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前卒 >

第659章

马前卒-第659章

小说: 马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杨公子转告陛下与皇后娘娘,宁某必不负所托。”宁知文还礼。

    “不用送了。”看着宁知文,杨致摆了摆手,“身在虎穴,自己当心吧,纵然安排得再好,但事实上,肯定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的,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第九百五十六章:曹云的决断() 
潞州已经被打烂了。十几万楚军被困在潞州,就算齐军不进攻,光是这些人,就足以把潞州折腾得一无所有。

    最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齐军将楚人围困在这里,原本是打算将他们活活困死,至少也要等到他们弹尽粮绝的时候再发动进攻,这就苦了被占领居的老百姓。在楚军的搜刮之下,别说家里的粮食,就连树皮,草根都被剥得一干二净,现在的潞州,只怕连老鼠也找不到几个了。

    楚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突围而去,留下了无数一无所有的,犹如鬼魅一般的老百姓奄奄一息的等待着获胜的齐军的救援。

    事实上,齐军统帅曹云在战后并没有亲自去追逃窜而去的楚帝闵若英,留在潞州,正是在做着这件事情。

    在他看来,齐楚战事,到这一阶段,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楚军起码在二十年内,将无力再一次发动东侵。

    摆在齐人面前的,不再是楚国的威胁,而是国内混乱的政局。一场大战,一场大胜,让齐**队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也将国内的矛盾**裸地摆在了国人的面前。

    相比起与楚人争斗,恐怕如何解决国内的问题,难度更大一些。

    从外表上看起来,曹云绝对是一个风度翩翩,儒雅之极的读书人,很难将他与一个杀伐决断的军事统帅联系到一起,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与程务本相持在昆凌关一线,让程务本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与其对抗。但也仅仅就是对抗而已。

    到了罗良为帅,则让程务本一生打造的心血毁之于一旦,在曹云连二接三的打击之下,楚国最为强大的东部边军至此已经是灰飞烟灭了,从此只能被动地等待着齐军的攻击。

    曹云已是功成名就,必然将名垂史册。

    不过此时的曹云却完全没有这种自觉,而是在潞州城中,充当起了潞州的郡守。楚军侵占潞州,原郡守等人,已经被楚军杀害了。现在的潞州群龙无首,曹云便充当起了战后的救火队长。

    当前摆在他面前的任务便只有一个,救灾。

    留守在潞州的军队和曹云的亲卫营,现在都充当起了运输大队长,将军营里的粮食,源源不绝的运往潞州各地,在朝廷支援的粮食抵达之前,曹云不想让潞州的百姓再饿死一个。

    “王爷,军中库存的粮食已经不足十日之用了。”一名师爷模样的人,拿着帐薄走了进来,向曹云鞠了一躬,道。

    “后续的粮队,已经到了什么位置?”曹云停下正在批复公文的笔,抬起头来,问道。

    “回王爷,现在运往潞州的粮食正在逐步渐少,毕竟现在最主要的还是供应军队所需,战争还没有最后结束,楚人也不是没有反击之力的。”师爷道:“按照现在的供应速度,即便加上库存的粮食,我们也支撑不了半个月了。”

    “依你之见,那该如何呢?”

    “王爷,最开始是为了度命,现在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可以适当减少了。”师爷道,“而且王爷,这种事情,您最好还是不要亲自插手了。应当等朝廷委任的潞州郡守到任之后再来作计较。”

    曹云一笑:“现在朝廷一时之间哪里还顾得上任命潞州郡守?安如海闹腾得那么厉害,朝野上下,沸反盈天,我已经调了五万主力回师,有些人竟然还不满足,居然上书皇帝要我全军回师,以最快的速度将安如海剿灭,哼哼,当真是荒谬。”

    将毛笔重重的仍到桌,四溅的墨汁立时便将刚刚批好的公文上溅满了墨汁。

    师爷亦是苦笑:“那些人只不过是担心他们的财产而已。王爷,但那些人的能量不可小觑啊,在下得到消息,已经有不少人在朝堂之上开始攻击王爷,说您居心叵测,拥军自重,放任国内暴民作乱了。”

    曹云哈哈一笑,拍了拍左手边一厚叠折子,“我知道,这些折子,陛下已经全部都送到我这里来了。”

    师爷一愕:“王爷,陛下将折子转给你,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曹云不置可否。摆了摆手,“就按你所说的,运往受灾地区的粮食,酌情下减吧,但有一条,一定不能饿死人。”

    “是,王爷。”

    “另外,向周边各郡县发公文,盖我的大印,调拨各类春耕种子至潞州,限期完成,不得拖延。”曹云吩咐道:“潞州的春耕,必须马上开始,否则到了明年,潞州还是会翻不过身来。”

    “潞州现在这个样子,谁来耕种?大量的地主被杀,豪绅逃亡,无人组织啊?”师爷有些疑惑地道。

    曹云冷笑道:“无人?怎么会没人,要是没人,我现在运到各地的粮食都被谁人吃了?潞州自然是有人的。组织授田吧,把这些已然无主的田地,全部授给潞州幸存的百姓们,抓紧时间,开始春耕,以确保秋收。”

    “授田?”师爷的眼睛瞪得溜圆。“王爷,三思而后行啊。”

    曹云从案上拿起一份卷宗,在手里扬了扬,“这是陛下的旨意,这是一个好机会,楚军将潞州的地主,豪强一扫而空,此时不授田给无地百姓,更待何时?”

    “王爷,陛下这是将您架在火上烤啊!”师爷大急,竟然一步窜到了大案跟前,双手扒着大案,看着曹云:“王爷,现在你已经功高震主了,不少人正揣摸着圣意,在朝堂之上对您展开攻击,此时王爷最该做的是韬光养晦,而不是再次出头了。大齐有郡五十八,何地不能先展开这种事情,为什么偏偏要落在潞州?如此一来,您便会成为众矢之的,现在潞州之地,只怕不知有多少豪强地主们已经盯上了,正准备大快朵颐,饱餐一顿,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岂肯跟您善罢干休?”

    “我知道,我甚至知道有不少人已经联系到了一些潞州本地逃出去的家伙,更有甚者,不少人已经伪造了土地文书,还过了户部的大印,现在那些人只怕已经启程前来潞州准备接受了。”曹云大笑:“所以,我要抢在他们之前,将这些土地全都分给无地的百姓,我要让他们空跑一趟,白欢喜一场。”

    “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师爷喃喃地问道。

    “曹辉告诉我的。”曹云淡淡地道。

    “王爷,您不能去沾这个烫手的事情。”师爷定定地看着曹云。“此乃取祸之道也,如果潞州开了这个先例,那万州将来如何?被安如海祸害的那些郡州如何?陛下这是在拿您作伐,试探天下!也是为接下来的事情铺路。”

    “我当然明白陛下的打算。”曹云看着师爷,道:“红元,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红元已经跟了您快三十年了。”曹云的首席幕僚,师爷易红元躬身,脸上露出了追忆的神色。

    “是啊,快三十年了。”曹云感慨地道:“红元,你可知道,我大齐现在在户藉的百姓有多少吗?每年缴税的人有多少吗?你可知道我大齐现在有可供耕用的土地有多少吗?”

    “这个?”易红元张嘴结舌,他一向为曹云参赞军机,调配后勤,这些事情,他是真得答不上来。

    曹云也没有让他回答,而是自顾自地道:“出征之前,陛下曾经与我谈过这个问题。这十年来,大齐在册的百姓减少了两百余万人,耕地更是少了三成。”

    “这怎么可能!”易红元大惊失色,“这十年来,我大齐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人口怎么会不增反减?帝国西部,垦荒一直都在进行,耕地又怎么会减少?”

    曹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人口当然在增多,耕地也在增多,但这增多的一部分去哪里了呢?当然是在某些人的私人口袋里了。隐匿人口,免缴人丁税以及各种赋税徭役。侵占土地,然后以各种理由让这些土地消失在帐册里,红元啊,大齐外面看似光鲜无比,其实内里,快要被那些蛀虫掏空了。陛下早就有心改变这一局面,但问题是,楚国虎视眈眈在侧窥伺,陛下不敢轻举妄动啊。眼下,就是最好的破局之时。”

    易红元沉默片刻,“如此破局,王爷可就成了这一场博奕的牺牲品了,不论皇上是胜是败,王爷,您一定会输的。”

    曹云大笑:“个人荣辱,何足道哉?更何况,那些人又怎么真威胁得了我?只不过是从此做一个逍遥王爷罢了,一生征战,我也是累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脱去盔甲,去好好的享受一下人生。只不过临走之时,再给大齐做一点事情罢了。”

    看着曹云,易红元张了张嘴,终是没有说话。

    曹云拍了拍易红元的肩膀,笑道:“我亦是曹氏子弟,怎么甘心看着曹氏的天下,被那些东西挖得伤痕累累,早就想收拾他们了,这一次陛下下了决心,我是举双手欢迎的。红元,此事过后,我必将退归田园,你这样的大才,可还得为大齐继续效力,我已经举荐你为潞州郡守了,红元可不许推辞,作为陛下试点的潞州,只许胜,不许败。”

    事已至此,易红元还能说什么,他只能双手抱拳,深揖到地:“红元必不负王爷所托。”

第九百五十七章:继承者() 
看着易红元的模样,曹云轻笑起来:“红元的模样似乎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这却是为何?”

    易红元老脸一红,但他与曹云相处数十年,倒也不用舍不下面皮,当下直言道:“王爷,红元是王爷的幕僚,不管走到那里,谁都要卖红元三分薄面,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打了我的脸,不也是打了王爷的脸吗?可王爷既然已经有了去意,却又要让红元执掌这是非之地,操持这注定要得罪人而且很艰难的事情,红元只怕办不妥当啊!得罪人红元倒是不怕,但办砸了差使,叫红元以后如何再有脸去见王爷?”

    曹云听了这话,不由大笑起来:“原来红元是担心自己没有了后台,不好做事啊?”

    易红元腆着脸笑道:“红元抱惯了王爷的大腿,如果一旦没得抱了,只怕便有些力不从心呢!”

    “你啊你!”曹云笑得前仰后合,“真正是一张利嘴,你的才能,我还不知道,莫不成你还以为我当真是为了要在临走之前安置自己的部属才为你求来这潞州郡守之职么?那可就错了。如果你没有这从才华,我是绝不会让你坐这个位置的。不管谁找我跑官,有多硬的后台,你有几分才华,我便让你做多大的官儿,一分才华也没有,那就有多远滚多远。红元,你知道我为什么在陛下面前建议你来当这个郡守么?”

    “正要请教王爷,红元在军中厮混惯了,这原本的读书人的脾性是一点也没有了,倒是一肚子的杀伐勾当,当文官治理地方,着实心中没底。”易红元正色道。

    “要的就是你这份杀伐果绝之力。”曹云脸上的笑容敛去,取代而之的却是满脸的杀气:“潞州是皇上开革的第一个试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些不知死活的将手伸过来的人不死上一批,不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们就不知道陛下的决心有多大。这种事情,一般的官员做得来吗?”

    “如果这样,派一个将军坐镇岂不更佳?”

    “要杀得有理有据有节,不能随便动刀子啊!”曹云叹了一口气:“我麾下的武将,杀人倒是够利落,但怎么杀人,他们就没什么考究了。陛下也是苦于囊中无人,所以我才推荐了你。”

    易红元脸显不满之色:“的来是王爷将红元卖了。我还本打算与王爷一齐去醇酒美人歌舞作乐,不想到得末了,王爷去享受了,红元却还得搭上这条老命来做事!”

    曹云被易红元逗乐了,“当然,我不卖你,谁还能卖你,谁又能卖得了你?红元,其实是你想左了,其实我退下来了,不当这个统兵大帅了,我才能更为你撑腰啊。”

    易红元默然无语,“这算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鹰尽,良弓藏吗?”

    “没有那么夸张!”曹云却是无悲无喜,“我是皇室子弟,纵然与皇帝陛下感情深厚,但执掌大齐兵权数十载,已经殊为异数了。陛下能信我这么多年,我已经感恩不尽了。红元,你想一想,一个皇族子弟,手中握着几乎大齐八成的兵力,就算是圣人坐在那个位子之上,也会心惊肉跳的。当今陛下,心胸之开阔,亦是举世少见了。此次击败楚国主力,我已经立下不世功勋,陛下可谓是赏无可赏了。我已经是亲王,还能赏我什么?我再不知进退,不识好歹,那才是自取灭亡之举。如今风风光光的退下来,又什么不好?”

    “红元当然清楚,只是心中不是个滋味。”易红元叹息道。

    “像我这样的人,能得善终,你当为我击鼓而贺。”曹云笑道:“以后我就要当个富贵闲人了,陛下不肯寒了将士功臣之心,当然也得在虚名之上给我大大的赏赐一番,什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加九锡这些东西,我肯定是能到手的。天下皆知你是我的人,以后谁敢给你脸子看,谁敢为难你,我便是在大朝会之上破口大骂当庭护犊子,也没人敢说我什么的。我光明正大的护着你,而且最妙的是,你是在给皇上办事。所以你就在这里甩开膀子大干就好了。”

    易红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王爷,既然如此,如果红元还干不好的话,那可真是没有脸子还见您了。”

    “这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曹云却没有他那么乐观:“明着不敢为难你,但暗地里给你下绊子,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让你把事情办砸,让你没脸再在这里呆下去,那些人还是敢干的,所以你还是得小心一二。”

    易红元一笑:“王爷这倒请放心,我就怕别人拿着大帽子砸人,可不怕他们阴谋暗算,红元这一辈子干得就是这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谁想拾掇我,我保管让他们没有好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