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前卒 >

第35章

马前卒-第35章

小说: 马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陛下错了?”

    “这一次,我倒觉得陛下不见得就错了,或者,另有一番局面也说不准,杨相,你是文臣之首,当朝首辅,看问题,想事情,想来比我这个武夫会更长远一些,为什么这一次,你却想不开呢?”

    “君子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杨一和沉默半晌。“杨某读书,入世,为臣,治政,不敢说光明磊落,却也不敢践踏底线。”

    “没用的,陛下已经下定决心。”看着杨一和这个文人,安如海心底却是涌起一股敬佩之意,这或者就是他们读书人所说的气节吧,自己只怕永远也学不来。

    “如海这是要去太子东宫?”杨一和问道。

    “是!”

    “能否等我片刻?”

    安如海一阵躇踌,杨一和是皇帝少年玩伴,总角之交,数十年来,辅佐皇帝治理大楚,德高望重,深得陛下信任,被陛下视为益友,他真能改变结局吗?

    “用不了多长时间,耽误不了你的公事,再说,这事儿,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难不成这点点时间,太子殿下还能做出什么事儿来吗?”杨一和苦笑道。

    “卑职就在这里等候杨相。”安如海终于下定了决心,不管成与不成,都拖这一阵子吧,也算是对这位老臣的尊敬。

    “多谢如海了。”杨一和点点头,转身向着宫内走去。

    踏进寝宫的大门,杨一和一声不吭,直接跪倒在了地上,以额触地。皇帝躺在床上,歪着头瞧着杨一和,也是不做声,两人就这样一跪一躺,诡异的对峙着。站在一边的大太监秦一局促不安的扭动着身子,眼光在皇帝与杨一和两人身上转来转去。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皇帝终是长叹了一口气:“一和,起来吧,朕心意已决。”

    “陛下,六万英灵如何瞑目?数十万遭劫的安阳郡百姓如何心服?”杨一和抬起头,梗着脖子,道。

    “死者已矣。百姓,唉,百姓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这内里的真相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当年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你不记得老师所说得了吗?历史,总是淹没在胜利者的笔尖之下。”皇帝嘿嘿笑着:“一和,你为相近二十年,这个道理,难道还没有悟透么?”

    “陛下,君者,正也,势也,如以狡得利,以诡立世,以狠谋身,则人不久,国不长。”杨一和缓缓道。“陛下,太子殿下宽仁,如为君,纵不能让大楚发扬光大,但守成足矣,二王子为君,则极有可能走上两个极端,要么大楚凌霸天下,要么大楚亡国灭族,陛下,我们不能冒这个险啊!”

    “若英不可能是一个明君,但或者能成为霸君。”病榻之上的皇帝叹道:“若诚宽仁太过,只可能成为懦君,一和,这一局棋,他居然毫无还手之力,连身边之人,都一一背他而去,着实让我失望透顶,如此之人,你认为当真能成为大楚守成之君么?我活不长了,你还能活多久?你又能帮他几年?没有人能一直扶着他,若英狠是狠了一点,但站在我的角度看,或者于大楚而言,他更合适。天下承平百余年,东齐虎视眈眈,一统天下之志早已不加掩饰,如战争暴发,齐必先攻楚,我只能冒险。”

    杨一和沉默了下来,他太清楚皇帝陛下的性格了。点了点头,他无言的叩了三个头,“陛下,臣老了,臣请告老还乡。”

    “也好,你当首辅二十余年,若英上位,必不容你,早些儿走吧,趁我还活着,能让你衣锦还乡,荣养晚年。”皇帝伤感地道。

    “多谢陛下。”杨一和哽咽着站了起来,又深深弯腰行了一礼,“陛下保重。”

    御道之旁,安如海看着杨一和泪流满面而来,便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了。“左相!”

    “我已经向陛下辞官了。”杨一和摆摆手,步履蹒跚而去。

第六十一章:最后一课() 
“父皇!”闵若英跪倒在皇帝的床榻之前,双手扶着床帮,眼中闪烁着泪光,“您,您的身体没有大碍吧?儿子实在担心得紧。大楚,离不开您啊!”

    听着儿子的话,大楚皇帝百感交集,凝视着眼前这张酷似自己年轻时的脸庞,对方的眼里,看不出丝毫的伪善之色,那悲切,焦灼,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可皇帝清楚,眼前的这位儿子,只怕恨不得自己早一点死去,当然,是在自己确定他的储位之后。

    “安如海的调查结束了,这是他的调查报告以及相应的证据,你,不想看一看吗?”皇帝伸手拍了拍身边厚厚的报告,盯着闵若英。

    闵若英微微一楞,伸手想去拿这叠报告,但皇帝的手却压在报告之上,闵若英的手僵在了半空,伸也不是,缩也不是。

    “若英,我想问你一件事。”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盯着闵若英,声音虽轻,但在闵若英的耳中,却似乎带着极大的压力。

    “你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左立行?”

    犹如晴天霹雳,震得闵若英两眼发花。他张口结舌地看着皇帝,连连摇着头,“不,不,不不不,我怎么会要杀了左帅?这,这关我什么事?”

    啪的一声脆响,脸上挨了老皇帝重重的一记耳光。

    “你当我是傻瓜吧?”皇帝的声音仍然很低,似乎是在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又好像是在怕别人听到。

    “这个局设得很完美,你是这样认为的,是吗?”老皇帝冷笑道:“可是你画蛇添足了。西部边军的覆灭,已经足够把矛头指向你的皇兄了,你不该再在京中闹这一出,登记册中故意遗留下来的纸屑,杀人灭口却又故意留下了一人,杀人者身上代表着东部边军的内衣,还有杨毅,那个师爷,这些都是多余的,你知道吗?”

    闵若英身子微微向后缩去,整个人都僵在了哪里。

    “从一开始,我当真以为是你皇兄所为,目的就是剪除你的羽翼,让你主导的这一次行动以一次大失败而告终,从而让你声名狼藉,没有再与他竟争的能力,可是你不该做后面那些事情,你是在侮辱你父亲的智商啊!”皇帝呵呵的笑了起来。

    “或者你能瞒过大多数人,但你以为你瞒得过安如海吗?瞒得过杨一和吗?你故意留下那些踪迹让安如海逐一发现,可安如海是什么人?你可知道,在那夜的逮捕行动之中,安如海已经到了杨一和的门前,但他没有进去,因为他在犹豫。”皇帝看着面如土色的闵若英:“杨一和说得不错,你心狠,但却没有大智慧,唯有的那些小聪明,却都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闵若英的身子又向后缩了几步。看着皇帝的眼神之中,露出了狼一般的目光。

    “你想杀朕?”皇帝冷笑起来。

    “儿子不敢,儿子哪里有这等大逆不道之心?”闵若英汗透重衣,皇帝虽然躺在病床之上,但闵若英却突然发觉自己完全动弹不得,身上似乎压上了千斤重物,稍一挣扎,骨头竟然发出了喀喀的声响。看着皇帝,他的眼里,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你老子是病得不行了,但虎死不倒威,你以为凭着你九级的身手,就可以在朕病重的时候,有一击得手的机会?”皇帝呵呵的笑了起来,“或者,你是仗着那个跟你进来的假扮太监的家伙,他是罗英吧?”

    闵若英整个人都几乎要趴伏到了地上,两只手死死的撑在地上,地上青砖啪啪之声不断,一块接着一块变得粉碎。

    “就这股狠劲,倒跟你老子有几份相象。”皇帝叹了一口气。

    寝宫之外,作太监打扮的罗英在闵若英趴伏在地上的瞬间,佝偻着的眼站直了,恭顺的眼睛里,瞬间露出了鹰隼一般的目光,整个人在瞬息之间,竟然高出了一大截。他向前踏出了一步。

    寝宫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抱剑的老人走了出来,站在了罗英的前面。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随意挽着的头发披散在肩上,怀里抱着的剑也极其普通,在上京的街头兵器铺里,一两银子便可以买一把,但这个人就随随便便地站在哪里,罗英刚刚踏出去的一步,却又收了回来。

    “罗兄,好久不见。”抱剑老人微笑着道。

    “你,还没有死?”罗英咬着牙道。

    “是啊,成老不死了。”抱剑老人笑道,“不过你什么时候挥刀自宫变成太监了?是不是男人当腻了想试试不男不女是啥滋味啊?”

    罗英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看着抱剑老人,喉头咕咕几声,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而更让他震惊的是他们所谋划的事情,只怕已经暴露了,看着抱剑老人身后的大门,眼中的焦急显露无遗。

    “你怎么会在这里?”

    “早年被皇帝狠揍了一顿,一直想着想找回场子,却始终没有机会,如今皇帝要走了,我来送他一程。这个场子,看来我是找不回来了。”抱剑老人微笑道:“老对手,老朋友,离世的时候,自然应当有老朋友陪伴在他身边,只是想不到,你居然会这样出现在我面前。”

    “陛下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所以,我们还是等着吧!”抱剑老人微笑道。

    罗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无声的点了点头,看到抱剑老人出现,他就明白,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老皇帝的态度了。

    屋内,苦苦支撑着的闵若英身上压力骤然一空,正全力抵抗着压力的他,整个人竟然呼的一下弹向空中,所幸寝殿足够高,在堪堪撞到屋顶的时候,他终于化解了那股压力,落回地上,他却是又四脚着地的趴伏到了地上,动也不敢动。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左立行吗?”老皇帝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因为,因为左帅是宗师,如果事后他知道这件事情是我做的,定然会与我反目成仇,我不想有这样一个宗师级别的敌人,更担心他因此而仇恨于我,转投他国。”闵若英颤声道:“天下宗师本就不多,像左帅这样本身即有宗师修为,却又精擅练兵打仗的人物,要么为友,要么杀了。”

    “果然是狠辣。”老皇帝叹息道:“我大楚宗师级别的人,本来就少,现在可就又少了一个。想来西秦,东齐,现在必然是极开心的。”

    “父皇!”闵若英颤抖着声音道,抬起头来,乞求的眼光看着皇帝。

    “左立行也罢了,宗师虽然少,但一代新人胜旧人,我大楚总是还会有新的宗师出现的,但兮儿,你竟然也不顾她的生死么?”老皇帝的眼中露出了哀色。

    “儿子派人去了,与,与对方的约定之中,也明确说清了,要确保兮儿的安全。”

    “确保?那么现在我问你,兮儿在哪里?”老皇帝的声音大了起来。

    闵若英低下头去,无法回答。

    看着眼前这个心狠手辣的儿子,老皇帝微微摇头,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究竟对大楚是好还是坏,可是自己,还有的别的选择吗?不想上京大乱,他就必须做出最符合大楚的利益的选择。

    “我已经命令安如海去封了太子东宫。”盯着闵若英,老皇帝淡淡地道。

    啊!闵若英目瞪口呆地看着老皇帝,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让他现在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这个人。

    “你已经控制了禁军,内卫也大部分倒向了你,安如海现在能控制的,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了,在这方面,我不得不说,你的确做得很好。今天宣你进宫,想来你也做好了两手准备是吧?迫不得已,你会鱼死网破,作殊死一搏是吧?”

    “孩儿,孩儿……”

    “现在你该知道,并不是所有一切都在你的算计之中是吧?就算你掌控了禁军,掌握了大部分的内卫,但我要杀你,易如反掌,你所倚仗的罗英,现在也是动弹不得。”老皇帝叹了一口气:“今天,是我给你上的最后一课,让你知道,胜利在望的时候,往往就是一败涂地的时候,你明白了吗?任何时候,都要如履薄冰。”

    “孩儿,孩儿记下了。”

    “起来吧,坐到我身边来。”老皇帝拍着床沿,道。

第六十二章:担架上的伤员() 
安阳郡,虽然秦楚之间的战争状态还没有结束,但双方之间对峙的气氛却已是大大减轻,秦军主力开始陆续回落英山脉,一部分雷霆军已经起程返回雍都,聚集在安阳郡的逃难百姓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启程回家。

    跟七八年前一样,他们被搜刮得干干净净,大部分男人,连身上的衣物都几乎被扒干净了,身上只裹了一件遮羞的裤衩。秦国边军的这种搜刮行为,连他们的同伴雷霆军也是大开眼界。安阳城的人,年纪稍大一些的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在左立行还没有来到安阳之前,他们就是这样过的,几乎每两到三年,秦军就会来这么一趟。直到西部边军强势崛起,他们才算过了几年好日子。

    可现在,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安阳的楚军已经无力保护他们了。

    帽儿山上的章小猫等人,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返乡者,一批批在他们的眼前走过,这让他们脸上火辣辣的,身为楚**人,看到本国子民受到如此凌辱却又无能为力,这让他们感到屈辱。

    “去井径关的探子回来了。”剪刀走到章小猫的跟前,“哪里现在已经成了秦国边军的大本营,秦国边国正在以井径关为中心,修建更大的城池,以后,我们想要拿回井径关可就更难了。”

    章小猫沉着脸,半晌才道:“重新拿回井径关?五年之内,想也不要想。除非安阳再来一个类似于左帅的统帅,可左帅也历经七八年时间才成功地占了落英山脉的一半,此一时也彼一时,以后,我们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了。”

    众人都是默然。重新控制落英山脉的秦人,这一次是一定会汲取教训,不会重蹈覆辙的。

    “派出去找秦头儿的人还没有消息么?这都多少天了?”章小猫看着剪刀,有些着急。

    剪刀摊了摊手,“落英山脉这么大,现在又是秦人的地盘,想找到秦头,只怕难度有些大。”

    “秦头到底干什么去了呢?我们找不到他,他应该很轻易的便能找到我们啊,可他为什么不回来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