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前卒 >

第709章

马前卒-第709章

小说: 马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慕容海走过来,那伙黑衣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向慕容海躬了躬身,然后齐唰唰地转身,上马,战马奔腾,瞬息之间,便去得无影无踪了。

    “将军!”两名亲卫垂着头走了过来,脸上的惊惧之色尚没有完全散去。

    “挨打了?伤得不重吧?”看到两名亲卫脸上都有伤痕,慕容海问道。

    “我们突然中了埋伏,本能地反抗,可是对方身手着实厉害,又人多势众,我们,我们实在不是对手。”亲卫低着头,呐呐地道。

    “我知道了,这不怪你们。”慕容海叹气道:“走吧,我们回去吧,这一趟回来,嘿嘿,当真是自投罗网。你们说了些什么吗?”

    两名亲卫低头沉默。

    “说了也不打紧,我,不也是说了么?这伙人,他娘的根本就不是人!”想到田真的阴险,慕容海在心里痛骂起来。“实话告诉你们吧,他们拿出了你们的嫂子和侄儿侄女危胁我,我已经投降明国了。”

    慕空海说这话的时候,手不自觉地握在了刀柄之上,只要他们有一丝丝的不对头,他就有了杀人灭口的心思了。

    两个亲卫抬起头,却都是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看起来倒是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头似的,一脸的轻松。

    “将军,其实我们也投降了。”

    “嗯?”慕容海怔怔地看着他们。

    “将军,我们两个都想请两天的假,请将军批准。”

    “干什么?”慕容海刚问出这句话,突然想起那厚厚的一叠卷宗现在就揣在自己的怀里,好像自己两个亲卫的家人,就在离这儿不远的邻县。亲卫请假,自然是想回家一趟。

    “你们还会回来吗?”他问道。与自己不同,自己的这两个亲卫在横断山中的地位并不重要,他们是有可能一去不回头的,自己不也是有过这个念头吗?只是被田真斩钉截铁的驳回而已。

    “怎么敢不回来?他们还交给了我们任务呢,要是不完成任务,他们怎么会放过我们!”一名亲卫苦笑道:“单单是我也就罢了,但我还有老爹老娘呢,总不成让他们也受我牵累,连一个平头老百姓都当不成吧!”

    “真他娘的狠!”慕容海咬着牙愤愤地骂道,自己这些人,都是些战场厮杀恨,论起阴谋诡计拿捏人心,当真是给田真这些提鞋也不配。“去吧,两天时间,我在郡城等你们,然后我们去虎牢关,与那里的兄弟汇合之后,然后再回横断山去。”

    “多谢将军。”两名亲卫大喜,将身后那些黑衣人留下的三匹马牵了一匹过来给了慕容海,然后两人翻身上马,向慕容海行了一礼,打马疾驰而去。

    三天之后,三人在正阳郡汇合,然后一路疾驰,向着虎牢关方向疾奔。

    此时的虎牢关,却是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睡喜庆的气氛。少帅要成亲了,而媳妇,则是开平郡王的孙女,朝廷护送邓姝的队伍,已经抵达了城外,在城外扎下了营盘。只等吉日来临,便将进城与少帅举行盛大的婚礼。

    虎牢关的百姓,对于大帅肖锵还是很拥护的。肖锵经营虎牢关多年,对于周边州郡,肖锵没有那么客气,但对于眼皮子底下的百姓,他还是相当爱护的,这两年,随着与永平郡的商道修通,大量的明商拥入虎牢关,也带来了无数的就业机会,虎牢关的百姓的口袋也变得殷实起来,更重要的是,因为肖锵通过这些商业活动赚到了大量的金银,对百姓的盘剥自然也就更小了一些,这在百姓看来,自然也是大帅的一项德政。

    虎牢关地处要冲,身后便是秦国的中腹之地,原本也是秦国最富裕的地方,但在现在的虎牢关人看起来,以前他们很羡慕的那些州郡,现在只能算是一些叫花子罢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不过这一次伤害的是别的地方的人。现在周边州郡到虎牢关讨生活的人,可是数不胜数。

    无数的商人涌入虎牢关,无数的想追寻一个更好生活的秦人也涌入到了虎牢关,使得这里的流动人口,远远的超过了本地人口,关墙之内,新起的住宅居跌比鳞次,远远的延伸了出去,比之以前,扩充了一倍有余。

    商业兴盛,口袋里有钱,这两年,更是从明国那里得到了无数的粮食,虎牢关储备的粮草,足以让肖锵支持一年有余,而武器,也从明国得到了极大的支持,虽然拿不到明国最新式的武器,但那些明军淘汰下来的货色,也比以前秦军的装备要好得多。

    边军不是皇室的雷霆军,主帅有本事,士兵们便吃肉喝酒,没本事,士兵们喝西北风那也只能忍着。

    正是因为明国的大力支持,这才让肖锵的野心一日经一日滋长,因为现在的他,对于朝廷卡他的脖子可真是不在乎。

    粮食,武器,我自己能买到,虎牢关也自己能打制一部分,军饷,通过与明人的交易,也能筹措,虎牢军队控制下的区域,也能征到赋税,什么都不缺,你朝廷还想摆脸色给我看,想也别想!

    肖锵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能够取代邓洪的位置了。让儿子娶到邓姝,更是可以藉此来拢络那些邓氏旧部,唯一能与自己别别苗头的卢一定,听说在青州与明人起了冲突,双方险些大打出手,这让肖锵险些笑出声来,只可惜,他们没有真打起来,否则让明人好好的教训一下卢一定,最好让卢一定大伤元气,这样他也就只能向自己垂下头颅了。

    肖锵躇踌满志。

    不得不说,虎牢关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虎牢关地处横断山脉,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齐人的进攻,所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齐人想要打破虎牢关基本没有可能,只要有足够的部队和粮草储备,想硬攻下,可能性并不大。而在虎牢的另一侧与明人交界的地方,也是崇山峻岭,险阻重重,这两年为了通商,虽然修通了有凤来仪两县往开平郡的商道,但除了那条路,也无路可行,自己对明人也不是没有防备,这一年,以保护商道畅通为理由,自己派出了一支部队驻扎在有凤县边境,明人如果真有什么动作,想要打进来,也是困难重重。自己要防备的,反而是来自国内的进攻。因为对外,虎牢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对内,虎牢可就算是一个鸡蛋壳了。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便是肖锵现在的想法。说起来肖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至少在秦风看来,肖锵的野心根本不值一提,他一门心思所想的,便是取代邓洪的位置,成为秦国的翘楚。但却没有邓洪那股想向外扩张的野心,只要守牢自己饭碗里的那点东西而已。

    但是,他真得守得住吗?

    不管是明人也好,还是齐人也好,哪一个不是对虎牢关虎视眈眈,只要拿下了虎牢关,便可以将秦国一刀两断,截成两个部分,而虎牢关的后面,更是秦人最为富裕的一块地方,失去了这块地方,秦国便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财赋之地,直接便会陷入到了因窘不堪的境地里去。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虎牢之争(2)() 
起早的时候,还看着万里无云的模样,过了晌午,一阵风来,却忽然变得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到了掌灯时候,阴沉了半日的老天爷终于还是忍不住了,随着一声炸雷,豆粒大的雨珠子便劈劈啪啪的自天而降,打在地上,激起一阵阵灰蒙蒙的雾气,空气之中一股土腥气四方弥散着。

    阴了半日,虎牢关中所有人倒也是有了准备,雨点甫降,大街之上便一下子盛开了无数五颜六色的伞花,自上而下看来,倒也是另一番风景。

    明国对秦国的经济渗透可以已经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大到粮食,武器,小到各类生活物件,无所不包,只要你用得着的,明人便会体贴之极的给你送过来,当然,需要你拿东西来换,拿钱来买。

    像现在街上盛开的这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伞花,便是一个例证。以前的虎牢关,下雨之时,更多的倒用得是斗笠蓑衣,了不起也就是一把青纸油伞,但随着商道的打通,明商蜂涌而入,各种更精美,更结实耐用,而且更便宜的货品潮水般的涌入虎牢,立时便将虎牢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各类作坊打得溃不成军。他们一般来说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破产,成为一名不文的穷汉,另一条便是成为明商的附庸。

    这没有什么好选择的。在虎牢关的秦国商人立马便成了明商的忠实拥护者,而且明商对于秦国商人也并非是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一种在秦国商人看起来极其友好的方式来接纳他们。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作坊,以前的技术,人工,甚至于这些作坊在秦国其它地方的人脉作为资本入股,虽然在秦国商人看来,自己的这些东西似乎在明国人那里一钱不值,但明人却很慷慨地给予他们股份,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当中。

    几年下来,明人通过这些方式,经济渗透能力已经涉及到了秦国的方方面面,每个犄角旮旯儿都没有放过。用明朝商业署大佬王月瑶的话来说,现在有秦人的地方,就有明人的商品。

    明国商业署给出了政策指导,逐利的商人立刻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冲进了秦国国内,在明**队明晃晃的大刀作为后盾的情况之下,他们毫无顾忌地使出浑身的解数冲击着秦国脆弱的工商业,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秦国的国民经济,基本上已经被明人给架空。只要明人愿意,随时可以在秦国制造一场又一场的经济血崩。

    大商人们控制是自然是大宗货品的输入,而剩下的那些边边角角,便是明国其它小商人们的天堂了,追随着这些大商人的脚步进入秦国的这些小商人们,或者在资金实力,官面实力之上远逊于大商人,但他们却胜在人多势众,就算是捡些大商人们瞧不上的小商机,也足够他们活得极其滋润。

    这场商业大入侵,没有千军万马的气势,但取得的成果,却远远胜过了战场上的一场大胜,而这,也让明国正事堂的诸位大佬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征服的途径。相比于**裸的战争,这场商业大入侵,显得润物细无声,却又杀人于无形。

    这些大佬们相信,经过这两年对秦国的经济掠夺,假如现在就正式对秦人开战,他们脆弱的经济立时就会垮掉,他们的军队将发不出军饷,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各式各样的应对战争的物资。这场战争,还没有正式开打,明国便已经可以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了。

    商业大入侵的另一个显赫的战果,便是明国发行的纸币,在秦国成了流行的货币,将秦国自己制造的铸钱硬生生的给打压了下去。现在秦人,特别是靠近明国边境的这些州郡,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秦国的制钱了。原因很简单,他们与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对明商更加依赖,但与明商交易,人家根本不要秦国的制钱,所有的结算,必须要以明币来进行,最先是商人们开始使用明币,接下来便是百姓一点一点的接受了这种他们眼中全新的一种货币。

    没有办法啊!给明国人打工的秦人越来越多,人家发给的工钱就是明国的这种纸币,不要?可以,你被解雇了。在秦国,还愁找不到人做事吗?

    慢慢的,秦国百姓发现了,明人的这些纸币似乎挺好用的,而且比起秦国制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街面之上的货物,如果用秦制铜钱来衡量的话,价钱似乎天天在波动,但用明币来衡量的话,则是相当稳定。老百姓们不懂什么金融,经济之类的高深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生活的智慧,当使用价值一两银子的明币比同样价值一两银子的秦国制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的时候,他们立即毫不迟疑的抛弃了自己国家的制家。

    像虎牢关,现在是明国通往秦国的一个货物集散地,商人集中营,明币,早已成了这里的通用货币。市面之上早已难觅秦国制钱的影子。

    雨越下越大,纵然虎牢关在建设的时候已经很好的考虑到了排水的问题,但街面之上仍然开始积水了,雨势没有减弱的迹象,街上的行人,倒是明显的少了。这样的大雨,即便是打着伞,身上也会被溅得**的。

    大雨之中,平素繁忙的街道一下子显得冷清了,各大商号的伙计们倒是眉开眼笑起来,甚至搬了一个凳子坐在门口欣赏起了如注的大雨。平时他们可没有这么清闲,贼忙贼忙的。一天到晚,那里有个歇着的时候,即便是吃饭,那也是火急火撩的扒拉几口,上个茅房都得跑着去,不然老板便会扯着嗓子叫唤。

    明国来的这些老板,工钱开得是高,但使唤起人来,那也是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禽兽用的。

    话虽然如此说,但这里的秦人却是甘之如饴,与过去比起来,他们的日子可是好得太多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吃饱饭的问题,而是在思考着怎么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日子的阶段了。明国商人凶是凶了一点,但开钱爽快啊,一旦生意很好的时候,老板也是不吝啬打赏的,有时候一个月下来,打赏的钱,比工钱还高,有这样的好事,伙计们那一个不盼着自己的东家生意再好一点呢!

    最近的生意愈发的好了起来,因为大帅的儿子要成婚了嘛,娶的媳妇还是开平郡王的孙女,虽然开平郡王坏了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人家的威望摆在哪里。这几天,虎牢关里来的人愈发的多了起来,基本上都是秦国各郡前来道贺的人,城里的客栈早就住得满满当当了,那些后来的,便只能在城里自己想办法入住。租房子便是其中一个选择了。不少家就在虎牢关的人,这一次是发了一笔横财,不少人甚至全家都宁愿挤到柴房里,也要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租出去,租短短的十天功夫,抵得上一年的工钱,这样的好事,可也就这么一回,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有这个店儿了。

    大量的人流量,带来的自然便是市面上的繁荣,这些天,特别是饭馆,酒楼甚至连一些路边小摊,可都是赚得眉开眼笑,当然,也累得抽筋。

    今日一场大雨,可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正好歇一歇,随着大婚正日子的逼近,想来还要忙上好几天的。这一桩事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