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72章

大唐国妖-第72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虏愕墓倮簦焓伦羁嘧罾郏墒鞘找嬉彩亲畹偷摹J廊硕季囱銮骞伲墒幼枪佟!

    荆谋言再次问道:“武小姐,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士族普遍都是在中枢,而寒门官吏都是在地方任职了吧?因为中枢的官职,靠近皇帝,容易升迁,并且俸禄比起同级别的外官高了很多倍。可是中枢的官职,绝大部分都不用太过于操劳。而地方官吏,基层事务,太难做了,不但庞杂,并且俸禄相对低了很多。”

    “这个还是官,如果是吏那更惨了,收益更低。如果我上书给了朝廷中枢,请求给这些书吏增加收益,你说会有什么结果?”

    武士彟次女回答:“肯定是反对,拼了命的反对。”

    荆谋言点头说:“没错,清官也就是靠近皇帝的清闲俸禄高的官,是他们的骄傲。而浊官事情多,收入低。这个是他们看不起所谓浊官的理由,是他们心里那种’优越感‘的核心。如果我们公开的给这些书吏加薪,那简直是在破坏了那些世家大族官吏的’优越感‘,这样他们必然会拼了命的反对。就好比我们的义务教育还有特许权,让那些寒门读书人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了一样。如果我们直接给这些书吏加薪,那也是在破坏那些士族花费了数百年才建立起来的’优越感‘,他们能不拼了命的反对吗?”

    武士彟次女同样也是感觉一片片血淋淋的事实,这个现实太残酷,太血淋淋了。可是却没有办法反对,因为这个也就是事实。中枢士族的优越感,鄙视地方官。如果给地方官员加薪,中枢必然会拼了命的反对。所以如果勉强上书,阻力太大,压力也很大,最后也会陷入扯皮当中。

    一旦朝廷事务陷入了扯皮,那最后多半也就是“不了了之”。对于不了了之的可怕,当时荆谋言不就是利用了这个“不了了之”的方法,让他们保住了专利特许权的执行权吗?如果现在贸然上书,最后恐怕也是不了了之的结果。

    所以荆谋言非常清楚,哪怕自己这个奏章上去了,最后必然是不了了之的结果。那些士族数百年以来的“优越感”,不会让他们那么容易的放弃。在这个“少做多得”的官场里面。

    “武小姐啊,你说那些绝大部分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士族官员,他们会同意这些底层书吏吗?他们连很多地方官员都看不起,他们会看得起这些书吏吗?不会的,他们那些不接地气的家伙,一个都不会同意的。这个是他们的优越感,所以他们不会同意的。”

    荆谋言这样的血淋淋的事实,让武小姐算是彻底明白了,必然要妥协。因为在唐朝的官场体系之下,这个规则完全不是由他们去建立,如果真的一板一眼的按照现有公开的规则来做,那最后死定的依然是自己。如何钻空子,如何去主动绕过规则,这样才是最基本的。

    “我只能够依靠这些地方官吏,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仕途的失意者,甚至是出身寒门的官员。还有很多底层的书吏,如果我们不能拉拢他们的人心,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好处,他们凭什么来支持我们?凭什么来支持我们的政策?”

    “人都是自私的,慷他人之慨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是真的要动到了自己的利益,那最后必然会暴跳如雷。如果我不能把这些人的人心给拉拢了,那最后如何能去改变,如何能是那些根基深厚的世家大族对手?“

    武士彟次女依然问道:“荆参军,那你为什么说宁可任用有才无德人呢?有德不好吗?”

    荆谋言依然说:“武小姐,什么是德?德到底是谁很么?当年周武王姬发讨伐纣王的时候,纣王的罪名是酗酒,不留心祭祀,自认有天命,录用小人,不用亲戚贵族。”

    “酗酒,其实不是什么大罪过。不留心祭祀,这个好像也不是什么大罪过,罪不至死啊!自认为有天命,哪朝皇帝不是天佑的?录用小人,也就是底层百姓,那个时候称之为小人,这个不就是不折不扣的人人不问出身,不用亲戚贵族在现在更是明君的典范啊!”

    “怎么,纣王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昏君了?所以,你说这个德,到底是什么?德,没有标准,甚至一生没有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的人,那也就是一种‘德’。可是这种人,太多太多了,天下基本上都是这种‘有德之人’。我们官府就要把有德之人全都‘供养’起来?这个简直是岂有此理啊!可是如果因为没有做过损人利己的事情,就要求天下万民把你供养起来,可是你却什么事情都不做,这个何尝不是损人利己?”

    “一个人如果没有为了这个天下创造了足够的价值,没有能为了天下,为了人类创造他足够的价值,可是却享受了远超过他创造的价值的富贵和地位,你说这样的人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吗?如果他自以为有德行,在没有为了人类创造足够的价值,然后享受了非分之福,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一个有德之人?”

    “可是一个喜欢享受,喜欢各种财富的人,他却为了人类创造的价值,远超过他所获得的好处,这样其实何尝不是一个‘道德’?为了人类的贡献远比自己所获得的多了很多倍,这个其实也是一种奉献,你能够认为他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吗?”

    “既然有德无才的人入了官场,享受了非分之福,那他的道德已经是一个可疑的说法了。没有为天下做出超过自己所享受的价值,如何能够配得上‘德’这个字?而一个有些贪心,可是却创造的价值远远的超过自己所获得的,这样其实何尝不是一个奉献?所以我只能够在两个害处面前,选择一个轻一些的。我宁可选择那个为了天下万民创造价值比他所获得待遇多了很多倍的人,也不愿意选择一个所谓有德无才,凭空享受了非分之福的人为官。所以,这个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的争论,其实完全是一个悖论。”

    武士彟次女却无话可说,因为荆谋言好像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所谓品德,这个有千百种解释。可是一个人因为有德无才却去当官,可是?没有能真正的为了天下创造远超过他所享受的价值,这样那他还算是一个有德之人吗?享受了非分之福,就不是一个有德之人了。可是有才无德有一些小贪心,可是却不至于太过于贪婪的人,却为了天下万民创造了远超过他所获得的价值,这样其实何尝不是一个奉献呢?

    所以当荆谋言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武士彟次女这才明白,其实这个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的争论,其实本质上是一个悖论。

    “所以,用人以德为先,这个是一个扯淡的话题,如果有德无才,那他接受官府的供养的同时却没有能做出更大贡献,也都会变成无德无才之人了。既然注定是无德无才,那两全其害取其轻,那我宁可用一个德性不算坏到底,可却有才之人。”荆谋言说。

    武士彟次女最后说:“荆参军,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如果一个有德无才的人接受了官府的工作,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就享受了民脂民膏的供奉,那最后其实也就是退化成了一个无德无才之辈。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用一个俗气,可是却不至于太贪婪,贡献能比起他的那些世俗之心更大的俗人为官。”

    荆谋言点头说:“武小姐,看来你是明白了吗?我为什么宁可用那些品德有缺陷,甚至有一定贪图利益的人,也不愿意用那些有德无才之人了吗?因为有德无才的人进了官场,那已经注定退化成了无德无才了。百姓的俸禄,不是给那些无德无才之人的,既然那些有德无才之人到了官场,注定是退化成为无才无德,那我们宁可任用有才无德,只要他们贡献远比他们的贪欲更大,那也未必不是一个好事情。因为他们吃肉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百姓吃肉。可是那些已经退化的人,注定是让百姓跟他们一起吃草啊!”

    “这个也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谁不希望又有品德,又有才华,一心一意,大公无私啊!这种人之所以成为新闻,那也就是注定是新鲜的听闻。所谓新闻,也就是新鲜的听闻,如果都司空见惯了,那也就不是新闻了。“

    “我这辈子,我不指望能遇到了!哪怕真的能够遇到,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把他踢开,因为这种人道德洁癖很严重,如果我贸然把他拉入我们的圈子里面,那只是让事情变得的更糟糕。如果我勉强把这些人给拉进来,那最后注定是要让我们陷入内斗,因为这种人往往道德洁癖很严重,恐怕看不得我们这些家伙‘唯利是图’的作风啊!”

    “至于说建立一个所有官员人人舍己奉公,人人都是有才有德,每一个人都严于律己的官场,这个千年之后再说吧,反正我这辈子没有这个本事了,我也只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明啊!”

    荆谋言作为一个唯物主义信徒,几乎每一个考古学家都是信奉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不会做那种白日梦,认为在古代可以实现依法治国和民主监督什么的,这个他才不会白日做梦呢!既然到了古代,按照古代的规则做事情,太正常了。

    荆谋言不介意用所谓权术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可是也都明白自己的能力,他知道自己不具备建立一个共1产主义社会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向现实妥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九章 阴暗手段() 
荆谋言跟这些书吏说了关于未来的待遇问题,总之荆谋言不怕他们贪小便宜,只要他们能创造的价值比起他们获得的更多很多倍,这样荆谋言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荆谋言要的不是那些唯唯诺诺,不敢突破的人。那些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荆谋言绝对不认可。苦劳给予一部分奖励,那只是情分,可给可不给。可是奖励做出业绩的有功劳的人,这样是必然的本分。

    那些指望混日子的,荆谋言反而对于他们万分严格,因为能够给你一个工作都不错了。反而真正有本事的人,荆谋言不介意给他们法律之外更多的待遇,甚至自由度更高。这个世界也就是这么现实,有本事的吃肉,没有本事去创造价值的人,那吃糠咽菜是必然的。你辛苦,绝不是你能够享受比你创造价值更多很多的非分之福的借口。

    “荆参军,我有一个事情,想要过跟您汇报。之前我有所担忧,不知道是否应该跟你汇报了。可是现在听了您这番话,让我想过来个跟你汇报了!”法曹参军说。

    荆谋言回答:“说吧!”

    法曹参军回答:“荆参军,最近在益州下面,有一个商人想要投资建立一个养猪场。现在百姓粮食富足了,粮食多了那百姓自然要从吃饱转变到了吃好。所以有商人看到了这个市场,想要投资一个养猪场。这个养猪场可是不错了,很大规模的,每年能提供三千头肉猪。有了这个养猪场,能够供应我们益州附近几乎很多州县的肉食需求。甚至未来一年,我估计这个养猪场足以让我们周围的肉价继续下跌,下跌到现在的六成。当然,我想也有可能更低,因为有眼光的不只是他们,别的州县听说也是在弄一些养猪场。”

    “毕竟我们在武长史,还有荆参军的带领之下,我们巴蜀百姓的日子飞速提高,吃饱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可是接下来就是要吃好了,所以肉价已经开始迅速飙升,很多商人都看到了这个养猪的前景,自然也想要开办了。”

    荆谋言听了这话,微笑问道:“你跟这个养猪场是什么关系,怎么这么热心?是不是,你在里面参了份子?”

    法曹参军一阵尴尬,最后只能说:“这个养猪场,是我内弟开的!”

    “原来是你小舅子开的,我明白了!”荆谋言点头说。

    荆谋言能不明白,再不明白他也就是“猪”了,这个小舅子多半是法曹参军的“白手套”,专门替他经营产业,趁机赚钱的。

    目前巴蜀地区商机无限,随着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吃饱不成问题的时候,所需求的绝对更多了。所以商机无限的情况下几乎是做什么都能够赚钱,这帮官府里面的官僚能不明白吗?虽然唐朝法律规定不能够让官员经商,可是这种绕过去的办法,简直是不用太多。什么小舅子啊,姐夫什么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荆谋言知道自己挡不住,如果勉强去阻止,那最后依然是自取其辱。

    “这个事情我不管了,只要你别捞得太过分,不要直接贪污受贿,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别发国难财,如果以后朝廷有困难的时候,别趁机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明白了吗?”荆谋言说。

    法曹参军赶紧保证说:“明白明白,一定谨记荆参军的教诲!可是这个现在有些难题,那也就是我们看重的一块地皮,可是那块地皮已经是有主的了。那里已经有了一个数十户人家的保。我们想要让他们搬迁离开,甚至愿意给予他们一些补偿。可是有人却说漏嘴了,听说了我们要开办养猪场,将来能够赚大钱,那些人都不愿意搬走了。提出了条件!”

    “他们提出,必须要给他们四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三贯钱的月收益,五十岁以上的五贯钱,并且不去做事情,算是白给的。而年轻人可以自己选择去是否做事情,必须要保证他们三代人,都有不下于月收益三贯钱的收益的工作。不然,他们不愿意搬迁。本来我已经联系县令,准备好了另一块地皮让他们搬迁,当然那块地皮没有这么好。因为这块地皮靠近水源,各种条件都非常适合开设养猪场。至于另一块,距离水源不算太近,难免要有些辛劳。”

    ”可是他们听说了我们要来开设养猪场,所以趁机趁机索取如此条件!“

    荆谋言立刻破口大骂:“怎么不去抢?五十岁以上的每月五贯钱,四十岁以上的每月三贯钱,还不用做事情,白领空饷?保证他们三代人月收益不亚于三贯钱,疯了,真的疯了,如此狮子大开口,真是岂有此理!”

    “果然,果然他娘的是古今一样啊!”

    荆谋言也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在荆谋言当年下到下面乡镇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