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前卒 >

第596章

马前卒-第596章

小说: 马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锵又岂是他动得了的?”陆大远摇摇头。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会怎么做,但可以肯定的是,肖锵替儿子求娶邓姝,便是戴叔伦这个计划的一部分。”田康道。“我们对此做了深入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秦国将陷入大规模的内战,到时候不仅是边军与皇室的交手,只怕卞无双也会加入其中。”

    “卞无双?”

    “不错,卞无双已经派人去见过了安如海,就是三天前,楚国西军一支一万人的部队,已经离开了驻地进入了落英山脉,但他们的目标不是秦国,而是想要穿过落英山脉,奇袭齐国本土。”田康笑道。

    “穿过落英山脉?上万人的部队?”陆大远张大了嘴巴,“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落英山脉并不是不能穿过去,当年,我就是从哪里逃到了齐国的落英县,现在看起来楚人要重走我当年走过的老路了,至于他们是生是死,恐怕安如海并不在乎吧?只要他们出现在齐国本土,那就是他的胜利了。于我们而言,这倒不是重点,重点是,安如海为什么敢派一支万人的部队离开进径关?”

    “当然是他已经与卞无双有了某种协议,知道此时此刻卞无双根本就没有心思打他的麻烦,所以安如海这才敢派出一支部队去奇袭齐国,为楚人的东部主力创造机会。”

    “既然是奇袭,这样的机密情报,你们是如何得到的?”陆大远奇怪地问道。

    “我们有我们的情报渠道,陆将军,不瞒你说,在安如海麾下的重要将领之中,埋有我们的钉子。”秦风笑道。“结合这些情报,我们确认,秦国内战已经不远了。陆将军,为了秦国的百姓,我想,你应该做出最终的决定了。”

第八百五十八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陛下,这陆大远能信么?”乐公公一边收拾着残茶,一边有些担心地问道。

    秦风点了点头:“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当他在横甸率军向我们投降的时候,他就已经走投无路,昔日的袍泽不会再接纳他,秦国皇室不会再相信他,除了我们,他无所依靠。如果他不想当一辈子战俘的话。”

    “看不出,这个陆大远倒还心怀黎民百姓,如果有他相助,陛下您经营秦国可就要容易上不少。”乐公公喜滋滋地道。

    秦风哈的一声笑了出来,“乐公啊,陆大远并不是为了百姓,他是为了他自己,即便他昔日吃过苦,知道百姓的苦累,但当他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他已经秦国当前体制的获益者之一了。只不过他现在已经再也无法享受到这份利益。这是一个聪明人呐!”

    乐公公一楞。

    “奇怪我先前一直在那样夸奖他?”秦风笑问道。

    乐公公用力的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彼此双方都明白,但却不能说破,说破了,可都没有脸子了。我需要他来替我经营秦国这盘大棋,他需要我大明让他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自然都要找一个大义的名份,说出来更好听不是!”秦风淡淡地道。

    乐公公脸上露出一丝厌恶之色,“看他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还真以为他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将军呢!”

    秦风大笑起来,“也不能这样说,他在保全自己荣华富贵的同时,不也是能让秦国百姓过上好日子嘛,这事儿,你得从结果上看。”

    “可奴才还是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乐公公摇摇头道:“陛下,您当时怎么就觉得这个人是可以利用得呢?”

    “从他在横甸率领一万步卒向我们投降的时候。”秦风道:“我就发现,这是一个聪明人啊,与聪明人打交道,可就省事多了,他知道他想要什么,也知道他要付出什么,不需多说,稍稍提点一下,他就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这几个月来,我让鹰巢的人陪着他几乎走遍了整个大明的领地,让他看到我大明的实力,看到我大明的蒸蒸日上,当然,也是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明白,爬上我大明这条船,才是他后半辈子的保障。”

    “陛下英明。”乐公公佩服地道:“不过奴才还是以为,像这样的聪明人,咱们大明还是愈少愈好,最好在把秦国吞并了以后,像这样的人,应当打入冷宫,荣华富贵少不了他的,但却绝不能重用。”

    秦风大笑起来,拍着乐公公的肩膀,“你这话又错了,像他这样有能力的,我们当然要用,这样的人,只要放对了地方,只要让他感到有所畏惧,他照样能发挥出耀眼的光芒。我不怕聪明人,只要能干的人。”

    “陛下心怀宽广,方能驾驭这样的人,奴才心里想想,也觉得害怕!”乐公公道。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秦风微笑道。

    “陛下今天见了一天的人了,好好休息一下,睡一觉吧!”乐公公看见秦风伸着懒腰打哈欠,立即体贴地道:“奴才替陛下把着门儿,今儿个,谁也不见了。”

    “的确是要休息一下,与大臣们说话,可比打仗还要累得多,特别是那些文官儿们,跟他们说话得瞪大了眼睛,耳朵也要竖起来,一件简单的事情,到了他们嘴里,绕七绕八,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绕进去。”

    端着茶盘子,乐公公笑道:“也就是陛下仁慈,容得下人,像他们这样的人,放在以前伪越之时,早就砍掉他们的脑袋了。”

    “没办法,不容人没办法呐,就这么几个得用的人,还敢于干事的人,得罪不起他们啊!”秦风笑着伸长了脚,勾来了一条板凳,将大长腿放在了长凳之上,“我眯一会儿。”

    乐公公端着盘子,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

    秦风终究是没有睡成,刚刚觉得自己快要睡着了,便被外面的吵吵声惊醒,一听外面那个和乐公公争吵的声音,秦风就叹了一口气,坐直了身子。

    马向南这个老家伙,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乐公公拦得住别人,可拦不住他。果然,他刚刚坐直身子,门咣当一声,马向南已是推开了房门,理直气壮的走了进来。

    风仆尘尘的马向南如今瘦成了一把骨头,但看着精神反而比以前还要健旺了许多,推开门的那双手,青筋毕露,依稀还能看见手掌心里的老茧,以前的马向南可是一个白面书生,如今,却生生的将自己折腾成了一副老农的模样。

    光是这个模样,秦风就觉得自己给这个家伙再高的礼遇也不为过。长阳在他的经营之下,如今正在迅速的恢复元气。

    出身江南的这位前楚国世家,眼界比一般的官员要开阔许多,他并不把眼睛一门心思的盯在粮食产业之上,因为长阳多山少地,即便花再多的力气也种不出多少粮来,江南种桑养蚕,而马向南在长阳,却也是大力发展这样的经济作物,果树和药材种植如今是长阳的两**宝。数年时间,长阳的各种果树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而药材和药材作坊更是让长阳郡受益非浅,今年长阳郡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而且小有盈余了。想起数年之前长阳郡的惨状,秦风便对这位老倌儿充满了敬佩之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这样的。

    更可贵的是,他在长阳郡还带出了一批跟他一样的官员。

    “乐公,上茶,上好茶!”秦风大声道。

    不等乐公公答应,马向南已是举起了手里的一个包袱,“陛下,今日不饮茶,老臣给陛下带来了我们长阳郡的特产,果酿,臣要与陛下贺喜,想与陛下对饮几杯。”

    秦风瞪着眼睛看向马向南:“夜猫子进宅,我的马大人,你又想干什么?这是军中,不得饮酒。”

    “您是陛下,当有特权,臣是文官,也没有领军务,自也不受军规约束!”马向南笑嘻嘻地道。“臣特地来给陛下贺喜的。”

    “喜从何来?”秦风笑问道,摆了摆手,转头对乐公公道:“乐公,去看看,有什么下酒菜,马公迢迢而来,怎么的也要招待一下。”

    “陛下如今就要将大片的领土从齐人手里抢回来了,这还不是喜么?”马向南笑着打开包袱,拿出数个陶罐,“不同风味的果酿,今年托老爷的福,丰收了。”

    “那些土地可还在齐人手里呢!”秦风大笑。

    “陛下看中的东西,哪还能跑得了!”马向南笑着道:“如今陛下已经踩在了齐皇的脖子上,他不得不向您服软呐。我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领地就将回到大明的怀抱了。这还不值得喝几杯?”

    “托你吉言,好,那就喝几杯!”秦风大笑。

    所谓的下酒菜,也不过就是军中常备的一些肉干,再就是几碟时新的小菜,马向南却是吃得津津有味。

    “马公,还得珍惜身体才了,你这瘦得太厉害了一些。”秦风慢慢地喝着果酿,看着马向南,轻声道。

    “陛下,臣现在的身体比以前什么时候都要好。”马向南用力地嚼着羊肉干,“就是现在读书读得少了,现在要是回到江南与那些大儒辩机的话,一定会被他们驳斥得体无完肤。”

    “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马公是务实的人,与那些读书读傻了的酸儒相比,岂不是自降身份?”秦风笑道。

    “不错,陛下说得是。”马向南拍拍手,捧起面前的大碗,咕嘟咕嘟地将果酿一口喝干。“陛下,臣这次来,是请陛下能将第一条铁路,放到长阳郡去修。”

    卟的一声,秦风刚刚喝进嘴里的一口果酿全都喷了出来,喷得马向南一头一脸。

    抹着脸上的果酿,马向南神色不变,“陛下,今年长阳丰收了,可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果子烂在树上,臣心里不好受呐。这条铁路如果能修成,长阳郡的这些困境便能迎刃而解。”

    “马公,你知道修一条铁路要多少钱吗?你知道供养这条铁路要多少人,多少钱吗?”秦风看着马向南,问道。“就在今天,金圣南与方大治还在我这里吵了一大架,就是因为钱的问题。”

    “不是朝廷出钱么?您成立了铁路署,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么?”马向南反问道。

    “谁告诉你是朝廷出钱的!”秦风哭笑不得,“朝廷是会补贴一部分,可也得朝廷有钱,更重要的还是地方掏钱,想法设法的吸收资金,马公,这个,你还是先别想了,这个钱,现在的长阳郡是万万掏不起的。而且长阳多山,道路险峻,轨道车还有很多的技术难关没有攻克,根本就不可能去长阳修,那必定是一笔蚀本的买卖。”

    看着马向南鼓起的眼睛,秦风不得不跟这位老臣详详细细的介绍这里面包含的难题,还只说了一半,这位老倌已是脑袋摆得将货郎鼓,不等秦风再说,便自己打了退堂鼓。

    “陛下,既然这件事办不成,那另一件事,您一定得支持我。”马向南道:“我要人,要大量的人丁来充实长阳郡,我哪里,还是缺人丁啊。”

    “你哪里不是已经移去了不少的蛮人了吗?”

    “不够啊,权首辅担心迁移太多的蛮人到了我们长阳郡后,这些家伙又往山里一钻跑得没影儿,所以到臣哪儿去的都是些老弱,虽然说在长阳郡,这些老弱也还是能做些事情,但总比不得壮男好。”

    “你让我去哪给你找壮男?大明其它郡治的百姓,都不会去你哪里吧?”

    马向南嘿嘿笑着:“当然有。陛下,我可是听说陈志华那里,每天都能吸纳不少的秦人流民,这些人好啊,是极好的劳力。陛下,您下一道旨意,让那陈志华,给我也弄一些。”

第八百五十九章:老马要买流民() 
陈志华现在主政开平郡,军事政事一把抓,在抚远郡王贵卸去军职,转为文职之后,他是大明境内唯一的一个以武将身份兼任民生管理的官员了。 。

    马向南所说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开平郡一战,秦军大败,明军痛打落水狗,特别是当时宝清营衔尾急追,一直将败退的秦军赶进了青州郡内,秦将卢一定只能集中兵力稳守青州郡,后来虽然秦国太子马超亲赴开平,与秦风签定了城下之盟,明军退出了青州郡,但卢一定却仍然不赶分兵驻守青州各地。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因为明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事实上,明军现在在开平郡没有多少军队了,仅仅保留了陈志华一个战营,宝清营也已经调往了永平郡。卢一定不愿意分兵的原因则是因为国内的政治压力。

    卢一定担心,一旦分兵,自己统率的这最后三万余边军会被朝廷各个击败,采取收买等方法让边军分崩离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卢一定不认为自己还能活多久,作为邓氏的心腹将领,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必死无疑。

    只有将军队紧紧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有发言权,更何况,现在戴叔伦正在筹划的事情,也需要卢一定紧握兵权,以便随时出动。

    数万大军集中与青州郡城,相应的几乎所有的资源也向郡城集中,在卢一定屡次拒绝朝廷召他会雍都议事的旨意之后,朝廷对于边军的供应,也几乎完全断绝,一点仅仅足以保命的物资,也不过是担心这支军队铤而走险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卢一定只能依靠掠夺青州郡百姓来养活自己的这支军队,他甚至派出自己的亲信部队假扮土匪,深入到秦国境内抢劫掠夺,在秦境之内制造了大批的难民。

    现在这些人都在向明境之内流动。

    起初这种潮流还不太明显,但当明商开始大规模的进入秦境之后,这股风潮逐渐开始扩大,大量的百姓通过这些明国商人了解到明国的真实情况之后,这种往明国逃荒的潮流便愈演愈烈。

    即便最后卢一定在边境开始设卡拦截,却也无法阻挡那些渴望新生活的秦人前赴后继,想尽各种办法逃往明国。

    陈志华对于这种情况很是恼火。因为开平郡现在也是百废待兴,秦军撤之时,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在开平郡内制造在了大量的无人区,百姓损失惨重,而现在,朝廷并没有多少财力支援开平郡的重建,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自力更生。大量秦人的涌入,使得他这一工作的难度,立时翻上了无数倍。

    逃入明境之内的秦人,即便是在开平郡内被陈志华视为下等人,但他们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