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前卒 >

第782章

马前卒-第782章

小说: 马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事署独自去办我的要求是,以最快的速度一击致命,在那些国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击败卡努,然后与洛一水两面夹击,彻底拿下马尼拉”

    “可是陛下,洛一水他们不愿归顺我大明!”宁则远却有些不乐意了,”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帮助他们?”

    “洛一水如果愿意归顺于我,多年之前,他就不会带着陈慈他们离开了,他情愿亡命大海也不愿屈居与我之下,所以这话就不必提了现在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经营马尼拉,那么让马尼拉有一个亲善我大明的政权也是不错的”

    “仅仅如此?”宁则远有些诧异

    “当然不是接下来你与陈慈的讨价还价,我需要在马尼拉拥有一个军港这是我们的最低条件,我们需要这个军港来保证我们大明的商人能够在这片海域安全的进行交易”

    宁则远眼睛微缩:”陛下准备大开海贸?”

    秦风微笑:”不错大明的商人现在有一部分已经相当有钱了,我们再给他们找另外一条财路”

    “那海事署将失去这一门垄断性的生意!”宁则远有些不乐意,”现在朝廷不给海事署拨钱,海事署的所有花销,都依靠垄断海贸交易得来”

    “大量的商人加入,会使货品更加多样花,也会使货物的出口量大增,我们可以收税,而这些税由你们海事署来收,所得税款仍然归你们海事署支配明商想要出海,就必须要有海船,那么我们的两个船厂,便会有更多的海船订单,光让他们造战舰太浪费了,现在我们的水兵,不是已经跟不上水兵训练的速度了吗?”

    宁则远微微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十二艘太平级战舰,在这一片海域已经基本无敌了,以后每年只需要增加三到四艘就可以了这样你便可以省下大量造舰的钱来用来培训更多的水兵和陆战队,而民用商船也可以替我们免费培训水兵,到时候需要的话,一纸征召令便可以将这些人纳入管辖之下更重要的是,商人的能量是无穷的,逐利的本性,会让他们在踏足了这片海域之后,会接着向更远的地方挺进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探路者”

    “西方有很强大的力量”宁则远脸色微变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未雨绸谬,我们对那边一无所知而你以前跟我讲过,他们曾有一次组建了上百艘战舰来袭的经过,他们失败而归,多年来曾再来,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他们的实力如何不过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事先探得他们的虚实,会让我们知己知彼而商船的出现,总比兵舰的出现更加温和一点马尼拉会有往西方的航道,商人和联系他们的门路”

    “陛下,臣明白了”宁则远用力的点了点头:”帮助洛一水他们拿下马尼拉,不管他们以后对大明是什么态度,我们需要稳稳的守住那一个军港,然后以这个军港为基础,在这片海域之中发展我们的势力,这些,光靠军队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更多的大明商人踏上这片土地,会让我们有更多的人手,能拢络到更多的势力为我们所用,军港可以彰显我们的军事实力,商人会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经济实力,双管齐下将这片海域打造成我大明海域的第一道屏障和防守链,然后以此为基础,有条不紊的向西方推进等到陛下一统天下之后,我们便有了精力,大举西进,将我们大明的旗帜插遍太阳能够照得到的地方”

    秦风大笑:”这个,我可真没有想过这天下很大,即便大明再强大,也不可能全部征服,而且,那么远的地方,即便征服了,又怎么管理得过来?这片大陆不一样,因为千年以前,这片大陆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同文同种,所以分久必合,有天下一统的基础,而海外嘛,那就不一样了”

    “陛下难道没有做天下共王的洪愿吗?”宁则远睁大了眼睛

    “做天下共王,并不见得就必须要用刀剑去征服”秦风拍拍宁则远的肩膀,”有时候,还可以有金钱,有时候,可以用文化千年之前,大唐舰队纵横四海,打下了无数的领土,大唐旗帜所至,鬼神辟易,但千年之后呢,我们这片大陆上的九成的人,连海外到底有些什么,都完全不知道了所以用刀剑打下来的东西,并不见得就能长远这个问题,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武力,可以是一种威慑有时候不用出来,反而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宁则远沉默,这个题目太大,他估计自己一时之间很难把这里面的关节想通

    看到宁则远的模样,秦风又笑了起来:”现在我们君臣两个在这里异想天开着这样的事情,要是让曹天成知道了,一定会把嘴巴笑歪,那对我们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不一统天下,我们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经管更远处的事情,现在去马尼拉插一手,也不过是让我们能从哪里赚到更多的钱而已,为了将来做一点小小的布置如果我们赢了,这就是运筹帷幄,如果我们输了,哈哈,那又有什么用?”

    “我们当然会赢!”宁则远用力的挥了挥拳头,”臣这便去与陈慈好好的扯皮,他两个儿子都在我们大明麾下担当要职,想来也对我们大明也应当很亲近”

    “别把两者混为一谈!”秦风摇头:”陈慈这个人,不仅是一个将军,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更是一个极其狡滑的人,要不然,当年他能在越国哄骗了越皇那么多年?亲情是亲情,政治是政治,难道我们还会因为他态度强硬就对陈志华陈金华兄弟不利吗?”

    “那当然不会!”宁则远讷讷地道”也不能”

    “所以与陈慈这样的人谈判,用不着谈什么亲情,只需要直白跟他讲利益,讲我们付出什么,我们需要得到什么就行了而亲情,友情,只适合在谈判成功的庆祝宴会之上谈谈而已”

    “是,陛下这么说,臣心里已是有了计较,现在我们掌握着主动,自然可以狮子大开口,然后等着他慢慢的就地还钱不知陛下看中的是那个地方?”

    秦风笑着指了指地图之上的一个地方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新作物() 
【。aiyoushenm】大司农曹先建是前越时期的官员,作为大越时期为数不多的技术官员,他在越国崩塌之后被留任前朝留下来继续在新朝任职的官员有很多,但在朝堂之上混得还算得意的却没有几个,苏开荣首屈一指,再往下数,就算是他了至于地方郡守,那就另当别论了

    曹先建现在过得还算快活,在前越,他这是一个冷门衙门,一年上头,经费是没有几个的,但要背的黑锅不少,一旦有什么歉收啊,洪灾旱灾减产什么的,这大帽子自然就会甩到他的脑壳之上

    好在就算在那个时候,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朝臣也好,对这个老老实实背锅,不争不抢的大司农还算映象不错,背锅背得极好,所以也就一直当了下来

    太平军迅速破了越京城,越京城中的官员们基本上没有一个跑脱,在一番清洗之后,被留下来的大司农曹先建又当上了大明的官儿,心中虽然忐忑,但慢慢的却发现,他这个衙门似乎又点热起来的征兆

    首先就是钱多了起来,在每年的预算之上,他一般是不敢开口争的,但拨给他的经费却着实不少,当然,政事堂给他的这些钱也不是让白给的,条件就是要让他研究出产量更高的农作物来为此,还专门在越京城外给他拨了一大片土地

    在大明当官没多长时间,曹先建就发现,与前朝大不同的就是大明官员的作风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效率不管做什么事,那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这让他更是忧心忡忡,他当了多年的大司农,对于农作物还是颇有研究的,但说要弄出产量更高的农作物,这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办到

    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他是不敢反驳的,以前他就是一个受气包,现在他也默默的做好了再次背锅的准备不过拿了钱,自然还是要认认真真的做事的

    召集了麾下的一些农官,又从民间找来了一些极有经验的农夫,兢兢业业的干了起来,大明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种麦子,高梁,粟等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先派出人手去各地收集各种各样的这些种子,然后小心翼翼的种下去

    每一年在收获的时候,曹新建都会盯在田头,让人挑选出最好的种子,第二年种植的时候,便将这些种子种下去,然后周而复始他甚至将不同地区的这些作物交叉授粉,希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连续数年,他只拿钱,却没有成果,本来惴惴不安的他,却并没有等来猜想中的训斥或者黑锅,每年钱照给,而且随着国家的财政越来越好,他这个大司农衙门拿得钱也越来越多

    这让他倒是先不好意思起来干起活儿来,倒是更有干劲了大司农麾下,官儿不多,更多的都是从各地举荐而来的老农,曹先建手里钱多了,这些人自然就能拿到更多的薪饷,干活儿自然也就更有劲

    比起曹新建来,这些来自各地的老农更加的纯朴一些,虽然大司农衙门给他们准备了还算不错的房子,但这些人,却宁愿搭着窝棚住在这些实验田边上,倒是像照顾儿女一样在照顾这些作物

    好在第四年之上,大司农衙门培育出来的种子,在越京城下辖的一个县试种获得了成果,亩产量比过去上浮了两成原本一亩地产四百斤的土地,在第四年,赫然收了五百斤

    虽然每亩只多了一百斤,但如果将种子推广到全国的话,那每年多收的庄稼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消息传来,曹先建喜出望外的同时,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白花钱,连续三年光投入没产出,大司农衙门已经压力很大了

    而更让曹先建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单独召见了他

    这是大明建国之后,皇帝第一次单独召见他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召见之后,皇帝还请他吃了饭,不仅是他,还有他麾下的农官以及那几十个从各地来的老农,皇后,政事堂首辅都出席作陪

    巨大的荣誉让曹先建一直都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之中,直到回到家里,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最后留在脑子里的只剩下四个字

    那是皇帝说的

    “再接再励”

    因为有了成果,所以大司农曹先建从那以后在朝议之上腰杆子便硬了许多,而拨给他的款项也愈发的多了起来,有了这几年培育种子的经验,众人是干得更起劲了这两年,又推出了好几种作物的新种子

    而今天,是皇帝第二次单独召见他

    大司农可不是六部九卿这种显贵,但这一次陛下从虎牢回来之后,却将召见他排在了极前面,这让曹先建觉得压力很大这两年虽然也推出了新种子,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是不是陛下不满意了呢?

    “曹大人今年六十开外了吧?”秦风很随和地问道,这位大司农干得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大明的粮食产量较之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眼前这位功不可没而这个人干活勤恳,人又低调,很合秦风的胃口

    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开场白,曹先建有些愕然,又有些尴尬

    “回陛下,臣今年五十有二!”

    “啊!”这一下秦风就很尴尬了,看着这曹先建的模样,怎么也有六七十岁的模样,竟然还只有五十出头,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眼前这位可是大司农,虽然他算得上是大明的高官了,但这位高官,却经常泡在田间地头,行走在乡野之间,风吹日晒的,外表比实际年龄就显得大了不少

    “曹大人真是辛苦了事情是要做的,但还是要保重身体,你可是我大明的宝贝呢!”

    听到皇帝这么说,曹先建鼻子不由一阵发酸,两眼都有些模糊起来,双腿一软,已是又从椅子上滑了下来,”臣得陛下看重,托以重任,自当竭尽全力,虽九死而不悔”

    没想到一句话让这位老臣反应如此之大,秦风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赶紧示意乐公公去将人扶起来

    “农为国之根本,俗话说得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大司农这几年,所立下的功勋,可不必那些沙场纵横的将士们小但还是要多保重身体,有张有弛,才是应有之道嘛!朕还指望着你为我们大明培育出更好的作物来呢!”

    “臣惭愧,这两年一无所成”曹先建的声音都有些哽咽起来

    “不不不,朕很清楚,培育一种更好的作物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急不得,听说大司农现在正在想方设法收集齐楚之地的种子?”

    “是,臣想着,有更多不同的种子,便有更多不同的选择,或许能培育出产量更高的作物来”曹先建道

    “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秦风微笑,”这事儿,可以让商务署帮你想想办法,他们麾下的商队行走各地,顺带着帮你带一些种子回来,也不费事”

    “多谢陛下”

    “嗯,今天找你来呢,是另外一件事!”秦风看了乐公公一眼,乐公公立即便将好几个瓷罐,还有几个坛子拿了出来,一一摆在了曹先建的面前

    “陛下,这是?”看了一眼面前的瓷罐,曹先建问道

    “这是海事署从海外带回来的一些种子,有几种,朕觉得关乎国计民生,所以找你来看一看”秦风笑道

    曹先建一听此言,立刻便打开了罐子,小心翼翼的挨个倒了一些出来,仔细辩识一番,脸上却露出茫然的神色,一样都不认得啊!

    秦风走了过来,指着排在第一位的瓷罐,道:”这一种,是棉花的种子朕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样乐公公,将宁则远带回来的棉花和棉衣拿上来”

    一团软绵绵的白色微泛黄的东西,被送到了曹先建的手中,在手中轻轻一捻,曹先建脸上立刻便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在摸了摸那件棉衣,脸上的异色就更浓了

    “陛下,这是御寒之物,比我们现在的丝絮填充的棉衣,肯定要保暖得多”

    “就是如此”秦风道:”这玩意儿如果能在我大明境内广泛栽种,那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可就是大大的福音了这东西,宁则远也问过,喜光,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最怕的就是阴雨潮实你拿回去育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