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前卒 >

第751章

马前卒-第751章

小说: 马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老鼠扎?”铁牛两眼顿时放光。

    “说不定有水老鼠。”张喻笑道:“对了,别用破甲箭,用普通箭矢就行了,你要是用破甲箭,掉到河里可就捞不回来了。”

    “那是,扎老鼠这样的活儿,用不着破甲箭,我瞄他们脑袋射。”铁牛憨厚的笑着。

    夜幕降临,秀水河大桥之上安静了下来,不远处的秦军大营也安静了下来,一片灯火如繁星,一边却只有两盏孤零零的气死风灯挂在筒子楼上,随风轻摇。

    昌永岗盘膝坐在桥面之上,他的屁股下面,就是桥墩,而铁牛,则趴在栏杆之上,瞪大眼睛看着河面。昌永岗是九级上的大高手,目力远超常人,即便是黑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铁牛是神射手,目力自然也非比寻常,虽然比不上昌永岗这样的,但借助着天上淡淡的星光,还是能分得清楚河面之上飘来的到底是人还是别的东西。

    时间悄悄的流逝,铁牛越来越困,终于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也不知过去了多年,屁股突然一疼,却是一边的昌永岗弹过来一块小石头打在他的屁股上。

    “来了!”昌永岗两眼炯炯有眼。

    铁牛顿时睡意全消,提起铁胎弓,扣了一支箭在手中,瞪大眼睛搜索着河面,而昌永岗,此时却如同一条蛇一般,顺着墙面溜到了桥墩上,蹲在阴影之中窥伺着河面。

    看到了一个。铁牛精神大振,一膝脆地,铁胎弓缓缓地拉慢,向着河里那个漂漂荡荡的脑袋瞄准。

    “去死!”他轻声道,手一松,羽箭啉的一声闪电般的飞出。

    其实此时此刻,在秀水河两岸,并不是只有秀水河大桥一处发生着激战,另有数处要津所在地,爆发的大战,远比秀水河大桥更是险恶,秀水河大桥因为地势的原因,少数兵力就可以据险扼守,而另外的地方,却是一张针尖对麦芒的硬战,秦军强渡,明军守卫,投入的兵力,动辙便是成千上万。

    前线打成了一团,虎牢关中,也是一片忙碌,无数的军粮物资,从大明国内源源不断地向着这里汇集,然后又从虎牢里分成了若干支运送队伍,向着前线分发,战事一开,银钱便如哗哗的大水流去,平时户部苏尚书恨不得一文钱瓣成两瓣花,眼下却是眉头都不眨一下,大笔一挥,便是大笔的银子流淌出去。

    商人们此时更是汇集在虎牢城,跟着大军后面,生意好做,这对于明国商人来说,已经是一条金科玉律。大明超过一半的物资便是由这些商人们提供的,大明朝廷利用他们的人力物力来筹集物资,比起自己运送,更要节省成本,于双方而言,是一件两利的事情。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拼命印钱() 
随着战事的初步展开,秦风案头之上的奏折立时便多了起来,基本上都是与这一场战争有关,国内的政事,则基本上交给首辅去处理了,秦风现在的注意力完全转到了与秦皇的这一次作战当中去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向秦风汇报的自然是户部的苏开荣,现在每天从他手里流转出去的银两都是以十万两计,当然,这位以铁公鸡称号而闻名的户部尚书,现在倒是慷慨大方得很,但有所需,决不拖延。

    “陛下,这一次将粮草供应交给商人承包一部分这步棋算是走对了,从现在施实的情况来看,比朝廷自己组织人马来运送,大约要便宜两成下来。臣准备接下来将这些粮草运送任务全部交给他们,这样,还能节约不少。”苏开荣抱着帐本,眉开眼笑地道。

    “全部交给商人,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呢?”秦风有些不放心:”这个价格,他们有钱赚吗?”

    “商人自是无利不起早,没钱赚,他们怎么肯干?”苏尚荣笑道:”他们的钱赚在两个方面,第一他们运送的都是去年或者前年的陈粮,眼下秋粮马上就要收割入库了,这些粮食再不出库,立马就得跌价,眼下我户部采购虽然比市场价要低不少,但如此大批量的购入,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解决了大问题,不仅解决了陈粮而且给他们腾出了仓库,第二,他们的运输成本比我们要低,这些大粮商,本身就有成熟的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第三,他们一路之上的损耗比我们要低得多。”

    “为什么损耗要低?”秦风问道。

    “陛下,这个,嘿嘿,粮食是朝廷的嘛,这个……”苏开荣干笑了几声。

    “好了,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了。”秦风脸黑了黑,无非就是崽儿卖爷田不心疼嘛!

    “陛下圣明。”苏开荣拍了一句马屁,”总体上算来,粮食发运,比我们发运的成本要低上三成左右,我们从这个三成中拿回来一成,其它两成作为他们的利润。”

    “你还没有如果耽误了军机呢?”

    “陛下尽管放心。”苏开荣,”这些承运的粮商在获得这个资格之前,与我们户部还有兵部那可都是签了军令状的,一旦误了军机,那抄家杀头可是免不了的。您说,他们敢有丝毫懈怠么?只怕比我们自己运还要保险几分。”

    “这倒是!”秦风一笑,但凡威胁到了脖子上的脑袋,那自然都要比平时要经心得多了。”户部估算,我们这场战争要打多久,不会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转?”

    “陛下,我们现在有钱!”苏开荣洋洋得意地道:”现在大明帝国银行正在没日没夜的印钞票呢。”

    “以前苏灿不是说不能滥印纸钞吗?说要量入为出,还有一个什么纸钞不能钞过大明整个国计收入的多少,怎么现在就可着劲的印呢?”秦风奇怪地问道。”现在就不担心了?”

    “陛下,我们现在缺钞票了。您这几个月在虎牢,对于国内的情况可能还不太清楚,现在咱们的钞票购卖力大大增强。物价大幅度下跌啊。比方说米吧,以前一石米一两银子左右,现在几乎跌下了三分之一。”

    “这不是因为新粮要上市么?”

    “不,跟新粮上市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市面上钱不够啊。钱不够,他便值钱,物价就下跌。”苏开荣说绕口令似的跟秦风道。

    “说人话。”秦风一瞪眼睛。”物价下跌,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对老百姓不是更好吗?”

    ”陛下,这很简单啊。”苏开荣叫起屈来,”虽说老百姓因为物价下跌,钱能买更多的东西,但那些种粮的老百姓开心吗?那些作坊的老板高兴吗?他们的收入少了啊!”

    秦风楞了一会,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还有更重要的,我们这便物价大跌,那出口到楚国的那些货物,便也跌价了,楚人用相同的钱,可以买我们更多的东西,我们是大亏啊。而我们大量在楚国采买的那些东西,人家可没有跌价,我们要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回来,又是大亏啊!这一进一出,对国计可是大不利,所以现在苏灿是没日没夜的印钱然后将其投入到市场上去呢,前两天首辅还召集户部,工部以及帝国银行的人一起会议了这件事情,要在青州等地大规模开建工程呢,工部已经开始计划这件事,呆会儿便会要跟陛下汇报了。”

    秦风呆了片刻,这些东西,他着实有些不太懂,但自己不懂也没啥关系,下头办事的人懂也行。不过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出来,那就是现在的大明,在经济之上,已经差不多实现了腾飞了,秦国马越倾家荡产的来跟大明打一场国运之战,而大明,却还在发愁怎么将钱更多的花出去,两家的经济完全是天上地下。

    打仗原本是一个耗钱的活儿,秦风犹记得前几年,每一打仗,苏开荣都愁得跟个什么似的,现在满脸红光,一脸的志得意满。

    媳妇儿的这场楚国之行,可是给大明带来了太多的利益啊。今年一年大明经济的大腾飞,与楚国的绝大贡献可是脱不了干系的。

    “陛下,臣还有一事上奏。”苏开荣合上了手里的帐本,道。

    “说吧,什么事?”

    “臣请陛下下旨征辟耿精明入户部为官,给臣来当副手。”苏开荣道:”等臣再带他两年,他便可以胜任这个户部尚书了。”

    “耿精明?”秦风讶然道:”你什么时候看上他了?”

    “我盯上他很久了。”苏开荣嘿嘿一笑:”这一次他为了得到粮食的承运权跑来找我,这不送上门来吗?我先跟他安了一个临时的户部调度司的司长,等到战后,您一道旨意,他想走也就走不脱了。”

    “这家伙不是主做丝绸生意的吗?后来又去铁路署那边帮忙了好一段时间,那个什么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就是他搞出来的吧?怎么又跑去做粮食了?”秦风好奇的问道。

    “这家伙,鼻子比狗还灵,我们这与秦国还没有打起来呢,他便跑来找我了。要拿下这一次整个军队的粮食承运权。起初臣可是一点也不放心的,但他立下了军令状,最后他麾下的那些粮食也都签了军令状过来,而且给出的整个预算价格,比我们事先预算的要低了三成,我就先给了他们四成的活儿。这件事儿,他其实根本就没有投入一文钱,而就是揽了一个总。”

    “你觉得他能胜任户部尚书?”

    “能,绝对能!”苏开荣肯定的点头:”他比我强。臣啊,在节流一项之上,自认第二,没有人敢任第一,但在开源之上,臣就远远不如他了。此人对于赚钱,有一种天生的能力,陛下,现在说耿精明是我大明第一豪富,大明的商人们绝对不会否认。这样的人,如果能让他做上大明的户部尚书,那大明以后还会缺钱吗?肯定不会了。只要他来户部,我带他两年,让他熟悉一下大明户部的运转,此人绝对能辅佐陛下干一场大事业啊。您不是说过,打仗,更多的是打得钱,打得国民经济,其次才是军队的作战能力,咱们好好的发展经济,到时候用钱压死他们。”

    听了这话,秦风大笑起来:”你这话说得也真是不错,国富民强,自然军壮。不过听你这个意思,这个耿精明很不乐意当官似的?”

    “陛下,现在这家伙是我们大明的首富呢,何等逍遥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喘口气的功夫,那就是成百上千两银子的生意。咱们大明的官儿,限制颇多,这家伙当然不愿意。”苏开荣哼哼道:”这家伙也不想想,要不是陛下,他能发家致富这么快,瞧瞧楚国,齐国的那些富人,现在都是想千方设万计的悄悄的把钱往咱们大明搬呢?昌隆银行现在赚得是盆满钵满呢!”苏开荣叹了一口气,当年他也可是昌隆的股东,可惜最后为了避嫌,他不得不从里面退了出来,要是现在还能做股东的话,那早也是超级大富翁了。

    “听你这话的意思,是不大满意朕对官员的限制啊?”秦风皮笑肉不笑地道。

    苏开荣吓了一跳,赶紧站了起来:”不敢,不敢,陛下这是为了天下社稷,在职官员不得经商,臣是衷心拥护的。臣掌户部,天下闻名,跟随陛下,以后名垂青史,岂不是比有几个钱要好多了。”

    “嘿嘿嘿!”秦风笑道:”我怎么好像听说,昌隆银行准备在你退休之后要请你过去啊?”

    苏开荣尴尬地半晌,才道:”陛下,臣退下来后,便是无官一身轻了,过去只是发挥一下余热,现在昌隆银行对我们大明来说,也是一柄无上的利剑,臣去给陛下盯着。”

    “那薪饷也可观得很啊!难怪你要急着找接班人。”秦风大笑。

    “陛下,陛下,臣六十好几的人,实在是精力有些不济了,未雨绸缪嘛!”苏开荣开笑道。

    “好了好了,不开你玩笑了。”秦风收住笑。”这个事情,我会考虑的,哼哼,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这耿精明跑出朕的手掌心。”

    听了秦风这话,苏开荣顿时大喜。181

第一千一百章:大兴土木() 
苏开荣喜滋滋地告辞离去,秦风看着他一抖一抖的肩膀,觉得这家伙肯定是因为找到了耿精明这个家伙来当他们户部尚书,他可以提前退休好去昌隆那边赚大钱才这么高兴的?想得美,总还得好好的压榨你几年。耿精明开源不错,你节流也干得挺好的呀,两相搭配,相得益彰。

    “乐公,叫巧手进来。”秦风收回目光,想了一下,刚刚苏开荣所说的那个叫什么通缩的问题,听起来问题不小,首辅汇集了几个部门在想法解决这个问题,兵部打仗只是其中之一,工部的大工程也是其中之一,要问问工部的大工程就究是怎么计划的。

    片刻之后,巧手抱着一大堆资料,走进了秦风的房间。乐公公去请他的时候,便已经告知了他陛下想要知道些什么。

    “陛下,首辅召集几个部合议解决通缩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拼命印钱,拼命用钱。”巧手眉开眼笑地道:“可着劲儿的用,我们工部,还从来没有如此阔绰过呢?只要计划拿出来,通过审核,便能立刻开工。陛下,这是我们今年最后三个月以及明年全年的工程计划。”

    看着一大堆报告,图纸,秦风脸都黑了,“拿这些来干什么,你只需要给我一个汇总的就行了。”难不成还要让自己来一份份的阅读?

    “原本是想让陛下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巧手麻利的将所有东西一卷,然后堆到一边的椅子上:“陛下,那我来为您介绍一下。”

    “快说吧,后头我还要见好几个人呢?”秦风道。

    “陛下,明年最大的工程,就是两条铁路的修建,铁路署的规划那是早就有了的,路线他们也已经堪察完了,一条是沙阳郡至越京城,另一条是丰县至昭关。原本因为资金的问题是二选一,现在既然钱多得用不完,要可着劲儿的用,自然是两条一起开建。”巧手笑得合不拢嘴,“而且我们既然有钱了,那些大商人们要入股,可就不那么容易了,门槛大大提高。这一回,我们要控股。”

    秦风点了点头,修建铁路,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铁路所到之处,会需要大量的人工,消耗无数的材料和物资,对于拉动大明的内需是相当重要的一颗棋子,从沙阳郡到越京城的铁路,将贯通太平,沙阳,正阳,越京城这几个大明帝国的经济命脉之地,如此就可以围绕着这条铁路打造一个经济圈儿,铁路的存在,将大大降低物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