我们的利益。”

    不过依然还是有人不甘心的说:“荆参军,哪怕退一步来说,按照目前的几个来作为衡量,那以后我们朝廷的税收,岂不是要永远恒定在了这里吗?这样我们岂不是在损失更大了?我们朝廷以租庸调为主,如果我们都是靠着这点钱为生,再过些年也就不过是给官府管理发俸禄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如果到时候我们朝廷加税,那百姓闹腾怎么办?如果朝廷加税,百姓肯定会有意见,毕竟我们直接从百姓手里拿走了那么多,他们能甘心吗?”

    “对啊!换做是我,我也是没有办法甘心啊!如果直接从我身上拿走,这样岂不是心痛死了?”“到时候百姓闹腾怎么办?如果不加税,那我们官府也都做不下去啊!”

    荆谋言对于这帮家伙无语了,这帮家伙思维还是停留在农业上。虽然目前商业也都有了长足发展,可是这帮家伙的思维收税方式,居然还是停留在农业上。荆谋言真的很想骂人啊!

    荆谋言发现自己高的变革也太快了,哪怕自己官府内部的人,也都有些无法跟得上了。幸好这帮家伙没有反对自己,并且是站在自己这边,并不是直接反对变革。如果是直接暴力反对变革的,那荆谋言直接送他们去菜市口了。

    搞清楚了这一点,说明他们并不是真心想要反对变革,也是真心愿意拥护自己变革了,只是思维暂时跟不上罢了,毕竟他们不是穿越者。

    “你们怎么当官的,怎么当了官,连盘剥百姓都不会了?你们过去是怎么变着法来盘剥百姓的,现在怎么脑子都僵化了。百姓富裕了,我们官府加税那是必然的。当然,加税盘剥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不然百姓一定会怨声载道。好吧,我现在告诉你们几个盘剥百姓的方法,盘剥百姓可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啊!我有好些办法,可以让官府盘剥百姓的同时,百姓不会轻易骂你,甚至连自己被盘剥了,都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反而还高呼朝廷仁义,体恤民生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六章 盘剥是个技术活() 
那些官员都对于荆谋言这番话,感觉有些毁三观的感觉了。荆谋言居然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盘剥百姓,对于盘剥百姓如此理所当然的说出来,这样简直是让他们感觉非常的奇葩。在古代,收税可不是什么好词,加税更是被很多人骂人的。在骂奸臣昏君的时候,不都是加了一条盘剥百姓吗?可是荆谋言也就是这么奇葩,居然把盘剥百姓当做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时代变化了,我们当然要跟着改变了。目前百姓富裕了,而且收入也都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多收取一些,那我们如何能更好的为百姓做事情?如果不多收取一些,那我们如何能接下来更好的为百姓服务呢?比如说农田水利,我也就不说我们官吏的收入了,我们就说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军队的军费。百姓的民生改善,修桥铺路什么的,哪一个不是要钱的?”

    “今后我们朝廷的花钱项目,只是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的。”

    荆谋言对于增加税收,这个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意见。毕竟时代进步,经济体系完全不一样,如何能生搬硬套古代的经济体系来进行收税。在后世,中国的税收比起牛毛都多,可是这个不应该吗?应该!因为在后世各种商业行为已经是主流,相反如果还是靠着农业收税养活国家,那才是奇葩。是否盘剥百姓,那不能单纯看税收项目的数量,这个不是轻易能一言以蔽之的。时代发展了,官府的支出项目肯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的,增加税收其实是必然的,区别也就是想办法让百姓不那么恼火罢了。

    “我们绝对不能从百姓手里直接收取税赋了,可是我们也不适合不直接说收取,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收取。比如说我们不如开设一个印花费的方法,凡是商人订立合同的适合,都要给我们官府进行盖章印花,然后按照合同交易的金额,收取一定的印花费。我想如果今后商业越来越多,那我恩也都可以收取一连串下来绝对不少。”

    “何况,如果没有印花费的协议,到时候告状到了官府,我们官府不一定要承认的,因为上面没有我们官府的盖章,我们不承认。这样让商人去交税啊!”

    荆谋言这话,第一个感觉意外的也就是武士彟,这个印花费的做法非常符合商业的习惯。过去武士彟跟别人买卖大宗商品,何尝不是要签订合同的?可是签订合同,却必然会有毁约赖账的可能,如果去官府做主也有可能会扯皮。

    当然,如果能让官府在上面盖章了,这样借用官府的“权威”来约束双方,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武士彟作为商业的老手了,自然知道很多时候合同这种东西是一连串的。从上游他的木材,到下游木材的加工和家具的织造,都是一连串的合同。到时候一连串下来的商业行为,哪怕每一个环节只是收取一丁点,那加起来积少成多也是一个不菲的费用。

    “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呢?”武士彟问道。

    荆谋言再次说:“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税赋。奢侈品我们必须要收税,而且要收很重很重的重税。之前我也都说了,凡是在我们巴蜀的各种道路收费,奢侈品要增加收税。这次我们不但要在道路桥梁上收税,同样也要在日常的交易上收取重税。反正那些有钱的人,他们不在意这些钱。相反我们却可以起到遏制奢侈,然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着重在商业上的每一个环节酌情予以收税。不过在每一个环节,都不适合太多。不过我们可以一层层的剥皮,这样也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么一层层的剥皮之下,商人的过分暴利可以得到遏制,我们也都可以获得获得很多商业的税收收入啊!”

    荆谋言这话,让那些官吏也都顿时茅塞顿开。过去他们还是以为必须要在农业进行收税,这也直接从百姓手里拿走这些财富。可是直接从百姓手里无偿拿走,那这样肯定是让很多人都痛恨的。毕竟谁也都不希望能被无偿都拿走收入,所以百姓对于这个普通的农业税最敏感。

    可是如果从商业方面呢?从商业方面收税,首先是“宰肥猪”,那些越是有钱的商人,那越是好宰杀。这样的宰肥猪可以遏制那些商人财力扩张,也都可以保证那些普通百姓不会被直接盘剥。这样的情况其实才是最好的,百姓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交税。不过却并不敏感,因为并不是直接拿走,而是通过一个个商人来进行一层层的收取。

    这样的间接交税的方法,其实比起直接拿走好多了。直接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