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77章

大唐国妖-第77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饷炊嗲氨捕嫉乖诹肆煨涞墓硬鹎派希刹桓胰ザ睦钍烂竦牧夹摹

    “我也许已经是一个政客了!”荆谋言心里也是无语的想道。

    荆谋言已经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政客,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利益集团,同样也是为了百姓谋福的“政客”。在官场里面玩弄权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无耻的玩弄权术去党同伐异了。

    不过荆谋言有办法吗?身在官场,那也就要按照官场的规则来做。熟悉人类和社会发展历程的人都必然会明白一个道理,适者生存。从远古到现代,哪一个不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武长史,这份关于基层权力扩大,并且相应划分权限的方案,可否下发?“荆谋言问道。

    武士彟看到了这份权力划分方案,有些担忧的问道:“这份方案,朝廷好像并没有法令允许啊?”

    可是荆谋言却反而问道:“武长史,可朝廷也都没有明令禁止啊!我们可是依照着朝廷的法令来依法治国。何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本质,那也就是有漏洞就给我使劲钻,只要法令有漏洞,并且这个漏洞对于自己有利,那也就使劲去钻漏洞,这个也就是依法治国的本质。”

    武士彟差点喷血,武士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依法治国”的说法。荆谋言居然说什么依法治国那也就是发现了法令的漏洞就使劲钻,能钻多少是多少,总之只要能在法令漏洞之下完成自己的目的,那也就可以了。

    至于这个唐朝制度,对于荆谋言来说简直是个筛子,到处都可以钻的。

    武士彟很快对于这份公文进行签字,他当然知道这份方案对于自己巴蜀有利。只要这份方案签署了之后,接下来巴蜀将会彻彻底底的成为铁板一块,这样到时候自己去长安任职,背后也都在巴蜀有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支撑。有了利益集团支持,那也就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拿捏的,包括皇帝李世民。

    这份公文很快被衙门的书吏分贝抄送到各大下属州县,最先受到的自然是益州本地的州县。益州本地的州县看到了这份方案之后,那些县官也都纷纷的惊呆了。

    “益州大都督府有令,让各地可以自行外派书吏到各乡驻点,任命一名为首的书吏为乡长,总领书吏。一个乡下设若干名书吏,各县根据各自情况划分乡,然后把划分方案上报于益州大都督府,由益州大都督府进行审批。今后凡是要调整乡划分,必须要由益州大都督府审批。”

    “每一个乡可以设立若干名书吏,根据各自情况设立。县衙之内的县令,县丞,县尉,分别负责直接分管下属若干乡。各乡长直接对分管之人汇报下属乡事宜,各自分管之人负责督办各乡执行朝廷,益州大都督府下达政令。凡是负责乡没有能完成,年度官吏考核,予以降低考核等级。”

    “其次,各县各项事务明确职责。县令负责总领全县,主持全县事务,民生,水利,河道等等若干大兴土木工程督建,负责衙门书吏调度等等大事裁决。县丞负责钱粮、盐铁、税收等等百姓所需和财务事宜。县尉负责分管刑狱审判,斗讼,巡捕,治安等等事宜。”

    “朝廷,益州大都督府,州刺史下达政令,由相应之官负责督办,无法按时完成,年终考核降等。”

    益州下属一个县丞激动的说:“这个是益州大都督府给我们扩权了?从今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分管下面的乡了,我们直接负责下面的乡,那我们的权力岂不是扩大了吗?”

    可是县令却也都苦笑说:’这次朝廷是扩权了,可是上头的棒子随时可能也都会打下来了。我们权力是扩大了,可是如果有了权力,可是却没有完成,那落下来的可是同样也是棒子啊!可不是过去那么容易推诿了。“

    关于这份地方权力的划分,这样让很多县官心里是喜忧参半。那些县官心里对于这份权力方案心里也是非常复杂,因为这个方案明显是扩权了。过去的县官权力一般不会下到基层乡,这份益州大都督府的公文,其实也就是在让下面的县官合理的自我扩权,在益州大都督府的批准之下,今后他们可以合理的去直接管辖下面的乡镇,

    要知道过去虽然名义上设立了乡这一级的官府,可是这个乡其实是虚化的,甚至只是一纸空文,名义上存在罢了。可是这次益州大都督府居然明确指示他们在乡一级设立乡长,不过这个乡长是不入流的官职,直接有各县来进行任命。乡的划分由大都督府来进行批准设立和改建,这个是在朝廷法令里面没有任何的先例的。

    可是荆谋言也就是这样了,反正他也是“依法治国”,法令有漏洞,那也就使劲钻,能钻多少是多少。既然这个“乡”这一级的官府是名义上存在的,那干脆也就把他们虚的变成实的,这样朝廷也都不可能说什么,毕竟名义上存在的。

    这样其实是对于各县加强对于下面百姓的控制,是有着巨大帮助的。等于是益州大都督府明着鼓励那些下面县城的县官进行“自我扩权”,权力扩大,谁不高兴?这些县官也就是这样了,当官的谁也都希望权力大,权力越大越好。这个也就是当官,如果当官没有权力,那还当什么官啊!

    这些也就是当了官,屁股决定脑袋的必然现象而已。

    “今后日子可没有这么好过了,益州大都督府把权力分给了我们。可是同样也都把我们的职责给明确了。今后我们大家各自有了分工,如果谁出了问题,那上头的板子可是要落下来了。”一个县令感叹说道。

    另一个县尉同样说:”上头允许我们派遣乡长,可是我们三人每个人都要分管若干个乡,这样谁分管督办的地方出现了篓子,那我们也都没有推诿的可能。上头虽然权力明确了,可是职责也都明确了。县令负责书吏调动、民生和大事裁决还有重大土木工程督办。县丞负责钱粮盐铁税务,而我负责刑狱治安,这样大家都有了明确的划分,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今后我们想要各县之间和上下层之间互相推诿,这样可是不太容易了。”

    县丞感慨说:“荆参军厉害啊,这份权责如此明晰的方案,真是厉害啊!这个可是一杯甜蜜的酸酒,让人非常想喝,可是却带有酸味。”

    益州大都督府

    “荆参军,根据下属各县上报的情况,各县对于这个权力划分,都是喜忧参半。一方面高兴的是今后他们权力扩大了不少,这个让他们很高兴。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职责也都更明确了,今后明确了事务权力,并且有了各自的分管范围,谁分管的地方出了问题,我们上头都要问责。这样让那些官吏都纷纷感觉有了压力。”

    荆谋言也早知道了是这个结果,因为这些官僚的心态,他还不明白吗?当年荆谋言接触过的官僚也不算太少了,高层和底层的官僚也都接触过。他也是有些明白这些官僚的心态,这些官僚其实是一群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一方面希望有权力,有了权力才能够真正的是一个官员。可是另一方面,却反而不希望承担责任。当官的都是希望权力越大越好,可是一旦出了事情承担责任的时候,却反而希望能不要承担责任。

    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因为其实普通人也是这样的心态,趋吉避凶的本能而已。哪怕绝大部分人不也是趋吉避凶的,而官僚其实也是人,所以有这样的心态一样的。

    可是作为上司,最讨厌的也就是遇到了好处蜂拥而上,可是遇到了难处就一个个的推诿拖延。所以荆谋言这份虽然对于下面县城的县官进行了扩权,可是同样另一方面却也都吧责任下放。如果他们出了篓子,那荆谋言跟武士彟这些上级衙门的“板子”打下去可不会那么轻松了。

    “权力和责任相等,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官府。如果权力和责任不对等,这样如何的了。告诉他们,虽然这杯酒有些酸,可是他们也得喝下去。不喝也得喝,如果他们不想当官了,那可以跟朝廷递交辞呈,我马上会请求吏部批复。”荆谋言说。

    荆谋言这话,让那些基层的县官屁都不敢放一个了。虽然荆谋言的品级并不高,其实也不过是七品而已。可是荆谋言的实际权力可不小,要知道他可是大都督府的录事参军,按照规则可是在一把手二把手不在的时候可以代理职权的人。当然,大都督府的一把手事实上都是被悬空的,由亲王遥领,而事实上由二把手长史负责。三把手自动进化成了二把手,所以荆谋言的话,没有人敢不听。

    “算了,这杯美酒虽然有些酸味,可是好歹也是酒啊!”县令苦笑说。

    这份扩权方案,虽然同样也都把责任给明确了。可是好歹也是扩权了,当官谁不希望有权力,谁都有侥幸心态。希望侥幸自己的地盘上不会出事呢?所以哪怕明知道责任跟着扩大,可是他们也都认为自己运气好,可以掌握权力,而那个承担责任的算是运气不好倒霉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套() 
“朝廷下达了命令,我们各县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立若干个乡。其中委派书吏若干下属驻点,负责承上启下,承担朝廷的政务的执行。负责采集民情舆论,然后安排朝廷各种政务执行,维持当地稳定。今后你们都将会被下放到各乡去负责,其中资历老的人,担任乡长一职,负责统领其他年轻书吏。”

    那些书吏纷纷喜出望外,这个可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要知道过去都是在衙门里面负责一些枯燥的文案工作,这种文案工作做好了没有功劳,做错了可是要承担责任。并且权力不大,这次如果能够到下面乡去担任乡长,那可是一个小小的“土皇帝”了。要知道在衙门里面当一个“拿钥匙的丫鬟”,那也不如去下面乡当一个一把手!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当一把手,不就是那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感觉吗?在衙门里面看人眼色,不如去地方担任一把手,这样才爽啊!所以安歇资历老的书吏,一个个都是眼巴巴的看着各自的县官,希望能够去担任乡长。

    “记住,你们下去担任乡长之后,必须要把差事给我办好了。并且,把朝廷的差事办好,并且要维持下面乡的稳定。别给我闹出大事,能够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不要轻易的弄出大事。如果有什么情况,必须要尽快的扼杀,明白了吗?”

    那些准备担任乡长的书吏立刻点头,这个可是上头的授权了,尽可能的授权了。他们当然知道这个是上头推诿责任,可是他们也都愿意接下来啊!要知道这些对于上头来说也许是蚊子腿的权力,可是对于下面那些书吏,可是不折不扣的大权,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权力了。

    他们现在巴不得如此,得到了授权。

    那些书吏被外放出去之后,这些县官一个个都感觉衙门空挡了不少。过去衙门里面书吏来来往往,可是现在被外放了出去,也是轻松了不少。

    “县令,我们都感觉清闲了。我们把那些庞杂的事务交给了下一级,可是真正的大权并没有被放出去,我们却轻松了很多。”县尉说。

    县令也都感觉立竿见影的效果出来了,过去一个县衙是最基层的单位,最基层的官府单位都是各种庞杂事务很多。很多乌七八糟的破事都朝着县衙送,这样那些县官也是非常忙碌的,处理这些价值不大事情都很苦难。可是经过了授权给下面乡一级的单位,这样反而让县官轻松了很多。

    “轻松了,终于轻松了很多。谁说当县官轻松的?每天忙到晚,哪里像是中枢朝廷那样,每天清闲无比啊!”县令吐了吐舌头。

    官府也就是这样,两头忙中间清闲。基层官员很忙碌,而中央宰相也是很忙碌,可是中央京官的二级部门反而清闲了很多。这种情况后世也是非常普遍,基层官吏忙碌,中央官员也都很忙碌,可是大衙门里面的公务人员却反而相对清闲了很多。

    益州大都督府

    “我去,这帮官僚,果然都是一群无师自通的家伙。我给他们扩权,他们也都居然懂得自我解套了?”荆谋言哭笑不得。

    荆谋言总算是明白了,官僚这种东西,古今都是如此,很多东西都是“无师自通”的。荆谋言给他们扩权,允许他们设立乡一级的行政区。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同样也都把一些庞杂的事务处理责任给下放,这样算是自我解套了。把大权力抓住了,然后把那些权力不大,可是却非常麻烦的职责下放,这样算是自我解套。借用这次荆谋言扩权的机会,主动给自己减轻负担,推诿给下面。

    “真是的,果然不愧是一群官僚,古今多事一路货色。见到好处就上,好处不大甚至麻烦的事情,都会使劲推诿。往上推,往下推,往旁边推。这次,你们居然借用我的东风,推诿给了下一级?”荆谋言说。

    武士彟却也是不太满意说:“这帮人怎么这么做?见到好处就上啊?”

    “武长史,这个人性如此啊!趋吉避凶,无非也是如此。不过武长史,我认为这样做其实未必不是好事。因为这帮县官的事情忙碌少了很多,可以更好的为了这个县长远的计划思考了。如果他们每天都被这些庞杂无意义的政务给耽误了,那也都没有时间来思考长远的发展计划。其实这个未必不是一个好事情,因为从庞杂无意义的事务解脱出来,对于将来发展有好处,不是吗?”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既然他们都是能成为一县之尊,那也是不折不扣的劳心者了。我们不要把劳心者当做劳力者来使唤,这样做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这个他们的推诿,未必不是一个好事。他们可以有时间安排将来县里面的发展计划,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长远的计划上,而不是被每天繁重无意义的杂项事务耽误时间。”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他们每天都被那些庞杂无意义的事情所耽误,那不但他们损失了时间,其实何尝不是我们朝廷的损失。让那些人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