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国妖 >

第80章

大唐国妖-第80章

小说: 大唐国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快班头让人逼迫这些牛家的人赶紧跪下,这一百多个牛家的人也都不敢反抗了。刚才他们在族长的带领之下敢反抗,可是现在官府动真格了,他们当然不敢随便乱来。何况现在他们刚刚经历乱世不久,自然知道和平的可贵。他们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情也就造反,所以虽然被捕快打了,可是哪有能够如何?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情造反!

    “把人给我找出来,荆参军说了,这次要好好东家借题发挥,借用这几个人被非法拘禁,然后借题发挥收拾那些族老。把人给我找出来,这样荆参军才好找借口收拾这帮族老!“捕快班头说。

    这次荆谋言其实也就是要借此机会来借题发挥罢了,这个族老拘禁自己的族人正好是给了荆谋言一个切入点,一个很好的借口。只要找到了这个借口,那何愁什么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借题发挥呢?很多政治上的东西,无不适借题发挥而已,只要找到了合适的题目,想要发挥就怎么发挥。

    这次荆谋言摆明了也就是要借题发挥,实现自己的目的,谁让这个牛家保正好撞枪口上了,那也就别怪荆谋言借题发挥了。

    “走,我亲自去牛家保一次。这次我要代表我们益州大都督府,宣布一些新政策。尤其是我们既然已经开始快速发展,解放劳动力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了。想要迅速腾飞,不把过去的封建体系打破,那是不可鞥的。只有让人口流动起来,这样才算是朕的实现解除我们巴蜀发展的桎梏。”荆谋言说。

    荆谋言带着米丽古丽这个美女护卫,再加上一些书吏捕快,亲自前往了益州下属的牛家保,他要亲自当众处理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很有代表性,他必须要亲自处理,如果由下面那些人,恐怕他们的身份镇不住这个场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自己而活() 
“荆参军到!”

    牛家保的人看着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心里全是畏惧。关于这个年轻人的故事有很多,关于这个年轻人的故事,有不少人称赞他,有不少人辱骂他。当然,关于这个年轻人的故事,大家都是既称赞也都有不少的迷茫。

    因为这个名为荆谋言的年轻人,他让巴蜀的发展一年,几乎顶的上过去数百年了。这一年以来,水利设施兴建完善,土地粮食丰收,各种手工业都迅速发展。百姓都有机会读书,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一年的义务教育时间,甚至有一部分优秀的,可以继续的进修,去走向更高深的层次。

    甚至有不少人都因此赚到了大量财富,这一个个的财富神话,都跟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有关。可是同样,关于他的诽谤之言,也是跟随而来。因为荆谋言的新式纺织技术,让无数女工辛辛苦苦很久才纺织出来的绢布,统统一文不值了。甚至听说有人妇女忍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选择了自杀。

    同样,也有很多寒门子弟纷纷辱骂荆谋言,认为义务教育是一个暴政。总之各种夸赞和辱骂,都是伴随着荆谋言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可是不论如何,大家也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主宰者巴蜀上百万人口的前途。这样惊人的权力,让他们也都感觉畏惧。这些小老百姓平日里面见到了县令,也都是非常畏惧。何况是一个主宰巴蜀上百万人前途的人,这样他们能不畏惧吗?

    “各位,今天我知道,有人私设公堂,擅自拘禁百姓。我让衙役过来,可是居然有人要阻拦官府执法?你们要造反吗?”荆谋言最后用怒吼的语气喊道。

    那些牛家保的人不敢回答,造反这个词太重了,他们不敢戴上这个帽子。

    “先给你们来一定大帽子,先震慑你们再说!”荆谋言心里冷哼。

    荆谋言是故意的,故意扣上一顶造反的帽子,这样让这些牛家的人心里首先有了几分的胆怯。要知道聚众闹事,跟造反可是两回事,一旦被牵扯到了造反,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在这里的各位都要死的啊!荆谋言是故意的,一旦他扣上了这个帽子,那这些牛家的人首先气势也都弱了几分。

    “荆参军,我们不是要造反。只是家族里面几个年轻人不听话,我们把他关起来了。这个有何不可,这个是我们牛家的家事。”牛家族长赶紧说。

    荆谋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来到了那几个年轻人身上,这几个年轻人身上都有一些伤,明显是被私自惩罚了。这个也许在后世是不合法的,可是在古代家族长辈惩罚晚辈,那是合理合法的。当然只要不打死不打成重伤,那也是可以原谅的。甚至哪怕被打了,作为晚辈还不能去告状,这个是古代法律维护长辈权威的一个重要体现。

    “你们想要出去闯荡吗?’荆谋言问道。

    “荆参军,我们本来想要出去闯荡,因为巴蜀现在到处都是赚钱的地方,我们想要出去闯荡!”几个不过是十五岁左右的青年说。

    在古代普遍参加工作早,所以很多在后世半大孩子,都会出去做事情了。

    “你们为什么不去呢?”荆谋言问道。

    “被家族长辈抓回来了!”

    荆谋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你们如果想要去闯荡,那也就去闯荡好了。我在这里也都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们的,我也就送你们一首诗好了。”

    “男儿立志出乡关,大业不成誓不归。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

    周围一些略懂文化的人,也都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因为这首诗其实并不复杂,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于白话文了。所以他们哪怕只是粗铜文墨那也都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也就是在劝说他们可以出去闯荡事业,不用在乎什么家乡的牵绊。

    甚至哪怕死在了外面那又如何,人生处处是青山,可以作为葬身之地,完全不用在乎什么埋骨故乡的说法。

    在场的人都认真的看着荆谋言,这首诗的含义跟古代人的思想几乎是格格不入。古代人讲究的是留守故乡,而不是出去闯荡,毕竟这个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不支持出去闯荡。至于另一方面,那也是席位能够埋骨故乡,桑梓地也就是故乡。可是荆谋言这首诗反而是在强调这不用在意什么落叶归根,死在哪里都可以,人生到处都是青山。

    这样的行为,跟古代人的思想完全不一样。荆谋言其实也是知道的,其实他这首诗也不知道最早的原作者是谁了。最为人出名的也就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曾经引用更改过,后来传说是日本西乡隆盛或者是印月和尚的诗句。不过具体是谁的,荆谋言不用多管,他只要知道可以引用就行。当然他也是改了两个字而已!

    荆谋言拍了拍这几个牛家的晚辈,这个一副是好像非常和谐的样子,丝毫看不出这里刚刚爆发了一次一百多人的械斗。

    听到了荆谋言这首诗,那几个牛家的晚辈也是非常的犹豫,虽然对于外面的世界非常的期盼。对于那些传说中的成功人士都非常的向往,可是面临各种的家族的压力,也是非常的担忧。

    荆谋言理解这些情况,其实这个巴蜀,其实跟当年后世中国有很多相似。尤其是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当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体系开始迅速转变。新思想和旧思想在迅速的冲突,迅速的碰撞。年轻人看到了外界的花花世界,甚至听说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都纷纷想要去闯荡,认为自己可能成为这个“成功人士”。

    可是家里面的长辈,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同意如此。尤其是这些家里面的长辈很多都是刚刚经历乱世,最期盼的也就是稳定的生活。这个乱世刚结束,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去继续冒险。而这些跟着去闯荡的人,都是在乱世里面流离失所,其实早就已经是居无定所了。

    其实思想也就是这么奇怪,年龄大了的那一代人,他们出生在乱世之前,曾经享受过安定的生活,也经历过乱世,知道平淡生活来之不易。,于这种“平淡”生活非常的向往,对于土地非常的眷恋。可是那些年轻一代却不同,他们要么也就是乱世开启到时候还小,甚至有些是在乱世里面出生。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于所谓“故乡”的眷恋,并没有多少。而且哪怕出去闯荡有危险,可是闯荡的威胁再大,也比乱世里面安稳太多。在乱世里面成长,成人之后乱世结束这一代人,不缺乏勇气和胆魄。

    他们甚至没有适应定居的生活,从小的记忆里面很多都是跟着父母在流离失所,到处跑到处逃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其实对于土地和故乡并不是非常有感情。因为他们说不定其实骨子里面根本没有故乡的概念,从懂事起就在乱世,如何能真正对故乡有感情呢?

    所以他们对于出去闯荡,并没有什么认为不可以的。这个世道再是艰难,难道还能够艰难过乱世吗?连乱世都度过了,那还能够烂到什么境地?这种出身于乱世,可是还没有成熟乱世就结束的年青一代,是非常有魄力的。再加上荆谋言创造的这些机遇,让这些躁动的年青一代非常的希望能创造事业。

    其实对于这个“埋骨何须桑梓地”,其实也是荆谋言的感悟。他作为一个给人“挖坟”的人,他考察过的传统坟墓也都不说了,他还考古过古战场,这些古战场的白骨累累。这么多年他也是有所感悟了,对于埋骨他乡其实也不是不能够理解的,甚至他也都看开了。所以虽然他穿越了,对于埋骨另一个时空,也都感觉无所谓。

    “可是可是”

    荆谋言再次问道:“可是什么?你们是担心家族吗?担心家族的长辈吗?”

    那些年轻人纷纷点头,表明自己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他们担心家族长辈,担心自己家族长辈的阻止,这个是最担忧的。

    荆谋言也都明白,这个情况哪怕再过很多年,依然一定程度存在。年轻人希望闯荡,可是父母却非常的担忧,反而各种阻止。甚至进行各种“道德绑架”,说如果不听父母的,那也就是“不孝顺”。按照中国传统,听父母的话,那也就是孝顺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听父母不听长辈的话,那也就是不孝顺。

    这样一刀切的标准,确实让很多年轻人也都非常的担忧。甚至同样很多长辈也都理所当然的这么认为,因为其实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哎,一代代人这么过来,其实何尝不是一种悲剧么?当年被自己父母用这样的方法压迫,不敢反抗。当自己有了后代,可是同样也用这样的方法来压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是这种踢猫效应呢?媳妇熬成婆,也都同样这么对待自己晚辈,悲哀!不敢反抗自己的长辈,可是同样却以此为由欺压晚辈,借用自己长辈的身份,把自己的子女当做了私有物品,然后继续延续前辈们的道路,一代代的传承这种思想束缚,悲哀,悲哀,悲哀!”荆谋言苦笑想。

    荆谋言感觉这样的事情非常悲哀,他席位能够打破这种传统的人身依附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这个社会尽快发展。不然这么人身依附,那也是非常的不合适的,这样对于未来巴蜀甚至大唐的发展,非常的不利。

    “我现在就是想要问你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你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人生在世,你们这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荆谋言直接质问道。

    那些牛家的年轻一代人纷纷居然开始思索起来,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的有“哲理”,这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为了什么?

    要知道这个问题,能够明白这个问题的,这个世界上也都没有多少啊!当荆谋言问出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光是这些年轻一辈,甚至很多中年一辈,也都开始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一个个都是有了一些文化基础。

    如果他们是过去那些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们当然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可是他们有了文化,虽然也许很多不过是粗通文墨,可是却思考的角度也都完全不同了,不再是过去那个纯粹的农民思维了。

    当现在荆谋言这句话问出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可是这个问题,却没有人能很快回答出来。因为这个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直接回答出来?

    这个世界上,别说这个时代吗,哪怕再过一千多年的二十一世纪,又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出自己的“人生观”?很多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能够直接回答的。所以足足五六分钟的沉默,依然都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深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那我问你们,你们是为了自己的父母而活着吗?难道,你们活着,就是为了你们父母吗?你们生存的意义,也就是为了自己父母吗?”荆谋言再次质问喊道。

    所有人都纷纷摇头,这些不光是年轻人,甚至不少中年人也都纷纷摇头了。虽然他们听从父母的话,可是他们却也不会从心理认同自己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父母。因为每一个人,在内心里面都把自己当做独立的人,从心里都有着一颗独立的内心。

    哪怕再孝顺的人,可是也都不会非常肯定的回答自己生存的意义也就是为了父母。哪怕有这种人,也不是很多,在这里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回答自己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父母。

    “很好,既然你们都如此否认,那我就告诉你们你们为什么而活。你们,是为了自己而活,你们是为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生存,而不是说为了任何人。不是为了你们的父母,而是为了你们自己!你们应该,为了自己而活!”荆谋言掷地有声的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孝,但不愚孝() 
荆谋言这句“为自己而活”,让周围的人都心神一震,感觉好像体悟到了什么,可是却说不出来。当然,如果他们能够说出来,那他们也就不是这个普通人了。能够真正明白为自己而活的人,恐怕也都不是一般人。他们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可是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